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的伪装方式 被引量:2
1
作者 肖繁荣 杨灿朝 史海涛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5-960,共6页
伪装是动物防御性体色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能减少被捕食者检测和识别的风险。本文综述了隐蔽、乔装、运动炫和运动伪装等4种伪装方式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动物伪装进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伪装 隐蔽 背景匹配 乔装
下载PDF
乔装的情感侦探
2
作者 贺彬 《今日重庆》 2019年第4期90-95,共6页
《完美的七天》内容简介一个刚丢掉工作的失意记者,酒醉后被人殴打,幸得多年前的邻居李楚唐搭救。随后,他受雇去完成这位前诗人的心愿:从山城出发,到一座海滨小城寻找与他失联近九年的情人杨柳。到达后他发现,杨柳八年前就已因车祸去世... 《完美的七天》内容简介一个刚丢掉工作的失意记者,酒醉后被人殴打,幸得多年前的邻居李楚唐搭救。随后,他受雇去完成这位前诗人的心愿:从山城出发,到一座海滨小城寻找与他失联近九年的情人杨柳。到达后他发现,杨柳八年前就已因车祸去世。消息确凿,但疑窦重重。在职业本能的驱使下,他展开了一番寻访和调查。可是,每当一个谜团打开,显现的并非真相而是另一层迷雾。在抽丝剥茧之后,似乎每一个相关者都有那个动机。不到最后一刻,并无真相可言。而在寻找过程中,围绕记者本身的谜团也渐次解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愿 因车祸 疑窦 谜团 职业 相关者 记者 乔装 消息
下载PDF
徐渭《狂鼓史》和沈自徵《鞭歌妓》比较:乔装、角色和存在
3
作者 司徒秀英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7年第7期5-10,共6页
本文将讨论《狂鼓史》和《鞭歌妓》两个杂剧怎样利用“乔装”创造“虚拟的角色”和“虚拟的存在”的意义,进而探索两个剧作表达“平衡”和“超越”主题的可能性。
关键词 《狂鼓史》 《鞭歌妓》 乔装 虚拟的角色 虚拟的存在
下载PDF
我所见到的上海(续)
4
作者 E.C.裨治文 钟鼎(译) 《都会遗踪》 2010年第2期147-152,共6页
尊敬的先生,在我的这第二封信中,我提议把在下收集到的有关上海基督教差会的信息呈现给您的读者。由于这些差会都是慈善机构建立和扶持的,公众自然或多或少地对它们的作为产生点兴趣。此外,这些差会还有一个特点:它们的知名度越高,其有... 尊敬的先生,在我的这第二封信中,我提议把在下收集到的有关上海基督教差会的信息呈现给您的读者。由于这些差会都是慈善机构建立和扶持的,公众自然或多或少地对它们的作为产生点兴趣。此外,这些差会还有一个特点:它们的知名度越高,其有益影响就越大,从事的事业得到的支持就越大。众所周知,这些差会习惯于经常向所属教会全面地报道他们的进程,但不少中国居民希望能在这些报告从另一半球返回前就先睹为快。1842年英军占领上海以前,除了那些乔装的人,城内还没有欧洲人居住。但从那时起,或者确切地说从《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定居不再受到干扰;完全有理由相信上海即将成为——事实上它已经成为了——中国人和基督教国家人民之间的一个重要交汇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约 差会 乔装 国家 半球 上海 中国 慈善机构
原文传递
君王的乔装——赵武灵王、曹操、葛尔丹的乔装故事比较探析
5
作者 朱鹏 《语文学刊》 2016年第18期108-109,128,共3页
电视剧《康熙王朝》第三十集中有准噶尔部落可汗葛尔丹乔装使者仆从入京查看清廷虚实并进见康熙的剧情,这一剧情与电视剧《东周列国》和明代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赵武灵王乔装使者入秦图画秦地山川形势并观察秦王为人的演述如出一... 电视剧《康熙王朝》第三十集中有准噶尔部落可汗葛尔丹乔装使者仆从入京查看清廷虚实并进见康熙的剧情,这一剧情与电视剧《东周列国》和明代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赵武灵王乔装使者入秦图画秦地山川形势并观察秦王为人的演述如出一辙。《东周列国志》中赵武灵王乔装入秦的故事在《史记》中亦有简短的记载。《世说新语》中有与赵武灵王、葛尔丹乔装故事相似又相异的曹操乔装故事。我们认为应当是《史记》中赵武灵王乔装入秦的记载在后世的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被演绎成了更为丰满的故事,继而又被借鉴、改编而创作出了葛尔丹乔装使者仆从入京见康熙的故事。《世说新语》中曹操的乔装故事可能是起源于民间,受到了《史记》中赵武灵王乔装故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装 赵武灵王 曹操 葛尔丹
下载PDF
论方方小说的性别视野
6
作者 吴涛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14-115,30,共3页
与方方小说创作题材紧密相关,底层女性与女性知识者/俗与雅是透视方方小说女性观念的有效分类,比较主人公分别为男女的小说,可以更清楚地发现方方小说的传统性别意识。
关键词 底层女性 女性知识者 乔装 性别
下载PDF
解读“技术侦查”与“乔装侦查”——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为中心的规范分析 被引量:39
7
