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相关系数的ISAR干扰效果评估方法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源 陈惠连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8-470,共3页
从二维相关系数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对ISAR压制干扰效果的评估方法。该方法能清楚地反映受干扰目标从临界干扰到严重干扰整个干扰过程中目标ISAR图像失真程度;并将干扰效果评估量化在0~1之间,具有归一化的优点。就射频噪声干扰模式... 从二维相关系数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对ISAR压制干扰效果的评估方法。该方法能清楚地反映受干扰目标从临界干扰到严重干扰整个干扰过程中目标ISAR图像失真程度;并将干扰效果评估量化在0~1之间,具有归一化的优点。就射频噪声干扰模式和调相噪声干扰模式对ISAR进行了干扰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该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压制干扰 评估方法 相关系数 临界干扰 严重干扰
下载PDF
超宽带对典型调频引信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熊久良 武占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97-2002,共6页
针对实际应用中某型调频引信意外发火的问题,构建了引信超宽带(ultra-wide band,UWB)辐照效应试验系统,开展了辐照效应试验,分析了UWB对该型引信安全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引信的失效机理。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UWB会造成受试引信意外... 针对实际应用中某型调频引信意外发火的问题,构建了引信超宽带(ultra-wide band,UWB)辐照效应试验系统,开展了辐照效应试验,分析了UWB对该型引信安全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引信的失效机理。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UWB会造成受试引信意外发火;重复频率越高,UWB对受试引信的干扰能力越强。同为100 k V/m的辐照场强,单次、10 Hz重频、20 Hz重频和50 Hz重频触发条件下引信发火率分别约为20%、30%、50%、80%。受试引信失效机理为:UWB辐射能量直接作用在引信天线和圆柱屏蔽腔体上,引起公共地电位波动,瞬变电压通过公共地电位传导至执行电路电源端,电源端瞬变电压上升率超过了晶闸管临界电压上升率,导致晶闸管意外导通,从而使引信发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引信 超宽带电磁脉冲 安全性 辐照效应 失效机理 临界干扰场强
下载PDF
典型米波无线电引信电磁脉冲辐照效应 被引量:11
3
作者 熊久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371-3380,共10页
为客观评价某型米波无线电引信的抗电磁脉冲(EMP)干扰能力,构建了引信电磁脉冲辐照效应试验系统,开展了超宽带电磁脉冲(UWBEMP)、核电磁脉冲(NEMP)、雷电电磁脉冲(LEMP)辐照效应试验,分析了受试引信的效应规律和失效机理。试验结果表明... 为客观评价某型米波无线电引信的抗电磁脉冲(EMP)干扰能力,构建了引信电磁脉冲辐照效应试验系统,开展了超宽带电磁脉冲(UWBEMP)、核电磁脉冲(NEMP)、雷电电磁脉冲(LEMP)辐照效应试验,分析了受试引信的效应规律和失效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电磁脉冲辐照条件下,受试引信最敏感受试姿态为引信装定孔正对天线,弹体方向与电场方向平行;主要能量耦合通道为弹体;一定参数的UWBEMP和NEMP可以造成引信意外发火,而LEMP不能造成引信发火;重复频率越高,电磁脉冲对引信的干扰能力越强,同为70 kV/m的UWBEMP辐照场强,单次、10 Hz重频、20 Hz重频和50 Hz重频触发条件下引信的发火率分别约为20%、60%、80%、100%;晶闸管(SCR)为电磁脉冲作用下引信执行电路的敏感器件;受试引信的失效机理为:辐射能量通过弹体耦合到执行电路电源端,耦合电压瞬态变化率超过了晶闸管断态电压临界上升率而使晶闸管导通,进而导致引信意外发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波无线电引信 电磁脉冲 辐照效应 失效机理 临界干扰场强
下载PDF
连续波多普勒引信雷电电磁脉冲辐照效应 被引量:8
4
作者 熊久良 武占成 +3 位作者 孙永卫 杨清熙 程二威 王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7-162,共6页
为了研究雷电电磁脉冲场对连续波多普勒引信安全性能的影响,确定引信的能量耦合通道和效应规律,构建了引信雷电电磁脉冲辐照试验系统,并开展了该引信雷电电磁脉冲辐照效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受试引信最佳能量耦合姿态为引信竖直向上,... 为了研究雷电电磁脉冲场对连续波多普勒引信安全性能的影响,确定引信的能量耦合通道和效应规律,构建了引信雷电电磁脉冲辐照试验系统,并开展了该引信雷电电磁脉冲辐照效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受试引信最佳能量耦合姿态为引信竖直向上,弹体轴线与辐射场传播方向垂直,三角环天线平面垂直于辐射场传播方向;主要能量耦合通道为弹体;不同辐照波形下引信的临界干扰场强不同,在配用152 mm弹体时,1.2/50,5.4/70,0.25/100和10/350μs波形的临界干扰场强分别约为74,60,65和75kV/m。雷电电磁脉冲对受试引信的作用机理为:辐射能量通过弹体耦合到执行电路输入端,由于感应信号脉冲宽度满足触发脉冲宽度的最低要求,从而推动引信执行电路误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引信 雷电电磁脉冲 辐照效应 临界干扰场强 耦合通道 失效机理
下载PDF
连续波Doppler引信扫频波辐照效应 被引量:5
5
