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175
篇文章
<
1
2
…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扭曲的人性,殖民的悲歌——评多丽丝·莱辛的《野草在歌唱》
被引量:
72
1
作者
夏琼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多丽丝·莱辛的反殖民主义小说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笔触向世人展示了殖民主义的真正面目,发人深思,令人深省。她的小说《野草在歌唱》通过描写其主人公的悲剧性命运和白人殖民者在南非大陆的斗争,无情地揭示了在西方殖民主义...
多丽丝·莱辛的反殖民主义小说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笔触向世人展示了殖民主义的真正面目,发人深思,令人深省。她的小说《野草在歌唱》通过描写其主人公的悲剧性命运和白人殖民者在南非大陆的斗争,无情地揭示了在西方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的重压下被扭曲的人性,让人们听到了一曲刺耳的殖民主义的悲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歌
多丽丝·莱辛
小说
无情
主人公
野草
悲剧性命运
歌唱
笔触
人性
原文传递
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
被引量:
54
2
作者
王一川
《艺术广角》
2001年第2期4-10,共7页
当我在80年代初沉浸于“人类感性的解放”的审美理想时,决没有预料到,这种感性解放在今天是以大众文化的感性愉悦方式变形地实现的。生活在当今中国都市的人们,不管个人是否喜欢,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大众文化的潮流正拨动着几乎每...
当我在80年代初沉浸于“人类感性的解放”的审美理想时,决没有预料到,这种感性解放在今天是以大众文化的感性愉悦方式变形地实现的。生活在当今中国都市的人们,不管个人是否喜欢,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大众文化的潮流正拨动着几乎每个市民的心弦。无论是在家读周末报纸、看电视剧、听流行歌曲,还是出门骑行在街头林立的广告中、进商场享受美化的环境,或者是安坐在电影院与主人公同悲喜,都无不置身在大众文化的休闲氛围中。可以说,大众文化正在每日每时地和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塑造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当然组成部分。因而认识和阐释大众文化,就成为认识和阐释人们自身的一个重要方面了。然而,对如此日常而又重要的大众文化,知识界却知之甚少:要么对其存在置若罔闻,要么一概视为低俗物而严辞拒绝,要么仍旧沿用以往高雅文化的分析手段去观照,从而一再推迟真正意义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当代
阐释
主人公
高雅文化
自身
感性
电影院
流行歌曲
观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前文学底层书写的误区刍议
被引量:
33
3
作者
丁智才
《当代文坛》
CSSCI
2005年第1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中国文学
主人公
贵族化
境遇
作品
作家
想象
书写
精英化
误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比较中见特色——村上春树作品探析
被引量:
30
4
作者
林少华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0-35,共6页
本文首先从与中国都市文学比较的角度凸现村上作品的都市文学属性 :指出主人公身居都市却总是寻觅灵魂叛离都市之路 ,显出拯救与悲悯意识 ;其次提出村上作品描写“边缘人”的社会意义等不属于所谓另类文学的主要根据 ;最后概括其有别于...
本文首先从与中国都市文学比较的角度凸现村上作品的都市文学属性 :指出主人公身居都市却总是寻觅灵魂叛离都市之路 ,显出拯救与悲悯意识 ;其次提出村上作品描写“边缘人”的社会意义等不属于所谓另类文学的主要根据 ;最后概括其有别于日本其他作家的特点 :令人耳目一新的幽默的欧化文体 ,距离感———对一切都保持一定距离 ,西化的视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村上春树
“边缘人”
文学属性
文学比较
悲悯意识
另类文学
社会意义
现实世界
都市
主人公
距离感
一体化
寻觅
欧化
幽默
虚构
原文传递
“成长小说”:传统与影响
被引量:
32
5
作者
刘文
唐旭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43-147,共5页
“成长小说”起源于德国,成长小说并不仅仅是关于个人在性格发展时期的经历和冒险故事,更着重描写人物道德和心理发展过程。其主题往往包括成长时期、学年时代、旅行、爱情以及寻找自我、身份和未知世界中有意义的生活。由于那时展现给...
