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院系主体二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家颐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年第1期67-70,共4页
构建院系二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一种教学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也是贯彻以人为本,依靠教师办学,提高院系教学质量监控水平,建设学校内涵发展、科学发展新体系的需要。院系二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必须要明确思想目标、制度目标和效... 构建院系二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一种教学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也是贯彻以人为本,依靠教师办学,提高院系教学质量监控水平,建设学校内涵发展、科学发展新体系的需要。院系二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必须要明确思想目标、制度目标和效益目标,采取分工负责、提升素质、创新模式、分步推进的策略措施,充分发挥院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学校的质量工程真正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质量监控 主体转变
下载PDF
论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主体转变及自觉 被引量:5
2
作者 任政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0-46,共7页
人民城市是城市发展主体自觉的必然结果,内在实现了人民主体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不仅彰显城市发展的主体价值,而且指向人民主体的空间展开与实践。可以说,人民城市推动城市发展的重心由外在的空间实体的扩张向内在的人民主体发展与实... 人民城市是城市发展主体自觉的必然结果,内在实现了人民主体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不仅彰显城市发展的主体价值,而且指向人民主体的空间展开与实践。可以说,人民城市推动城市发展的重心由外在的空间实体的扩张向内在的人民主体发展与实现的深层转换,突出了城市发展的主体性、目的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人民城市推进了当今中国城市发展观的主体变革:内在克服了城市发展与人民主体的分裂和对立,推进城市发展的价值轴心由以资本增殖为中心向人民主体发展回归,消解资本城市化所导致的主体生存异化;将人民主体置于城市发展的中心,根据人民主体空间需要层次及其结构的变化,营建适合人民主体需要的生活空间、权益空间与发展空间,推进和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城市 人民主体 主体转变 主体自觉
原文传递
综艺节目“去主持人化”现象探析
3
作者 鞠维光 何伟铭 《传媒论坛》 2024年第22期59-62,共4页
电视综艺节目发展至今,主持人作为综艺节目的象征,在综艺节目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传统节目中,不论是内容的传播还是节目流程的推进都需要主持人来进行把握与引导。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大众在信息获取过程中主体性加强,主... 电视综艺节目发展至今,主持人作为综艺节目的象征,在综艺节目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传统节目中,不论是内容的传播还是节目流程的推进都需要主持人来进行把握与引导。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大众在信息获取过程中主体性加强,主持人的地位逐渐“边缘”“弱化”,甚至很多节目已经完成了“去主持人化”。分析“去主持人化”现象的动因、特征与发展,指出“去主持人化”实际上是主持功能实现主体的转移,明确“去主持人化”现象实际上是丰富了综艺节目的多样性,为受众提供了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艺节目 去主持人化 主持职能 主体转变
下载PDF
从思政教“学”到思政教“育”
4
作者 李瑞华 《新教育(海南)》 2024年第22期90-91,共2页
基于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和学生发展的能力需求,分析了思政教学的重要性;阐述了思政教育从“教学”主体转变为“教育”主体、从“客观”教学转向“情感教学”的思想,并从思政教学途径的拓宽、方法评价的多样化、整体化等几个方面加强思政... 基于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和学生发展的能力需求,分析了思政教学的重要性;阐述了思政教育从“教学”主体转变为“教育”主体、从“客观”教学转向“情感教学”的思想,并从思政教学途径的拓宽、方法评价的多样化、整体化等几个方面加强思政课教学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教学 主体转变 教学改革 情感教学
原文传递
人,在小说中成长——“小说家”丁玲及其文学探索之路
5
作者 何吉贤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4-62,共19页
从文学成就和文学史定位的角度解读丁玲的小说,需将丁玲的小说创作放在其人生经历中。丁玲作为“后五四”时代的代表性作家,在小说主题和形式上继承了“五四”,且是对“五四”的深化和突破。“左转”过程和投入革命工作后的创作中,具体... 从文学成就和文学史定位的角度解读丁玲的小说,需将丁玲的小说创作放在其人生经历中。丁玲作为“后五四”时代的代表性作家,在小说主题和形式上继承了“五四”,且是对“五四”的深化和突破。“左转”过程和投入革命工作后的创作中,具体体现了鲁迅所说的“唯一的无产阶级作家”的内容。延安和根据地时期的创作则包含了丰富的主体改造的不同因素,且在小说的形式和语言上呈现了新的面貌。复出后发表的《杜晚香》,从主题和表现形式上看,可称其一生小说创作的“完成之作”。从“梦珂”到“杜晚香”,是丁玲小说创作贡献的人物画廊,也展现了丁玲作为一位20世纪中国代表性革命作家所探索的“人,在小说中成长”的独特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小说 “后五四” “唯一的无产阶级作家” 主体转变 “完成之作”
原文传递
“教”与“学”的转换——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美术课程教学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沈兰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0年第4期16-18,共3页
任何变革都是观念和行为的转化,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美术课程教学,所面临的是从教学观念到教学方式、从教学内容到知识结构、从"教"到"学"的转变。一、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的"变"在学科核心素养背... 任何变革都是观念和行为的转化,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美术课程教学,所面临的是从教学观念到教学方式、从教学内容到知识结构、从"教"到"学"的转变。一、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的"变"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美术教学的"变"首先是教与学的主体转变。从教师传授主体转变为学生学习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探讨 美术教学 教学观念 知识结构 观念和行为 主体转变 教学内容
原文传递
韩锡斌:从技术到教育的主体转变是关键
7
作者 李佳 韩锡斌 《中国教育网络》 2023年第9期13-17,共5页
