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局内人”:英国记者乔治·何克的新闻观与在华新闻实践
1
作者
李琳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50,共11页
在功能主义叙事下,抗战时期的在华记者往往被视为受到国家利益支配的工具,其参与话语建构的能动性时常被忽略。在客观环境和文化隔阂的限制下,战时新闻报道难以达到新闻的“整体真实”。作为在空间网络、社会规范、社会结构三重视角下...
在功能主义叙事下,抗战时期的在华记者往往被视为受到国家利益支配的工具,其参与话语建构的能动性时常被忽略。在客观环境和文化隔阂的限制下,战时新闻报道难以达到新闻的“整体真实”。作为在空间网络、社会规范、社会结构三重视角下战时中国的“局外人”,英国记者乔治·何克一方面冲破了多数在华记者的既定行为规范,以最大限度接近整体真实为目标,在观察和反思中逐渐形成独立的新闻观念和总体判断;另一方面弱化自身与中国平民之间的不同,通过调研基层社会这一更符合中国国情的新闻实践方式赢得了中国人民的信任,在走访和调研中深度反映底层叙事和事实真相。这种“局内人”新闻观与新闻实践模式,与何克本人主动参与历史话语建构的内驱力密不可分,也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交往的积极导向密切相关,它有效促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工合运动的理解支持,历史证明是符合当时中国实际的,更是有利于中国抗战胜利和社会团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
·
何
克
在华记者
战时新闻
新闻真实
抗日战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齐心合力:抗日战争时期工合组织对中国社会动向的观察——基于乔治·何克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赵紫玉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8年第1期87-95,共9页
抗日战争时期,在国内外知名人士的支持和参与下,西北地区兴起了工业合作社运动,通过发动民众开展工业合作,以实现群众自救和支援前线。其中,英国人乔治·何克是这场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他先后作为战地记者、西北工合办事处观察员和...
抗日战争时期,在国内外知名人士的支持和参与下,西北地区兴起了工业合作社运动,通过发动民众开展工业合作,以实现群众自救和支援前线。其中,英国人乔治·何克是这场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他先后作为战地记者、西北工合办事处观察员和工合直属机构培黎工艺学校的校长,以中国普通群众的抗战与生活为主要观察对象,撰写了许多报道和日记,为我们观察抗战时期中国的社会动向提供了一个微观的社会史视角。通过乔治·何克的系列纪录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百姓在艰难的抗战环境中形成了齐心合力的工合精神,成为支持抗战、实现民主、建设一个新中国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工合运动
乔治
·
何
克
培黎工艺学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乔治·何克的中国情怀
3
作者
双蝶
《新西部》
2012年第1期34-37,共4页
抗战初期的一次到中国的偶然游历,让他与这个东方古国从此结缘。中国八年抗战,他先后以不同的身份成为最直接的参与者。他将自己年仅30岁的生命,永远留在了中国西北那个叫山丹河的岸边,也将自己的故事永远留在了中国人民的心里。
关键词
中国西北
情怀
乔治
·
何
克
抗战初期
八年抗战
中国人民
参与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路易·艾黎:一位特殊的山丹人
4
作者
李函梦
《档案》
2016年第7期44-46,共3页
中国人民最爱戴的国际友人、新西兰人路易·艾黎在中国长达60年的经历,已经成了新西兰的传奇。艾黎在中国人民最苦难的时刻来到中国,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奔走呼喊,并与乔治·何克共同创办了山丹培黎工艺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实用...
