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手术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水云 胡盛寿 +2 位作者 吴清玉 宋云虎 郭加强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 总结 2 1例先天性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 (APSD)术前诊断和外科治疗的经验、教训及疗效。方法  1979年 11月至 2 0 0 0年 2月收治APSD病儿 2 1例中男 12例 ,女 9例 ;平均 (6 5± 3.8)岁。按Richardson分型 ,I型 10例、II型 10... 目的 总结 2 1例先天性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 (APSD)术前诊断和外科治疗的经验、教训及疗效。方法  1979年 11月至 2 0 0 0年 2月收治APSD病儿 2 1例中男 12例 ,女 9例 ;平均 (6 5± 3.8)岁。按Richardson分型 ,I型 10例、II型 10例、III型 1例。 12例合并其他心脏畸形 ,4例曾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 ,有左后外侧开胸史 ,其中 3例为误诊。 14例采用补片修补缺损 ,4例直接缝合 ,2例心外结扎 ,1例行人工血管右肺动脉 -主肺动脉连接术。结果 术前确诊 11例 ,误诊、漏诊 10例。术后早期死亡 3例 ,晚期死亡 1例。 15例随访 1个月~ 15年 ,疗效满意。结论 APSD是一种易被误诊和漏诊的少见先天性心脏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仔细的超声检查、结合升主动脉造影和超高速CT检查有助于确诊。及早手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缺损 -肺动脉间隔缺损 心脏外科手术 儿童 APSD
原文传递
经导管对七例儿童先天性异常血管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7
2
作者 区曦 张智伟 +4 位作者 钱明阳 王慧深 李渝芬 王树水 谢育梅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先天性心脏病侧支血管、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的方法及治疗原则。方法 应用Cook公司弹簧圈堵闭 4例冠状动脉瘘、1例法乐氏四联症的侧支血管 ,应用AGA公司的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堵闭器堵闭冠状动脉...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先天性心脏病侧支血管、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的方法及治疗原则。方法 应用Cook公司弹簧圈堵闭 4例冠状动脉瘘、1例法乐氏四联症的侧支血管 ,应用AGA公司的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堵闭器堵闭冠状动脉瘘 1例及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 1例。7例小儿平均年龄 8 5岁。结果  7例均成功堵闭 ,术后随访 1个月~ 5年 ,无残余分流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对先天性异常血管的介入治疗疗效良好 ,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控制曝光时间在 6 0min内 ,减少手术并发症 ,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儿童 先天性异常血管 介入治疗 -肺动脉间隔缺损 冠状动脉 并发症
下载PDF
主动脉弓离断合并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心血管造影诊断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庆桥 蒋世良 +3 位作者 凌坚 徐仲英 张岩 谢若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 :评价主动脉弓离断 (IAA)合并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APSD)的心血管造影表现 ,提高诊断准确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 4例患者的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资料。  结果 :心导管检查 4例均提示重度肺动脉高压、主动脉弓畸形、动脉导... 目的 :评价主动脉弓离断 (IAA)合并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APSD)的心血管造影表现 ,提高诊断准确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 4例患者的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资料。  结果 :心导管检查 4例均提示重度肺动脉高压、主动脉弓畸形、动脉导管未闭 (PDA)及主—肺动脉根部有交通。心血管造影 4例均诊断为IAA合并APSD ,其中 1例合并右肺动脉起自升主动脉。手术治疗 1例 ,为IAA (Ⅰ型 )合并APSD (Ⅱ型 )及右肺动脉起自升主动脉。  结论 :心血管造影是诊断IAA合并APSD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弓离断 -肺动脉间隔缺损 心血管造影 诊断 合并症
下载PDF
小儿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4
作者 曹鼎方 苏肇伉 丁文祥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6-198,共3页