作者 熊久良 武占成 孙永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220-4225,共6页
为研究扫频波对连续波Doppler引信的效应规律及作用机理,开展了典型引信扫频波辐照效应试验,结合现有文献研究结论,提出了普适的扫频波辐照下连续波Doppler引信效应规律及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扫频波辐照下引信会意外发火,引信临界... 为研究扫频波对连续波Doppler引信的效应规律及作用机理,开展了典型引信扫频波辐照效应试验,结合现有文献研究结论,提出了普适的扫频波辐照下连续波Doppler引信效应规律及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扫频波辐照下引信会意外发火,引信临界干扰电场强度与扫频频段有关;扫频步长、频点驻留时间与引信是否意外发火密切相关,受试引信意外发火时要求扫频步长≥7 k Hz,频点驻留时间≤483 ms;扫频参数不会影响受试引信临界干扰电场强度。扫频波辐照下连续波Doppler引信意外发火原因为:扫频波频率变化导致引信自差机振荡状态发生跳变,引起高频电路输出电压波动,从而推动执行级误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频波 连续波Doppler引信 扫频步长 频点驻留时间 临界干扰场强 失效机理
下载PDF
步进式扫频波对某型分米波引信的干扰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熊久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25-1231,共7页
为研究步进式扫频波(SSFW)对某型分米波引信的干扰规律,理论推导并分析了步进式扫频波干扰下引信的启动特性,开展了辐照效应试验,确定了受试引信步进式扫频波干扰规律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步进式扫频波可以使受试引信意外发火;... 为研究步进式扫频波(SSFW)对某型分米波引信的干扰规律,理论推导并分析了步进式扫频波干扰下引信的启动特性,开展了辐照效应试验,确定了受试引信步进式扫频波干扰规律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步进式扫频波可以使受试引信意外发火;(2)引信对步进式扫频波的敏感因素包括扫频频段、扫频步长、能量和频点驻留时间;(3)扫频步长和频点驻留时间分别影响引信检波电压脉冲幅值与重复周期,在其他参数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受试引信意外发火时要求扫频步长≥3 k Hz,频点驻留时间≤20 ms;(4)受试引信临界干扰场强不受扫频参数的影响;(5)扫频波对受试引信的干扰机理为:扫频波频率变化导致引信自差机振荡状态发生跳变,引起高频电路输出电压波动,进而推动引信执行电路误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进式扫频波 分米波引信 扫频步长 频点驻留时间 临界干扰场强 失效机理
下载PDF
连续波多普勒引信单频连续波辐照效应规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熊久良 武占成 +1 位作者 孙永卫 程二威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0-255,共6页
为研究单频连续波对连续波引信装置的辐照效应规律,在200 V/m场强范围内,对加电工作状态典型引信装置开展了单频连续波辐照效应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普适的单频连续波辐照下连续波多普勒引信装置效应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引信装置... 为研究单频连续波对连续波引信装置的辐照效应规律,在200 V/m场强范围内,对加电工作状态典型引信装置开展了单频连续波辐照效应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普适的单频连续波辐照下连续波多普勒引信装置效应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引信装置具有最佳能量耦合方向,该方向且与引信装置的具体结构有关;天线为单频连续波辐照下引信装置的主要能量耦合通道,弹体作为天线的一部分也会产生影响;引信装置存在敏感频点和敏感频段,在本振频率附近,引信装置临界干扰场强可达几V/m;不同引信装置抗单频连续波干扰的能力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频连续波 连续波多普勒引信 辐照效应 临界干扰场强 倍频效应
下载PDF
基于临界干扰量的动态清蜡周期预测新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万有 郑春峰 李昂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4-132,共9页
渤海油田井筒动态结蜡剖面受流体温度场、压力场分布影响无法准确预测,易使结蜡电泵油井的生产协调点向左偏移,生产井产量下降、井底流压升高。首次定义了临界干扰产液量、临界干扰产量百分比、临界干扰结蜡厚度及对应的清蜡周期,按照... 渤海油田井筒动态结蜡剖面受流体温度场、压力场分布影响无法准确预测,易使结蜡电泵油井的生产协调点向左偏移,生产井产量下降、井底流压升高。首次定义了临界干扰产液量、临界干扰产量百分比、临界干扰结蜡厚度及对应的清蜡周期,按照不同程度的临界干扰百分比将清蜡周期划分为安全生产、过渡生产和危险生产等3个生产区域。应用节点系统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动态结蜡剖面、温度、压力与产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了一种基于临界干扰量的动态清蜡周期预测新模型,并对金县1-1油田3口井15个清蜡周期内的生产动态及清蜡周期影响因素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新模型预测的清蜡周期与实测数据平均误差为10.6%,可满足现场需要;在相同临界干扰产量百分比条件下,随着产液量、含水率以及气油比的增加,清蜡周期随之增加。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油田清防蜡工艺优选、生产制度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干扰 动态清蜡周期 预测模型 电泵井 渤海油田
