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种异体主动脉瓣的制备、保存和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建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81-184,共4页
同种异体主动脉瓣的制备、保存和应用于建华综述李守先审校有活性的同种异体心血管移植物于1948年首次由Gross应用于临床。1952年Dubost做了首例腹主动脉瘤切除、同种异体主动脉替换术。1952年Lam为同种异体... 同种异体主动脉瓣的制备、保存和应用于建华综述李守先审校有活性的同种异体心血管移植物于1948年首次由Gross应用于临床。1952年Dubost做了首例腹主动脉瘤切除、同种异体主动脉替换术。1952年Lam为同种异体主动脉瓣(aorticvalve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移植 同种异体 主动 制备 保存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孙培吾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67-68,共2页
1961年开展心脏瓣膜置换术(cardiacvalvereplacement,CVR)以来,随着瓣膜制作工艺、心脏外科手术技巧、麻醉以及监测手段不断发展,CVR在心脏外科领域中已经达到了相对成熟阶段,挽救了大量心脏瓣... 1961年开展心脏瓣膜置换术(cardiacvalvereplacement,CVR)以来,随着瓣膜制作工艺、心脏外科手术技巧、麻醉以及监测手段不断发展,CVR在心脏外科领域中已经达到了相对成熟阶段,挽救了大量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生命。然而CVR手术仍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膜置换 术式 下结构保留 主动狭窄
下载PDF
军事飞行员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1例 被引量:4
3
作者 田卫卫 赵悦 +1 位作者 刘蓉 张俊琦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401-402,共2页
病例男,54岁,某部轰运教7飞行员,飞行时间6300 h,因“左肩背部疼痛1 w”人院。人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口唇无紫绀,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62次/min,心律规则,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左肩部及上背部压痛,左肩关节活动受限,余查体无... 病例男,54岁,某部轰运教7飞行员,飞行时间6300 h,因“左肩背部疼痛1 w”人院。人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口唇无紫绀,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62次/min,心律规则,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左肩部及上背部压痛,左肩关节活动受限,余查体无阳性体征。人院后查三大常规、血沉、类风湿因子全套、肝肾功、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甲状腺功能均正常。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电轴左偏。常规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胸部摄片心肺未见异常。颈椎MRI平扫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骨质增生;颈5~6椎间盘轻度膨出;颈6~7椎间盘膨出并左后突出,相应层面椎管面积稍变窄。腹部B超:肝胆脾胰双肾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先天性 先天性 二叶式主动畸形 诊断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技术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铭辉 秦永文 《武警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443-446,共4页
主动脉瓣膜狭窄(aortic valve stenosis,AS)是一种常见老年心脏瓣膜疾病,75岁以上老年人中发病率为4.6%。随着人口的老年化,症状严重的AS患者越来越多,目前尚无药物能延缓这种疾病进展。主动脉球囊扩张,因其长期效果不太理想,主要用... 主动脉瓣膜狭窄(aortic valve stenosis,AS)是一种常见老年心脏瓣膜疾病,75岁以上老年人中发病率为4.6%。随着人口的老年化,症状严重的AS患者越来越多,目前尚无药物能延缓这种疾病进展。主动脉球囊扩张,因其长期效果不太理想,主要用于临时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治疗过渡阶段,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aorticvalvereplacement,AVR)的临床效果还比较满意,但一部分患者由于年龄太大,且合并多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手术病死率升高。这种情况下,经导管置入瓣膜支架(transcatheteraorticstent-valveim-plantation,TAVI)治疗主动脉瓣狭窄逐渐有了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狭窄 介入治疗 膜支架
下载PDF
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1例
5
作者 高燕 吴桂云 马桂平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第11期966-966,共1页
患者,男,40岁,飞行员。患者查体时发现主动瓣区收缩期杂音,仔细询问患者平时无自觉症状,剧烈活动后有时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偶有头晕、乏力等症状。专科查体: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可闻及Ⅱ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不传导,其余各瓣膜区未... 患者,男,40岁,飞行员。患者查体时发现主动瓣区收缩期杂音,仔细询问患者平时无自觉症状,剧烈活动后有时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偶有头晕、乏力等症状。专科查体: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可闻及Ⅱ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不传导,其余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余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二叶式主动 收缩期杂音 自觉症状 心前区不适 剧烈活动 患者 飞行员 主动
下载PDF