“成长小说”起源于德国,成长小说并不仅仅是关于个人在性格发展时期的经历和冒险故事,更着重描写人物道德和心理发展过程。其主题往往包括成长时期、学年时代、旅行、爱情以及寻找自我、身份和未知世界中有意义的生活。由于那时展现给成长小说主人公的机会与那些在那个时代长大的人的真实经历极为吻合,成长小说特别适合那个时代不断发展的中产阶级的价值需要,迎合了他们在文学指导和思想启迪上的趣味,因此变得较为普遍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小说
传统
心理发展过程
发展时期
成长时期
寻找自我
中产阶级
主人公
故事
人物
趣味
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英雄——后现代主义小说的重要角色
被引量:
36
6
作者
赖干坚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40-146,共7页
什么是反英雄(anti—hero)? 这是研究西方当代小说和戏剧常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可是国内外国文学评论界对这个问题几乎还未认真探讨过。而一些辞书在解释反英雄的涵义时,往往把反英雄与非英雄(non—hero)看作是异词同义。概念的混乱...
什么是反英雄(anti—hero)? 这是研究西方当代小说和戏剧常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可是国内外国文学评论界对这个问题几乎还未认真探讨过。而一些辞书在解释反英雄的涵义时,往往把反英雄与非英雄(non—hero)看作是异词同义。概念的混乱必然导致对这两种文学形象的社会意义和美学特征的混淆。倒是《朗曼20·世纪文学指南》(1981年版)对非英雄与反英雄所作的简要解释还能起到一些解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英雄
后现代主义小说
后现代主义美学
《麦田里的守望者》
主人公
后现代主义思潮
英雄品格
自我意识
弗洛伊德主义
美学特征
原文传递
西方现代艺术的探险者——论卡夫卡的艺术特征
被引量:
29
7
作者
叶廷芳
《文艺研究》
1982年第6期111-124,共14页
卡夫卡,这位生前无名、死后殊荣的艺术探险者和殉难者,正越来越广泛地吸引着不同世界观的作家、评论家的注意。这不能不使我们外国文学工作者深入到卡夫卡这个艺术征服者的领域中去探索他的艺术奥秘。笔者经过初步研究,认为卡夫卡的艺...
卡夫卡,这位生前无名、死后殊荣的艺术探险者和殉难者,正越来越广泛地吸引着不同世界观的作家、评论家的注意。这不能不使我们外国文学工作者深入到卡夫卡这个艺术征服者的领域中去探索他的艺术奥秘。笔者经过初步研究,认为卡夫卡的艺术在以下几个方面是非同寻常的,而且对现代欧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现代主义文学
艺术特征
西方现代艺术
主人公
探险者
表现主义
批判现实
现实主义
《城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都柏林人》中的“精神顿悟”
被引量:
35
8
作者
李维屏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6年第3期69-73,共5页
论《都柏林人》中的“精神顿悟”李维屏詹姆斯·乔伊斯(JamesJoyce,1882~1941)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Dubliners,1914)以爱尔兰首都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本世纪初都柏林市井百姓的生活经...
论《都柏林人》中的“精神顿悟”李维屏詹姆斯·乔伊斯(JamesJoyce,1882~1941)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Dubliners,1914)以爱尔兰首都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本世纪初都柏林市井百姓的生活经历与种种心态,并深刻地揭示了弥漫于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顿悟
《都柏林人》
詹姆斯·乔伊斯
象征意义
意识流技巧
主人公
《死者》
爱尔兰
自我认识
结构与布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荷塘月色》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
被引量:
31
9
作者
高远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21-233,共13页
关键词
《荷塘月色》
精神变异
中和主义
采莲
朱自清
刹那主义
主人公
爱欲
荷塘月色
自然风物
月光
俞平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复的诗学——评《许三观卖血记》
被引量:
28
10
作者
余弦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2-15,共4页
在阅读《许三观卖血记》的过程中,我屡屡想到余华另一部长篇《活着》。《活着》以连续性的死亡事件为结构,叙述了主人公福贵的大半生。先是父亲摔死在粪缸,接着母亲病死,后来儿子有庆死于献血,女儿凤霞难产致死,妻子家珍病死,女婿二喜...
