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培基教授译苑耕耘录 被引量:30
1
作者 朱曼华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5-37,共3页
张培基教授译苑耕耘录朱曼华1949年新中国的曙光刚刚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时,这位“浪迹天涯的游子”东渡日本又就读印地安纳大学文学研究院之后,毅然从美利坚飞回了祖国的怀抱———解放区。那年,张培基教授年仅27岁。回国后,... 张培基教授译苑耕耘录朱曼华1949年新中国的曙光刚刚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时,这位“浪迹天涯的游子”东渡日本又就读印地安纳大学文学研究院之后,毅然从美利坚飞回了祖国的怀抱———解放区。那年,张培基教授年仅27岁。回国后,随即在华北大学、革命大学学习并参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培基 汉译英 第二语言教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翻译》 教授 奴隶母亲 大学图书馆 英译 《英汉翻译教程》
原文传递
解读《为奴隶的母亲》并兼与《生人妻》比较 被引量:15
2
作者 蓝棣之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1-88,共8页
柔石的作品是我所喜爱的,他的小说总是蕴有一股奇异的魅力,一股缠绵悱恻之情,他的小说往往表现出他体验的独特性。《为奴隶的母亲》虽然是他从小资产阶级作家到无产阶级左翼作家“转换方向”时期的作品,但仍然有很强的可读性和魅力。
关键词 奴隶母亲 柔石 左翼作家 典妻 奇异 旧时代之死 农村姑娘 罗淑 叙述模式 悲剧
下载PDF
《为奴隶的母亲》小说叙事的性别分析——兼及与《生人妻》的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乔以钢 宋声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2-106,共5页
《为奴隶的母亲》创作主体的男性身份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文本的内在面貌,其人生经历和精神体验的性别烙印构成文本所负载的丰富信息的一部分,进而影响到小说的形式层面:叙事者对小说人物称谓的差异呈现出一定的性别意识;小说的聚焦者与观... 《为奴隶的母亲》创作主体的男性身份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文本的内在面貌,其人生经历和精神体验的性别烙印构成文本所负载的丰富信息的一部分,进而影响到小说的形式层面:叙事者对小说人物称谓的差异呈现出一定的性别意识;小说的聚焦者与观察对象之间存在着性别上的意识形态关系;叙事者有意隐蔽的声音往往暗含着一定的性别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母亲 小说叙事 性别 《生人妻》
下载PDF
柔石论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保生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79年第1期187-212,共26页
一九三三年二月,在那“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黑暗的中国,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鲁迅,满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一著名的文章,深切悼念柔石、殷夫、胡也频、
关键词 柔石 肖涧秋 陶岚 了忘却记念 奴隶母亲 旧时代之死 短篇小说集 工农大众 人间杂记 艺术力量
下载PDF
柔石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被引量:4
5
作者 余连祥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42-45,共4页
就像鲁迅那样 ,柔石也十分关注知识分子的命运 ,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知识分子形象。综观柔石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大致可分为守旧型、流氓型、愤世型和有为型四类。守旧型属于封建的旧知识分子 ,其他三类都属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关键词 柔石 小说 知识分子形象 奴隶母亲 《二月》 《三姊妹》
下载PDF
热血+理想 青春+诗意 甬剧《柔石桥》的意象表达与创作诠释
6
作者 孙鑫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0,共3页
作为一位优秀的文学家与革命家,“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先生一生致力于新文化运动的推行,唤醒民众忧国忧民、奋起反抗的革命意识。他创作的《希望》《为奴隶的母亲》和《二月》等文学作品,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民族前行的道路。有... 作为一位优秀的文学家与革命家,“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先生一生致力于新文化运动的推行,唤醒民众忧国忧民、奋起反抗的革命意识。他创作的《希望》《为奴隶的母亲》和《二月》等文学作品,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民族前行的道路。有关柔石先生革命人生的戏剧作品近年来不断涌现,深入探寻这位时代先行者光辉的人生历程,启发、激励当代社会大众的精神与意志。甬剧《柔石桥》以独特的视角讲述柔石先生的光辉履历,更将其热血充盈的青春与崇高远大的理想展现于戏剧舞台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望》 奴隶母亲 柔石 戏剧作品 意象表达 《二月》 文学作品 戏剧舞台
