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服务型政府:“主体间”互动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8
1
作者 刘祖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62-69,共8页
"服务型政府"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主流话语,它是公众、学者、传媒与政府等多元社会主体间互动的结果。首先,它是公众与政府,即行政价值主体与行政管理主体之间的互动;其次,它是学者与政府,即学术研究主体与行政实践主体之... "服务型政府"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主流话语,它是公众、学者、传媒与政府等多元社会主体间互动的结果。首先,它是公众与政府,即行政价值主体与行政管理主体之间的互动;其次,它是学者与政府,即学术研究主体与行政实践主体之间的互动;最后,它是媒体与政府,即大众传媒主体与舆论回应主体之间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 主体互动 政府 公众 学者 大众传媒.
下载PDF
以“主体间互动”为焦点的课堂观察与评价——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三步曲 被引量:8
2
作者 屠莉娅 《教育科学研究》 2007年第7期34-37,共4页
以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新认识和要求为出发点,关注课堂教学作为师生“主体间互动”的对话交往过程,发展区别于传统模式的课堂教学评价的三步曲。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以“双向互动”的课堂观察为起点,随后从新课程提出的关于有效... 以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新认识和要求为出发点,关注课堂教学作为师生“主体间互动”的对话交往过程,发展区别于传统模式的课堂教学评价的三步曲。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以“双向互动”的课堂观察为起点,随后从新课程提出的关于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标准出发,重新厘定课堂教学综合评析的主要维度,并辅以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以充分强调评价与教学的整合,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最优化的功能,促成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课堂教学评价 有效的课堂教学 主体互动
原文传递
论秩序法益的主体间性 被引量:3
3
作者 蓝学友 《法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8-106,共19页
秩序法益是主体间性法益。以人身、财产、公共安全等主体性法益为原型的“主体/客体”二分的法益界定模式,并不适用于秩序法益。在界定个罪所保护的秩序法益时,立法者和司法者应当关注主体间互动过程,而不是特定或不特定主体的利益。无... 秩序法益是主体间性法益。以人身、财产、公共安全等主体性法益为原型的“主体/客体”二分的法益界定模式,并不适用于秩序法益。在界定个罪所保护的秩序法益时,立法者和司法者应当关注主体间互动过程,而不是特定或不特定主体的利益。无论是将秩序法益具体化为管理制度、公共利益或正常状态的实务做法,还是将秩序法益还原为个体法益的理论观点,都忽略了主体间的互动过程,最终都会加剧秩序法益泛在化。从主体间性视角出发,可以推导出界定秩序法益的先在性原则、情境性原则、迭代性原则、去主体化原则、功能导向原则以及网络结构原则。这六项原则共同构成对秩序法益的体系性限制,有助于遏制秩序法益的泛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秩序法益 主体性法益 个体法益 主体互动
原文传递
论法定犯的保护法益 被引量:1
4
作者 蓝学友 《比较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4-208,共15页
界定法定犯保护法益的难点在于化解两对矛盾:一是法定犯地方性与刑罚普世性之间的矛盾;二是法定犯后设性与刑罚谦抑性之间的矛盾。我国传统理论和司法实务普遍采用的复杂客体观虽然发现了法定犯保护“秩序法益+个人法益”的复数客体结构... 界定法定犯保护法益的难点在于化解两对矛盾:一是法定犯地方性与刑罚普世性之间的矛盾;二是法定犯后设性与刑罚谦抑性之间的矛盾。我国传统理论和司法实务普遍采用的复杂客体观虽然发现了法定犯保护“秩序法益+个人法益”的复数客体结构,但是没能澄清这两种法益之间的内在关联,以致于无法有效指导法定犯个罪解释和立法批判;晚近学界广泛提倡的个人法益还原论虽然在价值论层面澄清了秩序法益与个人法益之间的关联,但始终无法将这种价值关联实证化,以致于只能作出偏颇的个罪解释和立法批判。既有的这两种观点都忽略了社会秩序形成过程中的主体间互动过程。从主体间互动视角切入,法定犯的保护法益应当被界定为社会诸领域可持续展开的主体间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犯 秩序法益 个人法益 复杂客体观 个人法益还原论 主体互动 主体性秩序法益
原文传递
应急性线上教学互动主体的嬗变——基于身体传播视角的考察
5
作者 罗锋 王艺添 《东南传播》 2020年第9期86-88,共3页
疫情之下的线上授课成为各个高校的选择。本文通过梳理"停课不停学"在疫情发展中提出的背景和过程,发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线上教育存在的利弊。即使各方认为教学效果等环节存在缺陷,但便捷的互动形式成为不争事实。技术已... 疫情之下的线上授课成为各个高校的选择。本文通过梳理"停课不停学"在疫情发展中提出的背景和过程,发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线上教育存在的利弊。即使各方认为教学效果等环节存在缺陷,但便捷的互动形式成为不争事实。技术已成为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座驾"的技术是身体向外界延伸的组成部分,以身体为本体的行为展演塑造出不同形态的主体间互动,与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所形成的传授关系相距甚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传播 主体互动 线上教学 新冠肺炎疫情
下载PDF
合作治理主体间互动机制研究——以宁波市力邦社区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桂婷 李春成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第1期33-39,共7页
合作治理作为解决公共问题的途径,主要包括合作治理意向达成、合作治理实施以及合作治理绩效评估三个阶段。合作治理主体间互动机制则是治理实施阶段中的关键部分。参与主体在治理过程中的对话、信任、协商和共享四大机制构成了治理主... 合作治理作为解决公共问题的途径,主要包括合作治理意向达成、合作治理实施以及合作治理绩效评估三个阶段。合作治理主体间互动机制则是治理实施阶段中的关键部分。参与主体在治理过程中的对话、信任、协商和共享四大机制构成了治理主体间互动机制的重要内容,理想的合作治理主体间互动机制模型应是这四大机制的有机结合。这种理想型主体间互动机制在宁波市力邦社区合作治理的实践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治理 主体互动机制 对话机制 信任机制 协商机制享
下载PDF
延安时期新闻工作者“向群众学习”观念之研究
7
作者 徐浩 《传媒论坛》 2022年第21期21-23,共3页
党的新闻工作者“向群众学习”的观念来源于唯物史观和马克思、列宁的新闻思想。建党初期,“向群众学习”的观念开始萌芽,延安时期,循着无产阶级的政党逻辑和群众路线思想,“向群众学习”的观念得以成型。通过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实现思... 党的新闻工作者“向群众学习”的观念来源于唯物史观和马克思、列宁的新闻思想。建党初期,“向群众学习”的观念开始萌芽,延安时期,循着无产阶级的政党逻辑和群众路线思想,“向群众学习”的观念得以成型。通过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实现思想立场、文风、学风等方面的转变,党的新闻工作者努力做到与人民群众“心灵相通”,并在这一过程中用先进的思想武装群众。当今,实践“向群众学习”的观念,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改变自身认知框架中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部分,通过与人民群众充分的互动、沟通,准确反映群众的愿望和需求。同时,也要防止一味顺应民众的非理性倾向,通过交流、引导等方式,实现先进文化的“领导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向群众学习 主体互动交流 文化领导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