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人合一与中国美学精神 被引量:1
1
作者 胡鹏林 韩文革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2-938,共7页
中国美学从传统文化精神角度来看,是儒道互补的,其在当代表现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从中西文化精神合流上分析,它可以概括为康德的纯粹美与依存美的统一;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考察,其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强调主体的对象化与对象的主体... 中国美学从传统文化精神角度来看,是儒道互补的,其在当代表现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从中西文化精神合流上分析,它可以概括为康德的纯粹美与依存美的统一;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考察,其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强调主体的对象化与对象的主体化;而就存在论和本质论而言,中国美学必须区分人的本质、真的本质和美的本质,以免偏离真正的美学研究。因此,中国美学在融汇中国传统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和西方现代与后现代哲学美学思想的先进成果的基础上,应该建立美学的纯粹话语系统,回归美学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道互补 天人合一 主体对象化 对象主体 本质 本质
下载PDF
试论实践主体自身对象化的本质及逻辑进路
2
作者 孙树文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50-53,共4页
主体自身对象化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要内容,是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重要形式。作为主体自身"人化"的过程,是人通过实践和反思而达到的存在状态和生命境界,是人的生命自觉的一种哲学表达。人的深层本性是主体自身对象化的... 主体自身对象化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要内容,是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重要形式。作为主体自身"人化"的过程,是人通过实践和反思而达到的存在状态和生命境界,是人的生命自觉的一种哲学表达。人的深层本性是主体自身对象化的逻辑支撑。以马克思主义对象化理论为指导,立足人的本性,深入探讨了主体自身对象化的逻辑路径,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自身对象化 实践本质 本性 逻辑进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