原文传递
地域文化视域下的柔石与《为奴隶的母亲》
7
作者 方秀英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地域文化积淀着一个地区的风土民情,也影响着一个作家的成长和精神气质,使其在创作中有意识地表现本土的文化、生活与风俗。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分析浙东文人柔石的成长环境,探寻他身上所存在的浙东文人气质。其代表作品《为奴隶的母亲》... 地域文化积淀着一个地区的风土民情,也影响着一个作家的成长和精神气质,使其在创作中有意识地表现本土的文化、生活与风俗。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分析浙东文人柔石的成长环境,探寻他身上所存在的浙东文人气质。其代表作品《为奴隶的母亲》,以一曲男人阳刚之气丧失的悲歌,揭示旧社会浙东典妻陋习现象及对人性的摧残,用反面题材达到为革命呐喊助威的作用,这也是很多浙东乡土作家采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柔石 典妻 浙东作家 奴隶母亲
下载PDF
现代文学,“拥挤”的学科? 被引量:5
8
作者 许子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4年第3期172-178,共7页
近一、二年来,常听到有同志在会上会下谈及现代文学这门学科的“拥挤”:“瞧,前后三十年文学,总共四千人研究.”——据说,这是目前全国专职从事现代文学教学和研究的人数,还不包括社会上及大学生中众多的业余研究者.的确,随着研究领域... 近一、二年来,常听到有同志在会上会下谈及现代文学这门学科的“拥挤”:“瞧,前后三十年文学,总共四千人研究.”——据说,这是目前全国专职从事现代文学教学和研究的人数,还不包括社会上及大学生中众多的业余研究者.的确,随着研究领域不断开拓,明显的“空白区”越来越少了,讨论某些“热门”课题的论文目录已足以汇集成册,一些佳作名篇也反复为评家“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文学教学 现代作家 论文目录 艺术分析 空白区 现代小说 当代文学 千人 奴隶母亲
下载PDF
意识形态批评视角下《为奴隶的母亲》多重意蕴解读
9
作者 邓琼秋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3年第2期0093-0096,共4页
《为奴隶的母亲》是著名作家柔石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产生于特定时代环境中。柔石生活在 20 世纪 30 年代,深受左翼文学思潮的影响,并创作出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作者借助小说以一种深入人心的方 式展示了旧社会奴隶制度的残... 《为奴隶的母亲》是著名作家柔石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产生于特定时代环境中。柔石生活在 20 世纪 30 年代,深受左翼文学思潮的影响,并创作出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作者借助小说以一种深入人心的方 式展示了旧社会奴隶制度的残酷现实,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人性、自由和尊严的追求,表达出底层农民的真情实感。 本文站在意识形态批评视角下对《为奴隶的母亲》开展多重意蕴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批评 奴隶母亲
下载PDF
《为奴隶的母亲》是怎样写成的——从未刊的两封信谈起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馨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5-168,共4页
今年是柔石诞辰100周年纪念。报刊近期陆续发表一些纪念文字。这些纪念文章都提到他的优秀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柔石的家乡宁波市甬剧团,还排演了罗怀臻根据这篇小说改编的甬剧《典妻》。那么,《为奴隶的母亲》是怎样写成的呢?为... 今年是柔石诞辰100周年纪念。报刊近期陆续发表一些纪念文字。这些纪念文章都提到他的优秀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柔石的家乡宁波市甬剧团,还排演了罗怀臻根据这篇小说改编的甬剧《典妻》。那么,《为奴隶的母亲》是怎样写成的呢?为了“牢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的第一页,是同志的鲜血所记录”①,我们这里结合两封未发表的信,就取材、剪裁、描叙等问题,谈谈柔石是怎样创作这篇小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母亲 柔石 现代文学研究 史料 创作过程 小说 “典妻”习俗
原文传递
革命在“叙述”中隐现——柔石《为奴隶的母亲》细读
11
作者 李国华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99-107,共9页
