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室双部位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1
1
作者 许原 郭继鸿 +2 位作者 李学斌 刘肆仁 黄卫斌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0年第4期223-226,共4页
评价 15例患者经右室双部位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简称心衰 )的疗效。其中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衰 13例、缺血性心肌病心衰 2例 ;心功能Ⅲ级 9例、Ⅳ级 6例。结果 :15例患者安置时右室心尖部起搏阈值 0 .5± 0 .3(0 .3~ 1.0 )V、... 评价 15例患者经右室双部位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简称心衰 )的疗效。其中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衰 13例、缺血性心肌病心衰 2例 ;心功能Ⅲ级 9例、Ⅳ级 6例。结果 :15例患者安置时右室心尖部起搏阈值 0 .5± 0 .3(0 .3~ 1.0 )V、R波振幅 15± 5 .98(6~ 2 4.6 )mV ,阻抗 6 13± 172 (32 0~ 90 0 )Ω。右室流出道起搏阈值 0 .7± 0 .2 6 (0 .3~1.3)V、R波振幅 13± 5 .5 5 (6 .5~ 2 3.6 )mV、阻抗 5 6 3± 194(30 0~ 90 0 )Ω ;双部位起搏阈值 1.45± 0 .45 (0 .9~ 1.7)V。双部位起搏心电图QRS波群时限比右室心尖部及右室流出道单部位起搏缩短了 40~ 90ms。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双部位起搏后二尖瓣返流面积平均减少 5 .6cm2 ,射血分数值提高 5 .2 %。经 6 .0± 1.5个月的随访 ,15例中除 2例因突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猝死外 ,其余患者的心功能分别从Ⅲ、Ⅳ级改善到Ⅱ和Ⅲ级。右室双部位慢性起搏阈值1.85± 0 .5 6 (1.5~ 2 .5 )V。随访期间QRS波群时限平均下降 5 0ms。结论 :右室双部位起搏能有效的治疗心肌病患者的心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双部位起搏 电极导线 主动固定 流出道
下载PDF
右室双部位起搏临床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柳茵 樊世明 +1 位作者 李琳 刘连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0年第4期227-229,共3页
证实右室双部位起搏的临床疗效和置入方法的可行性。 4例因不同原因的心脏病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包括 2例患者已埋置永久心脏起搏器 (VVI) 2~ 4年 ,术后心功能减退 ,心律失常未获纠正的患者改行右室双部位起搏。 4例患者术... 证实右室双部位起搏的临床疗效和置入方法的可行性。 4例因不同原因的心脏病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包括 2例患者已埋置永久心脏起搏器 (VVI) 2~ 4年 ,术后心功能减退 ,心律失常未获纠正的患者改行右室双部位起搏。 4例患者术后心功能及起搏器综合征明显改善 ,原已存在的心律失常得以纠正。认为右室双部位起搏简单、易操作、不增加埋置术危险度等优点 ,临床疗效明显 ,可作为双室同步起搏的另一种起搏方式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部位起搏 右室 心脏功能 导线 主动固定 流出道
下载PDF
主动固定电极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建军 李学文 +5 位作者 王雄 刘向东 赵太生 王群 吴萍 吕吉元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期81-82,共2页
由于右心室心尖部及右心耳特殊的解剖结构及起搏的稳定性等特点,因此成为传统的心脏起搏部位。但随着对传统起搏部位弊端的认识,认为长期有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可导致心肌病,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尤其是在心功能已受损的患者中可... 由于右心室心尖部及右心耳特殊的解剖结构及起搏的稳定性等特点,因此成为传统的心脏起搏部位。但随着对传统起搏部位弊端的认识,认为长期有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可导致心肌病,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尤其是在心功能已受损的患者中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主动固定 心脏起搏部位 安全性 右心室心尖部 血流动力学障碍 电极 解剖结构
下载PDF
主动固定临时起搏在急性心肌炎合并恶性心律失常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强 屈百鸣 《心电与循环》 2016年第2期108-110,共3页
急性心肌炎可引起心动过缓伴发血流动力学异常及室性心律失常,对此临床上积极病因治疗的同时,常需植入临时起搏器治疗。传统的临时起搏电极较硬,且为被动固定,存在移位及引起心肌穿孔等风险,因此患者常需卧床限制活动。
关键词 急性心肌炎 临时起搏器 临床应用 恶性心律失常 主动固定 血流动力学异常 室性心律失常 临时起搏电极
下载PDF
1例主动固定电极右室间隔部起搏器置入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利娟 申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2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起搏器置入术 右室流出道 固定电极导线 间隔部 主动固定 护理 心室激动顺序 双腔起搏器
下载PDF
主动固定型心脏起搏电极导线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小明 高兵兵 +2 位作者 李保 安健 王敬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8期733-734,共2页
关键词 起搏电极导线 心脏起搏器 临床应用 固定 起搏导线 主动固定 心血管疾病 起搏系统 植入 适应证
