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富、人与历史——马克思财富理论的哲学意蕴与现实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刘荣军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1-76,共6页
马克思的财富理论主要有两大哲学贡献:一是在“抛掉狭隘的资产阶级形式”的前提下,论证了社会财富的主体性本质,从社会的财富创造过渡到了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对应于人类发展的三大历史阶段理论,提出了财富演变的劳动时间、科学技术和自... 马克思的财富理论主要有两大哲学贡献:一是在“抛掉狭隘的资产阶级形式”的前提下,论证了社会财富的主体性本质,从社会的财富创造过渡到了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对应于人类发展的三大历史阶段理论,提出了财富演变的劳动时间、科学技术和自由时间即个性的自由发展等三个尺度。联系到我国当前的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马克思的财富理论对于理解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进而确立科学的财富观和发展观,对于正确认识劳动时间、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维护并强化个性的自由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富 主体本质 历史尺度 人的发展 现实意义
下载PDF
论主体本质为形式因——兼析马克思的“对象化-主体化/生产-消费”系统 被引量:7
2
作者 潘知水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25-31,共7页
主体问题应是人的问题之发展,不应是人的问题之重复。正如关于人作为人在哲学史上有过许多定义一样,关于人作为主体在当代哲学论坛上也有了不少规定。然而,还没有一个规定足以统一其它合理规定而成为“唯一者”即最高概括的。多年来。
关键词 主体 对象化 主体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 人类主体 哲学史 亚里士多德 当代哲学 本体论 哲学概括
原文传递
私有财产与异化现象的关系——对马克思早期关注问题的辨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魏小萍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1998年第5期45-49,共5页
剩余价值理论形成之前,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先用异化概念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的剥削现象。马克思所使用的异化概念虽然直接来自于黑格尔、费尔巴哈,不过他对这一概念的使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前两者。他不仅用... 剩余价值理论形成之前,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先用异化概念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的剥削现象。马克思所使用的异化概念虽然直接来自于黑格尔、费尔巴哈,不过他对这一概念的使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前两者。他不仅用异化概念来解释人的本质对象化,而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有财产 异化现象 马克思恩格斯 主体本质 对象化存在 异化劳动 对象性存在 关注问题 外化 劳动主体
原文传递
马克思自由观的“自由王国”范畴探本——兼与欧力同先生商榷 被引量:4
4
作者 郁建兴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9-13,共5页
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理解仅限于“对必然的认识和改造”命题,仅限于指出自由是对外在必然性的认识与控制,而较少注意到马克思对自由的另一层也是较高层次的规定:“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因而传统理解实际上把... 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理解仅限于“对必然的认识和改造”命题,仅限于指出自由是对外在必然性的认识与控制,而较少注意到马克思对自由的另一层也是较高层次的规定:“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因而传统理解实际上把马克思主义自由观降到了前康德时代的水平,即停留在主客体二分的经验思维方式之上。对此,近年来学术界已进行了某些辨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王国 马克思自由观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主客体 物质生产 主客二分 主体本质 黑格尔 实践辩证法
原文传递
试论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体本质的思想
5
作者 韩安贵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08-112,共5页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体本质的规定,是自然存在物、实践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综合,其中自然本质是社会主体的基础本质,实践本质是核心本质,社会本质是最高本质。三者之间既层层决定,又三位一体。马克思不是在抽象的社会关系中考察人,也不是...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体本质的规定,是自然存在物、实践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综合,其中自然本质是社会主体的基础本质,实践本质是核心本质,社会本质是最高本质。三者之间既层层决定,又三位一体。马克思不是在抽象的社会关系中考察人,也不是用对物的关系的考察来代替对人的关系的考察,而是时时处处通过实实在在的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物与物的关系透视人与人的关系,这是马克思超越前人的地方,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要旨和秘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体 主体本质 费尔巴哈 人的本质 人的社会本质 人的自然本质 实践能力 人的实践本质 自然存在物
下载PDF