目的 总结小儿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 (APSD)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5例APSD ,年龄 5个月~ 11岁 ,体重 4 5~ 2 1 0kg。按Richardson分型 ,I型 7例 ,II型 3例 ,III型 5例。 8例合并其他心脏畸形 ,其中 4例合并复杂畸形 (2 6 7% )。 8... 目的 总结小儿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 (APSD)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5例APSD ,年龄 5个月~ 11岁 ,体重 4 5~ 2 1 0kg。按Richardson分型 ,I型 7例 ,II型 3例 ,III型 5例。 8例合并其他心脏畸形 ,其中 4例合并复杂畸形 (2 6 7% )。 8例I及II型用补片修补缺损 ;3例III型将人工血管剪成半圆柱形 ,在主动脉内作内隧道 ,连接右肺动脉 (RPA)和APSD ;1例III型行人工血管RPA 肺动脉干连接术 ;1例III型用切下一片主动脉壁延伸RPA至APSD ;2例直接切开缝合。合并心脏畸形同时予以纠治。结果 手术死亡 1例 (6 7% )。 11例随访 3个月~ 13年 ,恢复良好。结论 APSD合并复杂心脏畸形较易漏诊 ,二维多普勒超声检查 ,结合心导管和心血管造影以及磁共振检查可明确诊断。一经诊断应及早手术 ,手术年龄以婴儿早期为佳 ,以免产生肺血管疾病。III型APSD及APSD合并复杂心脏畸形是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 ,术前明确诊断 ,充分认识病理生理是纠治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肺动脉间隔缺损 外科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原文传递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超声心动图诊断要点及漏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浩 朱善良 +3 位作者 陈俊 左维嵩 莫绪明 杨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PSD)的诊断价值,分析超声心动图漏诊原因,旨在提高超声对APSD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CTA或心导管造影证实为APSD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声像图表现与手术、CT...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PSD)的诊断价值,分析超声心动图漏诊原因,旨在提高超声对APSD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CTA或心导管造影证实为APSD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声像图表现与手术、CTA或心导管造影结果对比分析,对超声漏诊及诊断不明确的声像图进行深入研究,并总结该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要点。结果:38例患儿中,25例由外院初筛,超声心动图正确诊断11例,疑似3例,漏诊11例,漏诊率44%。本院超声心动图正确诊断30例,疑似2例,11例为单纯APSD,其余均合并其他先天心血管畸形。所有正确诊断的病例均表现为左、房室增大,主、肺动脉增宽及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其中30例显示主-肺动脉间隔的回声中断,缺损直径7~28mm。本组共漏诊6例,漏诊率15.8%,2例因同时合并室间隔缺损(VSD)、重度肺动脉高压(PH)漏诊,1例因合并右室双出口(DORV)、VSD及PH漏诊,1例因二尖瓣大量反流、PH漏诊,1例合并粗大动脉导管未闭(PDA)、PH漏诊,另1例漏诊为新生儿。结论:主-肺动脉间隔缺损临床易漏诊,出现超声心动图结果难以解释的左心增大或肺动脉高压时,首先应考虑APSD的可能,若同时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造成的肺动脉高压时也不能完全排除APSD。并将所有怀疑为APSD的患儿同时进行心导管或CTA检查,以便早期做出正确诊断,尽早手术,改善患儿的生存率,减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间隔缺损
下载PDF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弓离断一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郑可 韩玲 +3 位作者 戴汝平 周其文 罗毅 梁永梅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44-445,I003,共3页
关键词 -肺动脉间隔缺损 动脉弓离断 儿童 病例报告 先天性心脏病 心电图 治疗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报道1例及国内63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向小勇 蒋迎九 +3 位作者 李朝先 杨双强 李强 汪斌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7-199,共3页
目的 为提高对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认识 ,减少临床误诊的发生。方法 报道 1例并分析国内 6 3例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资料。所有病人均经心脏超声、造影检查或术中探查确诊。结果  92 .1 %的患者年龄低于 2 0岁。... 目的 为提高对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认识 ,减少临床误诊的发生。方法 报道 1例并分析国内 6 3例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资料。所有病人均经心脏超声、造影检查或术中探查确诊。结果  92 .1 %的患者年龄低于 2 0岁。主要症状、体征无特异性。缺损直径为 0 .6~ 3cm ,各型构成比Ⅰ∶Ⅱ∶Ⅲ为 7.2∶5 .5∶1。术前确诊仅 37例 ,占 5 8.7%。术前误诊者占 4 1 .3% ,主要误诊为PDA、VSD、主动脉窦瘤破裂等。 2 6例经术中探查确诊。手术治疗 6 1例 ,术后早期死亡 4例。 6 3例随访1个月~ 1 5年 ,病人心功能均获改善。结论 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临床少见 ,症状体征无特殊 ,易被误诊。心脏超声、造影、心导管检查及术中探查均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间隔缺损 诊断 外科治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11例先天性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建 马瑞彦 +2 位作者 陈林 王学峰 肖颖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24-1226,共3页