新生动物同种主动脉带瓣管道移植的免疫反应与钙含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文生 刘维永 +3 位作者 汪钢 胡军 朱海龙 谭红梅 《心脏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动物同种主动脉带瓣管道 (VAHC)移植后免疫反应与钙含量之间关系。方法 :体重 15 0~ 2 0 0g的新生新西兰兔 2 4只作为 VAHC的供体 ,0 .9~ 1.2及 2 .1~ 2 .9kg的幼兔和成年兔各 12只为受体 ,建立新生兔的 VAHC移植模型... 目的 :探讨新生动物同种主动脉带瓣管道 (VAHC)移植后免疫反应与钙含量之间关系。方法 :体重 15 0~ 2 0 0g的新生新西兰兔 2 4只作为 VAHC的供体 ,0 .9~ 1.2及 2 .1~ 2 .9kg的幼兔和成年兔各 12只为受体 ,建立新生兔的 VAHC移植模型。术后 1个月和 6个月分别取材作免疫荧光染色及钙含量测定。结果 :免疫荧光检查显示各移植组 VAHC血管壁 Ig G荧光染色结果均为阳性。半定量分析显示植入幼兔体内 1个月及成年兔 1个月和 6个月体内的阳性积分显著高于植入幼兔体内 6个月的 VAHC(P<0 .0 5 )。各移植组 VAHC血管壁的钙含量及植入幼兔体内 6个月和成年兔体内瓣膜的钙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血管壁免疫荧光强度积分结果与钙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 (r=0 .6 2 ,P<0 .0 5 )。结论 :新生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带管道 同种移植 免疫反应 钙含量 新生动物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主动脉二叶瓣畸形伴升主动脉瘤样扩张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志云 张宝仁 +3 位作者 邹良建 梅举 韩林 郎希龙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二叶畸形 主动脉瘤样扩张 并发症 外科治疗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先天性主动脉二叶瓣畸形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学特点 被引量:6
8
作者 韩劲松 韩宏光 +2 位作者 王辉山 尹宗涛 李新民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31-533,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主动脉二叶瓣畸形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病原学特点,以总结抗生素选择的经验。方法: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60例先天性主动脉二叶瓣畸形合并IE患者。入院后连续采血3次进行血培养,分析病原学种类及药物敏感... 目的:探讨先天性主动脉二叶瓣畸形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病原学特点,以总结抗生素选择的经验。方法: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60例先天性主动脉二叶瓣畸形合并IE患者。入院后连续采血3次进行血培养,分析病原学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均给予抗生素治疗,同时治疗原发病,血培养结果回报前应用万古霉素+阿米卡星;血培养阳性者,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用药。如抗生素不能控制感染、心功能未见改善,施行急诊手术。结果:术前血培养及术中赘生物细菌培养总阳性率33.4%。感染病原菌:草绿色链球菌7例(35%)、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25%)、肠球菌2例(10%),口腔链球菌、微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杆菌、铜绿假单孢菌及布氏杆菌各1例(5%)。本组药物敏感试验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敏感11例(55%),万古霉素敏感17例(85%),阿米卡星敏感10例(50%),万古霉素+阿米卡星联合用药的敏感20例(100%)。结论:先天性主动脉二叶瓣畸形合并IE病原体菌种呈现分散化、复杂化趋势。积极加强对IE患者的血培养检查和药敏试验极为重要。无药敏结果的情况下,联合应用万古霉素+阿米卡星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主动脉二叶畸形 心内膜炎 病原菌
下载PDF
15例主动脉瓣周漏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晓峰 刘洋 +5 位作者 陈文生 俞世强 杨秀玲 朱永胜 李红玲 杨剑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12期748-751,共4页
目的评价经导管治疗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介入封堵术的效果。方法2011年9月至2014年11月,1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患者行介入治疗,男14例,女1例;平均年龄(46.2±9.8)岁。既往行单纯主动脉瓣膜置换10例,主动脉瓣及二... 目的评价经导管治疗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介入封堵术的效果。方法2011年9月至2014年11月,1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患者行介入治疗,男14例,女1例;平均年龄(46.2±9.8)岁。既往行单纯主动脉瓣膜置换10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3例,主动脉瓣膜置换+室缺修补2例;其中感染眭心内膜炎11例;均置换机械瓣。术前心功能Ⅱ级4例,Ⅲ级6例,Ⅳ级5例;距初次手术(3.7±4.2)年;主动脉瓣反流量(9.3±3.0)ml。手术于导管室内进行,在局麻下通过穿刺股动脉置入封堵器的方法完成。评价该方法围手术期病死率、并发症以及术后残余分流等指标。术后随访1—38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手术成功率100%,选用3枚封堵器1例,2枚封堵器2例,余12例均用1枚封堵器;其中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3枚,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8枚,plug血管塞8枚。总体手术时间(73.8±34.8)min,其中DSA照射(15.4±22.1)min;住院(9.1±4.8)天。术后发生血红蛋白尿3例,需治疗输血3例,输血量平均(88.9±10.0)ml。随访无死亡病例。心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主动脉瓣反流量减少至(1.5±1.6)ml(P〈0.05),除1例既往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出现新发瓣周漏外,余者生存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经导管采用先心病封堵器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治疗费用低等优点,是近年来微创心脏外科治疗领域的全新技术之一。通过改进手术技巧、个性化选择封堵器、早期治疗溶血并发症等能够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及长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周漏 心脏导管插入术 介入封堵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主动脉四叶瓣畸形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承 王炼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82-282,285,共2页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主动脉四叶
