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的水溶性氮杂对环吩类主体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秀莲 尹伟 +1 位作者 梅盛开 周茂青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2-46,共5页
新型的水溶性氮杂对环吩类主体化合物的合成张秀莲尹伟(广东教育学院化学系广州510303)梅盛开周茂青(西北大学化学系西安710069)超分子化学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化学新领域,它主要研究分子识别、分子弱化学作用[1]。环... 新型的水溶性氮杂对环吩类主体化合物的合成张秀莲尹伟(广东教育学院化学系广州510303)梅盛开周茂青(西北大学化学系西安710069)超分子化学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化学新领域,它主要研究分子识别、分子弱化学作用[1]。环糊精是研究较多的主体化合物,但由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对环吩 主体化合物 超分子 水溶性
原文传递
环三藜芦烃的分子识别与组装 被引量:2
2
作者 史艳艳 于金涛 +1 位作者 黄志镗 郑企雨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9-342,共14页
环三藜芦烃是一类基于藜芦醚与甲醛缩聚物的大环主体分子,其具有独特的C3对称结构和刚性的富电子空腔,在超分子化学、材料科学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主要概述了近年来环三藜芦烃及其衍生物在分子识别与... 环三藜芦烃是一类基于藜芦醚与甲醛缩聚物的大环主体分子,其具有独特的C3对称结构和刚性的富电子空腔,在超分子化学、材料科学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主要概述了近年来环三藜芦烃及其衍生物在分子识别与超分子组装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三藜芦烃(CTV) 主体化合物 分子识别 分子组装 超分子化学
原文传递
主体化合物固定相与客体物质相互作用热力学的气相色谱法研究
3
作者 孙得志 郑小明 +1 位作者 陆维敏 陈键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40,共4页
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一些有机化学物质在 β_环糊精 (β_CD)固体表面上的吸附和在二苯并十八冠醚六 (DB18C6)及聚乙二醇 (PEG)液膜中的溶解热力学函数变量 ;实验结果表明 :气相中的有机组分在 β_CD表面上的吸附或在DB18C6液膜中的溶... 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一些有机化学物质在 β_环糊精 (β_CD)固体表面上的吸附和在二苯并十八冠醚六 (DB18C6)及聚乙二醇 (PEG)液膜中的溶解热力学函数变量 ;实验结果表明 :气相中的有机组分在 β_CD表面上的吸附或在DB18C6液膜中的溶解过程之焓、熵互补现象不仅仅是已见诸报道了的TΔS°和ΔH°间的经验近似线性关系 ,当刚性的主体 (β_CD或DB18C6)分子和众多客体 (吸附质或溶质 )分子相互作用时 ,软、硬骨架的客体物质大致分属于两条TΔS°-ΔH°直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Β-环糊精 二苯并十八冠醚六 聚乙二醇 主体化合物 固定相 客体 相互作用 热力学
下载PDF
辐射固化涂料
4
《涂料文摘》 1999年第5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辐射固化涂料 低聚 亲水性涂料 模型化合物 光学性能 主体化合物 硅烷衍生 二氧化硅 硅氧烷 印刷油墨
下载PDF
现代化工分离技术讲座
5
作者 甘尉棠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4-86,共3页
第十二章杯芳烃在化工分离中的应用(上接第2007年第1期) 1概述 杯芳烃(calixarene)是继冠醚和环糊精之后的第三代超分子主体化合物。杯芳烃是由多个苯酚单元通过亚甲基在酚羟基邻位相连而成的大环低聚物。杯芳烃具有大小可调的空... 第十二章杯芳烃在化工分离中的应用(上接第2007年第1期) 1概述 杯芳烃(calixarene)是继冠醚和环糊精之后的第三代超分子主体化合物。杯芳烃是由多个苯酚单元通过亚甲基在酚羟基邻位相连而成的大环低聚物。杯芳烃具有大小可调的空腔、构象可变和易修饰性等特点。近20年来杯芳烃化学及其在工业、生物、医学等领域中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分离 技术讲座 杯芳烃 主体化合物 超分子 第三代 环糊精 低聚
下载PDF
自组装中的苯二甲酸阴离子形貌及质子化效应 被引量:3
6
作者 周丽 徐立进 龚汉元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7-455,共9页
在高效合成大环主体化合物环[2][2,6-二(1H-咪唑基)]吡啶[2](1,4-二亚甲基苯)[cyclo[2](2,6-bis(1H-imidazol-1-yl)pyridine)[2](1,4-dimethylenebenzene);14+]的基础上,通过溶液中核磁1H谱、扩散排序核磁共振谱(Diffusion Ordered NMR ... 在高效合成大环主体化合物环[2][2,6-二(1H-咪唑基)]吡啶[2](1,4-二亚甲基苯)[cyclo[2](2,6-bis(1H-imidazol-1-yl)pyridine)[2](1,4-dimethylenebenzene);14+]的基础上,通过溶液中核磁1H谱、扩散排序核磁共振谱(Diffusion Ordered NMR Spectroscopy;DOSY)、二维核磁欧沃豪斯效应增强谱(Nuclear Overhauser Effect Spectroscopy;NOESY)波谱方法,气相中质谱(ESI-MS)及固相中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详细考察14+与一系列苯二甲酸阴离子客体的相互作用.发现苯二甲酸阴离子客体的形貌与质子化因素对主客体的作用模式、相互作用的化学计量比以及形成超分子自组装复合物的结合常数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结果将有助于指导后继新型大环主体化合物与多羧酸阴离子构筑的自组装体系的设计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主体化合物 苯二甲酸阴离子 主客体化学 非键弱相互作用 作用模式