目的 回顾性总结本科2002年8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1例14岁以下先天性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患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及疗效。 方法 本组患儿共11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91(2~14)岁,入院后通过心脏超声及CTA等方法明确诊断,按Mori分... 目的 回顾性总结本科2002年8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1例14岁以下先天性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患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及疗效。 方法 本组患儿共11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91(2~14)岁,入院后通过心脏超声及CTA等方法明确诊断,按Mori分型,其中Ⅰ型4例,Ⅱ型4例,Ⅲ型3例,其中5例合并其他心脏畸形,1例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结果 全组患儿术前确诊9例,漏诊2例,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9例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2例患儿采用常温非体外循环下经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外游离结扎。术后无早期死亡病例,晚期死亡1例(严重肺部感染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0例患儿术后门诊随访1~10年,症状均明显缓解,复查心脏超声均未见主-肺动脉间隔残余漏。 结论 术前通过心脏超声,结合CTA或者升主动脉造影对先天性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可明确诊断;合并复杂的心脏大血管畸形与本病的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间隔缺损 先天性 外科治疗
下载PDF
胎儿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潘琦 邓学东 +3 位作者 王珍琦 徐秋琴 马建芳 张俊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25-930,共6页
目的探讨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PSD)的胎儿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超声中心产前诊断APSD的4例胎儿超声心动图图像,总结胎儿APSD超声心动图特征及产前诊断APSD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PSD)的胎儿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超声中心产前诊断APSD的4例胎儿超声心动图图像,总结胎儿APSD超声心动图特征及产前诊断APSD的临床意义。结果 4例胎儿APSD最直接的表现是升主动脉和主肺动脉之间的间隔出现回声连续中断,产前超声诊断APSD最关键的切面是三血管观、三血管气管观和大动脉短轴观,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于缺损处可探及双向、右向左或左向右的低速分流信号。超声提示可能存在APSD的间接征象主要是升主动脉内径增宽。4例胎儿APSD均合并其他心内畸形,其中1例为Berry综合征,1例还合并心外畸形。结论 APSD有特征性胎儿超声心动图表现。发现远端型APSD时要注意是否为Berry综合征,Berry综合征合并遗传学异常风险较高。产前诊断APSD可行,且对患儿出生后及时接受手术治疗和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肺动脉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原文传递
1例主动脉弓中断伴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矫治术后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巧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6年第3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肺动脉间隔缺损 动脉弓中断 术后护理 矫治术 先天性心脏病 APSD 发病率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殷军 周兴祥 +2 位作者 盛明洪 何志容 吴鹏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第3期201-202,共2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 ( CDFI)对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的 ( APSD)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二维图像 ,多普勒频谱和彩色显像对 3例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解剖及血流动力学异常进行观察。结果 行 CD-FI检查 3例患者 ,诊断...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 ( CDFI)对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的 ( APSD)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二维图像 ,多普勒频谱和彩色显像对 3例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解剖及血流动力学异常进行观察。结果 行 CD-FI检查 3例患者 ,诊断为 APSD,其中 型 2例 , 型 1例 ,合并室间隔缺损 1例 ,均经手术证实。APSD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是 :主 -肺动脉内异常高速血流由升主动脉射入 ,主 -肺动脉扩张 ,左、右肺动脉增宽 ,左心增大。结论 CD-FI可用作诊断 APSD的首选方法 ,具有无创、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肺动脉间隔缺损