在阅读《许三观卖血记》的过程中,我屡屡想到余华另一部长篇《活着》。《活着》以连续性的死亡事件为结构,叙述了主人公福贵的大半生。先是父亲摔死在粪缸,接着母亲病死,后来儿子有庆死于献血,女儿凤霞难产致死,妻子家珍病死,女婿二喜死于意外事故,最后孙子苦根因吃豆子撑死。小说从福贵亲人的连续死亡中获得叙事的动力,推动着主人公走向孤身一人的结局。故事的发展意味着福贵不断失去亲人。 《许三观卖血记》讲的是一个不同的故事:许三观为生活所迫,不断以卖血来为生。不过,“主人公不断丧失某种有价值的东西”——作为小说叙事的深层结构,与《活着》完全相同。从福贵身边死去的亲人置换成许三观的鲜血,不断从他的身体中流失,完成相同的语义内容: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三观卖血记》
《活着》
先锋小说
诗学
主题
小说叙事
《现实一种》
主人公
重复序列
死亡事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纳博科夫的时间观
被引量:
24
11
作者
王卫东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9-55,共7页
纳博科夫是著名俄裔美国作家 ,他在小说中表达了独特的时间观。在他看来 ,时间是牢狱 ,它将人们禁锢在现在 ,使人们不能抵达过去 ,也不能拥抱未来。这一时间观与纳博科夫的生命体验、传统的影响以及他自己的理论思考紧密相关。纳博科夫...
纳博科夫是著名俄裔美国作家 ,他在小说中表达了独特的时间观。在他看来 ,时间是牢狱 ,它将人们禁锢在现在 ,使人们不能抵达过去 ,也不能拥抱未来。这一时间观与纳博科夫的生命体验、传统的影响以及他自己的理论思考紧密相关。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的主人公亨伯特、《普宁》的主人公普宁、《微暗的火》的主人公金伯特分别意欲借助记忆、幻觉和艺术超越现在、战胜时间 ,最终都惨遭失败。纳博科夫通过这三部小说说明 :时间之狱牢不可破 ,人们不可能借助任何事物冲破现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博科夫
主人公
小说
《普宁》
《洛丽塔》
时间观
生命体验
意欲
事物
超越
原文传递
刘恒和他的文化隐喻
被引量:
16
12
作者
孙郁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80-83,91,共5页
直到现在,还很少有人像刘恒那样,如此耐心地咀嚼着常人难以吞咽的文化禁果。读他的小说,你必须忍受着一种重负的挤压,忍受着残酷之美的折磨。最早读到《伏羲伏羲》时,我就感到了这种异样的冲击力的震动。我那时想,刘恒或许受到了什么伤...
直到现在,还很少有人像刘恒那样,如此耐心地咀嚼着常人难以吞咽的文化禁果。读他的小说,你必须忍受着一种重负的挤压,忍受着残酷之美的折磨。最早读到《伏羲伏羲》时,我就感到了这种异样的冲击力的震动。我那时想,刘恒或许受到了什么伤害,他对人的潜意识的描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隐喻
刘恒
白日梦
主人公
伏羲
郁达夫
叙述者“我”
宿命意识
潜意识
古中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索“现代”──施蛰存及《现代》杂志的文学实践
被引量:
24
13
作者
李欧梵
沈玮
朱妍红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1-52,共12页
关键词
施蛰存
戴望舒
《现代》杂志
象征主义
现实主义
文学实践
现代主义
历史小说
主人公
波德莱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伤痕文学:兴起、演进、解构及其意义
被引量:
24
14
作者
张法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58-62,共5页
关键词
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
文革
《班主任》
《芙蓉镇》
作品
政治
王晓华
主人公
演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逃避庸俗
被引量:
18
15
作者
杨武能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关键词
学习时代
《浮士德》
长篇小说
教育小说
兄弟会
主人公
《哈姆雷特》
戏剧艺术
《少年维特的烦恼》
思想内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特伍德小说中“潜入地下”主题的反复再现
被引量:
18
16
作者
丁林棚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2-90,共9页
本文通过对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中的“潜入地下”这一反复再现的主题的分析 ,阐释了作者使用这一主题反复手法的重要意义。同时 ,还从心理分析以及女性批评的角度对这一主题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揭示了阿特伍德小说中“潜入地下”...