原文传递
第三代超分子主体化合物杯芳烃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来新 朱海云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4期27-29,共3页
简要介绍了杯芳烃的结构特征,综述了杯芳烃超分子化合物的组装与聚集、新型杯芳烃大环分子的合成及结构性能、新型杯芳烃的合成组装及选择性识别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
关键词 杯芳烃 超分子主体化合物 选择性识别 合成组装
下载PDF
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彤 魏福祥 伊丽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10期3962-3966,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在分析化学领域的应用研究与进展。分别以冠醚、环糊精、杯芳烃、卟啉4类超分子为主体功能化合物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评述,并对这几类主体化合物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超分子主体化合物 分析 应用
下载PDF
小米对九粮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和风格特征的影响
9
作者 马建辉 梁磊 张自军 《酿酒》 CAS 2024年第3期68-73,共6页
为研究小米在九粮香型白酒酿造中的应用,采用滨河集团自主研发的九粮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对不同投粮窖池进行跟踪记录。通过色谱定量分析和专业品评团队进行感官质量对比分析,比较纯小米、九粮加小米和传统九粮三种投粮所得原酒中风味成... 为研究小米在九粮香型白酒酿造中的应用,采用滨河集团自主研发的九粮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对不同投粮窖池进行跟踪记录。通过色谱定量分析和专业品评团队进行感官质量对比分析,比较纯小米、九粮加小米和传统九粮三种投粮所得原酒中风味成分、感官评定,研究三种投粮方式所得原酒的风格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使用九粮加小米为原料酿造九粮香型白酒,品质明显提升。该研究为白酒酿酒原料多元化及品质提升,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 九粮香型白酒 主体风味化合物 感官品评 风味特征图谱
下载PDF
苯基杯[4]间苯二酚芳烃的合成及其边缘化学修饰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世柱 钟立 邓旭忠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387-387,共1页
关键词 边缘化 RESORCINARENES 杯芳烃 化学修饰 相转移催化 二酚 间苯 主体化合物 酰基化 溶剂配比
下载PDF
磺化杯【6】芳烃与5-羟基色氨酸超分子作用的光谱研究
11
作者 李颖慧 刘丽丽 +1 位作者 张国梅 董川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231-231,共1页
杯芳烃是继冠醚,环糊精之后出现的第三代超分子主体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独特空穴结构的环状低聚物,由于兼具冠醚和环糊精之长,既能配位识别离子型客体,又能包含中性分子,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超分子作用 5-羟基色氨酸 杯芳烃 光谱 磺化 主体化合物 环状低聚 空穴结构
下载PDF
瓜环诱导苯基咪唑室温磷光
12
作者 佟玲 牟兰 +3 位作者 薛赛凤 陶朱 祝黔江 曾晞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158-158,共1页
瓜环(葫芦脲,cucurbi[n]tufil[n=5-121)是继冠醚、环糊精、杯芳烃之后的一类新型大环笼状主体化合物。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法(CD-RTP)是1984年Love提出的,该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瓜环与环糊精具有结构上的相似性,本课题组在... 瓜环(葫芦脲,cucurbi[n]tufil[n=5-121)是继冠醚、环糊精、杯芳烃之后的一类新型大环笼状主体化合物。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法(CD-RTP)是1984年Love提出的,该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瓜环与环糊精具有结构上的相似性,本课题组在研究瓜环的主客体作用性质基础上,发现了瓜环作为诱导剂使喹啉、萘及啡咯啉类衍生物都能在室温下产生具有分析意义的流体磷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磷光法 环糊精诱导 瓜环 咪唑 苯基 主体化合物 主客体作用 葫芦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