下载PDF
主动脉瓣瓣周脓肿外科治疗162例
11
作者 叶兰心 陈帆宇 +4 位作者 陈欧迪 甘礼溪 卿洪琨 王维腾 简旭华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536-541,共6页
目的总结并探讨外科手术治疗主动脉瓣瓣周脓肿的外科经验及生存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162例主动脉瓣瓣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结果男128例(79.0%), 平均年龄(47.9±15.1)岁, EURO-SCOREⅡ评分(... 目的总结并探讨外科手术治疗主动脉瓣瓣周脓肿的外科经验及生存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162例主动脉瓣瓣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结果男128例(79.0%), 平均年龄(47.9±15.1)岁, EURO-SCOREⅡ评分(10.97±13.01)%,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11例(6.8%)。所有患者均行主动脉瓣置换术(100%), 22例(13.5%)患者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围术期死亡11例(6.8%)(人工瓣膜心内膜炎2例对自体瓣膜心内膜炎9例, 18.2%对6.0%, P=0.17)。平均随访(34.00±2.19)个月(1~139个月), 随访期间死亡1例(1.2%), 3例(1.9%)患者术后(2.1±0.6)年感染复发。3年生存率为90.0%, 5年生存率为86.9%。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继发主动脉瓣瓣周脓肿可导致周围组织的进一步坏死, 积极的手术干预和手术决策并不会增加病死率, 且有良好的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周脓肿 感染性心内膜炎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振乾 黄琼 +1 位作者 黄海伦 袁义强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11期1000-1005,共6页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主要用于治疗高危而无法行外科瓣膜置换术的主动脉脉瓣狭窄患者,相较于外科开胸治疗该术式具有创伤小、风险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几年其适应证范围也逐渐扩大。虽然该术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其并发症如...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主要用于治疗高危而无法行外科瓣膜置换术的主动脉脉瓣狭窄患者,相较于外科开胸治疗该术式具有创伤小、风险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几年其适应证范围也逐渐扩大。虽然该术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其并发症如冠状动脉阻塞、脑血管事件、瓣周漏、心律失常、急性肾损伤以及在二叶式主动脉瓣中的应用等问题仍需要特别关注。本文主要探讨了TAVR并发症的发生率、预测性评估指标、预防措施以及在二叶式主动脉瓣中的应用,以期增强临床医务工作者对TAVR术式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脉置换术 并发症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山西省盂县超声心动图筛查先天性心脏病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华 杨晋明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88-590,共3页
2014年10月9日至31日实施盂县0~14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重点是0~3岁婴幼儿,目的是尽早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提出治疗指导及建议,符合先天性心脏病救助项目的患儿将接受免费手术治疗。1资料与方法1.1筛查对象:随机抽取盂县作为筛查区域... 2014年10月9日至31日实施盂县0~14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重点是0~3岁婴幼儿,目的是尽早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提出治疗指导及建议,符合先天性心脏病救助项目的患儿将接受免费手术治疗。1资料与方法1.1筛查对象:随机抽取盂县作为筛查区域,该县0~14岁儿童,重点是0~3岁婴幼儿作为筛查对象,不区分性别、住址、家庭情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筛查方法 超声心动图 治疗指导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弓离断 主动脉二叶 残余分流 救助项目
下载PDF
布氏杆菌心内膜炎合并主动脉瓣瓣周脓肿1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阳 马春燕 +2 位作者 杨军 王永槐 谷天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9-970,共2页
患者女,61岁,以"胸闷气短2个月,加重1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2年前因布氏杆菌抗体血管凝集试验1:400(++++),诊断为布氏杆菌病。入院查体: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舒张期叹气样杂音。血生化检查:白细胞4.35... 患者女,61岁,以"胸闷气短2个月,加重1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2年前因布氏杆菌抗体血管凝集试验1:400(++++),诊断为布氏杆菌病。入院查体: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舒张期叹气样杂音。血生化检查:白细胞4.35×10^9/L,B型钠尿肽2594pg/ml。布氏杆菌抗体血管凝集试验1:200(++++),血培养阴性(多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杆菌感染性心内膜炎 主动周脓肿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瓣中瓣置换术后多发性瓣周漏介入封堵治疗1例
15
作者 刘伟丽 李大成 +4 位作者 刘松 屈占军 李燕超 唐国璋 江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0期796-800,共5页