柔石在《为奴隶的母亲》中贴着小说女主人公的视点进行叙述,形成了小说的双重结构,即婚恋的显在结构和革命的潜在结构。柔石以平等的方式传达出的对于女主人公的同情态度,不是落脚在其感情问题上,而是落脚在其生存问题上。同情因此构成... 柔石在《为奴隶的母亲》中贴着小说女主人公的视点进行叙述,形成了小说的双重结构,即婚恋的显在结构和革命的潜在结构。柔石以平等的方式传达出的对于女主人公的同情态度,不是落脚在其感情问题上,而是落脚在其生存问题上。同情因此构成柔石理解女主人公生活世界与革命关系的通道,柔石通过《为奴隶的母亲》的写作,不仅试图克服自己过去的爱欲书写,而且暗示了一个自由、平等、无阶级的社会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 叙述 柔石 奴隶母亲 隐现
下载PDF
努力表述不可界定的东西——墨白中篇小说《告密者》解析
12
作者 曹世忠 《南腔北调》 2023年第12期72-74,共3页
笔者难以揣测墨白先生的中篇小说《告密者》(原载于2001年第2期《收获》)命名的真实意图,但能触摸到文本里他对异化了的人性进行反讽和鞭挞的深刻犀利,直至发出感同身受的共情共鸣。这种对恶之花的礼赞,在人性的层面上与司汤达的《红与... 笔者难以揣测墨白先生的中篇小说《告密者》(原载于2001年第2期《收获》)命名的真实意图,但能触摸到文本里他对异化了的人性进行反讽和鞭挞的深刻犀利,直至发出感同身受的共情共鸣。这种对恶之花的礼赞,在人性的层面上与司汤达的《红与黑》有着某种暗通之处,同时又与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存在一定的血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与黑》 奴隶母亲 《收获》 恶之花 墨白 司汤达 柔石 血缘关系
下载PDF
论《为奴隶的母亲》中的对话类型
13
作者 郑晓萱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12期5907-5913,共7页
柔石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通过多样的人物对话和叙述方式,在有限的篇幅中塑造了立体的人物形象,容纳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问题思考,展现出柔石对现代小说技巧的理解和运用。小说主要有四种对话类型:一是人物间的直接对话,小说借此表现... 柔石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通过多样的人物对话和叙述方式,在有限的篇幅中塑造了立体的人物形象,容纳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问题思考,展现出柔石对现代小说技巧的理解和运用。小说主要有四种对话类型:一是人物间的直接对话,小说借此表现人物之间不平等的关系。二是人物间的间接对话,通过有限的全知叙事和话语预设,小说揭露的不平等对话关系下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障碍。三是独白,独白揭示了女性无法言说的孤独境遇。四是偷听模式,亦是信息的间接传递,表现出人物的畸形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石 奴隶母亲 全知叙事 对话
下载PDF
从民俗学角度重读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被引量:4
14
作者 毛海莹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8-203,共6页
本文借助文艺民俗学学科研究方法,通过对柔石《为奴隶的母亲》的文本细读,在分析"典妻婚"女性民俗心理的基础上透视其背后文艺民俗的审美本质。"典妻婚"中的女性民俗心理是丰富而复杂的,在悲剧的张力建构中,女主人... 本文借助文艺民俗学学科研究方法,通过对柔石《为奴隶的母亲》的文本细读,在分析"典妻婚"女性民俗心理的基础上透视其背后文艺民俗的审美本质。"典妻婚"中的女性民俗心理是丰富而复杂的,在悲剧的张力建构中,女主人公"意外—反抗—默认"的内在民俗心理过程被生动地揭示出来。而对女性民俗心理的审美本质分析,则可让读者感受到女主人公"善良美—忍受美—圆熟美—母性美—凄凉美"的审美发展轨迹,这对于深入理解作家创作心理原型、进一步挖掘作品人性美的内涵意蕴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母亲 民俗心理 民俗审美
原文传递
张力蕴藉的全知叙述——柔石《为奴隶的母亲》重读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斌 《写作》 2007年第4期18-21,共4页
《为奴隶的母亲》,是柔石的一篇代表作,也是一部经典小说。像其它经典一样,自问世以来,不同的解读,是从来就未曾断绝过的。最初的,也是最具影响的解读,是将它视为无产阶级文学的突出代表,说它表现的,是妇制度对下层人民的压制... 《为奴隶的母亲》,是柔石的一篇代表作,也是一部经典小说。像其它经典一样,自问世以来,不同的解读,是从来就未曾断绝过的。最初的,也是最具影响的解读,是将它视为无产阶级文学的突出代表,说它表现的,是妇制度对下层人民的压制与迫害。自“改革开放”始,不同的解读就众声喧哗了:有人从人道立场出发,体验到作品深刻的人性思考;有人从文化批判入手,感悟到作家深层的传统文化忧虑;也有人从女性主义着眼,读出了对“男权中心”的无情批判;还有人从精神分析切入,发现了“潜在结构里”的“一个特殊的爱情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母亲 全知叙述 柔石 重读 蕴藉 张力 无产阶级文学 文化批判
下载PDF
《为奴隶的母亲》悲剧的文化价值——纪念“左联”成立六十周年 被引量:2
16
作者 池应智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1991年第2期93-96,57,共5页
