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铜鼓纹饰的主题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尚学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94-97,共4页
运用主题学的研究方法,对广西铜鼓上太阳、云雷、翔鹭和羽人,以及蛙、牛、马、龙等主要铜鼓纹饰潜藏的文化内涵,及其产生的稻作文化环境进行研究。提出广西铜鼓纹饰表达的主题,主要是广西壮族先民在稻作农耕文明时期,对祈雨求丰收的渴... 运用主题学的研究方法,对广西铜鼓上太阳、云雷、翔鹭和羽人,以及蛙、牛、马、龙等主要铜鼓纹饰潜藏的文化内涵,及其产生的稻作文化环境进行研究。提出广西铜鼓纹饰表达的主题,主要是广西壮族先民在稻作农耕文明时期,对祈雨求丰收的渴望。同时,这也是广西壮族先民日常生产、生活、审美和信仰的隐喻、表征和集中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民间艺术 铜鼓纹饰 主题研究
下载PDF
水土意象群落的现代意义指向——新时期文学的主题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春荣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39,共8页
新时期文学意象和意象群落蔚为大观,其中主体性鲜明、文化内蕴丰富、现代意识较强、具有主题史意义的水土意象群尤为突出,它不仅承接着中国文学的传统文化精神,而且积极地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合理内核,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更具主题意蕴... 新时期文学意象和意象群落蔚为大观,其中主体性鲜明、文化内蕴丰富、现代意识较强、具有主题史意义的水土意象群尤为突出,它不仅承接着中国文学的传统文化精神,而且积极地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合理内核,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更具主题意蕴,展示其艺术审美境界的新的意象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 主题研究 水土意象群 现代意义指向
下载PDF
灾害神话的主题学研究新创之作——评陈建宪《中国洪水再殖型神话研究——母题分析法的一个案例》
3
作者 王立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6-18,共3页
关于"洪水再殖型"神话跨域跨文化的专题系统研究,多年来因种种困难,一直留有讨论空间。华中师范大学陈建宪教授的专著《中国洪水再殖型神话研究——母题分析法的一个案例》,其主要贡献在于:运用母题研究的跨文化、跨民族优势... 关于"洪水再殖型"神话跨域跨文化的专题系统研究,多年来因种种困难,一直留有讨论空间。华中师范大学陈建宪教授的专著《中国洪水再殖型神话研究——母题分析法的一个案例》,其主要贡献在于:运用母题研究的跨文化、跨民族优势,填补了国内外学界关于中国洪水再殖型神话形态的缺环;将历史地理学派的方法中国化、理论化、可操作化;富有创意地延续发展了故事学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也有了可称道的新技术践行与突破;注重学术史的清理与厚积薄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洪水再殖型神话研究——母题分析法的一个案例 灾害神话 主题研究 新创之作 术史
下载PDF
广西民间艺术左江崖壁画的主题学研究
4
作者 高尚学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92-96,共5页
运用主题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左江崖壁画正面和侧面蹲式蛙形舞蹈的图像后,提出左江崖壁画的主题应该是壮族先民从狩猎时代进入到稻作农耕文明时期,通过对青蛙的崇拜,祈求农作物丰产和种族繁衍这两种生产的蛙神崇拜。这可以从左江流域的稻... 运用主题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左江崖壁画正面和侧面蹲式蛙形舞蹈的图像后,提出左江崖壁画的主题应该是壮族先民从狩猎时代进入到稻作农耕文明时期,通过对青蛙的崇拜,祈求农作物丰产和种族繁衍这两种生产的蛙神崇拜。这可以从左江流域的稻作农业生产方式、地下考古挖掘,以及当今遗留的民俗宗教节日和民间传说歌谣等得到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民间艺术 左江崖壁画 主题研究 蛙神崇拜
下载PDF
引起学术界关注的文学主题学研究——从王立教授的三本系列专著谈起 被引量:6
5
作者 吴相洲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1-153,共3页
关键词 书评 主题研究 术著作 王立
原文传递
《山音》主题的二十一世纪阐释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建华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5-50,共6页
本文运用比较文学中主题学研究方法 ,分析了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山音》中深刻的人文主义内涵 ,论证了该作品中老人精神世界、感情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否定了以往论者的片面观点 ,从而揭示了《山音》作品主题人文主义观照的... 本文运用比较文学中主题学研究方法 ,分析了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山音》中深刻的人文主义内涵 ,论证了该作品中老人精神世界、感情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否定了以往论者的片面观点 ,从而揭示了《山音》作品主题人文主义观照的前瞻性与深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音》 情感世界 主题研究 人文主义 川端康成 日本 小说评论
下载PDF
西欧文学中的那耳客索斯母题——与主题学相关的几个问题
7
作者 弗雷德里克·戈尔丁 王立 程铂智(译)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07-113,共7页
路易丝·文奇的著作全面地阐述了从奥维德时代到19世纪初那耳客索斯形象的多重意义,重点分析了神话故事的原型意义及相关联的三个母题:影像母题、错觉(或幻觉)母题和认知母题。认为自12世纪该主题即被确立,此后几个世纪里影像和错觉... 路易丝·文奇的著作全面地阐述了从奥维德时代到19世纪初那耳客索斯形象的多重意义,重点分析了神话故事的原型意义及相关联的三个母题:影像母题、错觉(或幻觉)母题和认知母题。认为自12世纪该主题即被确立,此后几个世纪里影像和错觉(或幻觉)母题得到强化。那耳客索斯形象是骄傲的傻瓜,他被虚假的快乐和表象所欺骗,而认知母题几乎被忽略。14世纪的新阐释,那耳客索斯则成为善于遗忘的男人;15世纪则成为关注美的物质形态的男人;17世纪强调这一形象的情色和感性元素;18世纪讨论了两种自恋的区别,一种指向自我认知和对人性的认识,另一种是导致贫乏无知。该著还提出了关于“历史”主题的概念,以及关于题材史作为文学研究方法价值的问题。但该著并未揭示“那耳客索斯”母题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耳客索斯 母题 主题研究 神话原型 西欧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