作者 万毅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0-193,共14页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即《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明文规定在《刑事诉讼法》第二编第二章第七节后增加第八节"技术侦查措施"。但是,《刑事诉讼法修正...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即《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明文规定在《刑事诉讼法》第二编第二章第七节后增加第八节"技术侦查措施"。但是,《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在技术侦查措施的立法技术上采取了"概括授权"的方式,即仅笼统规定侦查机关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有权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而并未明确列举可采取的技术侦查措施的具体种类和手段。与此相关,《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在"技术侦查措施"这一章节下同时授权公安机关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可以由有关人员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此即"乔装侦查措施"。问题在于,《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在乔装侦查措施的立法技术上同样采取了概括授权的方式,除列举性地规定了作为乔装侦查方式之一的"控制下交付"之外,并未在立法上明文列举乔装侦查措施的具体类型和方式,其结果是造成《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技术侦查措施"、"乔装侦查措施"等基础概念含义不清、相关法条内容模糊,减损了法条的可操作性,威胁到司法的确定性,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冲击《刑事诉讼法》保障人权和打击犯罪的终极目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施行在即,上述基础概念的界定问题不解决,司法实务中将无法正确操作《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与"技术侦查措施"和"乔装侦查措施"相关的程序与制度。因此,应运用法律解释的方法对"技术侦查措施"和"乔装侦查措施"这两个基础性概念进行规范解释,勘定"技术侦查措施"和"乔装侦查措施"的合理内涵与外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技术侦查措施 乔装侦查措施 控制下交付
下载PDF
秘密侦查在西方国家的兴起 被引量:10
8
作者 程雷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1期148-155,共8页
现代秘密侦查制度在西方国家兴起的历史脉络呈现出"欧-美-欧的三段式"历程:发源于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大陆,随后在二十世纪的美国得到了极大发展,在二十世纪后半叶,欧洲大陆各国的秘密侦查实践又受到美国制度的强大影响并逐... 现代秘密侦查制度在西方国家兴起的历史脉络呈现出"欧-美-欧的三段式"历程:发源于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大陆,随后在二十世纪的美国得到了极大发展,在二十世纪后半叶,欧洲大陆各国的秘密侦查实践又受到美国制度的强大影响并逐步走向合法化、成文法化。近现代秘密侦查兴起的历史规律体现为由军事、政治斗争向普通犯罪领域延伸;包括毒品犯罪在内的特殊犯罪类型的出现是各国秘密侦查兴起的一项直接动因;不同的秘密侦查手段之间出现了一种与产生时间顺序同规范化程度相悖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密侦查 历史脉络 乔装侦查 秘密监控
原文传递
秘密侦查兴起背景探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程雷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3-139,共7页
秘密侦查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背景与原因:其一,犯罪类型与形式中有组织犯罪与隐形犯罪愈发突出;其二,常规侦查手段的控制日益严格,许多国家将秘密侦查作为疏通管道;其三,社会结构向陌生人社会、工业化社会、多元社会的... 秘密侦查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背景与原因:其一,犯罪类型与形式中有组织犯罪与隐形犯罪愈发突出;其二,常规侦查手段的控制日益严格,许多国家将秘密侦查作为疏通管道;其三,社会结构向陌生人社会、工业化社会、多元社会的转变为秘密侦查的适用提供了更为适当的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密侦查 乔装侦查 隐形犯罪
原文传递
秘密侦查蕴藏的争议和风险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程雷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144-148,共5页
秘密侦查的"秘密"状态在最大化地有利于实现打击犯罪功效的同时,也导致外界对秘密侦查监督严格程度的放松。侦查机关独享秘密侦查的自由裁量权,使秘密侦查适用中存在四项巨大风险,即损害公正审判权,威胁侦查员人身安全和心理... 秘密侦查的"秘密"状态在最大化地有利于实现打击犯罪功效的同时,也导致外界对秘密侦查监督严格程度的放松。侦查机关独享秘密侦查的自由裁量权,使秘密侦查适用中存在四项巨大风险,即损害公正审判权,威胁侦查员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使用线人会产生消极后果,导致传统的程序监控机制和外来监督机制失效。因此,秘密侦查立法应充分考虑各种相应的防弊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密侦查 乔装侦查 侦查学
