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V-LP与HBV-DNA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互补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海潮 单平囡 许德顺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4051-4053,共3页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HBV-LP)及HBV-DNA,探讨两者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互补作用。方法对508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LP(ELASA法)及HBV-DNA(FQ-PCR法)检测和相关分析。结果 508例乙型肝炎患者中"大三阳"...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HBV-LP)及HBV-DNA,探讨两者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互补作用。方法对508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LP(ELASA法)及HBV-DNA(FQ-PCR法)检测和相关分析。结果 508例乙型肝炎患者中"大三阳"组、"小三阳"组、e抗原转阴组和e抗原及e抗体双阴组HBV-LP的阳性率分别为94.7%、73.7%、76.0%和81.5%,HBV-DNA阳性率分别为85.7%、42.3%、50.0%和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BV-LP与HBV-DNA检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8420);28例发生YMDD突变标本中HBV-LP阳性率64.3%,10例阴性者HBV-DNA检测全部阳性;14例HBV-DNA检测阴性者HBV-LP检测全部阳性。结论 HBV-LP检测与HBV-DNA检测对乙型肝炎诊治及预后评估有互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 阳性率 基因突变 互补作用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水平检测意义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杜景华 张宇 郝祎卓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99-600,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HBV-LP)水平差异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29例,采用E...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HBV-LP)水平差异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29例,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HBV-LP水平,采用FQ-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V-LP阳性率分别为77.2%、82.4%和89.7%,血清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78.9%、83.8%和93.1%;3组血清HBV-LP水平分别为(9.78±4.25)μg/L、(17.24±8.63)μg/L和(38.65±19.3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LP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重要的标记物,与血清HBV DNA存在某种相关性,其检测的意义值得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 HBV DNA 诊断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勇 胡毓安 +1 位作者 袁大莉 袁静文 《东南国防医药》 2012年第6期525-527,共3页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LHBs),并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相比较,探讨LHB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ELISA和PCR法检测乙型肝炎257例血清中LHBs,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LHBs),并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相比较,探讨LHB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ELISA和PCR法检测乙型肝炎257例血清中LHBs,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和HBV DNA,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LHBs与HBV DNA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HBs的阳性率(83.12%)高于乙肝e抗原(HBeAg)的阳性率(5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LHBs水平能反映HBV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复制情况,将其作为HBV复制指标,灵敏度高于HBeAg,可作为反映HBV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复制情况的新的血清学指标,尤其是针对HBeAg阴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检测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艾敏 赵伟 +5 位作者 陶晨 赵红 叶伟 张永臣 杨义贵 潘玉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809-2811,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血清HBV表面大蛋白(HBV-L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0例CHB患者在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0、12、24、36、48、72、96周血清中的HBV-LP、HBV DNA、HBeAg水平。结果治疗...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血清HBV表面大蛋白(HBV-L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0例CHB患者在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0、12、24、36、48、72、96周血清中的HBV-LP、HBV DNA、HBeAg水平。结果治疗过程中,HBVDNA载量对数值及HBV-LP吸光度(A)值均下降,且呈正相关(r=0.989,P<0.01)。不同治疗时期HBV DNA阴性患者的HBV-LP A值与HBV DNA阳性患者比较,差异较大。HBV DNA阳性组的HBV-LP A值均值为1.478。以HBV-LP A值≥1.5为界值时,其与抗病毒治疗效果明显相关(P<0.01)。结论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血清HBV-LP与HBV DNA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作为新的判断病毒复制的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勇 胡毓安 《东南国防医药》 2013年第4期381-383,共3页
