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面交叉路口的规划与设计》连载(二十三) 第七章 转角处理与转向车道(九)
1
作者 徐耀赐 《道路交通管理》 2022年第7期28-31,共4页
7.7.6.4 时距接受原理(上接第6 期)针对左转向专用车道的规划设计,不需考虑来车距离,但必须了解同向前后相邻两车的间距相关的细节。在探讨储车长度的设计细节前,首先须了解临界时距与随车时距的内涵。二者都是依据对车辆左转向困难度... 7.7.6.4 时距接受原理(上接第6 期)针对左转向专用车道的规划设计,不需考虑来车距离,但必须了解同向前后相邻两车的间距相关的细节。在探讨储车长度的设计细节前,首先须了解临界时距与随车时距的内涵。二者都是依据对车辆左转向困难度的估量而来,其中最常见的理论基础是“时距接受原理”,如图7-1 所示。时距接受原理在道路交通工程界通常被简称为“时距原理”,诠释此原理最重要的两个参数是临界时距与随车时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工程 专用车道 平面交叉路口 临界 随车 转向车道 规划设计 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相邻桩基施工临界时间间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冬梅 高云河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36-39,共4页
文章通过对相邻桩基的破坏机理进行分析,采用合理的力学模型对相邻桩基施工进行模拟,并结合工程实例,计算出相邻桩施工临界时间间隔,并分析了影响因素,以达到尽量缩短桩基础施工工期、提高整体工程进度的目的。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临界 施工工期
下载PDF
某桥邻桩施工临界时间控制
3
作者 朱广山 顾金水 +1 位作者 孙秀波 于玲 《北方交通》 2006年第11期38-40,共3页
在影响群桩基础施工质量的因素中,相邻桩施工时间间隔是一个关键性因素。它不仅仅影响桩基础的施工质量,而且影响桩基础的施工进度,进而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度。作者通过分析某桥相邻桩施工临界时间间隔,通过声波检测方法验证了相邻桩... 在影响群桩基础施工质量的因素中,相邻桩施工时间间隔是一个关键性因素。它不仅仅影响桩基础的施工质量,而且影响桩基础的施工进度,进而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度。作者通过分析某桥相邻桩施工临界时间间隔,通过声波检测方法验证了相邻桩基在临界时间间隔施工情况下桩基混凝土质量,并分析了影响临界时间相关因素。达到了尽量缩短桩基础施工工期、提高整体工程进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临界 施工工期 声波测试
下载PDF
行人穿越机动车流临界时距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金光浩 边扬 +1 位作者 荣建 赵光华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2年第6期22-25,共4页
为研究各因素对行人穿越机动车流临界时距的影响机理,在大量采集过街行人接受与拒绝机动车间隙数据的基础上,采用Raff法计算临界时距,再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临界时距影响因素,进而建立行人临界时距计算模型。经分析发现行人临界时距与... 为研究各因素对行人穿越机动车流临界时距的影响机理,在大量采集过街行人接受与拒绝机动车间隙数据的基础上,采用Raff法计算临界时距,再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临界时距影响因素,进而建立行人临界时距计算模型。经分析发现行人临界时距与行人类型、行人等待时间、机动车类型、机动车流速度和流量相关。利用其他区域数据对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计算得到的临界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接受理论 临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无信号控制路段过街横道处行人过街行为 被引量:11
5
作者 段坚堤 龙科军 李磊 《系统工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6-121,共6页
为了解析无信号控制路段过街横道处的行人过街行为机理,采集了长沙市8处过街横道处的行人过街行为数据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以过街决策(通过/停止)为因变量,选择行人个体属性、交通条件和道路条件三方面的7个... 为了解析无信号控制路段过街横道处的行人过街行为机理,采集了长沙市8处过街横道处的行人过街行为数据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以过街决策(通过/停止)为因变量,选择行人个体属性、交通条件和道路条件三方面的7个指标作为自变量,建立了行人过街决策的Logistic回归模型,应用SPSS软件标定了Logistic回归方程参数。绘制行人选择"通过"概率-车头时距曲线,得到多种情形下行人过街的临界接受车头时距。结果表明:(1)在显著性检验水平0.05下,车头时距、车速、车型、车道数、行人性别、年龄、过街人群人数对行人过街决策具有显著性影响;(2)车型、车道数、过街人群人数、行人年龄、性别对行人采纳的临界车头时距有显著影响。行人过街决策的Logistic回归模型和临界车头时距分析结果为行人过街安全分析、行人过街设施选型设计和行人信号控制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行人过街模型 LOGISTIC回归 过街横道 临界车头
原文传递
基于“移动水坝”的高速公路雨天行车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乔建刚 吴艳霞 张雪洁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4-311,共8页
为了减少雨天交通安全隐患,保障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根据雨天高速公路实际行车状态、路面径流特点和车辆水膜相互作用探究雨天安全行车速度。首先,提出"移动水坝"概念,并分析"移动水坝"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形成机理;依... 为了减少雨天交通安全隐患,保障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根据雨天高速公路实际行车状态、路面径流特点和车辆水膜相互作用探究雨天安全行车速度。首先,提出"移动水坝"概念,并分析"移动水坝"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形成机理;依据水力学基本理论探究"移动水坝"现象中水膜厚度和车辆滑水限速值的变化规律;然后,利用Fluent软件仿真车辆对水流的阻挡作用,依据外侧车道大车行车间距的水压力探究连续"移动水坝"形成的条件,并确定外侧车道大车在不同行驶速度下相应的临界车头时距;最后,应用流体力学原理仿真分析车辆行驶速度和水膜厚度与轮胎受到的动水压力之间的关系,确定不同降雨强度下内侧车道小客车的滑水限速值。研究结果表明:雨天在高速公路外侧车道行驶的大车会对路面径流产生阻挡作用,出现"移动水坝"现象;"移动水坝"作用下水膜厚度较正常排水状态下增加,导致内侧车道行驶的小客车滑水限速值降低;设定试验条件下外侧车道大车间距40m时,两车的水坝作用连续,增加大车车头时距可以减弱连续"移动水坝"作用;车辆行驶过程中轮胎受到的动水压力随水膜厚度及行驶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小客车在"移动水坝"作用下发生滑水的概率增加,根据轮胎动水压力值和滑水值确定不同降雨强度对应的临界滑水速度,可相应作为雨天高速公路小客车行驶速度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移动水坝 Fluent仿真 临界滑水限速 临界车头 水膜厚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