患者2年前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瓣中瓣置换术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术后并发中度瓣周漏(PVL),后进展为重度PVL、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慢性心力衰竭。进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成功封堵多漏口,PVL改善为轻-中度。半年后复查,NYH... 患者2年前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瓣中瓣置换术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术后并发中度瓣周漏(PVL),后进展为重度PVL、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慢性心力衰竭。进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成功封堵多漏口,PVL改善为轻-中度。半年后复查,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PVL改善为轻度,治疗效果满意。本例提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术前影像评估应对PVL进行可能性分析,预计发生概率较大时,可针对性选择瓣膜以预防或改善PVL,并做好同期PVL封堵术准备;充分利用CT 3D重建、计算机辅助3D打印技术对多隧道PVL直观、立体和精准显示,对于合理选择封堵器和导丝,指导封堵策略,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周漏 介入封堵治疗 经导管主动置换术 计算机辅助3D打印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的个体化治疗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贵军 严哲 +6 位作者 陈兴澎 王亚宏 蔡巍巍 李斌 李晓恒 张小涛 赵勇鹏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的外科治疗疗效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9月至2015年7月期间个体化治疗的17例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的患儿,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2个月至16岁,体重3.1-51.0(15.6±5.2)kg;...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的外科治疗疗效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9月至2015年7月期间个体化治疗的17例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的患儿,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2个月至16岁,体重3.1-51.0(15.6±5.2)kg;年龄分布:〈1岁2例;1-3岁2例,3-16岁13例。手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结合超声、CT及术中情况,手术方案实现个体化。结果行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手术(AVR)3例,应用带瓣人造血管替代升主动脉根部及主动脉瓣并移植冠状动脉的手术(Bentall术)1例,行Ross手术2例,行改良Ross手术6例,行主动脉瓣成形手术(AVP)5例。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中未发现明显的瓣膜返流,患儿正常生活不受影响。结论zbJL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的个体化治疗对于外科治疗有更好的临床指导意义。中远期主动脉瓣再次发生病变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主动病变 外科治疗 个体化治疗 儿童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发病相关的血管炎性疾病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杨 孙立忠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412-413,共2页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心血管疾病。若不能及时诊治,24 h内死亡率每小时增加1~2%,50%在48 h内死亡,90%在一周内死亡。其危险程度远远超过了脑梗死、心肌梗死和恶性肿瘤。每年发病率约0...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心血管疾病。若不能及时诊治,24 h内死亡率每小时增加1~2%,50%在48 h内死亡,90%在一周内死亡。其危险程度远远超过了脑梗死、心肌梗死和恶性肿瘤。每年发病率约0.05‰~0.03‰,男性发病率是女性2~3倍。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及诊断技术的改善,近年来AD的患病率及检出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然而,A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国外学者通过研究分析,发现了一些可引起动脉壁损伤导致AD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Marfan综合症、Ehlers-Danlos综合症、主动脉二瓣化畸形、医源性损伤等。此外,AD形成与血管炎性疾病也密切相关。血管炎性疾病破坏主动脉壁的中层,导致主动脉壁变薄、扩张及夹层形成。另外,血管壁的自身免疫过程也影响动脉壁滋养血管功能,引起血管壁的营养缺失,为夹层形成的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炎性疾病 主动脉夹层 年发病率 EHLERS-DANLOS Marfan综合症 动脉壁损伤 AORTIC 主动脉二
下载PDF
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华法林致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术云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5年第1期138-139,共2页
目的报告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造成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密切观察,适时手术,对术后出现的高血压、低钾低钠及脑引流管进行针对性护理,同时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及功能锻炼。结果经过20d的治疗和精心... 目的报告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造成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密切观察,适时手术,对术后出现的高血压、低钾低钠及脑引流管进行针对性护理,同时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及功能锻炼。结果经过20d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生活能自理出院。结论对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致脑出血患者实施及时有效地护理,可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降低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换术后 抗凝药 脑出血护理 华法林