“进入信息社会或者数字时代之后,教育将何去何从?我认为从教育信息化到教育数字化,正是对这个问题的回应。”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韩锡斌教授表示,“教育部启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标志着国家教育从信息化转向数字化,这不是简单的... “进入信息社会或者数字时代之后,教育将何去何从?我认为从教育信息化到教育数字化,正是对这个问题的回应。”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韩锡斌教授表示,“教育部启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标志着国家教育从信息化转向数字化,这不是简单的新瓶装旧酒,而是内核发生了变化,即教育与技术的结合从以技术为中心转变为以教育为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瓶装旧酒 教育信息化 韩锡 数字化战略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教育数字化 主体转变 数字时代
下载PDF
核心素养导向下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蔡淑娟 《教师》 2023年第34期21-23,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个性化、以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不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受到广泛关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其中,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个性化、以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不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受到广泛关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其中,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奠基石,更是涵养学生人文情怀和培养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对帮助学生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创造力的优秀个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文章进行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并从三方面提出了教学策略,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翻转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 主体转变
下载PDF
牛汉诗歌的主体转变与诗艺特点 被引量:1
9
作者 唐嘉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21-124,共4页
中国新诗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在这风云突变的历史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在推动新诗特别是自由体诗歌发展的诸多诗人中,牛汉是一位具有独特气质和贡献的诗人。牛汉诗歌前后两个时期的创作中展现出来的主体转变和诗艺特点,对当代的... 中国新诗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在这风云突变的历史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在推动新诗特别是自由体诗歌发展的诸多诗人中,牛汉是一位具有独特气质和贡献的诗人。牛汉诗歌前后两个时期的创作中展现出来的主体转变和诗艺特点,对当代的诗歌创作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牛汉诗歌创作的路径证明了诗歌核心力量在于诗就是"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汉 主体转变 诗艺特点
下载PDF
主体转变: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效策略
10
作者 王莹莹 高翔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9年第4期33-36,共4页
课程改革的理念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自主探究式教学正是一种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课堂主体观和教学方式改变的前提是教师应该具有主体转变的思维。笔者通过对比分析典型探究式教学案例得出:做好时间管理,设计多样化... 课程改革的理念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自主探究式教学正是一种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课堂主体观和教学方式改变的前提是教师应该具有主体转变的思维。笔者通过对比分析典型探究式教学案例得出:做好时间管理,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把握好扶放结合的尺度,采用多元化评议等方式,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主体 自主探究 主体转变 教学策略
下载PDF
从“个人”到“群体”——论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主体的转变
11
作者 蒋红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50-52,共3页
以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浪漫主义思潮作为研究的范围,阐释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主体由“个人”向“群体”的嬗变,并透析在共性与集体意识占据主导地位,个性与个人逐渐淡出的这种历史背景下,造成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走向中落的原因。
关键词 浪漫主义 个人 群体 主体转变
下载PDF
外资汽车金融公司进入对中国车贷市场一年来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茅玉峰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X期135-136,共2页
本文主要通过结合外资汽车金缸进入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一年来的表现来分析其对我国汽车金融业的影响,给出我国商业银行面对这些影响时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汽车消费信贷 信贷主体转变 价格指导 外资汽车金融公司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工商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德荣 《科教导刊》 2012年第8期90-90,125,共2页
学生是经典教学三要素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该要素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显出来。工商管理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动态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建立与学生互动共享的关系,促使学生在学习... 学生是经典教学三要素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该要素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显出来。工商管理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动态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建立与学生互动共享的关系,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程参与。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知识主体转变 “以学生为中心”