本文通过对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中的“潜入地下”这一反复再现的主题的分析 ,阐释了作者使用这一主题反复手法的重要意义。同时 ,还从心理分析以及女性批评的角度对这一主题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揭示了阿特伍德小说中“潜入地下”这一主题的种种形式 ,指出这一主题实际上是无意识幻想界的象征 ,通过潜入地下 ,主人公模拟对镜象的回归 ,反抗起干涉作用的象征秩序。“潜入地下”使得小说中人物回归自我 ,实现自我的人格完整 ,摆脱男性中心社会的威胁 ,从而为精神弥合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阿特伍德
主题
象征
男性中心
反抗
主人公
秩序
批评
重要意义
原文传递
论陈奂生——什么是陈奂生性格?
被引量:
26
17
作者
阎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28-38,共11页
我要论及的,是高晓声同志系列小说的主角陈奂生。提起此人,大大的有名,可惜他成不了生活的主角,国家的主人公。 系列小说:《“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
关键词
陈奂生上城
系列小说
高晓声
性格
主人公
转业
杜勃罗留波夫
阿Q
鲁迅小说
主题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小说与小说传统之间——评戴维·洛奇的《换位》
被引量:
13
18
作者
罗贻荣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6-21,共6页
《换位》(Changing Places,1975)被公认为标志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兼批评家戴维·洛奇(David Lodge,1935—)创作成熟的作品。在发表了四部小说之后,洛奇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天才的最佳方式,创造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关键词
元小说
戴维·洛奇
传统现实主义小说
滑稽模仿
小说手法
双重结构
文化差异
主人公
内视角
视角转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村上春树现象”
被引量:
14
19
作者
孙树林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2-28,共7页
当今日本文学消费市场上,存在着一种“村上春树现象”。所谓“村上春树现象”,内涵有三:其一,村上春树自登上文坛以来,迄今的作品部部畅销,且每部作品长销不衰;其二,村上春树的读者、崇拜者大多紧紧追随村上春树的创作,从处女...
当今日本文学消费市场上,存在着一种“村上春树现象”。所谓“村上春树现象”,内涵有三:其一,村上春树自登上文坛以来,迄今的作品部部畅销,且每部作品长销不衰;其二,村上春树的读者、崇拜者大多紧紧追随村上春树的创作,从处女作《听风歌》①一直尾随至村上春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上春树
小说
主人公
《挪威的森林》
“自我治疗”
战后日本文学
自我肯定
青年一代
史记》
作品
原文传递
路翎:“疯狂”的叙述
被引量:
18
20
作者
王志祯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路翎是一个“未成熟的天才”作家,为了追求某种生命的震撼,他在作品中尽情挥洒着自己的“疯狂”。本文以分析路翎文化人格的“疯狂性”入手,从“失衡”、“扭曲、夸张”、“复调”、“紧张”、“失语”五个方面剖析了路翎“疯狂”性...
路翎是一个“未成熟的天才”作家,为了追求某种生命的震撼,他在作品中尽情挥洒着自己的“疯狂”。本文以分析路翎文化人格的“疯狂性”入手,从“失衡”、“扭曲、夸张”、“复调”、“紧张”、“失语”五个方面剖析了路翎“疯狂”性叙述在其作品中的独特体现与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翎
小说
主人公
文化人格
现实人生
夸张
艺术手法
个体生命
原文传递
题名
扭曲的人性,殖民的悲歌——评多丽丝·莱辛的《野草在歌唱》
被引量:
72
1
作者
夏琼
机构
浙江教育学院外语系
出处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2-136,共5页
文摘
多丽丝·莱辛的反殖民主义小说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笔触向世人展示了殖民主义的真正面目,发人深思,令人深省。她的小说《野草在歌唱》通过描写其主人公的悲剧性命运和白人殖民者在南非大陆的斗争,无情地揭示了在西方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的重压下被扭曲的人性,让人们听到了一曲刺耳的殖民主义的悲歌。
关键词
悲歌
多丽丝·莱辛
小说
无情
主人公
野草
悲剧性命运
歌唱
笔触
人性
分类号
I5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
被引量:
54
2
作者
王一川
出处
《艺术广角》
2001年第2期4-10,共7页
文摘