财富的主体本质及其实现问题——从马克思的财富观看全球金融危机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宗碧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10,共6页
马克思指出,财富的主体本质就是劳动,财富的主体本质实现就在于再生产人并实现为劳动。而人的"对象化了的劳动"——即物质财富成为主体(人)消费的对象,是人重新获得活动(劳动)的机体能力的基本前提。也就是说,财富只有作为人... 马克思指出,财富的主体本质就是劳动,财富的主体本质实现就在于再生产人并实现为劳动。而人的"对象化了的劳动"——即物质财富成为主体(人)消费的对象,是人重新获得活动(劳动)的机体能力的基本前提。也就是说,财富只有作为人的消费的对象才成其为自身,财富的消费就是其本质的实现。而以资本积累为基础的扩大再生产,使财富不断远离自己的本质。财富的自我否定又直接导致货币贬值,进而出现危机。资本主义金融创新虽然借金融手段解决产品的过剩危机,让经济危机得以暂时缓解,但是同时积累了更多的资本结余问题,其突出表现就是把"产品过剩"直接表现为"资本过剩"。而当代金融危机的"过度消费",是建立在"借贷消费"基础上的,究其实质是非主体本质实现的财富生产。因此,危机是不能避免的,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不过是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过剩危机"的一个佐证而已,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才能看到危机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富 主体本质 全球金融危机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主体·主体质·主体本质 被引量:1
7
作者 潘知水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20-24,共5页
我以为,关于主体概念的对象域之规定是不言而喻的.既然我们的对象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这些人当做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研究”,难道这些“在历史中行动的人”不正是主体,不正是“发动和完成任何社会过程的人”?主体既然是在历... 我以为,关于主体概念的对象域之规定是不言而喻的.既然我们的对象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这些人当做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研究”,难道这些“在历史中行动的人”不正是主体,不正是“发动和完成任何社会过程的人”?主体既然是在历史中行动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是发动和完成任何社会过程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本质 对象化 社会过程 色群 形式因 “四因说” 图型 易逝性 质料 主体
原文传递
经验教育实践的历史考察
8
作者 董标 《教育评论》 1987年第2期39-43,共5页
至今为止的教育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八八九年英国教育家雷迪(Cecil Ree-die)创办欧洲第一所"新学校"以前为经验教育阶段,之后至今是科学阶段。这种划分,是按照教育自身发展的逻辑,以其目的本质、结构本质、内容本质、... 至今为止的教育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八八九年英国教育家雷迪(Cecil Ree-die)创办欧洲第一所"新学校"以前为经验教育阶段,之后至今是科学阶段。这种划分,是按照教育自身发展的逻辑,以其目的本质、结构本质、内容本质、方法本质、实施行为主体本质内在的一致性为依据的。教育实践具有多质性的特点:历时性、继承性、稳定性、无规范性等决定了经验教育实践的某些方面既有经过合理的扬弃而以新的特质积淀在科学教育的实践中,也有仍以过去的形式和内容残留在科学教育实践中,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实践 教育目的 经验 教育结构 结构本质 教育方法 十九世纪 主体本质 本质 自身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中主体本质追问的过程论逻辑——对学界几种目的论研究倾向的反思 被引量:1
9
作者 程丙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26,共8页
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吁求从现实的人的纷繁面相中,透视主体的真正本质与价值意蕴。以往相关研究多偏好将马克思关于主体本质的认知作目的论式判别,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尚处于认知转换过渡期和知识谱系架构... 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吁求从现实的人的纷繁面相中,透视主体的真正本质与价值意蕴。以往相关研究多偏好将马克思关于主体本质的认知作目的论式判别,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尚处于认知转换过渡期和知识谱系架构初始期的事实。此时马克思思想显现蜕变与转化特征,他对主体本质并未完全洞悉,仍在追问过程中。首先,在世俗问题域中,马克思发现政治解放固有限度导致个体产生“自由个性”与“普遍共性”相分裂的二重化后果;接着,在将批判矛头指向市民社会和“犹太精神”后,马克思揭露了原子式自由个性的抽象与虚伪;继而,他愈发倾向从人的类存在和人的社会价值向度复归主体本质。这种过程论式认知转向,从逻辑基点、价值立场与批判界域维度,对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产生了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现实的人 主体本质 犹太人问题
下载PDF
论生产力的标准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绍智 廖晓义 《广州研究》 1988年第2期10-12,共3页
党的十三大,明确地将“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工作,包括一切理论、政策、措施等等的根本标准,这是理论上的重要进展,是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讨论的深入。实践有许多层次,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
关键词 生产力标准 生产力水平 劳动者 国民生产总值 发展生产力 根本标准 自由时间 人与自然 劳动生产率 主体本质
原文传递