下载PDF
明清“易性乔装”剧兴盛之因缘 被引量:6
11
作者 唐昱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0-47,共8页
“易性乔装”剧在明清的大量涌现,决不是一个偶然和孤立的现象。在其繁荣的背后,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动因,传统的性别文化和性别美学对于“易性乔装”剧的兴盛有重大意义。就历史层面而言,“易性乔装”剧的繁荣自有其源头活水,即“易... “易性乔装”剧在明清的大量涌现,决不是一个偶然和孤立的现象。在其繁荣的背后,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动因,传统的性别文化和性别美学对于“易性乔装”剧的兴盛有重大意义。就历史层面而言,“易性乔装”剧的繁荣自有其源头活水,即“易性乔装”文学叙事传统、“反串”传统和作家创作心理的历史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性乔装”剧 性别文化 性别美学
原文传递
从女扮男装故事看传统性别意识对作家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节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5-69,共5页
性别角色意识是受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制约的 ,几千年男尊女卑思想的教育 ,给中国文学打下了鲜明的烙印。尤其可悲的是 ,当女性成了创作主体的时候 ,她们也自觉不自觉地认同男性中心的原则。这是旧时代女性文学特有的主调。本文选择乔装... 性别角色意识是受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制约的 ,几千年男尊女卑思想的教育 ,给中国文学打下了鲜明的烙印。尤其可悲的是 ,当女性成了创作主体的时候 ,她们也自觉不自觉地认同男性中心的原则。这是旧时代女性文学特有的主调。本文选择乔装故事作为论述对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装故事 道德困境 性别意识
下载PDF
社会出走与性别越界:明清易性乔装剧研究
13
作者 王竣 司岳洋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3-29,共7页
学界对明清扮装剧的研究,多着眼于女扮男装及扮装动机,容易将扮装情节与含意单一化。以为扮装之外因——情境,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以明清扮装剧为研究对象,借狄德罗“情境说”强调“情境”对于“扮装”这一行为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学界对明清扮装剧的研究,多着眼于女扮男装及扮装动机,容易将扮装情节与含意单一化。以为扮装之外因——情境,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以明清扮装剧为研究对象,借狄德罗“情境说”强调“情境”对于“扮装”这一行为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就男扮女装而言,产生于特定情境下的扮装,既强化又颠覆了“男尊女卑”的二元体系;就女扮男装而言,学界往往会夸大性别控诉。男性剧作家笔下扮装才女并非否定女性角色;女性剧作家则从“人”的角度出发,探讨现实中男女两性人生出路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扮装 性别越界 情境 明清戏剧 易性乔装戏剧
下载PDF
论秘密侦查干预权利的特殊形态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鹏 程雷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4期64-69,共6页
秘密侦查对于公民权利的干预具有其特殊形态,从而使得秘密侦查手段与传统的侦查手段相比,具有诸多不同之处。这种权利干预的特殊形态体现在权利干预的对象、干预的程度包括广度与深度、权利干预的结果三个方面。
关键词 秘密侦查 乔装侦查 秘密监控 权利干预
下载PDF
文本与舞台:明清易性乔装剧的性别书写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64-69,共6页
易性乔装是明清戏曲、小说常用的一种叙事方式,其与西方传统性学常将易性装扮视为性心理异常不同,明清易性乔装剧中的性别换装是独立自主的身份实践,映现传统社会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与性别规训,既是现实性别角色规范的复现,也是对固置... 易性乔装是明清戏曲、小说常用的一种叙事方式,其与西方传统性学常将易性装扮视为性心理异常不同,明清易性乔装剧中的性别换装是独立自主的身份实践,映现传统社会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与性别规训,既是现实性别角色规范的复现,也是对固置的性别论述的调整与僭越。性别换装表演有力推进了戏剧性情境的建构,并孕育双性同体的艺术形象,凸显了性别扮演的深刻变迁,深深烙刻着民族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印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性乔装 性别规训 双性同体
下载PDF