下载PDF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若菡 陈柯萍 +2 位作者 王方正 华伟 张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的比较,评价RVOT起搏在目前植入技术条件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4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平均年龄(63.5±10.4)岁,随机分到RVA组(n=14)和RVOT组(n=28),所有... 目的:本研究通过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的比较,评价RVOT起搏在目前植入技术条件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4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平均年龄(63.5±10.4)岁,随机分到RVA组(n=14)和RVOT组(n=28),所有患者均植入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和带有自动起搏阈值测试功能的起搏器。通过手术时间、术中X线曝光时间及术中电极导线的各项参数评价RVOT起搏的可行性;通过急、慢性期起搏阈值及并发症评价RVOT起搏的稳定性。结果:RVA组和RVOT组的手术时间、曝光时间、术中电极导线各项参数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VOT组急性期起搏阈值稳定性与RVA组相近(P=0.23);两组术后6个月时起搏阈值分别为(0.55±0.11)V和(0.54±0.09)V(P=0.7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中,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亦相近。结论:在目前的起搏技术条件下,RVOT起搏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与传统的RVA起搏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流出道 主动固定 起搏
下载PDF
新型简化J型导丝设计引导低位房间隔起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
8
作者 陶四明 韩明华 +2 位作者 魏巍 郑甲林 杨志刚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111-115,共5页
目的评价低位房间隔起搏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并探讨一种简化的起搏导线定位方法.方法选择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证48例病态窦房结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患者(n=24例)采用经过简化塑型导丝引导主动固定起搏导线行低位房间隔定位起搏;另外一... 目的评价低位房间隔起搏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并探讨一种简化的起搏导线定位方法.方法选择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证48例病态窦房结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患者(n=24例)采用经过简化塑型导丝引导主动固定起搏导线行低位房间隔定位起搏;另外一组患者(n=24例)采用传统被动固定起搏导线行右心耳起搏.观察两组患者心房起搏导线植入时间,植入成功率,测试起搏器植入即刻、术后1周、1月及3月起搏相关参数;观察起搏器植入相关并发症(电极脱位,起搏器囊袋感染,积血及心包积液).结果 LAS组心房起搏导线定位成功21例,3例失败,RAA组心房导线全部定位成功.LAS组平均心房起搏导线定位成功时间为6.3±0.8min(3~15.5 min),显著长于RAA组患者(3.5±0.5)min(1.2~8.3)min.术中即刻,术后1周、1月及3月的各项起搏参数均稳定,2组间未见显著差异.随访3月期间2组患者均为发生起搏器植入相关并发证.结论双弯J行导丝的简化设计可协助低位房间隔主动固定起搏导线的成功定位,同时证实应用主动固定起搏导线实施低位房间隔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心脏起搏 房间隔 主动固定 右心耳 窦房结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主动固定起搏电极导线在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安置术中的应用(附10例报告)
9
作者 鲁润秋 吴强 +5 位作者 俞杉 张萍 范寿年 刘志琴 李世英 王咏梅 《贵州医药》 CAS 2007年第11期998-999,共2页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安置术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 起搏电极导线 主动固定 植入系统 临床应用 近期效果
下载PDF
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0
作者 秦志慧 丁汉元 +3 位作者 任文丽 翟晓江 文斌 李政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1期102-104,共3页
近年国外采用主动固定的螺旋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起搏(RVOT)治疗有严重心衰的心肌病患者。由于RVOT接近房室结水平,可更好地恢复心室生理激动顺序,从而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充血性心力衰竭(CHF),CHF常为器质性心脏病终末阶段,病死率... 近年国外采用主动固定的螺旋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起搏(RVOT)治疗有严重心衰的心肌病患者。由于RVOT接近房室结水平,可更好地恢复心室生理激动顺序,从而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充血性心力衰竭(CHF),CHF常为器质性心脏病终末阶段,病死率高。如何提高CHF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流出道起搏 血流动力学 CHF患者 右室流出道起搏 充血性心力衰竭 器质性心脏病 螺旋电极 主动固定
下载PDF
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体会
11
作者 陈炬 张鑫 +1 位作者 顾国清 傅国胜 《心电学杂志》 2010年第1期22-23,共2页
传统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具有易操作、固定可靠、植入经验丰富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随着对心脏生理性起搏的深入研究和对心脏特殊部位起搏益处的认识,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本文主要... 传统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具有易操作、固定可靠、植入经验丰富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随着对心脏生理性起搏的深入研究和对心脏特殊部位起搏益处的认识,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本文主要探讨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右心室流出道 螺旋电极 主动固定 间隔部 床体 生理性起搏 心脏
下载PDF
31例永久右室流出道起搏的临床评价
12
作者 许力舒 杨敏全 +3 位作者 帕尔哈提 姜述斌 刘鹏 吴忠东 《新疆医学》 2002年第4期3-5,共3页