下载PDF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附11例报道)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水云 胡盛寿 +5 位作者 许建屏 吴清玉 沈向东 孙寒松 宋云虎 唐跃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86-488,共3页
目的 总结 11例先天性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 (APSD)术前诊断的经验教训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自 1992年 2月到 2 0 0 0年 2月我院共收治 11例先天性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患者 ,年龄 1.5~ 13岁 ,平均 (5 .9± 4.1)岁。其中Ⅰ型APSD7例 ... 目的 总结 11例先天性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 (APSD)术前诊断的经验教训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自 1992年 2月到 2 0 0 0年 2月我院共收治 11例先天性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患者 ,年龄 1.5~ 13岁 ,平均 (5 .9± 4.1)岁。其中Ⅰ型APSD7例 ,Ⅱ型 4例。合并右室双出口 ,主动脉瓣下隔膜 ,二尖瓣关闭不全 ,室间隔缺损 ,法鲁四联症和主动脉右弓右降 ,主动脉弓中断和动脉导管未闭各一例。 3例入院前曾误诊为动脉导管未闭 ,有左后外侧开胸史。 8例采用补片修补缺损 ,3例直接缝合。 10例经主动脉切口修补 ,1例经肺动脉切口修补。结果 术后早、晚期死亡各一例 ,分别为合并法鲁四联症 ,主动脉弓中断和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 8例随访 1~ 78个月 ,平均 43.2个月 ,疗效满意。结论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是一种易被误诊为动脉导管未闭的少见先天性心脏病 ,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间隔缺损 外科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主动脉弓离断合并主-肺动脉间隔缺损1例报道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华 刘衡 +2 位作者 李邦国 张体江 骆科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第4期112-113,共2页
主动脉弓离断(interrupted aortic arch,IAA)少见,占先天性心脏病1%[1]。在临床及影像诊断方面缺乏系统的认识,易误诊,现报道我院2013年1月行CT扫描并经临床证实的IAA 1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其CT表现,旨在提高对其的认识和... 主动脉弓离断(interrupted aortic arch,IAA)少见,占先天性心脏病1%[1]。在临床及影像诊断方面缺乏系统的认识,易误诊,现报道我院2013年1月行CT扫描并经临床证实的IAA 1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其CT表现,旨在提高对其的认识和影像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弓离断 -肺动脉间隔缺损 AORTIC 影像诊断 CT扫描 CT表现 文献分析 诊断水平
下载PDF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茜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6期575-576,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间隔缺损 诊断
下载PDF
先天性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手术的麻醉处理
15
作者 叶召铨 沈七襄 程旺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10-11,共2页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orticopulmonary septal defect)又称主—肺动脉窗(Aortopulmonray window),是一种少见的畸形。我院820例先心病手术中,发现3例,占0.36%,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3例均为男孩,6 1/2~10岁,体重15kg~22kg,病儿均有...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orticopulmonary septal defect)又称主—肺动脉窗(Aortopulmonray window),是一种少见的畸形。我院820例先心病手术中,发现3例,占0.36%,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3例均为男孩,6 1/2~10岁,体重15kg~22kg,病儿均有活动后心慌、气促、全身乏力、平时易感冒等症状。查休:3例均有周围血管征阳性,心搏强、心界扩大,胸骨左缘可闻及Ⅲ~Ⅳ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并有震颤,X线胸片示:肺血多、心胸比率增大,分别为0.60、0.61和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间隔缺损 麻醉处理 先天性心脏病 心肌保护液 动脉 芬太尼 心导管检查 喷射性杂音 肺动脉 武汉总医院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诊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1例
16
作者 李继光 张丰明 +1 位作者 吴江 张帅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36-136,138,共2页
孕妇,37岁,孕2产0,行体外-胚胎移植术,孕19周,否认药物接触史、家族遗传史及近亲结婚史。产科常规检查(-)。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示:胎儿心脏大小正常,心尖指向左侧,心轴约45°,心房正位,心室右襻,大动脉交叉存在。
关键词 -肺动脉间隔缺损 动脉 胎儿心脏 肺动脉
下载PDF
误诊为室间隔缺损的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17
