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椭圆囊-球囊功能分析 被引量:43
1
作者 吴子明 张素珍 +4 位作者 周娜 赵承君 陈艾亭 杨伟炎 韩东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97-399,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突聋伴眩晕患者主观垂直视觉(subjective visual vertical,SVV)偏斜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了解椭圆囊-球囊功能与症状的关系。方法16例突聋伴眩晕的患者和10例突聋无眩晕的患... 目的通过观察突聋伴眩晕患者主观垂直视觉(subjective visual vertical,SVV)偏斜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了解椭圆囊-球囊功能与症状的关系。方法16例突聋伴眩晕的患者和10例突聋无眩晕的患者分别行SVV及VEMP检查。其中,6例突聋伴眩晕患者行前庭双温试验检查。结果伴晕眩的突聋患者中,VEMP异常者8例,正常8例;SVV异常6例,正常10例,且所有SVV异常者,VEMP均异常。不同程度听力损失之间VEMP正常与异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纯音听阈与SVV的关系在统计学上也无相关性(P>0.05)。结论突聋伴眩晕患者可伴有球囊和/或椭圆囊功能障碍,前庭上神经和前庭下神经损伤无特定的规律。全面的前庭功能评价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伴眩晕的突聋患者的前庭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聋 主观垂直视觉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下载PDF
前庭神经炎患者虚拟现实辅助主观垂直水平视觉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赵东 姜子刚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前庭神经炎患者主观垂直、水平视觉测试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45名无眩晕的健康自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46名单侧前庭神经炎患者作为VN组,均佩戴VR眼镜,分别完成头正中位的主观垂直视觉和主观水平视觉试验。结果健康... 目的通过观察前庭神经炎患者主观垂直、水平视觉测试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45名无眩晕的健康自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46名单侧前庭神经炎患者作为VN组,均佩戴VR眼镜,分别完成头正中位的主观垂直视觉和主观水平视觉试验。结果健康对照组主观视觉水平线、主观视觉垂直线的偏斜角度为-2°~2°。以此为判定阳性与阴性的标准。VN组SVV测试异常率为91.3%(42/46),SVH测试异常率为89.1%(41/46),二者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0.05)。VN组SVV绝对值高于健康对照组(t=8.741,P<0.01),SVV右侧偏斜值高于健康对照组(t=5.849,P<0.01),SVV左侧偏斜值高于健康对照组(t=6.412,P<0.01);VN组SVH绝对值高于健康对照组(t=8.772,P<0.01),SVH右侧偏斜值高于健康对照组(t=6.400,P<0.01),SVH左侧偏斜值高于健康对照组(t=6.017,P<0.01)。VN组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SVV偏斜角度与SVH偏斜角度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相关关系(r=0.827,P<0.01),呈正相关。病程天数与SVV偏斜角度无相关关系(r=-0.263,P>0.05);病程天数与SVH偏斜角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r=-0.322,P<0.05),呈负相关。结论主观垂直视觉试验和主观水平视觉试验是前庭神经炎评估耳石器功能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主观垂直视觉 主观水平视觉 前庭神经炎
下载PDF
耳石器功能的临床检查 被引量:5
3
作者 吴子明 张素珍 +1 位作者 杨伟炎 韩东一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2003年第4期194-197,共4页
目前,实验室已有一些方法检查耳石功能,但由于设备庞大、复杂和昂贵,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本文介绍两种可用于临床的耳石功能检查方法和有希望用于临床的两种检查方法。
关键词 耳石器功能 临床检查 临床应用 生理基础 前庭病变 主观垂直视觉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耳石器官功能检查的正常值及年龄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付炜 韩军良 +2 位作者 赵永 曾联婷 瓮调调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515-1520,共6页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眼球旋转(DFA)、静态主观垂直视觉(SSVV)、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的正常值以及年龄因素的影响。方法:纳入171名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以10岁为间隔分为7个年龄组。...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眼球旋转(DFA)、静态主观垂直视觉(SSVV)、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的正常值以及年龄因素的影响。方法:纳入171名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以10岁为间隔分为7个年龄组。分别进行眼底照相、SSVV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查,统计各组的正常值并分析年龄因素的影响。结果:健康人群的DFA与SSVV,两者各自均左右对称且与年龄无关(P〉0.05)。在cVEMP中,引出率在60岁之后下降(P〈0.01);阈值每隔20岁递增(P〈0.05);振幅除41~50岁组与51~60岁组无差别外(P=0.93),随年龄每隔10岁递减(P〈0.05);超过70岁者的P1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在oVEMP中,引出率在60岁之后下降(P〈0.01);阈值在10~20岁组与21~30岁组最低(P〈0.05),超过70岁阈值最高(P〈0.01);振幅在10~20岁组最高(P〈0.05),60岁以后减低(P〈0.05);超过70岁,P1潜伏期和N1潜伏期则明显延长(P〈0.01)。同一个体的两耳之间的阈值、振幅和潜伏期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健康人群的DFA与SSVV并不呈现明显的变化;而cVEMP与oVEMP则出现引出率与振幅的下降、阈值的增高与潜伏期延长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器官 眼球旋转 主观垂直视觉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原文传递
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和主观垂直视觉检查对内耳畸形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平 陈曦 张榕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82-784,共3页
近年来,随着听力学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对内耳畸形的了解与诊断越来越趋于成熟。内耳畸形患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就是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或混合性聋。然而内耳畸形患者是否同时伴发耳石器官及其传导通路的病变,以及耳石器官检... 近年来,随着听力学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对内耳畸形的了解与诊断越来越趋于成熟。内耳畸形患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就是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或混合性聋。然而内耳畸形患者是否同时伴发耳石器官及其传导通路的病变,以及耳石器官检查在临床诊疗(主要指耳蜗植入以及其他内耳手术)方面所起到的参考作用,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 内耳畸形 主观垂直视觉 诊断 查对 临床表现 耳石器官 影像学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