中国人民最爱戴的国际友人、新西兰人路易·艾黎在中国长达60年的经历,已经成了新西兰的传奇。艾黎在中国人民最苦难的时刻来到中国,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奔走呼喊,并与乔治·何克共同创办了山丹培黎工艺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实用技术人才。路易·艾黎是一个甘肃人民引以为骄傲的特殊山丹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艾黎
乔治
·
何
克
甘肃山丹
培黎学校
四坝文化
原文传递
题名
“局内人”:英国记者乔治·何克的新闻观与在华新闻实践
1
作者
李琳熙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50,共11页
基金
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探析中英人文交流的路径与启示:基于英国民间团体实践的研究”(YJ20210236)。
文摘
在功能主义叙事下,抗战时期的在华记者往往被视为受到国家利益支配的工具,其参与话语建构的能动性时常被忽略。在客观环境和文化隔阂的限制下,战时新闻报道难以达到新闻的“整体真实”。作为在空间网络、社会规范、社会结构三重视角下战时中国的“局外人”,英国记者乔治·何克一方面冲破了多数在华记者的既定行为规范,以最大限度接近整体真实为目标,在观察和反思中逐渐形成独立的新闻观念和总体判断;另一方面弱化自身与中国平民之间的不同,通过调研基层社会这一更符合中国国情的新闻实践方式赢得了中国人民的信任,在走访和调研中深度反映底层叙事和事实真相。这种“局内人”新闻观与新闻实践模式,与何克本人主动参与历史话语建构的内驱力密不可分,也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交往的积极导向密切相关,它有效促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工合运动的理解支持,历史证明是符合当时中国实际的,更是有利于中国抗战胜利和社会团结的。
关键词
乔治
·
何
克
在华记者
战时新闻
新闻真实
抗日战争
Keywords
George Hogg
foreign journalists in China
wartime journalism
news authenticity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分类号
G214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齐心合力:抗日战争时期工合组织对中国社会动向的观察——基于乔治·何克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赵紫玉
机构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8年第1期87-95,共9页
基金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北美地区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的收集
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2016508008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抗日战争时期,在国内外知名人士的支持和参与下,西北地区兴起了工业合作社运动,通过发动民众开展工业合作,以实现群众自救和支援前线。其中,英国人乔治·何克是这场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他先后作为战地记者、西北工合办事处观察员和工合直属机构培黎工艺学校的校长,以中国普通群众的抗战与生活为主要观察对象,撰写了许多报道和日记,为我们观察抗战时期中国的社会动向提供了一个微观的社会史视角。通过乔治·何克的系列纪录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百姓在艰难的抗战环境中形成了齐心合力的工合精神,成为支持抗战、实现民主、建设一个新中国的希望。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工合运动
乔治
·
何
克
培黎工艺学校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乔治·何克的中国情怀
3
作者
双蝶
机构
《新西部》记者
出处
《新西部》
2012年第1期34-37,共4页
文摘
抗战初期的一次到中国的偶然游历,让他与这个东方古国从此结缘。中国八年抗战,他先后以不同的身份成为最直接的参与者。他将自己年仅30岁的生命,永远留在了中国西北那个叫山丹河的岸边,也将自己的故事永远留在了中国人民的心里。
关键词
中国西北
情怀
乔治
·
何
克
抗战初期
八年抗战
中国人民
参与者
分类号
K265.21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路易·艾黎:一位特殊的山丹人
4
作者
李函梦
机构
甘肃省档案局
出处
《档案》
2016年第7期44-46,共3页
文摘
中国人民最爱戴的国际友人、新西兰人路易·艾黎在中国长达60年的经历,已经成了新西兰的传奇。艾黎在中国人民最苦难的时刻来到中国,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奔走呼喊,并与乔治·何克共同创办了山丹培黎工艺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实用技术人才。路易·艾黎是一个甘肃人民引以为骄傲的特殊山丹人。
关键词
路易·艾黎
乔治
·
何
克
甘肃山丹
培黎学校
四坝文化
分类号
K836.1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局内人”:英国记者乔治·何克的新闻观与在华新闻实践
李琳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齐心合力:抗日战争时期工合组织对中国社会动向的观察——基于乔治·何克视角的分析
赵紫玉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乔治·何克的中国情怀
双蝶
《新西部》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路易·艾黎:一位特殊的山丹人
李函梦
《档案》
2016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