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英语中主语提升的潜在规则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国良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8-44,共7页
本文以语言学的观点在若干方面对主语提升进行理论探讨。在描写“提升”的总的原则、功能和特征的同时,对每个陈述给以必要的解释,并对语言学界存在的不同看法进行评述。
关键词 主语提升 潜在规则 句法特征 语义基础 动词特点
原文传递
主语提升中“To Be”还是“Not To Be”的生成小议--以Seem提升类动词为例
2
作者 李淑苹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51-54,共4页
本文从论元移位、格过滤、扩充投射原则等方面探讨了以seem为主句动词的主语提升结构以及内嵌分句中“to be”省略现象的生成机制。当内嵌非限定性分句的动词为be,T为to时,二者进行合并,在seem的未诠释指涉之意吸引下进行被动提升,形成... 本文从论元移位、格过滤、扩充投射原则等方面探讨了以seem为主句动词的主语提升结构以及内嵌分句中“to be”省略现象的生成机制。当内嵌非限定性分句的动词为be,T为to时,二者进行合并,在seem的未诠释指涉之意吸引下进行被动提升,形成删除“to be”的结构。鉴于此,成分统制操作比吸引更为省力,保有“to be”的提升结构较删除“to be”的结构更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语提升 扩充投射原则 特征核查 吸引
下载PDF
“的”中心语分析中的括号悖论 被引量:4
3
作者 彭家法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42,共4页
从理论上讲,短语"这本书的出版"的三个成分之间可能有三种分析方式。事实上,在学者讨论过程中,这三种分析各有不同的支持者。这三种分析分别揭示了语音(韵律)、句法、逻辑三个层次不同的结构关系,三个层次是相互区别的,即语... 从理论上讲,短语"这本书的出版"的三个成分之间可能有三种分析方式。事实上,在学者讨论过程中,这三种分析各有不同的支持者。这三种分析分别揭示了语音(韵律)、句法、逻辑三个层次不同的结构关系,三个层次是相互区别的,即语音、句法、逻辑结构之间都可能存在"括号悖论";同时三个层次又可以通过"动词组内部主语提升"或"闭包操作"等句法机制而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 括号悖论 动词组内部主语提升 闭包
原文传递
特征重组视角下中国英语学习者主语提升结构习得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侯建东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2-102,150,共12页
已有的研究很少从形式特征的角度来探究主语提升结构的习得。通过语法判断测试和汉英翻译测试,本文在特征重组假说框架下考查了90名不同语言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主语提升结构的特点。实验结果支持了特征重组假说。研究同时表明,特... 已有的研究很少从形式特征的角度来探究主语提升结构的习得。通过语法判断测试和汉英翻译测试,本文在特征重组假说框架下考查了90名不同语言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主语提升结构的特点。实验结果支持了特征重组假说。研究同时表明,特征的重组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低水平组受试未能成功重组[EPP]特征,而中高水平组受试则完成了对该特征的重组;该特征的重组是按照"映射-重组"的步骤完成的。此外,本研究表明了语义线索会影响结构的表征,高水平组受试在不同的论元生命性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的提升结构运用倾向,本文认为这是由于特征重组完成后论元的生命性影响词库中词项的选择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语提升结构 特征重组 [EPP]特征 词项选择 论元生命性
原文传递
关于“要”类词的认知解释——论“要”由动词到连词的语法化途径 被引量:30
5
作者 古川裕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8,共11页
现代汉语词汇系统里有一组以“要”字为构词核心的词。本文对动词“要”、助动词“要/不要”和连词“要是/只要”等进行认知角度的研究。动词性“要”类词虽在词类平面上分属不同词类,但其中有一务连续的语法化途径。本文认为形成这... 现代汉语词汇系统里有一组以“要”字为构词核心的词。本文对动词“要”、助动词“要/不要”和连词“要是/只要”等进行认知角度的研究。动词性“要”类词虽在词类平面上分属不同词类,但其中有一务连续的语法化途径。本文认为形成这一语法化的动机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主观性”,另一条是“非现实性”的语义共性。文章还对“要”字句的小句主语提升现象、“不要”的语义偏离现象、说话人指向的谓词性成分等问题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类词 主观性 非现实性 小句主语提升 主语指向和说话人指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