下载PDF
治理视角下城市更新相关主体的角色转变探讨——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27
14
作者 张帆 葛岩 《上海城市规划》 2019年第5期57-61,共5页
“上海2035”总体规划提出以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为总体目标,上海市委市政府也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创造高品质生活作为工作重点。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今后的城市更新必将以多元协同为重要路径。在对城市更新及治理理论等相关概... “上海2035”总体规划提出以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为总体目标,上海市委市政府也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创造高品质生活作为工作重点。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今后的城市更新必将以多元协同为重要路径。在对城市更新及治理理论等相关概念的阐述基础上,分析了上海城市更新面临的若干挑战;进而以治理为视角,对上海城市更新中的相关主体的理念和角色转变进行探讨,即政府职能从“多头管理”向“协同治理”转变,企业责任从“单求盈利”向“兼顾公益”转变,社会公众从“表达诉求”向“深度参与”转变,专业群体从“技术理性”向“多元定位”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治理视角 主体和角色转变 上海
下载PDF
嵌入的机制探究:撤县设区中的粮食安全主体责任转变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宁 周琦宇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87,共16页
确保地方政府在稳妥有序推进撤县设区的同时,切实履行粮食安全主体责任,是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本文在区县建制变更下引入对粮食安全主体责任转变的思考,并从制度空间上的可能性和现实选择上的利益激励两方面入手,提出... 确保地方政府在稳妥有序推进撤县设区的同时,切实履行粮食安全主体责任,是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本文在区县建制变更下引入对粮食安全主体责任转变的思考,并从制度空间上的可能性和现实选择上的利益激励两方面入手,提出并探寻了地方政府借助撤县设区转变粮食安全主体责任的嵌入机制问题。经过理论分析和对2000—2019年1855个县级单位的面板数据检验,研究发现:(1)现有事关撤县设区决策程序和方案内容确定的制度安排,为以地市政府和县级政府为代表的地方政府弱化粮食生产职责提供了制度空间;(2)而且在中国式分权体制背景下,地市政府和县级政府又拥有借助建制变更(县的农政区变为市辖区的城镇区)弱化粮食安全责任的相同经济发展和权力晋升激励;(3)嵌入的制度空间和利益激励的存在,使得地方政府在撤县设区中拥有转变粮食安全主体责任的可能与动机,经验层面上也表现出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对撤县设区的正向显著影响。本文不仅拓宽了粮食安全的分析视野,在深化撤县设区动因解释的同时,也为地方政府撤县设区的有序推进和粮食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撤县设区 粮食安全主体责任转变 嵌入机制 制度空间 利益激励
原文传递
“生活性”与“社会性”: 社会学与文学的对话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亚秋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2-201,共10页
“人的科学”概念来自潘光旦先生,它提供了一个从人看社会的视角,强调人的因素是认识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基础。它与传统的从社会看人的角度有着极大的区别。按照费孝通的说法,前者是社会的心态秩序,后者是社会的生态秩序。本文以从人... “人的科学”概念来自潘光旦先生,它提供了一个从人看社会的视角,强调人的因素是认识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基础。它与传统的从社会看人的角度有着极大的区别。按照费孝通的说法,前者是社会的心态秩序,后者是社会的生态秩序。本文以从人看社会的角度,强调“生活性”概念与传统社会学的“社会性”概念之间的对张及其关联,并提出,文学对生活性“细节”的深描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生活性”概念如何作为传统社会学的“异物”,同时又如何构成了人与社会关系间不可或缺的维度。同时,死亡/哀悼和离家/思乡作为经典的生活性“细节”,共同构筑了当代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层结构。“生活性”细节秉持的是一种“从内向外”的构建社会方式,它从人的精神世界角度去理解社会的精神结构。探寻这些“生活性”细节不仅有助于探寻我们人自身,从而培育我们的人生和人心;更有助于进一步探寻社会,去点亮社会中那些晦暗不明的部分,助力于人的安所遂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性 社会性 主体转变 人的科学
下载PDF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演化及经济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翟翠霞 李禹霖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250-258,共9页
针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的影响问题,采用文献归纳的方法,在对现代经济发展内涵进行重新界定的基础上,阐述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及特征,并基于分工模式的发展分析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演化路径,研究其对经济结构的"软化"与... 针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的影响问题,采用文献归纳的方法,在对现代经济发展内涵进行重新界定的基础上,阐述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及特征,并基于分工模式的发展分析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演化路径,研究其对经济结构的"软化"与"强化"作用、对经济市场的"集聚"与"拓展"作用、对生产主体角色的"专业化"与"复合化"作用,提出中国应该积极顺应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国际分工 演化路径 生产主体角色转变 经济结构
下载PDF
谈创新学习下的学生自主基础
18
作者 李想 《中华少年》 2016年第35期46-46,共1页
新课改下,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学习向探究式、研究式学习转变,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意识,我尝试用自信为学生打下基础,用质疑解放思想,真正认识到课堂参与主体的改变,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 创新学习 新课改 罗森塔尔效应 驳问质疑 参与主体转变 合作学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