临床上主要以肝功能,乙肝病毒e抗原(HBeAg),HBV DNA作为主要指标监测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病毒复制与抗病毒治疗效果,但都有局限性。尤其对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缺乏快速准确反映其体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与疗效的指标。很多研究证明,... 临床上主要以肝功能,乙肝病毒e抗原(HBeAg),HBV DNA作为主要指标监测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病毒复制与抗病毒治疗效果,但都有局限性。尤其对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缺乏快速准确反映其体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与疗效的指标。很多研究证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HBV-LP)能够很好地反映HBV的复制情况。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对HBV-LP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 生物学功能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LHBs与HBV DNA、HBeAg、ALT的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家秀 徐彬 +1 位作者 张玉领 潘继承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4-566,共3页
目的探讨HBV表面大蛋白(LHBs)与HBV DNA、HBeAg、ALT的相关性及LHBs指标在慢性乙型肝炎(CHB)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24例CHB患者,分别检测LHBs、HBV DNA、HBeAg、ALT。血清LHBs和HBeAg采用ELISA法,HBV DNA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 目的探讨HBV表面大蛋白(LHBs)与HBV DNA、HBeAg、ALT的相关性及LHBs指标在慢性乙型肝炎(CHB)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24例CHB患者,分别检测LHBs、HBV DNA、HBeAg、ALT。血清LHBs和HBeAg采用ELISA法,HBV DNA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结果 324例CHB患者血清中,随着HBV DNA载量的升高,LHBs的浓度呈上升趋势,两者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P<0.01),且LHBs的阳性率也逐步增加,不同组别间LHBs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71例HBeAg阴性血清中,LHBs和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66.08%和61.99%(P>0.05);171例HBeAg阴性血清中,113例LHBs阳性与58例LHBs例阴性组血清ALT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HBs是反映HBV感染者,特别是HBeAg阴件患者体内病毒复制程度敏感、可靠指标;检测CHB患者血清中LHBs对于了解乙型肝炎肝细胞损伤程度、抗病毒疗效和评估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疫苗联合抗原蛋白免疫效应的评价
7
作者 李文波 张修礼 姚志强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3年第S1期7-8,共2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基因疫苗联合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S蛋白 (HBsAg)免疫Balb/c小鼠的效应。方法 构建编码S蛋白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R3 .1-S作为HBV基因疫苗。以HBV基因疫苗联合HBsAg蛋白免疫接种Balb/c小鼠 ,同时以HBV基...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基因疫苗联合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S蛋白 (HBsAg)免疫Balb/c小鼠的效应。方法 构建编码S蛋白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R3 .1-S作为HBV基因疫苗。以HBV基因疫苗联合HBsAg蛋白免疫接种Balb/c小鼠 ,同时以HBV基因疫苗或S蛋白单独接种Balb/c小鼠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的抗HBs应答 ,3 H -TdR掺入法检测免疫小鼠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 免疫接种 2周、4周后 ,联合免疫组抗HBs滴度高于HBV基因疫苗单独接种组 ,但低于S蛋白单独接种组 ;6周后 ,HBV基因疫苗组抗HBs滴度最高 ,联合组次之。各组间免疫小鼠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无显著差异性 (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
原文传递
HBV表面抗原大蛋白与C53蛋白在肝细胞内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宋博 曲思麦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3期5-7,共3页
