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近空间系统效能分析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凡德 杨维东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63-67,共5页
临近空间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构筑并分析临近空间系统是该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临近空间系统所涉及的因素很多,分析也比较复杂,综述了临近空间环境特征及其对临近空间系统的影响,从平台、载荷、指挥控制以及应用系统4个方面对临近... 临近空间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构筑并分析临近空间系统是该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临近空间系统所涉及的因素很多,分析也比较复杂,综述了临近空间环境特征及其对临近空间系统的影响,从平台、载荷、指挥控制以及应用系统4个方面对临近空间系统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临近空间系统能力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为临近空间系统研究及其评估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系统 临近空间环境 效能
下载PDF
云理论的临近空间系统效能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晓东 王俐莉 熊艳晔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33-136,共4页
针对在临近空间复杂系统的效能评估过程中存在主观因素对评估结果干扰的问题,根据临近空间系统评估指标的特点,提出了基于云理论的临近空间系统效能评估模型;通过求各指标的云模型表征及各指标参数的权重对临近空间系统效能指标进行了... 针对在临近空间复杂系统的效能评估过程中存在主观因素对评估结果干扰的问题,根据临近空间系统评估指标的特点,提出了基于云理论的临近空间系统效能评估模型;通过求各指标的云模型表征及各指标参数的权重对临近空间系统效能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估;实例分析说明云重心评估法对临近空间系统效能评估是科学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重心理论 临近空间系统 效能评估
下载PDF
临近空间平台:应急通信的有效手段 被引量:8
3
作者 甘仲民 《数字通信世界》 2008年第6期45-49,共5页
在抗震救灾等应急事件中,提供可靠而有效的通信保障至关重要,需要有线与无线、地面与空间的结合,采取多种手段。遵循平战结合的原则,本文阐述了临近空间平台系统的概念和原理、特点和优势,利用其作为应急通信的有效手段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在抗震救灾等应急事件中,提供可靠而有效的通信保障至关重要,需要有线与无线、地面与空间的结合,采取多种手段。遵循平战结合的原则,本文阐述了临近空间平台系统的概念和原理、特点和优势,利用其作为应急通信的有效手段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说明开发此系统需要解决的若干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救灾 通信 临近空间平台系统
下载PDF
临近空间多任务规划求解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敏 杨昌昊 程飞 《航空计算技术》 2008年第5期1-4,共4页
构造临近空间信息系统多任务规划的一种新的理想解概念——ε-理想解,来表示每一个局中人在作方案决策时给定一个权衡值。证明了求解ε-最优理想解充要条件是求单一任务分配策略的最优理想解的规划问题,阐述了具有不同权衡值下的ε-最... 构造临近空间信息系统多任务规划的一种新的理想解概念——ε-理想解,来表示每一个局中人在作方案决策时给定一个权衡值。证明了求解ε-最优理想解充要条件是求单一任务分配策略的最优理想解的规划问题,阐述了具有不同权衡值下的ε-最优理想解。示例表明了智能规划方法对临近空间信息系统多任务分配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信息系统 多任务智能规划 ε-理想解 ε-最优理想解
下载PDF
临近空间信息系统综合效能评估 被引量:2
5
作者 湛腾西 刘湘伟 李俊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61-64,共4页
与航空和航天信息系统相比,临近空间信息系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为了评估临近空间信息系统的综合效能,重点探讨了系统在目标连续监视时基于ADC计算综合效能的方法,给出了整个系统可用度、可信度和系统作战能力的计算模型。
关键词 临近空间信息系统 效能评估 ADC方法
下载PDF
改进灰色层次效能法在临近空间平台效能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薛永江 李体方 《航天制造技术》 2010年第6期40-43,共4页
针对临近空间平台系统的特点和应用前景,从环境适用性、飞行性能、平台性能、生存能力和可用性五个方面构建了完整的临近空间平台系统层次指标体系。结合灰色理论,在引入最优传递矩阵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对灰色层次效能方法进行改进,... 针对临近空间平台系统的特点和应用前景,从环境适用性、飞行性能、平台性能、生存能力和可用性五个方面构建了完整的临近空间平台系统层次指标体系。结合灰色理论,在引入最优传递矩阵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对灰色层次效能方法进行改进,实现了对临近空间平台系统效能的评估,为系统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平台系统 指标体系 最优传递矩阵 效能评估
下载PDF
临近空间飞行平台青藏高原大气NO_(x)原位观测实验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馨悦 杜丹 +2 位作者 闫召爱 张爱兵 胡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7期3348-3356,共9页
大气NO_(x)气体分析仪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系统”“太阳风暴在临近空间环境的响应”任务的主载荷之一,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原位探测临近空间大气NO_(x)的载荷,并已成功测量临近空间高空气球飞行路径NO、NO_(2... 大气NO_(x)气体分析仪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系统”“太阳风暴在临近空间环境的响应”任务的主载荷之一,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原位探测临近空间大气NO_(x)的载荷,并已成功测量临近空间高空气球飞行路径NO、NO_(2)、NO_(x)混合比.分析仪基于可见-紫外光谱吸收法原理,用动态流导法将飞行路径上1×103~1×10^(5) Pa的自然大气压缩至8×10^(4)~1×10^(5) Pa,构建了长期稳定的常压工作环境,把商用氮氧化物光谱仪的适用范围从地表拓展到高空.2019和2020年夏季,中纬度青藏高原大柴旦地区开展的两次高空气球科学实验均搭载了大气NO_(x)气体分析仪,实现了对流层5 km到平流层30 km大气NO_(x)的原位测量,并获取了青藏高原上空NO、NO_(2)、NO_(x)混合比的科学探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NO_(x)气体分析仪 临近空间NO_(x)原位探测 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系统 高空气球科学实验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临近空间平台系统效能评估及稳定性分析
8
作者 赵永龙 韩晓明 余丽山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23,108,共8页
从6个方面建立临近空间平台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灰色层次评估模型。针对数据获取不准确导致的评估结果不确定性,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评估结果开展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蒙特卡罗的评估与灰色层次评估结果一致,即采用灰色... 从6个方面建立临近空间平台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灰色层次评估模型。针对数据获取不准确导致的评估结果不确定性,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评估结果开展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蒙特卡罗的评估与灰色层次评估结果一致,即采用灰色层次模型对临近空间平台系统效能评估结果是可信的,为临近空间平台系统效能评估提供一种合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动态临近空间平台系统 灰色层次模型 蒙特卡罗 效能评估 稳定性分析 BETA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