当我在80年代初沉浸于“人类感性的解放”的审美理想时,决没有预料到,这种感性解放在今天是以大众文化的感性愉悦方式变形地实现的。生活在当今中国都市的人们,不管个人是否喜欢,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大众文化的潮流正拨动着几乎每个市民的心弦。无论是在家读周末报纸、看电视剧、听流行歌曲,还是出门骑行在街头林立的广告中、进商场享受美化的环境,或者是安坐在电影院与主人公同悲喜,都无不置身在大众文化的休闲氛围中。可以说,大众文化正在每日每时地和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塑造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当然组成部分。因而认识和阐释大众文化,就成为认识和阐释人们自身的一个重要方面了。然而,对如此日常而又重要的大众文化,知识界却知之甚少:要么对其存在置若罔闻,要么一概视为低俗物而严辞拒绝,要么仍旧沿用以往高雅文化的分析手段去观照,从而一再推迟真正意义上的探讨。
关键词
大众文化
当代
阐释
主人公
高雅文化
自身
感性
电影院
流行歌曲
观照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前文学底层书写的误区刍议
被引量:
33
3
作者
丁智才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2005年第1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中国文学
主人公
贵族化
境遇
作品
作家
想象
书写
精英化
误区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比较中见特色——村上春树作品探析
被引量:
30
4
作者
林少华
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0-35,共6页
文摘
本文首先从与中国都市文学比较的角度凸现村上作品的都市文学属性 :指出主人公身居都市却总是寻觅灵魂叛离都市之路 ,显出拯救与悲悯意识 ;其次提出村上作品描写“边缘人”的社会意义等不属于所谓另类文学的主要根据 ;最后概括其有别于日本其他作家的特点 :令人耳目一新的幽默的欧化文体 ,距离感———对一切都保持一定距离 ,西化的视角 。
关键词
作品
村上春树
“边缘人”
文学属性
文学比较
悲悯意识
另类文学
社会意义
现实世界
都市
主人公
距离感
一体化
寻觅
欧化
幽默
虚构
分类号
I313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成长小说”:传统与影响
被引量:
32
5
作者
刘文
唐旭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43-147,共5页
文摘
“成长小说”起源于德国,成长小说并不仅仅是关于个人在性格发展时期的经历和冒险故事,更着重描写人物道德和心理发展过程。其主题往往包括成长时期、学年时代、旅行、爱情以及寻找自我、身份和未知世界中有意义的生活。由于那时展现给成长小说主人公的机会与那些在那个时代长大的人的真实经历极为吻合,成长小说特别适合那个时代不断发展的中产阶级的价值需要,迎合了他们在文学指导和思想启迪上的趣味,因此变得较为普遍和流行。
关键词
成长小说
传统
心理发展过程
发展时期
成长时期
寻找自我
中产阶级
主人公
故事
人物
趣味
文学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英雄——后现代主义小说的重要角色
被引量:
36
6
作者
赖干坚
机构
厦门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
出处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40-146,共7页
文摘
什么是反英雄(anti—hero)? 这是研究西方当代小说和戏剧常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可是国内外国文学评论界对这个问题几乎还未认真探讨过。而一些辞书在解释反英雄的涵义时,往往把反英雄与非英雄(non—hero)看作是异词同义。概念的混乱必然导致对这两种文学形象的社会意义和美学特征的混淆。倒是《朗曼20·世纪文学指南》(1981年版)对非英雄与反英雄所作的简要解释还能起到一些解惑作用:
关键词
反英雄
后现代主义小说
后现代主义美学
《麦田里的守望者》
主人公
后现代主义思潮
英雄品格
自我意识
弗洛伊德主义
美学特征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西方现代艺术的探险者——论卡夫卡的艺术特征
被引量:
29
7
作者
叶廷芳
出处
《文艺研究》
1982年第6期111-124,共14页
文摘
卡夫卡,这位生前无名、死后殊荣的艺术探险者和殉难者,正越来越广泛地吸引着不同世界观的作家、评论家的注意。这不能不使我们外国文学工作者深入到卡夫卡这个艺术征服者的领域中去探索他的艺术奥秘。笔者经过初步研究,认为卡夫卡的艺术在以下几个方面是非同寻常的,而且对现代欧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卡夫卡
现代主义文学
艺术特征
西方现代艺术
主人公
探险者
表现主义
批判现实
现实主义
《城堡》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J0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都柏林人》中的“精神顿悟”
被引量:
35
8
作者
李维屏
出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6年第3期69-73,共5页
文摘
论《都柏林人》中的“精神顿悟”李维屏詹姆斯·乔伊斯(JamesJoyce,1882~1941)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Dubliners,1914)以爱尔兰首都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本世纪初都柏林市井百姓的生活经历与种种心态,并深刻地揭示了弥漫于社会...