目的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出肝细胞内HBV表面抗原大蛋白(LHBs)的结合蛋白,并验证LHBs与C53蛋白在肝细胞内的相互作用。方法构建pGBKT7-LHBs作为诱饵质粒,从人肝脏cDNA文库中筛选与其相互作用蛋白的编码基因,发现其中包括C53基因。分... 目的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出肝细胞内HBV表面抗原大蛋白(LHBs)的结合蛋白,并验证LHBs与C53蛋白在肝细胞内的相互作用。方法构建pGBKT7-LHBs作为诱饵质粒,从人肝脏cDNA文库中筛选与其相互作用蛋白的编码基因,发现其中包括C53基因。分别构建pCMV-5a-C53和pACT-C53质粒,采用哺乳动物双杂交及免疫共沉淀的实验方法验证肝癌细胞系HepG2内这两种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成功从肝脏cDNA文库筛选出C53蛋白;成功构建了pCMV-5a-C53和pACT-C53质粒,并通过哺乳动物双杂交及免疫共沉淀方法明确了LHBs及C53在肝细胞内的相互作用。结论肝癌细胞系HepG2中LHBs及C53存在明确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对相关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奠定了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 C53蛋白 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主蛋白上调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韩萍 纪冬 +2 位作者 陈国凤 李永纲 刘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主蛋白(SHBs)对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XNRD1)启动子转录的激活作用。方法以我室构建的SHBs基因表达谱芯片结果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TXNRD1的启动子区域(TXNRD1p),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TXNRD1p...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主蛋白(SHBs)对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XNRD1)启动子转录的激活作用。方法以我室构建的SHBs基因表达谱芯片结果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TXNRD1的启动子区域(TXNRD1p),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TXNRD1p,克隆至真核报告载体pCAT3-Basic中,构建pCAT3-TXNRD1p报告载体;以该质粒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并与pcDNA3.1(-)-SHBs共转染HepG2细胞系,用ELISA法检测CAT的表达活性。结果pCAT3-TXNRD1p与pcDNA3.1(-)-SHBs瞬时共转染的HepG2细胞的CAT表达活性是pCAT3-TXNRD1p的7.4倍,是pCAT3-TXNRD1p与pcDNA3.1(-)-empty共转染的2.5倍。结论我室克隆的TXNRD1启动子有顺式激活下游基因的活性;HBV的SHBs蛋白可以上调TXNRD1的启动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主蛋白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 启动子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结合蛋白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志群 马英骥 +5 位作者 成军 王琳 刘妍 洪源 伦永志 李晓东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8年第3期162-168,共7页
目的克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MHBs)结合蛋白1(MBP1)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初步探讨其结构及功能。方法应用PCR技术从HepG2细胞提取的cDNA扩增MBP1基因,选用pGEM-T载体进行TA克隆,通过PCR及限制性酶切分... 目的克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MHBs)结合蛋白1(MBP1)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初步探讨其结构及功能。方法应用PCR技术从HepG2细胞提取的cDNA扩增MBP1基因,选用pGEM-T载体进行TA克隆,通过PCR及限制性酶切分析及测序进行鉴定,并应用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其物理化学性质、蛋白质结构域、功能及染色体定位。结果成功从HepG2细胞提取并逆转录的cDNA扩增出MBP1基因,其编码区为201个核苷酸(nt),编码产物由66个氨基酸残基(aa)组成,进行GenBank同源序列搜寻发现其与已知基因序列和蛋白序列之间无显著同源性,属于未知功能的新基因,并成功进行TA克隆,经酶切和测序验证正确后亚克隆至pcDNATM3.1/myc-His A真核表达载体,生物信息学分析此基因位于第12号染色体,其编码产物分子量为16645.7,理论pI为5.33,半衰期为4.4h(体外哺乳类网状细胞),属于不稳定蛋白,疏水指数较高,含潜在的2个螺旋区域和1个β折叠,预测其可能包含2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作用位点、2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作用位点和2个N-豆蔻酰化位点并推测其可能具有不紧密的球蛋白结构,具有信号肽及2个跨膜结构域。结论发现并成功克隆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结合蛋白1(MBP1)基因,为以后研究此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HBV损害肝细胞等方面的具体作用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反式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纪冬 徐东平 辛绍杰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2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 反式调节 carcinoma HBV感染 公共卫生问题 肝细胞肝癌 慢性携带者 感染者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与HBV DNA的比较及其与ALT的关系
12
作者 牛文强 陈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17期46-47,共2页
