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最小间距模型 被引量:23
1
作者 肖忠斌 王炜 +1 位作者 李文权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5-108,129,共5页
分析了影响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间距的各种因素,给出了互通立交间距的基本定义及假设,引入临界安全间隙概念,采用概率论、可接受间隙理论及运动学的方法,在保证车辆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互通立交加、减速车道长度及车辆完成车道... 分析了影响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间距的各种因素,给出了互通立交间距的基本定义及假设,引入临界安全间隙概念,采用概率论、可接受间隙理论及运动学的方法,在保证车辆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互通立交加、减速车道长度及车辆完成车道变换所需要的基本路段的长度,从系统的角度构建了互通立交最小间距模型。通过与仿真软件CORSIM模型的求解值比较验证了该模型是有效的,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适宜的最小间距为1.0~2.0km,说明我国现行规范中立交间距的设计标准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最小间距 运动学 互通立交 临界安全间隙
下载PDF
城市高架路下匝道地面联接段最小长度模型 被引量:11
2
作者 肖忠斌 王炜 +1 位作者 李文权 张旭旻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71-1076,共6页
为了提高下匝道地面联结段的系统通行能力,提出了一种计算联结段长度的方法.给出了地面联结段的基本定义及假设,分析了地面联结段构造特性及交通流特性.采用临界安全间隙理论、概率论及运动学方法,综合考虑车辆驶离匝道后汇入地面道路... 为了提高下匝道地面联结段的系统通行能力,提出了一种计算联结段长度的方法.给出了地面联结段的基本定义及假设,分析了地面联结段构造特性及交通流特性.采用临界安全间隙理论、概率论及运动学方法,综合考虑车辆驶离匝道后汇入地面道路、完成交织运行和顺利驶入下游交叉口左转车道的运行过程,从系统的角度构建下匝道地面联结段的最小长度模型.对于新建道路,根据模型计算可确定联结段的最小长度;对于现有道路,将实测值与模型计算值进行比较,可分析地面联结段产生拥堵原因,便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最后结合实测调查数据,通过与CORSIM仿真模型的输出值进行比较,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长度 高架道路 下匝道 临界安全间隙
下载PDF
无信号人行横道交通流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应东 牛惠民 +1 位作者 王建强 李世威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21,共6页
考虑到行人穿越人行横道特点和心理因素,构建人行横道处机动车和行人相互干扰行为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模型中重新制定行人和机动车的冲突干扰规则,引入临界安全间隙和临界决策间隙概念计算行人的通过概率,根据行人过街等待时间阈值定义... 考虑到行人穿越人行横道特点和心理因素,构建人行横道处机动车和行人相互干扰行为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模型中重新制定行人和机动车的冲突干扰规则,引入临界安全间隙和临界决策间隙概念计算行人的通过概率,根据行人过街等待时间阈值定义了行人的冒险概率。模拟结果显示,临界决策间隙、行人忍耐时间阈值和行人的临界跟随间隙对机动车与行人流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行人的临界跟随间隙对交通流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人行横道 行人心理 元胞自动机 临界安全间隙 临界跟随间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