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弼的义理易学 被引量:6
1
作者 朱汉民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4-161,共8页
王弼是经学史上义理易学的杰出代表。他继承了《易传》的学术传统,其易学中的义理既包涵筮法形式的学理,又通过"全释人事"而表达出政治伦理的内涵。王弼弘扬了一种与现实的吉凶悔吝后果相关的实用理性精神,并在汲收道家"... 王弼是经学史上义理易学的杰出代表。他继承了《易传》的学术传统,其易学中的义理既包涵筮法形式的学理,又通过"全释人事"而表达出政治伦理的内涵。王弼弘扬了一种与现实的吉凶悔吝后果相关的实用理性精神,并在汲收道家"无"的智慧基础上表现出建构儒家形上学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弼 义理易学 实用理性 儒家形上学
下载PDF
王弼易学的经学前见与义理新意 被引量:5
2
作者 董春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80,共8页
魏晋之际,王弼确立了以义理解《易》的诠释范式,这一诠释范式固然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但其主要目的仍然是要解决如何探求《周易》本意的问题。王弼的易学思想并没有绕开汉代经学的"前见"而另辟蹊径,他对体用关系的思考,乃... 魏晋之际,王弼确立了以义理解《易》的诠释范式,这一诠释范式固然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但其主要目的仍然是要解决如何探求《周易》本意的问题。王弼的易学思想并没有绕开汉代经学的"前见"而另辟蹊径,他对体用关系的思考,乃是对汉易中的天人感应、阴阳灾异说之反思,他认为只有透过此纷繁复杂的现象去寻求至高不变的本体,方能对此天人问题有一根本性的认知,从而为规范人事提供依据。王弼对象数诠释范式的批判,固然有"援道入儒"亦或是"于形上学深有体会"的因素所在,但就其根本而言王弼的这种反思乃是东汉经学简化运动的继续,是在批判象数注经派的基础上,对解读经典本意方法的寻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弼 义理易学 天人问题 诠释方法
原文传递
汉魏易学发展的理论结晶:《周易正义》——学术及政治视野下的创作动因审视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玉建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64,共5页
唐初著名经学家、易学家孔颖达奉诏撰定的《周易正义》,是对自《易传》成书以来两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千百年来易学演变所进行的一次全面、系统的理论总结与发展,是对汉魏以来象数易学与义理易学的承继、超越与创新,是汉魏易学发展的一... 唐初著名经学家、易学家孔颖达奉诏撰定的《周易正义》,是对自《易传》成书以来两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千百年来易学演变所进行的一次全面、系统的理论总结与发展,是对汉魏以来象数易学与义理易学的承继、超越与创新,是汉魏易学发展的一部理论结晶之作.这部在易学及易学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易学名著的得以问世,乃根源于其特定历史时期的学术及政治背景.本文将对其学术及政治视野下的创作历史动因,加以审视与考察.总括言之,可析为三个方面:一,学术与政治走向统一的历史必然产物;二、立足王注、倡导义理的时代必然选择;三,博取众家、熔于一炉的学术必然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颖达 周易正义 象数易学 义理易学
下载PDF
南北朝象数易学发展特点述略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勇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59,共5页
南朝郑、王易学并立,北朝象数易学占主导,但后期也呈现儒玄并融的趋势.《易传《》和汉代易学创造出来的象数成果得到南北朝易学家的继承,南朝易学家对象数易学中的形式主义学风给予了批判,并呈现出本体论思维与易学象数相结合的思想萌... 南朝郑、王易学并立,北朝象数易学占主导,但后期也呈现儒玄并融的趋势.《易传《》和汉代易学创造出来的象数成果得到南北朝易学家的继承,南朝易学家对象数易学中的形式主义学风给予了批判,并呈现出本体论思维与易学象数相结合的思想萌芽.象数易学受到佛教缘起性空理论的批判,但南北朝佛教仍利用易学象数来说明现象世界.在南北朝道教养生理论中,象数易学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南北朝的宗教风气下,象数易学占验派沦为方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易学 王弼易学 象数易学 义理易学 文化融合 佛学 道教养生
下载PDF
论程颐易学对王弼之学的继承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汉民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21,共4页
《周易程氏传》是理学家易学的代表著作。《程传》作为义理易学的著作,其学术思想直接渊源于王弼。程颐《周易程氏传》与王弼《周易注》之间在易学的学术形态、体用关系、以人事明天道等方面有学脉关系。
关键词 义理易学 程颐 王弼 体用
下载PDF
易学四家论说——兼论耶《易》的兴起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欣雨 《宗教研究》 2014年第2期163-197,共35页
