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界区退火处理对0.15C-1.5Mn-1.5Al冷轧TRIP钢相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景财年 刘在学 +2 位作者 王作成 王明刚 金成俊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0-614,共5页
利用热膨胀仪、热处理实验、拉伸实验和X衍射实验研究了不同临界退火温度对0.15C-1.5Mn-1.5Al TRIP钢相变、残余奥氏体特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临界退火温度下的热膨胀曲线具有相同的变化过程,两相区奥氏体含量随临界退火温... 利用热膨胀仪、热处理实验、拉伸实验和X衍射实验研究了不同临界退火温度对0.15C-1.5Mn-1.5Al TRIP钢相变、残余奥氏体特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临界退火温度下的热膨胀曲线具有相同的变化过程,两相区奥氏体含量随临界退火温度的升高而上升,而其碳含量则下降;临界退火温度影响试样的残余奥氏体特征和力学性能,820℃退火处理时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为14%,碳的质量分数为1.36%;力学性能也是820℃退火时最佳,强塑积可达25400 MPa.%,且变形过程中具有高的瞬时加工硬化指数(n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钢 临界热处理 相变 力学性能 残余奥氏体
原文传递
临界区加热温度对低碳当量冷轧超高强双相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伟 朱晓东 《宝钢技术》 CAS 2017年第2期15-18,共4页
利用CCT-AWY型设备进行连续退火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临界区加热温度对冷轧超高强双相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的体积分数不断增长;在适当的退火温度下,可以获得近等轴铁素体和均匀分布马氏... 利用CCT-AWY型设备进行连续退火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临界区加热温度对冷轧超高强双相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的体积分数不断增长;在适当的退火温度下,可以获得近等轴铁素体和均匀分布马氏体的双相组织。试验用钢的强度、延伸率、显微硬度以及断口形貌与加热温度、显微组织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钢 临界热处理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下载PDF
低碳低合金钢在临界区加热时奥氏体形成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佐仁 孙嵩山 《上海金属》 CAS 1991年第1期30-39,共10页
本文研究了低碳低合金钢在临界区温度加热时的奥氏体形成过程:奥氏体形核、珠光体溶解和向珠光体区域长入;向铁素体中缓慢长入和与铁素体二相之间的最后成分平衡过程等三个阶段。通过相界面微区合金成分分布测定,提出了控制奥氏体形成... 本文研究了低碳低合金钢在临界区温度加热时的奥氏体形成过程:奥氏体形核、珠光体溶解和向珠光体区域长入;向铁素体中缓慢长入和与铁素体二相之间的最后成分平衡过程等三个阶段。通过相界面微区合金成分分布测定,提出了控制奥氏体形成三阶段的限制环节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钢 临界热处理 奥氏体
下载PDF
临界区热处理对腐蚀疲劳抗力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正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1984年第2期21-30,共10页
用悬臂梁弯曲试样测定了低碳钢和高强度结构钢经临界区热处理和常规热处理后的腐蚀疲劳裂缝扩展速度。试验是在恒电位下浸入天然海水中进行的。为了弄清临界区热处理对腐蚀疲劳抗力的影响机制,还作了广泛的电子扫描断口分析,金相分析和... 用悬臂梁弯曲试样测定了低碳钢和高强度结构钢经临界区热处理和常规热处理后的腐蚀疲劳裂缝扩展速度。试验是在恒电位下浸入天然海水中进行的。为了弄清临界区热处理对腐蚀疲劳抗力的影响机制,还作了广泛的电子扫描断口分析,金相分析和特殊的浸蚀试验, 结果表明,临界区热处理不但能显著提高低碳钢的屈服强度。还能大幅度地提高腐蚀疲劳裂缝扩展的门坎值△K_(tho)。后者是复合组织中大量岛状铁素体的存在,从而增强裂缝尖端的闭塞效应造成的。高强度结构钢,经临界区热处理后。由于岛状铁素体细小,并且数量少,在相同强度条件下,与常规热处理相比,对△K_(th)没有明显影响,但是,由于临界区热处理可以减轻晶间杂质的偏析,从而导致了裂缝扩展速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热处理 腐蚀疲劳 疲劳抗力 高强度结构钢 裂缝扩展速度 低碳钢 碳素钢
