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儒道生命观比较研究——以《论语》和《老子》为例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奚刘琴
-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
出处
《中国道教》
2007年第1期28-31,共4页
-
文摘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流的儒、道两家,在生命观上存在着重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具体体现在生命的本源、生死的过程、人生的存在状态、人生的价值以及如何实现此价值等几个方面。本文以《论语》和《道德经》为例,从诸多方面对儒、道两家在生命观上所体现出来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
-
关键词
万物之母
老子
惜生
个体生命
生命观
为而不恃
任自然
《论语》
岁不我与
-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释“势”——《老子》读研札记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文达三
-
出处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81-88,92,共9页
-
文摘
学术界公认:“势”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个独特范畴,“是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范畴”。但是,最早把“势”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提出来的是谁?《老子》一书中究竟有没有“势”字?如果有,应当怎样理解它的涵义和它所指涉的思想?这些问题,却长时间以来一直令研究者们感到困惑,迄今未能作出确有说服力的回答.本文拟就这几个问题谈谈我们的思考. 一据自西汉河上公以来的传世诸通行本,《老子》第五十一章全文是: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
-
关键词
为而不恃
河上公
中国古典哲学
通行本
《淮南子》
功遂身退
循环运动
道之
死生之地
无为而无不为
-
分类号
G658.3,C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王弼注老四失
- 3
-
-
作者
何其中
-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92年第4期55-59,49,共6页
-
文摘
王弼《老子注》,自古以来,赞不绝口。的确,王弼《老子注》,始终贯以清净之旨,言简意深,“完然成一家之学”;可是,是否真是老子的旨意,就很难说了。当代学者陈鼓应先生,对王弼《老子注》的评价。
-
关键词
老子注
老子哲学
陈鼓应
言简意深
当代学者
动合无形
侯王
无欲
为而不恃
无为而无不为
-
分类号
K297.3
[历史地理—历史学]
C5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名句 自由
- 4
-
-
-
出处
《月读》
2015年第5期32-38,共7页
-
文摘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法:效法、遵循。大意人类遵循大地的规律,大地万物遵循上天的规律,上天遵循道的规律,道遵循其自身法则。解读老子认为,"道"虽促成万物生长,却是无目的﹑无意识的,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主宰和支配万物,而是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发展着。因此,不受压抑与限制的自然状态,就是"道"本身最大的规律。
-
关键词
道法自然
为而不恃
法天
从心所欲不逾矩
庄子哲学
箕山操
脱离现实
道德修养
人法
儒家思想
-
分类号
D09
[政治法律—政治学]
D64
-
-
题名小说老子
- 5
-
-
作者
陈村
-
机构
上海作协
-
出处
《大家》
1994年第3期128-151,共24页
-
文摘
道生之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令,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复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第五十一章》玄一和抱朴在院子里搓着草绳。天气晴朗,小风轻吹,轻松的劳动令人觉得愉快。
-
关键词
抱朴
你我
为而不恃
我不知道
道之
不怕死
令人
草木一秋
人能
去问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老子说 智者的低语
- 6
-
-
作者
蔡志忠
-
出处
《西部大开发》
2012年第4期126-127,共2页
-
-
关键词
难易相成
有无相生
为而不恃
音声
下相
善之
为善
-
分类号
F
[经济管理]
-
-
题名中华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事业
- 7
-
-
作者
杨共乐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5-46,共2页
-
文摘
三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三年以后,中国大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如早晨的太阳喷薄欲出"。完全有理由说,生活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是幸运的,参与并见证这个时代发展的人们更是幸福的。
-
关键词
中华复兴
复兴之路
北馆
历史选择
发展战略
海上丝绸之路
现代化建设
为而不恃
迈锡尼
古代埃及
-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试论《老子》“道”“德”与“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
- 8
-
-
作者
张玉龙
-
出处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5-10,共6页
-
文摘
老子是春秋末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所著《老子》(又称《道德经》)八十一章、五千余言,是用韵文写成的集中反映其思想的哲学著作。对于老子其人,生卒年代、其书究系本人所著,还是后学编纂,历来颇多争论,已难详考。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真正的价值,绝非受其生于何年、卒于何代、哪里人氏及成书情况的影响,而对其著作中所表现出来的闪光思想、卓越见解以及对于我们今天的借鉴意义,将更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本人拟就其著作中的“道”、“德”和“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试作初探,就教于方家学者。
-
关键词
自然无为
道家学派
生卒年代
十八章
曲仁里
为而不恃
重积德
道常
道论
侯王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N55
[自然科学总论]
-
-
题名修之于身 其德乃真
- 9
-
-
作者
钟永圣
-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中国经典经济学研究中心
-
出处
《共产党员》
2017年第9期56-57,共2页
-
文摘
《道德经》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到周朝后半叶由老子完成的一次杰出总结。举凡天地来源、万物初始、变化根本、治国理政、邦交策略、行军用兵、谈道论德、修身养性、针砭时弊、追慕古风、提倡圣行、经邦济世、财富来源等议题,皆在其中,语言精简,思想深邃,奥妙无穷。所以有先人谓之"综罗百代,广博精微",言下之意,
-
关键词
财富来源
传统文化传承
道论
言下
修之
功遂身退
为而不恃
思想路线
历史性飞跃
民不畏死
-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825
-
-
题名《道德经》智慧:柔的哲学,水的境界
- 10
-
-
作者
佚名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意林文汇》
2018年第24期120-129,共10页
-
文摘