《易经》作为中华元典之首,承载着中国文化的思想精髓,其思想内涵、理念原则、范畴概念、象数图式等不断被历代学者所钩沉发微和义理演绎,注解之多,实可谓汗牛充栋。四库馆臣称其概述为'两派六宗'~①,在象数和义理两派主导下,... 《易经》作为中华元典之首,承载着中国文化的思想精髓,其思想内涵、理念原则、范畴概念、象数图式等不断被历代学者所钩沉发微和义理演绎,注解之多,实可谓汗牛充栋。四库馆臣称其概述为'两派六宗'~①,在象数和义理两派主导下,又分占卜宗、禨祥宗、造化宗、老庄宗、儒理宗、史事宗六宗贯穿历史。加上《易》道广大,无所不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象数学 基督宗教 六十四卦 先天图 象数易学 易学 义理易学
原文传递
从“公谦之辩”看魏晋义理易学的功能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晓毅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1-48,共8页
以东晋"公谦之辩"及其易学背景为中心,纵观以王弼《周易注》为代表的义理易学在魏晋时期的实践活动,认为该易学流派没有实现其原初理论设计——摈弃象数派的占卜方法,通过理性分析"时位"作出决策。其实际作用,是通... 以东晋"公谦之辩"及其易学背景为中心,纵观以王弼《周易注》为代表的义理易学在魏晋时期的实践活动,认为该易学流派没有实现其原初理论设计——摈弃象数派的占卜方法,通过理性分析"时位"作出决策。其实际作用,是通过解释《周易》的言辞,阐发社会政治与道德人伦的一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谦之辩 义理易学 魏晋玄学
下载PDF
俞琰易学的义理思想探微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新满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5,共6页
俞琰是宋末元初著名的易学家和杰出的道教学者。其学以《易》为本,他"首读朱子《本义》,次读《程传》",后又获道教异人传授,于《参同契》多有发挥。其易学可分为义理易、象数易、道教易三个方面,本文着重探讨其义理易学思想... 俞琰是宋末元初著名的易学家和杰出的道教学者。其学以《易》为本,他"首读朱子《本义》,次读《程传》",后又获道教异人传授,于《参同契》多有发挥。其易学可分为义理易、象数易、道教易三个方面,本文着重探讨其义理易学思想。俞琰易学的义理之学源于其深厚的儒学修养,又以程、朱易学为本,多有发微,形成其富有特色的义理思想。其内容具体包括天道观、人性论、修养论三个不可割裂的部分,其天道观援"气"入"理",秉承儒家"至诚无息"、"天道好谦"、"天道好生"、"福善祸淫"的义理传统,是其人性论与修养论的前提和基础;其人性论则是法天道以立人道的表现;修养论则是其实现回复天道、止于至善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理易学 天道观 人性论 修养论
下载PDF
程颐易学诠释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中国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60,共7页
程颐不但是理学创始人,还是义理易学大家。义理易学存在一个基础的诠释问题:卦象与义理之间的视域距离。程颐立足于《周易》之卦象体系,"由象以论时"、"由时以论理",跨越了这个视域距离。"时"即"卦... 程颐不但是理学创始人,还是义理易学大家。义理易学存在一个基础的诠释问题:卦象与义理之间的视域距离。程颐立足于《周易》之卦象体系,"由象以论时"、"由时以论理",跨越了这个视域距离。"时"即"卦时",描述卦象所蕴含的具体时空条件下的人类生存处境。通过"时",卦象被"人事化"理解,同时"人事"成为易学诠释的思想基础而进一步指向义理,因此"时"沟通了象与理。程颐的这种易学诠释方法依托《周易》成功地建构了其理学本体论思想体系,但是,对卦象过于具体的"人事化"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又与易之周流不居、不可为典要的超越性有相紧张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颐 义理易学
下载PDF
《孝经》《大学》对《周易》的读以致用——阅读的“潜水作业”之二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祥芹 《高校图书馆工作》 CSSCI 2014年第3期70-75,共6页
阅读的"潜水作业"是实现经典深阅读的有效方略。曾子主著的《孝经》、《大学》,创造性地运用了《周易》的精神,开拓了"义理易学"。
关键词 曾子 《孝经》 《大学》 《周易》 读以致用 义理易学
下载PDF
论杨简心学易的建构性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颖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9-113,共5页
杨简师事陆象山,申述心学之义,为南宋心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杨简精于易学,其解易乃是以心学为路径完成的。杨简心学的特征在于将天地万物归于一心,外在世界不过是人之本心的呈现形式,世界不过是人心建构的结果,从而阐明世界的建构性;... 杨简师事陆象山,申述心学之义,为南宋心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杨简精于易学,其解易乃是以心学为路径完成的。杨简心学的特征在于将天地万物归于一心,外在世界不过是人之本心的呈现形式,世界不过是人心建构的结果,从而阐明世界的建构性;他以心学之视野诠释《周易》,以《周易》之架构证成其心学,这是心学思想与经学体系的结合,后世称之为心学易;杨简心学易的建构性特征,与魏晋义理易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对于本源的连接上,二者却具有本质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性 心学易 义理易学