在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众多的左翼青年作家中,柔石是引入注目的。这里固然有他作为“左联五烈士”之一的原因,但更有其作为鲁迅的忠实学生,一个才华出众的优秀小说家的艺术的原因。 三○年前后,急遽变化的政治斗争,把许多原来从事实... 在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众多的左翼青年作家中,柔石是引入注目的。这里固然有他作为“左联五烈士”之一的原因,但更有其作为鲁迅的忠实学生,一个才华出众的优秀小说家的艺术的原因。 三○年前后,急遽变化的政治斗争,把许多原来从事实际革命斗争的知识分子,推到文学的道路上来。他们打出了“左翼文学”的旗帜,用笔杆子与中国被压迫的劳苦大众一道,从黑暗中杀出一条生路,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但是,由于“左”倾路线的影响,有些人肤浅地理解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不适当地强调了文艺的社会功利性,在创作中出现了标语口号式的简单化倾向。在小说创作方面,蒋光赤、华汉、胡也频等人首倡的“革命加恋爱”模式风行一时,对此,鲁迅先生曾经给予了严厉而中肯的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母亲 “左联” 标语口号式 才华出众 柔石 蒋光赤 革命加恋爱 鲁迅文学 青年作家 简单化倾向
下载PDF
一篇现代主义文学的文本——《为奴隶的母亲》解读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东方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54,共5页
柔石的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内质上是一部现代主义文学的文本,从创作主体来看,柔石是左翼作家中的"现代派";就主题而言,《为奴隶的母亲》透视了人生存在的困境,具有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内蕴;从文体的角度考察,《为奴隶的... 柔石的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内质上是一部现代主义文学的文本,从创作主体来看,柔石是左翼作家中的"现代派";就主题而言,《为奴隶的母亲》透视了人生存在的困境,具有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内蕴;从文体的角度考察,《为奴隶的母亲》具有现代叙事方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母亲 柔石 存在主义哲学 叙事学
下载PDF
典妻:中国封建社会“无我”文化的怪胎──柔石《为奴隶的母亲》文化解读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兴泉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53-54,共2页
《为奴隶的母亲》发表后,许多评论家从社会学、政治学角度予以解读,本文则突破这一局限,另辟蹊径,把它放在中国封建社会“无我”文化的大背景上重新加以审视,并进一步指出:小说的深刻意义在于揭示了封建宗法文化对人性的戕害。
关键词 中国 封建社会 "无我"文化 柔石 奴隶母亲 文化解读 典妻制度 小说
下载PDF
二、三十年代“典妻”题材小说主题的揭示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霞云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45-49,共5页
作为中国婚姻制度的一部分,"典妻"以及相关的婚姻形式总是在民间或强或弱地存在着。自"五四"以来,这种民间习俗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与之相应的,典妻题材的小说也相继在文坛上出现。面对这一民族陋习,不同的作家依... 作为中国婚姻制度的一部分,"典妻"以及相关的婚姻形式总是在民间或强或弱地存在着。自"五四"以来,这种民间习俗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与之相应的,典妻题材的小说也相继在文坛上出现。面对这一民族陋习,不同的作家依据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社会环境和生存地域的不同以及在创作中所采取的叙事模式的不同,展现了对这一题材不同的挖掘。本文就拟从两方面来研究现代作家典妻题材主题挖掘深度的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妻 赌徒吉顺 奴隶母亲 丈夫 生人妻
下载PDF
俞岳与《二月》 被引量:1
20
作者 文心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6-113,共8页
左联作家柔石的《二月》改编为电影《早春二月》后,因其命运坎坷,早已是家喻户晓了。四十年后的2004年,三十集电视连续剧《早春二月》又改编上演,这就使我多了一份责任感。因为我外公俞岳就是剧中人萧涧秋或者说就是陶慕侃。俞岳的... 左联作家柔石的《二月》改编为电影《早春二月》后,因其命运坎坷,早已是家喻户晓了。四十年后的2004年,三十集电视连续剧《早春二月》又改编上演,这就使我多了一份责任感。因为我外公俞岳就是剧中人萧涧秋或者说就是陶慕侃。俞岳的胞弟俞文龙,则是柔石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为奴隶的母亲》中的老秀才。而在中国,随着柔石1931年的牺牲,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两部作品背后的事了。我不能再如我的外公一样“不立文字”“不著文字”和“不执文字”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月》 奴隶母亲 小说改编 电视连续剧 左联作家 柔石 责任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