《道德经》推崇柔弱的智慧,崇尚守柔贵雌,其他如功成身退、祸福相倚、上善若水等思想不仅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也是照亮我们前进道路,指引我们人生的大智慧。一、做人要懂得迂回的智慧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译文:弯曲可以保全,受压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凋敝于是更新;单一因而得到,繁多所以迷惑。感悟:很多人喜欢直来直往,结果把事情办坏了。春秋时期齐景公喜欢养鸟,他让臣子烛邹看管一只鸟,烛邹不小心,这只鸟飞了。
-
关键词
《道德经》
报怨以德
为而不恃
廉而不刿
祸福相倚
-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天长地久:老庄看问题的时间尺度
- 11
-
-
作者
陈建翔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教师》
2015年第9X期7-11,共5页
-
文摘
大自然于万物有道有德,生之蓄之,不盈不亏,"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你愿意怎么利用它所提供的那些个资养,是你自己的事儿,它可不替你操那个心;它既不需要你感恩,也不需要你保护。这就叫"以万物为刍狗"。
-
关键词
为而不恃
时间尺度
以天合天
八千岁
有道
时间周期
小知
历史感
《齐物论》
偃鼠
-
分类号
B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老子哲学的人类价值学说
- 12
-
-
作者
何其中
-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90年第1期13-17,共5页
-
文摘
老子哲学的价值观念贵贱是老子哲学的价值概念。贵即有价值,贱为无价值,老子认为有价值与无价值,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相互依存,互相转化的。有价值,就在于它对无价值者的作用是有价值的。如果有价值的对无价值的作用毫无价值,那么有价值之物就变得毫无价值了。因此,无价值者对有价值者,便具有极大的价值。所以老子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
关键词
老子哲学
天地万物
玄德
道法自然
绝圣弃智
绝学无忧
内圣外王
为而不恃
以道
自然万物
-
分类号
K297.3
[历史地理—历史学]
C5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天底下的问题,大不过一个“更”字!
- 13
-
-
作者
陈建翔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教师》
2016年第9期9-14,共6页
-
文摘
一"世界的未来会更好吗?""人性会更加完美吗?""我能表现得更优秀吗?"我们经常问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离不开一个"更"字。"更",是长在我们心里的一个大疙瘩。我常以为,天底下的问题,似乎大不过一个"更"字!有这么大的疙瘩在,问题在,这就需要请教圣人们来指点一二。二在我看来,"轴心时代"的那些圣人,老子、庄子、佛陀、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耶稣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他们伟大的慧眼。
-
关键词
有为法
轴心时代
无为法
自性
不得其死
我执
如来藏
易方
为而不恃
天下母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浅议境界与无为
- 14
-
-
作者
黄义英
-
机构
广西师范学院政治经济系
-
出处
《社科与经济信息》
2002年第11期150-151,共2页
-
文摘
对于老子无为思想的学术研究,成果是很丰富的.讲境界是中国哲学的一大特色,虽然老子不曾使用境界一词,但从生命境界的角度来理解他的这一思想,应该是可以的.本文就顺着这一思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
关键词
老子
上德
为而不恃
功成不居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D6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为而不恃,质真若渝
- 15
-
-
作者
危宝华
-
机构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
-
出处
《中学生物教学》
2024年第8期1-1,共1页
-
文摘
新时代生物学教学如何以德为先?如何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润德无声?笔者认为,从如下几个方面施教,可以让孩子"质真若渝". 循生物学史,探科学价值——史实范德.
-
关键词
以德为先
生物学史
为而不恃
生物学教学
润德
潜移默化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国学赏析
- 16
-
-
-
出处
《侨园》
2022年第4期50-50,共1页
-
文摘
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①),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气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
关键词
损有余而补不足
为而不恃
天之道
人之道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行不言之教”的智慧
- 17
-
-
作者
刘永和
-
机构
南京市“永和工作室”
-
出处
《华人时刊·校长版》
2022年第12期8-8,共1页
-
文摘
老子在《道德经》有云:“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意思是,圣人从事那些无所成名的事情,施行无须用言语相加的劝教,坦荡迎接各种事物的出现与变化而不抵触不畏避,生养了许多并不占为己有,做成了什么并不以此为恃,成就了事业并不居功自傲。老子的《道德经》被奉为“至学”,而“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成为历代圣贤为人处世的“座右铭”,成为修身养性的至上境界,也逐步成为教育的至理名言。“行不言之教”是一种“教育智慧”,也是一种“智慧教育”,是“若水”的“上善”与“上教”。
-
关键词
占为己有
为而不恃
《道德经》
教育智慧
智慧教育
为人处世
修身养性
无为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道家美学思想与私家园林的结合——以扬州个园为例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李文琴
-
机构
湖北工业大学
-
出处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第3期82-82,共1页
-
文摘
道家崇尚自然之美,在园林的设计中崇尚自然山水,沉醉于其中,达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境界。扬州的个园就体现了"艺"是"道"的思想,这就是合乎造园之道的美学思想,实质上体现了中国美学上"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观念。
-
关键词
私家园林
道家美学
美学思想
中国美学
为而不恃
造园
自然天成
宣石
自然相
苏州拙政园
-
分类号
TU986.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也谈开发商的社会责任感
- 19
-
-
作者
杜韶
-
机构
徐州金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出处
《城市开发》
2007年第7期18-18,共1页
-
文摘
房地产开发商之所以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在于房产开发目前在中国市场是资金运作和积累最为庞大的一种行业,从表象上看来,“暴利”似乎成了人们最普遍的认识。当仇富现象被舆论一遍一遍地从国人的劣根性进行剖析、痛骂仇富者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不妨静下心来从另一方面思考,这种现象是否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为富不仁”者的不耻?
-
关键词
开发商
责任感
舆论
道德品质
为而不恃
房产开发
-
分类号
F293.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