关键词
精神顿悟
《都柏林人》
詹姆斯·乔伊斯
象征意义
意识流技巧
主人公
《死者》
爱尔兰
自我认识
结构与布局
分类号
I56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荷塘月色》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
被引量:
31
9
作者
高远东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21-233,共13页
关键词
《荷塘月色》
精神变异
中和主义
采莲
朱自清
刹那主义
主人公
爱欲
荷塘月色
自然风物
月光
俞平伯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复的诗学——评《许三观卖血记》
被引量:
28
10
作者
余弦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2-15,共4页
文摘
在阅读《许三观卖血记》的过程中,我屡屡想到余华另一部长篇《活着》。《活着》以连续性的死亡事件为结构,叙述了主人公福贵的大半生。先是父亲摔死在粪缸,接着母亲病死,后来儿子有庆死于献血,女儿凤霞难产致死,妻子家珍病死,女婿二喜死于意外事故,最后孙子苦根因吃豆子撑死。小说从福贵亲人的连续死亡中获得叙事的动力,推动着主人公走向孤身一人的结局。故事的发展意味着福贵不断失去亲人。 《许三观卖血记》讲的是一个不同的故事:许三观为生活所迫,不断以卖血来为生。不过,“主人公不断丧失某种有价值的东西”——作为小说叙事的深层结构,与《活着》完全相同。从福贵身边死去的亲人置换成许三观的鲜血,不断从他的身体中流失,完成相同的语义内容:丧失。
关键词
《许三观卖血记》
《活着》
先锋小说
诗学
主题
小说叙事
《现实一种》
主人公
重复序列
死亡事件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纳博科夫的时间观
被引量:
24
11
作者
王卫东
机构
江苏南通师范学院外文系
出处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9-55,共7页
文摘
纳博科夫是著名俄裔美国作家 ,他在小说中表达了独特的时间观。在他看来 ,时间是牢狱 ,它将人们禁锢在现在 ,使人们不能抵达过去 ,也不能拥抱未来。这一时间观与纳博科夫的生命体验、传统的影响以及他自己的理论思考紧密相关。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的主人公亨伯特、《普宁》的主人公普宁、《微暗的火》的主人公金伯特分别意欲借助记忆、幻觉和艺术超越现在、战胜时间 ,最终都惨遭失败。纳博科夫通过这三部小说说明 :时间之狱牢不可破 ,人们不可能借助任何事物冲破现在的“
关键词
纳博科夫
主人公
小说
《普宁》
《洛丽塔》
时间观
生命体验
意欲
事物
超越
分类号
I7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刘恒和他的文化隐喻
被引量:
16
12
作者
孙郁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80-83,91,共5页
文摘
直到现在,还很少有人像刘恒那样,如此耐心地咀嚼着常人难以吞咽的文化禁果。读他的小说,你必须忍受着一种重负的挤压,忍受着残酷之美的折磨。最早读到《伏羲伏羲》时,我就感到了这种异样的冲击力的震动。我那时想,刘恒或许受到了什么伤害,他对人的潜意识的描写。
关键词
文化隐喻
刘恒
白日梦
主人公
伏羲
郁达夫
叙述者“我”
宿命意识
潜意识
古中国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索“现代”──施蛰存及《现代》杂志的文学实践
被引量:
24
13
作者
李欧梵
沈玮
朱妍红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1-52,共12页
关键词
施蛰存
戴望舒
《现代》杂志
象征主义
现实主义
文学实践
现代主义
历史小说
主人公
波德莱尔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伤痕文学:兴起、演进、解构及其意义
被引量:
24
14
作者
张法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58-62,共5页
关键词
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
文革
《班主任》
《芙蓉镇》
作品
政治
王晓华
主人公
演进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逃避庸俗
被引量:
18
15
作者
杨武能
机构
四川大学欧洲经济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关键词
学习时代
《浮士德》
长篇小说
教育小说
兄弟会
主人公
《哈姆雷特》
戏剧艺术
《少年维特的烦恼》
思想内涵
分类号
I7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特伍德小说中“潜入地下”主题的反复再现
被引量:
18
16
作者
丁林棚
机构
北京大学英语系
出处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2-90,共9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中的“潜入地下”这一反复再现的主题的分析 ,阐释了作者使用这一主题反复手法的重要意义。同时 ,还从心理分析以及女性批评的角度对这一主题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揭示了阿特伍德小说中“潜入地下”这一主题的种种形式 ,指出这一主题实际上是无意识幻想界的象征 ,通过潜入地下 ,主人公模拟对镜象的回归 ,反抗起干涉作用的象征秩序。“潜入地下”使得小说中人物回归自我 ,实现自我的人格完整 ,摆脱男性中心社会的威胁 ,从而为精神弥合做好准备。
关键词
小说
阿特伍德
主题
象征
男性中心
反抗
主人公
秩序
批评
重要意义
分类号
I71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陈奂生——什么是陈奂生性格?