下载PDF
混响室条件下线缆共模干扰临界辐射干扰场强测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德洲 魏光辉 +1 位作者 潘晓东 卢新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37-844,共8页
为在混响室中线缆共模干扰时的设备(EUT)进行临界辐射干扰场强测试,并确保与开阔场中测试结果一致,该文推导了线缆上共模电流满足的方程,将共模电流分解为相应的特征电流,计算了终端负载任意时线缆最大方向性系数的变化范围。以单导体... 为在混响室中线缆共模干扰时的设备(EUT)进行临界辐射干扰场强测试,并确保与开阔场中测试结果一致,该文推导了线缆上共模电流满足的方程,将共模电流分解为相应的特征电流,计算了终端负载任意时线缆最大方向性系数的变化范围。以单导体传输线和同轴线为EUT,分别在混响室和开阔场中测试线缆的临界干扰场强,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最大方向性系数的计算结果可以保证两种不同场地中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双线的共模干扰以及同轴线均可以等效为单线,且线缆弯曲对测试结果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响室 临界干扰场强 线缆 方向性系数
下载PDF
瞬态瑞利波法定量分析二维空洞的形状参数和位置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德平 江刚 +3 位作者 李铮 钟炜华 李金鑫 周小平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77,共7页
空洞的存在对地下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有必要采取物探方法探测空洞的形状和位置。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瑞利波在含空洞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提出了定量分析空洞形状参数和位置的计算方法。根据入射瑞利波和反射瑞利波传播时间差确定空洞的水... 空洞的存在对地下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有必要采取物探方法探测空洞的形状和位置。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瑞利波在含空洞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提出了定量分析空洞形状参数和位置的计算方法。根据入射瑞利波和反射瑞利波传播时间差确定空洞的水平位置,基于临界干扰频率法获得空洞的埋深,用能量衰减率法确定空洞的大小。结果表明:瑞利波沿介质表面传播过程中遇到空洞会发生反射和能量衰减,获得的空洞位置和形状参数相比实际值的误差较小,达到较高的精确度。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瑞利波 地下空洞 衰减率 临界干扰频率
下载PDF
混响室与均匀场临界辐射干扰场强等效测试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德洲 魏光辉 +1 位作者 潘晓东 纪凯夫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59-965,共7页
为解决混响室条件下设备的临界辐射干扰场强测试结果与均匀场相关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测试场地EUT的接收功率相等的临界辐射干扰场强测试方法.首先通过理论推导,得到混响室条件下被测设备临界辐射干扰场强计算公式;然后采... 为解决混响室条件下设备的临界辐射干扰场强测试结果与均匀场相关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测试场地EUT的接收功率相等的临界辐射干扰场强测试方法.首先通过理论推导,得到混响室条件下被测设备临界辐射干扰场强计算公式;然后采用电磁场仿真软件FEKO,建立混响室和均匀场的仿真模型,在理想情况下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最后以ETS 3142E型天线为被测设备,分别在混响室和开阔场中对该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临界辐射干扰场强与均匀场有较好的一致性;由于考虑了混响室的全向辐照电磁环境,测试结果具有较小的相对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响室 临界辐射干扰场强 相关性 接收功率
下载PDF
追越状态下船舶临界失控水动力干扰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言民 裴金林 +2 位作者 杨柯 刘强 关宏旭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3年第2期230-233,共4页
基于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和船-船水动力干扰数学模型,提出了由于船间水动力干扰导致的船舶临界失控发生的条件,分析追越状态不同船舶横向间距、不同船舶速度以及不同水深吃水比等条件下船-船干扰力和力矩与船舶横向力、船舶舵力及力矩... 基于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和船-船水动力干扰数学模型,提出了由于船间水动力干扰导致的船舶临界失控发生的条件,分析追越状态不同船舶横向间距、不同船舶速度以及不同水深吃水比等条件下船-船干扰力和力矩与船舶横向力、船舶舵力及力矩间的关系,研究船舶临界失控区的尺度,证明船舶临界失控水动力干扰区的存在,给出了船舶临界失控水动力干扰区随船舶横向间距、船舶速度及水深吃水比的变化规律.追越船转船力矩失控区在(-0.6~-0.5)L,追越船速度提高,临界失控干扰区尺度减小;被追越船干扰力临界失控区在(-1~1)L,转船力矩失控区域在船尾方向(-0.5~0.5)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越 船间水动力干扰 临界水动力干扰 临界失控水动力干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