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地区主义与东亚合作 被引量:11
1
作者 魏玲 《国别和区域研究》 2019年第1期67-91,172-173,共26页
冷战后两极格局瓦解,国际关系主流理论倾向于预测东亚地区会出现动荡和冲突。然而,近30年来,东亚地区不仅维持了总体和平,而且还成为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主流理论预测错误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其高度抽象性和非历史性,它们普遍忽... 冷战后两极格局瓦解,国际关系主流理论倾向于预测东亚地区会出现动荡和冲突。然而,近30年来,东亚地区不仅维持了总体和平,而且还成为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主流理论预测错误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其高度抽象性和非历史性,它们普遍忽视历史进程和本土性。后冷战时期东亚国家共同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发展问题,发展主导了地区进程,从而维护了东亚稳定,推动了东亚合作。本文将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地区进程称为发展地区主义。经济发展是东亚各国共享的背景知识,是东亚进程的主导性实践,决定了地区进程的主要内容和国家间互动结构。发展地区主义以发展安全为根本规范,以实用主义、灵活性和共同进化为特征,培育了合作习惯,并为地区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条件。本文以南海争端与合作为例,说明即便是在最为敏感的领土争端领域,发展地区主义进程也可以化解冲突,维护地区稳定,促进国家间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地区主义 东亚 发展安全 主导性实践 南海
原文传递
弥合“雄心”与“低能”——规范本土化与东盟地区卫生合作制度化的协同演进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蕾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156,160,共26页
全球卫生治理深受地区活动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卫生治理能力的提升已成为决定全球卫生治理成效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文件档案分析和专家访谈,追踪了东盟以传染病防控为核心的地区卫生合作实践进程,认为规范本土化与合作制度化在多... 全球卫生治理深受地区活动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卫生治理能力的提升已成为决定全球卫生治理成效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文件档案分析和专家访谈,追踪了东盟以传染病防控为核心的地区卫生合作实践进程,认为规范本土化与合作制度化在多重实践进程中的互动演进推动了地区卫生合作。一方面,规范本土化通过产生共同利益认知与集体身份,引领了地区卫生合作制度化;另一方面,本土化后的规范也会随着合作制度的持续发展而发生自我演化,从而使规范本土化得以保持引领作用。深入理解东盟地区卫生合作中规范、理念、身份以及制度的互动及其演进机理,不仅可为全球卫生治理改革提供思路,也有助于维护中国周边卫生安全,促进中国—东盟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本土化 地区合作 东盟 卫生治理 主导性实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