自我教育: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清勇 《红河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74-76,共3页
自我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倍受历代教育家的重视.当代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人的主体精神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自我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倍受历代教育家的重视.当代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人的主体精神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主体本质也越来越被人们认识把握,道德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有的基本规律也不断得到科学地揭示,所有这一切都决定了自我教育理应成为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主题和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教育 道德 主体本质
下载PDF
马克思对私有财产主体本质的确立——重温《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2
作者 吴宏政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3期22-25,53,共5页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最高问题是论述“共产主义”。为了论述共产主义,马克思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说明“私有财产不具有必然性”。为了说明私有财产不具有必然性,马克思分析了异化劳动,把异化劳动的根源归结为人的本质的异化...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最高问题是论述“共产主义”。为了论述共产主义,马克思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说明“私有财产不具有必然性”。为了说明私有财产不具有必然性,马克思分析了异化劳动,把异化劳动的根源归结为人的本质的异化。马克思超越了古典经济学,确立了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从而在哲学上实现了相对于古典经济学的“哥白尼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对象性本质 主体本质 哥白尼革命
下载PDF
谈文学作品主客体的和谐统一与完美转化
13
作者 王彬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1994年第4期48-52,共5页
谈文学作品主客体的和谐统一与完美转化王彬有两首词: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等于天,画船听雨已.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英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在《菩萨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率.山映斜阳... 谈文学作品主客体的和谐统一与完美转化王彬有两首词: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等于天,画船听雨已.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英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在《菩萨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率.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乡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主客体关系 抒情主人公 存在主义 主体本质 艺术世界 审美价值 “看” 作家主体 《菩萨蛮》
下载PDF
主体实践的合理社会价值观念──社会历史真理观探析
14
作者 崔秋锁 《长白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6-22,共7页
主体实践的合理社会价值观念──社会历史真理观探析崔秋锁:1952年8月生,山西省万荣县人。1989年6月在吉林大学获哲学学位。现为解放军农牧大学哲学副教授,专业技术上校,吉林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近年来在《长... 主体实践的合理社会价值观念──社会历史真理观探析崔秋锁:1952年8月生,山西省万荣县人。1989年6月在吉林大学获哲学学位。现为解放军农牧大学哲学副教授,专业技术上校,吉林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近年来在《长白学刊》、《哲学动态》、《历史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真理 社会价值观念 真理观 社会历史 主体本质 历史认识 实践活动 标准尺度 实践观念 途径方式
下载PDF
论主体性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被引量:163
15
作者 王玉樑 《天府新论》 1995年第6期34-38,共5页
论主体性的基本内涵与特点王玉樑主体性问题是当前学术界,特别是哲学界关注的热点。近几年对主体性问题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主体性的实质上,其他分歧均由此派生。笔者就此谈一点看法。关于主体性的实质的几种观点目前学术界对主体性实质... 论主体性的基本内涵与特点王玉樑主体性问题是当前学术界,特别是哲学界关注的热点。近几年对主体性问题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主体性的实质上,其他分歧均由此派生。笔者就此谈一点看法。关于主体性的实质的几种观点目前学术界对主体性实质的见解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对象性活动 主观性 主体本质力量 基本内涵 受动性 客观性 客体制约 对象性关系 主体服务
下载PDF
主体性概念试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沈晓珊 李林昆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20-23,共4页