下载PDF
经学框架下的文学思维——以《周易正义》的解读取向为中心
12
作者 安敏 《华中学术》 2019年第4期227-235,共9页
以解读取向为中心,我们可以发现在经学的框架之下,《周易正义》表现出一定的文学思维:一方面,产生于初唐时期的《周易正义》取王弼的注,尊义理易学,这既是易学发展与现实统治的要求,亦是尚简易文风的反映;另一方面,《周易正义》兼容象... 以解读取向为中心,我们可以发现在经学的框架之下,《周易正义》表现出一定的文学思维:一方面,产生于初唐时期的《周易正义》取王弼的注,尊义理易学,这既是易学发展与现实统治的要求,亦是尚简易文风的反映;另一方面,《周易正义》兼容象数易学的成果。孔颖达在肯定王弼之学的基础上,也肯定了"象"之合理性,并从文学审美的角度看待"象",指出了它与诗之比兴的内在相通之处,很有启发性。这种复杂的解读取向符合《五经正义》的整合特征,体现了初唐文质并重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正义》 解读取向 义理易学 象数易学 文质并重
原文传递
对《苏轼易传》“天行健”等解的思索——老年学《易》所得启发之二
13
作者 王世德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7年第8期28-30,共3页
苏轼一生关注《周易》,晚年更加重视易理研究,《苏轼易传》采纳象数易学某些方法的同时,又崇尚理性,成为义理易学的代表作。苏轼强调"天行健"在于其不息的运动变化,而变化的内在因素在于阴阳二气的相摩相荡,使其生生不息,不... 苏轼一生关注《周易》,晚年更加重视易理研究,《苏轼易传》采纳象数易学某些方法的同时,又崇尚理性,成为义理易学的代表作。苏轼强调"天行健"在于其不息的运动变化,而变化的内在因素在于阴阳二气的相摩相荡,使其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传 代表作 相摩 《易》 《周易》 义理易学 苏轼 天行健 阴阳二气 象数易学 所得
下载PDF
2021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暨第三十二届周易与现代化论坛综述
14
作者 王志轩 庞子文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41-44,共4页
2021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暨第三十二届周易与现代化论坛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共论周易创新发展”为主题,围绕“义理易学”“象数易学”“周易科学应用”“周易文化史”“历史文献”等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对周易文化进行了阐发,象数与... 2021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暨第三十二届周易与现代化论坛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共论周易创新发展”为主题,围绕“义理易学”“象数易学”“周易科学应用”“周易文化史”“历史文献”等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对周易文化进行了阐发,象数与义理兼顾,理论与实践辉映,对当前周易文化在传承、保护、研究、创新以及申遗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富有建树、推陈出新的学术观点,有力助推了周易文化创新发展和易学研究走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文化 周易与现代化 义理易学 象数易学 周易科学应用
下载PDF
两宋史事易学的演变与发展特征
15
作者 续晓琼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52,共7页
援史释《易》成为宋儒解《易》的常用方式,虽然此种注《易》方式并不始于宋代,但大量用史在宋代易学阐释中表现的尤为突出。究其原因,当与宋代儒学复兴、史学发展以及宋代士人的政治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北宋与南宋的史事易学又呈现出... 援史释《易》成为宋儒解《易》的常用方式,虽然此种注《易》方式并不始于宋代,但大量用史在宋代易学阐释中表现的尤为突出。究其原因,当与宋代儒学复兴、史学发展以及宋代士人的政治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北宋与南宋的史事易学又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北宋援引史事是出于解说义理的需要,而南宋则用史事解证卦爻辞,直接将《周易》视为一部极具历史借鉴及指导意义的经典。南宋卦卦有史的《周易》阐释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北宋援引史事以证易理的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事易学 义理易学 以史证理 以史证经 卦卦有史
原文传递
皮锡瑞的“经学十变”说及其经学史观评析
16
作者 姜广辉 高擎擎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1,281,共12页