目的:评价31例永久右室流出道起搏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右室流出道起搏技术为31例患者安置永久起搏器(院内24例、院外7例),重点分析院内24例永久右室流出道起搏的患者心电图Ⅱ导联QRS时限、起搏部位的选择及该方法的具体特点。结果:右... 目的:评价31例永久右室流出道起搏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右室流出道起搏技术为31例患者安置永久起搏器(院内24例、院外7例),重点分析院内24例永久右室流出道起搏的患者心电图Ⅱ导联QRS时限、起搏部位的选择及该方法的具体特点。结果:右室流出道起搏电极安置成功率达100%。起搏阀值稳定,无脱位发生;右室流出道起搏在双侧心室电活动一致性方面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右束支阻滞时可在右后间隔和右室流出道之间选择出使QRS时限最小的起搏部位。病窦患者自身QRS≤100ms时,右室流出道起搏效果较好,当自身QRS≥140ms时右室流出道起搏效果可能欠佳。结论:右室流出道起搏在双侧心室电活动一致性方面优于右室心尖起搏,具体应用时应根据患者各自特点,使患者从中取得更大的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评价 右室流出道 主动固定 永久起搏
下载PDF
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附15例报告)
13
作者 张泽萍 李立鹏 +1 位作者 李树龙 孙麦春 《中国厂矿医学》 2009年第2期139-140,共2页
目的评价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5例有心脏起搏适应证的患者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观察电极置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心电图QRS波宽度及起搏阈值、感知、阻抗等,术... 目的评价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5例有心脏起搏适应证的患者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观察电极置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心电图QRS波宽度及起搏阈值、感知、阻抗等,术后1、3个月随访测定起搏阈值、感知、阻抗,观察有无电极脱位及相关并发症。结果记录置入时间为(16.33±4.56)min,X线曝光时间为(11.2±4.5)min,起搏阈值为(0.82±0.19)V,感知为(12.68±3.05)mV,阻抗为(990±0.146)Ω,起搏的QRS波时限为(0.15±0.03)s。随访起搏阈值、感知、阻抗稳定,未见电极脱位等并发症。结论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是可行和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右室间隔部 螺旋电极 主动固定 起搏参数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主动固定螺旋导线法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围术期护理
14
作者 庄玲丹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170-171,共2页
植入式人工心脏起搏器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起搏和/或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Ⅱ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反复发作的颈动脉窦性昏厥和心室停搏等,也可用于治疗异... 植入式人工心脏起搏器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起搏和/或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Ⅱ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反复发作的颈动脉窦性昏厥和心室停搏等,也可用于治疗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者、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等,此方法成功救治了许多心脏病患者。随着起搏器治疗范围的扩大,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的类型从单腔起搏器发展到双腔、三腔起搏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起搏导线 围术期护理 主动固定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 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下载PDF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在儿童右室间隔部起搏的护理
15
作者 严秋萍 陈娇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S1期252-253,共2页
总结儿童临床应用主动固定导线行右室间隔部生理性起搏的护理经验。方法生理性起搏可以获得接近正常生理的心室激动顺序,最大限度保持左、右心室间正常的电激动顺序和收缩同步性,有效地避免了起搏对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不良影响。护理... 总结儿童临床应用主动固定导线行右室间隔部生理性起搏的护理经验。方法生理性起搏可以获得接近正常生理的心室激动顺序,最大限度保持左、右心室间正常的电激动顺序和收缩同步性,有效地避免了起搏对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不良影响。护理方面应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是安装起搏器术后平稳过渡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固定 生理性起搏 室间隔 护理经验 起搏器 血流动力学 临床应用 不良影响 儿童 观察病情
下载PDF
罕见起搏器被动电极致晚期右室穿孔1例
16
作者 Dimitrios Tziakas 王君 +1 位作者 孙健 张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09年第4期75-76,共2页
背景心脏穿孔是起搏器植入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发生于手术过程中,而来自希腊色雷斯市德谟克利特大学心脏中心的Dimitrios Tziakas等医生则报道了一罕见病例,术后1月发生晚期心脏穿孔。
关键词 心脏穿孔 临时起搏器 导线 右室 并发症 心室 晚期 植入术 主动固定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2
17
作者 汪芳 张建军 +3 位作者 金炜 Jackson K Lieberman R 孙宝贵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年第2期151-152,共2页