一、主体性概念的丰富蕴含 我们认为,把主体性说成“实际上就是主观性”是不妥的。我们也不同意把主体性简单地归结为“就是实践的特性”。主体概念具有更多的规定性,蕴含十分丰富。 主体性就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使自己处于主体地位,... 一、主体性概念的丰富蕴含 我们认为,把主体性说成“实际上就是主观性”是不妥的。我们也不同意把主体性简单地归结为“就是实践的特性”。主体概念具有更多的规定性,蕴含十分丰富。 主体性就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使自己处于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从而区别于客体的那种本质特性。所谓主体地位,就是对象性活动的承担者、发动者的地位,所谓主体作用,就是把对象性活动施加于客体,使客体按照主体的需要和目的发生改变的主导作用。可以给主体性概念作一简要定义:主体性是主体凭借和发挥其本质力量,通过对象性活动,按照为我目的,为我倾向去把握客体这样一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概念 对象性活动 主体性原则 客体化 “主观性” 试析 为我关系 实践原则 主体本质力量 内在根据
原文传递
论实践检验真理的辩证过程 被引量:6
17
作者 潘忠岐 谭晓梅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0-54,共5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已为人们所共识。然而,深入探究下去,实践是如何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其检验的过程、检验的内在机制怎样?却始终没有让人信服和满意的回答。本文拟对此作些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大方。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已为人们所共识。然而,深入探究下去,实践是如何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其检验的过程、检验的内在机制怎样?却始终没有让人信服和满意的回答。本文拟对此作些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大方。一、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互检循环过程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性,来源于客观世界的矛盾运动性和主体本质力量的辩证发展性。一方面,客观世界本身是一个具有无限矛盾性又无限发展的运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 实践活动 矛盾性 主体本质力量 实践检验过程 客观规律 价值检验 客观存在 普遍性 事实检验
下载PDF
论实践在主客体相互转化中的推动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时海燕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5-57,共3页
本文从实践的特性及认识结构两极的辩证关系中论述了主体客体化是一种有目的的双向运动即自动控制过程,是通过预期目的的实现而达到其目标的过程;揭示了客体主体化的三重转化以及通过实践的创造性活动把观念的目标转化为现实的物质手... 本文从实践的特性及认识结构两极的辩证关系中论述了主体客体化是一种有目的的双向运动即自动控制过程,是通过预期目的的实现而达到其目标的过程;揭示了客体主体化的三重转化以及通过实践的创造性活动把观念的目标转化为现实的物质手段、物质对象等,从而达到实现主体的最高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客体化 相互转化 社会实践活动 客体主体 主体和客体 主客体 创造力 主体本质力量 创造性活动 转化为
下载PDF
论法主体的地位与本质属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少军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6年第4期14-20,共7页
主体理论是法学理论中的重点,目前几乎不存在没有矛盾的法学主体理论,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业文明时期的主体理论,已经不能满足整体社会和混合社会法律实践的需要。因此,深入研究当代社会应有的主体理论,对于建立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主体法... 主体理论是法学理论中的重点,目前几乎不存在没有矛盾的法学主体理论,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业文明时期的主体理论,已经不能满足整体社会和混合社会法律实践的需要。因此,深入研究当代社会应有的主体理论,对于建立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主体法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研究当代法主体的地位与本质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实际地位论 主体构成条件论 主体基本类型论 主体本质属性论
下载PDF
财富主体本质的揭示与反思——古典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比较分析
20
作者 范文欣 《理论界》 2023年第1期21-28,共8页
“财富主体本质”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Ⅲ”中的主要论题。通过梳理重商主义、重农学派以及古典政治经济学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马克思认为财富主体本质已经被揭示为劳动。囿于古典政治经济学非批判性的实证主义方法... “财富主体本质”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Ⅲ”中的主要论题。通过梳理重商主义、重农学派以及古典政治经济学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马克思认为财富主体本质已经被揭示为劳动。囿于古典政治经济学非批判性的实证主义方法,劳动仅仅被指认为价值实体,劳动与价值只是建立外部联系。马克思则进一步追问“劳动为何被表现为价值”,他借助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深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反思了劳动与价值的内在联系,揭示了经济范畴的历史性,说明了现实的运动何以可能,宣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行将灭亡的历史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财富主体本质 古典政治经济学 辩证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