原文传递
儿童主动脉瓣瓣叶扩大成形术的近中期疗效分析
19
作者 梁维杰 宣茂正 +7 位作者 李江振 梁栋 赵力运 周司杰 宋书波 李斌 胡曼曼 范太兵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81-685,共5页
目的分析应用自体心包行主动脉瓣瓣叶扩大成形术治疗儿童主动脉瓣疾病的近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1年6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自体心包主动脉瓣成形术的26例主动脉瓣疾病(狭窄或关闭不全)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近中... 目的分析应用自体心包行主动脉瓣瓣叶扩大成形术治疗儿童主动脉瓣疾病的近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1年6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自体心包主动脉瓣成形术的26例主动脉瓣疾病(狭窄或关闭不全)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近中期随访时资料,比较术前和术后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差、主动脉瓣下反流面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相关指标,并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自体心包主动脉瓣扩大成形术的近中期疗效。结果26例患儿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随访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病例,随访时间(22.96±6.45)个月。术后近中期主动脉瓣狭窄或狭窄合并轻中度关闭不全患儿中与术前主动脉瓣跨瓣压差比较,术后1个月(t=7.85,P<0.05)、6个月(t=6.43,P<0.05)、1年(t=6.16,P<0.05)、2年(t=4.2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纯主动脉瓣狭窄9例患儿随访结果,术前舒张期主动脉瓣反流面积(8.87±3.57)cm^(2),术后1个月、6个月、1年和2年主动脉瓣反流面积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5、5.13、6.62、5.41,均P<0.05);26例患儿术前LVEDV(89.42±45.89)mL,术后6个月降至(63.54±27.61)mL(t=3.89,P<0.05),术后1年降至(53.61±20.20)mL(t=4.67,P<0.05),术后2年(64.39±17.78)mL(t=3.58,P<0.05),左心压力和容量减小,增大的心脏缩小,心脏几何形态恢复;26例患儿术前LVEF(61.65±9.67)%,术后6个月升至(67.88±4.69)%(t=3.68,P<0.05),术后1年升至(68.62±4.46)%(t=4.01,P<0.05),术后2年升至(67.55±3.09)%(t=3.01,P<0.05),心功能较术前改善。结论应用自体心包主动脉瓣瓣叶扩大成形术后近中期疗效良好,可避免或延缓儿童主动脉瓣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狭窄 主动反流 自体心包 主动叶扩大成形术
原文传递
MRI在主动脉二叶瓣畸形、主动脉狭窄矫正术后患者随访中的作用
20
作者 Quenot J.-P. Boichot C. +2 位作者 Petit A. F. Brunotte 杜媛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6年第1期59-60,共2页
Background: The long-term outcome of repaired aortic coarctation may be complicated by dilatation of the ascending aorta notably in patients with bicuspid aortic val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as used to compare t... Background: The long-term outcome of repaired aortic coarctation may be complicated by dilatation of the ascending aorta notably in patients with bicuspid aortic val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size of the ascending aorta in patients with bicuspid or tricuspid aortic valve. Methods: In 50 patients with a repair of aortic coarctation, the size of the ascending aorta was measured in a bicuspid aortic valve group(n=11) and a tricuspid aortic valve group(n=39). The aortic diameter was measured at the level of the sinus of Valsalva and at the widest part of the ascending aorta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esults: The mean age of patients at surgical repair was respectively 2.2±3.3 years for the bicuspid aortic valve group and 2.5±3.5 years for the tricuspid aortic valve group(p=NS) and the mean age at the time of 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as 10.2±4.7 years and 9.3±5.9 years(p=NS) respectively.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ortic diameter was found between the bicuspid aortic valve group and the tricuspid aortic group both at the level of sinus of Valsalva(34.8±8.2 mm, 19.5±4.4 mm, respectively, p< 0.01) and at the level of the ascending aorta(36.8±7.2 mm, 16.9±3.4 mm, respectively, p< 0.01). Conclusions: The occurrence of ascending aortic dilatation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a bicuspid aortic valve. This requires long-term follow-up, which can be effectively perform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二叶畸形 主动脉狭窄 术后患者 矫正手术 MRI 主动脉扩张 主动脉直径 随访 并发症 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