目的 比较右室主动固定电极和被动电极导线应用结果,探索右室主动固定电极导线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59例,其中男20例、女39例;年龄在75.6±23.8(54-92)岁。患者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者严重心力衰竭... 目的 比较右室主动固定电极和被动电极导线应用结果,探索右室主动固定电极导线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59例,其中男20例、女39例;年龄在75.6±23.8(54-92)岁。患者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者严重心力衰竭。30例被动电极组,固定部位为右室心尖部;主动电极组29例,电极固定部位为右室流出道。结果 主动电极组与被动电极组即刻起搏参数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起搏阈值:0.62±0.19V vs 0.78±0.09V,P〉0.05)。在出院后1,3,6个月随访起搏阈值与置入时比较也没有差异。只有1例出现主动电极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脱位。主动电极置入时间和曝光时间较被动电极明显延长(45.03±1.99min vs 13.69±11.37min;17.88±7.23min vs 89.78±3.55min,P均〈0.05)。结论 使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是可行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主动固定电极 被动固定电极 右室流出道起搏 安全性
下载PDF
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3
18
作者 陈泗林 林纯莹 +1 位作者 刘烈 吴书林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评价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160例起搏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一组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简称主动固定电极组),另一组应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起搏(简称... 目的评价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160例起搏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一组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简称主动固定电极组),另一组应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起搏(简称被动固定电极组),观察电极置入时间和心电图QRS波宽度,电极置入后随访观察起搏阈值、感知、阻抗,电极脱位及相关并发症。结果主动固定电极组的置入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均长于被动固定电极(26.34±6.54minvs20.86±4.32min,16.78±5.38minvs8.67±4.52min;P均<0.01)。主动固定电极组电极置入15min时较置入即刻的起搏阈值明显下降(0.76±0.21mVvs1.12±0.25mV,P<0.01)。主动固定电极组起搏的QRS波时限较被动固定电极组短(0.14±0.04msvs0.16±0.03ms,P<0.01)。术后随访1,3,6个月,两组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均无差异,未见电极脱位等并发症。结论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是可行和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主动固定电极 右室流出道 心脏起搏
下载PDF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7
19
作者 张志辉 曹宇 +1 位作者 欧阳茂 杨侃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索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88例,其中男54例、女34例,年龄67.6±24.3(28~91)岁。患者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者严重心力衰竭,放置主动固定电极导线,测定有关参... 目的探索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88例,其中男54例、女34例,年龄67.6±24.3(28~91)岁。患者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者严重心力衰竭,放置主动固定电极导线,测定有关参数并随访观察。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共使用主动电极导线151根,其中心室电极导线88根(右室流出道间隔部80根,右室流入道间隔部5根,右室中间隔3根);心房电极63根(右心耳37根,低位房间隔10根,高位房间隔10根,心房侧壁6根)。起搏参数在电极导线置入15min后可达到理想值。术后7天及出院后1,3,6个月随访无电极导线脱位,起搏参数与置入时比较没有差异。结论使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是可行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主动固定电极 心脏特殊部位起搏 安全性
下载PDF
早期下床对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金献萍 贾赟丽 +4 位作者 蓝春晗 姜晓冬 胡昌兴 莫春华 覃丽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19期1736-1738,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植入术后6h下床活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228例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按手术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植入起搏器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术后卧床24h;观察组患者术后平... 目的探讨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植入术后6h下床活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228例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按手术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植入起搏器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术后卧床24h;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卧6h后在护士的指导、协助下,下床活动。结果患者电极脱位、囊袋血肿、伤口出血的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腰背酸痛的程度较对照组患者轻(P<0.05),排尿、排便困难,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植入术后6h下床活动是安全可行的,能减少卧床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固定电极 起搏器 下床活动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