被引量:
26
17
作者
阎纲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28-38,共11页
文摘
我要论及的,是高晓声同志系列小说的主角陈奂生。提起此人,大大的有名,可惜他成不了生活的主角,国家的主人公。 系列小说:《“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
关键词
陈奂生上城
系列小说
高晓声
性格
主人公
转业
杜勃罗留波夫
阿Q
鲁迅小说
主题思想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小说与小说传统之间——评戴维·洛奇的《换位》
被引量:
13
18
作者
罗贻荣
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中文系
出处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6-21,共6页
文摘
《换位》(Changing Places,1975)被公认为标志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兼批评家戴维·洛奇(David Lodge,1935—)创作成熟的作品。在发表了四部小说之后,洛奇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天才的最佳方式,创造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关键词
元小说
戴维·洛奇
传统现实主义小说
滑稽模仿
小说手法
双重结构
文化差异
主人公
内视角
视角转换
分类号
I56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村上春树现象”
被引量:
14
19
作者
孙树林
机构
大连外国语学院日本语学院
出处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2-28,共7页
文摘
当今日本文学消费市场上,存在着一种“村上春树现象”。所谓“村上春树现象”,内涵有三:其一,村上春树自登上文坛以来,迄今的作品部部畅销,且每部作品长销不衰;其二,村上春树的读者、崇拜者大多紧紧追随村上春树的创作,从处女作《听风歌》①一直尾随至村上春树的...
关键词
村上春树
小说
主人公
《挪威的森林》
“自我治疗”
战后日本文学
自我肯定
青年一代
史记》
作品
分类号
I313.45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路翎:“疯狂”的叙述
被引量:
18
20
作者
王志祯
机构
群众出版社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文摘
路翎是一个“未成熟的天才”作家,为了追求某种生命的震撼,他在作品中尽情挥洒着自己的“疯狂”。本文以分析路翎文化人格的“疯狂性”入手,从“失衡”、“扭曲、夸张”、“复调”、“紧张”、“失语”五个方面剖析了路翎“疯狂”性叙述在其作品中的独特体现与得失。
关键词
路翎
小说
主人公
文化人格
现实人生
夸张
艺术手法
个体生命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扭曲的人性,殖民的悲歌——评多丽丝·莱辛的《野草在歌唱》
夏琼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72
原文传递
2
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
王一川
《艺术广角》
2001
5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当前文学底层书写的误区刍议
丁智才
《当代文坛》
CSSCI
2005
3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比较中见特色——村上春树作品探析
林少华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30
原文传递
5
“成长小说”:传统与影响
刘文
唐旭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3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反英雄——后现代主义小说的重要角色
赖干坚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36
原文传递
7
西方现代艺术的探险者——论卡夫卡的艺术特征
叶廷芳
《文艺研究》
1982
2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都柏林人》中的“精神顿悟”
李维屏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6
3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荷塘月色》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
高远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3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重复的诗学——评《许三观卖血记》
余弦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2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纳博科夫的时间观
王卫东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24
原文传递
12
刘恒和他的文化隐喻
孙郁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探索“现代”──施蛰存及《现代》杂志的文学实践
李欧梵
沈玮
朱妍红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伤痕文学:兴起、演进、解构及其意义
张法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逃避庸俗
杨武能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阿特伍德小说中“潜入地下”主题的反复再现
丁林棚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18
原文传递
17
论陈奂生——什么是陈奂生性格?
阎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
2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元小说与小说传统之间——评戴维·洛奇的《换位》
罗贻荣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论“村上春树现象”
孙树林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14
原文传递
20
路翎:“疯狂”的叙述
王志祯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1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5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