中国十七年(1949-1966)反特类型片的创作景观和叙述方式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9年第3期162-170,共9页
本文以新中国"十七年"反特类型片为对象展开专门研究,主要通过对"十七年"时期反特类型片创作的细致分析建立了由侦破型反特片、打入型反特片、乔装型反特片共同构建的反特类型片系统;廓清并纠正了惊险片和反特片以... 本文以新中国"十七年"反特类型片为对象展开专门研究,主要通过对"十七年"时期反特类型片创作的细致分析建立了由侦破型反特片、打入型反特片、乔装型反特片共同构建的反特类型片系统;廓清并纠正了惊险片和反特片以前在理论表述上的含混与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反特类型片 打入型反特片 乔装型反特片 侦破型反特片
下载PDF
百年前一个独特的民间叙事文本--潮州歌册《潮州柳知府全歌》的故事及其叙事特色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群辉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5-12,共8页
潮州歌册是我国一种比较特殊的地方曲艺和民间文学形态,其最大特色是具有女性文化的特质。《潮州柳知府全歌》的故事是在借鉴和改编明代话本小说的基础上,对潮州本地一则传闻进行的具体化。在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等上优于原小说。其叙事... 潮州歌册是我国一种比较特殊的地方曲艺和民间文学形态,其最大特色是具有女性文化的特质。《潮州柳知府全歌》的故事是在借鉴和改编明代话本小说的基础上,对潮州本地一则传闻进行的具体化。在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等上优于原小说。其叙事特色主要有二:一是叙述声音的高度凸现,二是采取复调式的叙述方式。作品具有社会学、民俗学上的认识意义和文学上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歌册 《潮州柳知府全歌》 《香菜根乔装奸命妇》 叙述声音 复调式叙述
下载PDF
论易性乔装与才子佳人小说的男权本位意识
18
作者 黎藜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8-21,共4页
流行于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才女形象,易性乔装是才子佳人小说颂扬女子之才的一种特殊情节模式。借助这一情节,小说对女扮男装闯入男性世界中的女性进行了高颂扬。但是,小说在颂扬女子之才时却透露出男性优越... 流行于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才女形象,易性乔装是才子佳人小说颂扬女子之才的一种特殊情节模式。借助这一情节,小说对女扮男装闯入男性世界中的女性进行了高颂扬。但是,小说在颂扬女子之才时却透露出男性优越这样一种基本意识,从根本上体现了作者的男权本位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易性乔装不过是女性一种暂时的僭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性乔装 才子佳人小说 男权本位
下载PDF
论侦探小说中的“乔装查案”情节——以《大唐狄公案》与《佛岛迷踪》中的相关情节为中心
19
作者 王凡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108-111,116,共5页
作为侦探小说中的一种重要的情节模式,"乔装查案"情节在高罗佩的《大唐狄公案》及曹正文的《佛岛迷踪》中都有着典型性的反映。这一情节表述在以上述两部作品为代表的侦探小说中不仅对悬念的设置具有特殊的作用,有助于强化作... 作为侦探小说中的一种重要的情节模式,"乔装查案"情节在高罗佩的《大唐狄公案》及曹正文的《佛岛迷踪》中都有着典型性的反映。这一情节表述在以上述两部作品为代表的侦探小说中不仅对悬念的设置具有特殊的作用,有助于强化作品情节本身的悬疑性、曲折性,而且也从侧面折射出侦探小说发展进程中的艺术承继关系和形象流变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探小说 乔装查案 《大唐狄公案》 《佛岛迷踪》
下载PDF
乔装侦查、控制下交付中的犯罪特殊形态
20
作者 张清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16-119,共4页
乔装侦查是指为了查明案情,由有关人员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对涉及给付毒品等违禁品或者财物的犯罪活动,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实施控制下交付。按照刑法总则原理,犯罪的特殊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以及犯罪中止... 乔装侦查是指为了查明案情,由有关人员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对涉及给付毒品等违禁品或者财物的犯罪活动,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实施控制下交付。按照刑法总则原理,犯罪的特殊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以及犯罪中止。在犯罪未遂中又分为能范未遂和不能犯未遂。二者区别在于行为在客观上是否具有危害性。依此,在警察实施的乔装侦查和控制下交付两种策略中,根据实施的具体情况不同,会导致行为处于犯罪预备、能犯未遂或者不能犯未遂的不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装侦查 控制下交付 犯罪特殊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