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用——崇拜——尊敬:对待马克思态度的合理调适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森林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4-6,共4页
1.马克思是在中国人追求现代化屡遭重挫和“西方的没落”之声正在流传之际,凭它喻示一种比西方更少缺陷、更美好的现代化而吸引国人注意并获得认同的。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认同者介绍进国内来时,自然不会主要以哲学、社... 1.马克思是在中国人追求现代化屡遭重挫和“西方的没落”之声正在流传之际,凭它喻示一种比西方更少缺陷、更美好的现代化而吸引国人注意并获得认同的。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认同者介绍进国内来时,自然不会主要以哲学、社会批判论等学理性形式出现,而往往是以促动中国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实用主义 主体性话语 现代化意识
下载PDF
知识生产之刃:郑杭生学术历程的方法理念再现
2
作者 姜利标 杨辰燕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91,共19页
作为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后的先行者,郑杭生早期哲学领域的求学经历,为其后来的学术发展奠定了辩证理性的认知根基。改革开放之后,他将自我的学术研究兴趣和具体的社会现实分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哲学研究转向了恢复重建之中的社会学。基... 作为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后的先行者,郑杭生早期哲学领域的求学经历,为其后来的学术发展奠定了辩证理性的认知根基。改革开放之后,他将自我的学术研究兴趣和具体的社会现实分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哲学研究转向了恢复重建之中的社会学。基于历史和辩证视角,郑杭生提出了社会学知识存在的两种形态,并构建出具有代表性的社会运行论和社会转型论;与此同时,他在反思中西方现代性背景下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又先后提出具有本土特色的互构论和实践结构论。最重要的是,郑杭生晚年也在谋划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事业。他不仅呼吁学术共同体要拥有理论自觉意识,还强调构建中国社会学话语权的重要性,试图为中国社会学进入世界舞台提供明确发展路径。纵观郑杭生的学术历程可以发现,其学术人生背后的知识生产之道,实际上可以看作一个在自身研究方法理念引导下的动态创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 历史唯物主义 互构主义 主体性话语 方法理念
原文传递
论于坚散文中的主体性
3
作者 罗占婷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论丛》 2023年第2期68-73,共6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跨文体写作成为热潮,于坚在诗歌创作的基础上开始了散文写作。他的散文除具有独特的诗性魅力外,通过狂欢化的语言对日常生活的叙述、细节的展开以及“非文学文体”的插入,极大的张扬了写作者的主体自由性。另外,独特的...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跨文体写作成为热潮,于坚在诗歌创作的基础上开始了散文写作。他的散文除具有独特的诗性魅力外,通过狂欢化的语言对日常生活的叙述、细节的展开以及“非文学文体”的插入,极大的张扬了写作者的主体自由性。另外,独特的语体特征是他基于自我的生存体验对于这个世界的内在言说,因此,他的散文以极强的主体性话语的凸显而直指人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坚散文 主体性 在场性 主体性话语
下载PDF
论清代女性诗学主体性话语表达的矛盾与困境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桂英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5-138,共4页
清代的女性诗歌批评家们按自己的性别立场对清代女性写作展开评论,通过强化女性的文学成就改变女性缺失的社会价值,在代表父权社会的象征界中寻求女性自我的身份与认同,表现出较为自觉的诗学意识和女性意识。但是,清代的女性诗歌批评家... 清代的女性诗歌批评家们按自己的性别立场对清代女性写作展开评论,通过强化女性的文学成就改变女性缺失的社会价值,在代表父权社会的象征界中寻求女性自我的身份与认同,表现出较为自觉的诗学意识和女性意识。但是,清代的女性诗歌批评家们一方面在努力表达着属于女性自己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却还是没能逃脱女性边缘化的命运,主流意识形态的操纵使她们的主体性话语表达陷入矛盾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女性诗学 主体性话语 诗学意识 女性意识
下载PDF
建构中国新闻史主体性话语的方法论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阳海洪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91-95,共5页
以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和李龙牧的《中国新闻事业史稿》为代表的这两种研究范式都是一种历史叙述的"普世话语",放弃了"中国"新闻史的独特性,因此,建构中国新闻史主体性话语应树立中国问题意识,从媒介生存这个角... 以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和李龙牧的《中国新闻事业史稿》为代表的这两种研究范式都是一种历史叙述的"普世话语",放弃了"中国"新闻史的独特性,因此,建构中国新闻史主体性话语应树立中国问题意识,从媒介生存这个角度来探求这种话语的出场路径,立足于新闻自由,在与其他地域媒介生存经验的对比参照中参与全球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话语 中国问题 媒介生存
下载PDF
家族母题与198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小说叙事 被引量:1
6
作者 廖冬梅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9-102,共4页
本文以传统家族叙事为参照,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和叙事学相关理论,从叙事姿态、主题、场景和策略等几个方面论述了198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家族叙事的文化内涵和主体性话语特征,从而确证其创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如性小说 家族叙事 女性主体性话语
下载PDF
论8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小说承继的女性书写传统 被引量:1
7
作者 廖冬梅 陈红旗 《嘉应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4-58,共5页
本文通过回顾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女性小说创作历史,寻找并分析了当代女性小说创作承继的四个方面的书写传统:一、对女性形象的立体呈现和“自传体”式的自觉运用;二、对巨型“寓言”的僭越;三、对“女性”和“人”的双重关怀;对“... 本文通过回顾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女性小说创作历史,寻找并分析了当代女性小说创作承继的四个方面的书写传统:一、对女性形象的立体呈现和“自传体”式的自觉运用;二、对巨型“寓言”的僭越;三、对“女性”和“人”的双重关怀;对“神性”叙事话语的反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小说 书写传统 女性主体性话语
下载PDF
翻译研究的综合路径:从文化翻译研究到社会话语分析——《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述评 被引量:3
8
作者 廖晶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64,共5页
自从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提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之后,中国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与语言学派之间就争论不断。文化学派聚焦文本以外的因素,关注翻译的结果和制约翻译选择的文化因素,而语言学派则聚焦文本。关注语言的转换过程,并为此而质疑... 自从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提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之后,中国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与语言学派之间就争论不断。文化学派聚焦文本以外的因素,关注翻译的结果和制约翻译选择的文化因素,而语言学派则聚焦文本。关注语言的转换过程,并为此而质疑文化学派的翻译研究,认为这种研究失去了本体,迷失了方向,翻译研究必须回归到文本研究。社会话语分析视域下的翻译研究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提炼译者的主体性,并将译者主体性置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考察语言背后的文化意义,进而揭示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一理论模式将文本分析与文化分析融合起来,对翻译进行综合考量,多层面、宽视域地揭示了翻译的语言和文化属性,成为翻译综合研究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综合路径 社会话语分析 《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