作者 郑建杰 王海晨 +3 位作者 黄立功 夏鹏 张晓刚 耿希刚 《临床误诊误治》 2003年第4期273-273,274,共2页
关键词 -肺动脉间隔缺损 误诊 间隔缺损 发病机制 心血管造影术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18
作者 王文统 丁萍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4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 :总结 6例先天性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 (APSD)超声心动图诊断的经验及教训。方法 :2 0 0 0年 1 0月~ 2 0 0 3年 6月间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的患儿 6例 ,其中男 4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6 .8岁。结果 :与术后结果对照 ... 目的 :总结 6例先天性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 (APSD)超声心动图诊断的经验及教训。方法 :2 0 0 0年 1 0月~ 2 0 0 3年 6月间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的患儿 6例 ,其中男 4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6 .8岁。结果 :与术后结果对照 ,超声心动图确诊 3例 ,漏诊 1例 ,误诊 2例。结论 :APSD是一种易误诊和漏诊的少见先天性心脏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仔细的超声检查、结合升主动脉造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图 影像学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畸形
下载PDF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19
作者 李金东 王安彪 +4 位作者 张文龙 张海洲 王正军 訾捷 范全心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1-123,共3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PSD)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0年10月到2009年3月共收治的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患者15例,年龄为2个月~5岁,平均1.8岁。按Richardson分形,Ⅰ型8例,Ⅱ型5例,Ⅲ型2例。其中Ⅰ型中2例经间隔缺损前壁径路涤... 目的总结先天性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PSD)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0年10月到2009年3月共收治的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患者15例,年龄为2个月~5岁,平均1.8岁。按Richardson分形,Ⅰ型8例,Ⅱ型5例,Ⅲ型2例。其中Ⅰ型中2例经间隔缺损前壁径路涤纶补片修补,Ⅲ型中1例行人工血管右肺动脉-肺动脉干连接术,1例行直接切断右肺动脉与主肺动脉行端侧吻合。其余行经主动脉切口涤纶补片修补术,合并心脏畸形同期予以纠正。结果全组病例无死亡,8例随访5个月~3年,效果满意,复查超声心动图均无主-肺动脉残余分流,主动脉及肺动脉无狭窄,肺动脉压力较前明显下降。结论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PSD)一经确诊应及早手术,手术年龄以婴儿早期为佳;术前诊断明确,充分认识病理生理及解剖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间隔缺损 先天性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超声心动图在Ⅳ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外科微创封堵手术中的临床价值
20
作者 胡锐 莫绪明 +3 位作者 朱善良 左维嵩 陈俊 徐玉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28-1431,共4页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微创封堵Ⅳ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ortopulmonary septal defect,APSD)的应用价值。方法:回...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微创封堵Ⅳ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ortopulmonary septal defect,APSD)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利用TEE引导经胸微创封堵Ⅳ型APSD的患儿,选用膜部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p septal defect,VSD)封堵器或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器。术前所有患儿均行TTE详细筛查,主要测量缺损大小、缺损上缘距右肺动脉起始部的距离、下缘距窦管交界部的距离、大动脉内径。胸骨正中切口,于大动脉表面缝置荷包,术中TEE引导下置入导丝鞘管、进行封堵器释放、评价即刻封堵效果。术后进行TEE随访。结果:9例术前TTE显示缺损上下缘距各相关结构均有一定距离、均无其他需要手术干预的心内畸形。TEE指导下9例微创封堵手术全部成功,术中即刻TEE观察封堵器与APSD上下缘组织结构的关系,9例半月瓣启闭均无影响,升主动脉及右肺动脉均无梗阻征象,2例封堵器边缘存在细小残余分流(分流束<1.5 mm)。所有患儿术后随访6个月~2年,均见封堵器位置正常,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上述2例残余分流分别于术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复查消失。结论:在TEE指导和监测下行外科微创封堵治疗Ⅳ型APSD操作有效,安全性高,创伤小,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肺动脉间隔缺损 微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