目的检测不同模式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大蛋白(HBV-LP)、HBV DNA以及ALT,比较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大蛋白(HBV-LP)的检出与HBV DNA及ALT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199例HBV患者血清HBV-LP,荧光定量PCR... 目的检测不同模式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大蛋白(HBV-LP)、HBV DNA以及ALT,比较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大蛋白(HBV-LP)的检出与HBV DNA及ALT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199例HBV患者血清HBV-LP,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患者HBV DN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结果相同乙型肝炎模式患者血清HBV-LP与HBVDNA检出率无显著差异。HBeAg阳性患者血清中HBVLP与HBV D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92.45%vs42.04%,P<0.05;90.57%vs38.85%,P<0.05)。HBV-LP阳性患者的ALT明显高于HBV-LP阴性患者。结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大蛋白与HBVDNA有较高的符合率,是反映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的可靠指标。而且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大蛋白阳性患者ALT较阴性患者高,表明HBV-LP同时也反映了乙型肝炎病情的活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 HBV DNA 丙氨酸转氨酶
下载PDF
应用表达谱芯片技术对截短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反式调节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洪源 刘妍 +2 位作者 成军 杨倩 王建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943-946,共4页
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截短型中蛋白(MHBst)的反式调节基因.方法:构建MHBst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HBst,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pcDNA3.1(-)-MHBst转染的HepG2(人肝母细胞瘤细胞系)细胞和转... 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截短型中蛋白(MHBst)的反式调节基因.方法:构建MHBst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HBst,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pcDNA3.1(-)-MHBst转染的HepG2(人肝母细胞瘤细胞系)细胞和转染空载体的相同细胞的差异表达mRNA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HepG2细胞经转染MHBst后,有37条差异基因表达,其中14条基因表达增强,23条基因表达降低.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与细胞的增生、分化及细胞的信号转导密切相关.结论: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成功筛选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截短型中蛋白的反式调节基因,为进一步阐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截短型中蛋白的反式激活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谱 基因芯片技术 截短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 反式调节基因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大表面蛋白诱导内质网应激调控p27 IRES翻译活性的机制研究
14
作者 郭亦笑 邵杰 +2 位作者 尉丁 陈志南 边惠洁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732-739,共8页
目的探讨在乙型肝炎病毒大表面蛋白(LHB)诱导的内质网应激条件下,抑癌基因p275′UTR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的活性变化及其调控机制。方法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p275′UTR中IRES的活性;利用qRT-PCR和We... 目的探讨在乙型肝炎病毒大表面蛋白(LHB)诱导的内质网应激条件下,抑癌基因p275′UTR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的活性变化及其调控机制。方法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p275′UTR中IRES的活性;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LHB诱导的未折叠蛋白反应相关分子水平;RNA下拉、质谱技术和RNA免疫沉淀筛选并确认潜在的与p275′UTR结合的相关蛋白;siRNA转染建立PCBP2和ANXA2敲低细胞模型,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在敲低PCBP2和ANXA2后p27 IRES翻译活性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检测p27 IRES活性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LHB可以诱导内质网应激,同时显著提高p27的IRES翻译活性(P<0.01)。LHB过表达激活了PERK通路并提高了eIF2α的磷酸化水平,特异性PERK通路抑制剂GSK2606414使RERK和eIF2α的磷酸化水平降低,从而引起p275′UTR的IRES翻译活性显著降低(P<0.01,P<0.05)。同时,磷酸酶抑制剂Sal003能显著增加eIF2α磷酸化水平,使p27 IRES活性进一步增强(P<0.01,P<0.05)。最后,我们发现PCBP2和ANXA2作为潜在的反式作用因子可增强p27 IRES活性。结论LHB诱导的内质网应激通过eIF2α磷酸化增强p27 IRES翻译活性。反式作用因子PCBP2和ANXA2正向调控其IRES翻译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 p275′UTR 内质网应激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反式作用因子
下载PDF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大蛋白与HBV-DNA检测结果分析
15
作者 程晓蕾 杨延敏 刘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97-2097,共1页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是判断病情的重要依据,随着对乙型肝炎病毒前S区的深入研究,其临床意义逐渐得到重视。HBV-LP在空间具有两种跨膜构象,是HBV颗粒成熟包装的关键。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 乙肝前S1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