皮锡瑞的经学研究,在通史视野方面提出"经学十变"说,将经学的发生、流传上溯于先秦,是其卓识;但关于汉学、宋学的发展过于强调阶段性特点,失去了主线,是其所失。在专经分析方面,于周易学,强调《易经》卦爻辞为孔子所作,失于武... 皮锡瑞的经学研究,在通史视野方面提出"经学十变"说,将经学的发生、流传上溯于先秦,是其卓识;但关于汉学、宋学的发展过于强调阶段性特点,失去了主线,是其所失。在专经分析方面,于周易学,强调《易经》卦爻辞为孔子所作,失于武断,但肯定王弼扫除术数之学,表彰清儒廓清图书之学,为学者指明了义理易学的正途;皮氏在诸经研究上,于《尚书》研习最精,他严谨地梳理和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讨论有待解决的问题,考辨今文《尚书》实为29篇,而非学人惯称的28篇,并从伪《古文尚书》的义理与行文上补充了阎若璩等人的辨伪证据;于春秋学,皮氏站在公羊学派立场上,以"改立法制"为孔子"微言",并在现实社会的政治斗争中支持康有为的"戊戌变法"运动,表明皮氏的经学研究并非"徒托空言",而是积极联系和参与"经世致用"的政治实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十变”说 义理易学 今文《尚书》 《春秋》“微言”
原文传递
新书架
17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周易〉与魏晋玄学》简介王晓毅著,人民出版社2021年4月出版,全书共281页,27万字。该书系作者多年研究《周易》及魏晋玄学相关问题的结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代表了此一领域研究的前沿水平。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将社... 《〈周易〉与魏晋玄学》简介王晓毅著,人民出版社2021年4月出版,全书共281页,27万字。该书系作者多年研究《周易》及魏晋玄学相关问题的结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代表了此一领域研究的前沿水平。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将社会历史与学术思想相结合,从士族社会与玄学义理易学、义理易学与象数易学、义理易学内部的思想差异等多种角度,对魏晋不同时期玄学流派与《周易》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全书共五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玄学 思想差异 《周易》 士族社会 前沿水平 新书架 义理易学 象数易学
原文传递
论王弼《周易略例》在易学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3
18
作者 余敦康 《周易研究》 1989年第1期12-20,共9页
在易学史上,王弼的《周易略例》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王弼在这部著作中对《周易》的编纂体例、卦爻结构及其哲学功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猛烈抨击了汉易象数学的思维模式,为义理派的新易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易学史上义理派与象数派的明显... 在易学史上,王弼的《周易略例》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王弼在这部著作中对《周易》的编纂体例、卦爻结构及其哲学功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猛烈抨击了汉易象数学的思维模式,为义理派的新易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易学史上义理派与象数派的明显的分野就是以这部著作的出现为标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弼 象数派 周易略例 义理易学 易学 易传 易象数学 哲学思想 易学思想 思维模式
下载PDF
胡瑗易学管窥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万耕 《周易研究》 1992年第3期9-17,43,共10页
胡瑗(993——1059)字翼之,泰州如皋人。以其先世居安定,人溯其源称之为安定先生。乃宋初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据记载,年七岁即善作文章,十三岁通晓《五经》,便以圣贤自期。后来往泰山与孙明復、石守道同学,攻苦食谈,终夜不寝,一坐十... 胡瑗(993——1059)字翼之,泰州如皋人。以其先世居安定,人溯其源称之为安定先生。乃宋初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据记载,年七岁即善作文章,十三岁通晓《五经》,便以圣贤自期。后来往泰山与孙明復、石守道同学,攻苦食谈,终夜不寝,一坐十年不归。其后,以经术教授吴中,受到范仲淹的尊重,聘为苏州学教授,“天下之士,从者如云”。并多次被范仲淹所推荐。滕宗谅知湖州,特聘胡瑗为湖州学教授。其教人有法,成绩卓著,几年之后,“东南学者无不以仁义礼乐为学”。庆历四年天子开天章阁,“建太学于京师,而有司请下湖州,取先生之法以为太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二气 周易 义理易学 胡瑗 仁义礼乐 生成 范仲淹 人事 安定 天道
下载PDF
两晋易学之嬗变
20
作者 王天彤 《周易文化研究》 2011年第1期5-12,共8页
两晋易学是中国易学史上的重要一环,在此时期易学发展出现了叠彩纷呈的局面:一、王肃王弼易学勃兴于两晋时期,此为义理派易学的兴盛时期,二、汉代象数易学逐渐衰落,此为汉代易学的式微时期,三、易学开始向民间普及,形成了民间易学与官... 两晋易学是中国易学史上的重要一环,在此时期易学发展出现了叠彩纷呈的局面:一、王肃王弼易学勃兴于两晋时期,此为义理派易学的兴盛时期,二、汉代象数易学逐渐衰落,此为汉代易学的式微时期,三、易学开始向民间普及,形成了民间易学与官方易学并存的时期。这三者都对我国的易学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中国文化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义理易学 郑氏易学 民间易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