下载PDF
临界区热处理对20MnV钢低温韧性的影响
5
作者 李智超 杨月君 +1 位作者 王洪才 林晓娉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1988年第2期21-28,共8页
本文采用不同的原始组织、加热速度或不同的临界区保温时间,使复合组织中α、M二相的相对含量及分布形态发生变化。试验表明:铁素体以针条形态,对提高低温韧性有益。但有最佳含量,含量过多或过少都可引起韧性降低。
关键词 复合组织 保温时间 原始组织 相对含量 速度 二相 临界热处理 铁素体相 临界淬火 亚温淬火 低温韧性
下载PDF
9Ni钢临界区热处理
6
作者 李丛 张玉妥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13-16,共4页
采用热力学软件Thermo-Calc计算了9Ni钢相图、相变温度以及合金元素Ni在奥氏体和铁素体中的含量。计算结果表明:Ni扩大了奥氏体区,并且当温度低于700℃时在奥氏体中形成偏聚。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经淬火+临... 采用热力学软件Thermo-Calc计算了9Ni钢相图、相变温度以及合金元素Ni在奥氏体和铁素体中的含量。计算结果表明:Ni扩大了奥氏体区,并且当温度低于700℃时在奥氏体中形成偏聚。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经淬火+临界区淬火+回火处理的9Ni钢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9Ni钢显微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组织和逆变奥氏体,逆变奥氏体约占7%,9Ni钢的冲击断口含有大量韧窝,强韧性满足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NI钢 临界热处理 逆变奥氏体
下载PDF
临界区热处理工艺对低合金可膨胀管材组织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李远征 毕宗岳 +3 位作者 刘清友 韦奉 张峰 何石磊 《焊管》 2014年第9期14-18,共5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临界区热处理工艺对一种低合金可膨胀管材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工艺条件下,试验钢的组织主要为铁素体+贝氏体+M/A组织。当加热温度从750℃升高至840℃时,组织粗化...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临界区热处理工艺对一种低合金可膨胀管材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工艺条件下,试验钢的组织主要为铁素体+贝氏体+M/A组织。当加热温度从750℃升高至840℃时,组织粗化,M/A组织体积分数增加及A比例的降低,导致试样强度出现峰值,屈强比和冲击韧性不断降低,均匀延伸率和n不断升高。研究发现,临界区加热温度为780-810℃时试验钢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管 临界热处理 M/A 组织性能
下载PDF
临界区热处理工艺对X80大变形管线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霍松波 姜金星 左秀荣 《钢铁研究》 CAS 2013年第2期25-28,共4页
采用拉伸、夏比冲击、落锤撕裂(DWTT)及SEM等试验方法,研究了临界区热处理工艺生产的X80大变形管线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800~860℃保温15 min淬火后,强度可达到X80大变形管线钢要求,并具有优异的变形性能和极佳的... 采用拉伸、夏比冲击、落锤撕裂(DWTT)及SEM等试验方法,研究了临界区热处理工艺生产的X80大变形管线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800~860℃保温15 min淬火后,强度可达到X80大变形管线钢要求,并具有优异的变形性能和极佳的低温冲击韧性,-20℃夏比冲击功均值大于240 J,夏比冲击剪切面积均值大于90%,-15℃DWTT剪切面积均值大于85%,同时拉伸曲线呈拱顶型。上述工艺参数条件下淬火后,得到铁素体加马氏体双相组织,马氏体体积分数为16.1%~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热处理 X80大变形管线钢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原文传递
临界区退火对不同硅含量超高强双相钢组织和性能及加工硬化行为的影响
9
作者 李伟 朱晓东 《宝钢技术》 CAS 2017年第5期21-26,共6页
研究了临界区退火对不同硅含量超高强双相钢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以及加工硬化行为的影响,最终通过硅的添加以及临界区退火温度的匹配,得到了一种强度和韧性结合良好的新型双相钢。研究表明,随着硅的增加,组织形貌上马氏体条带结构以及铁... 研究了临界区退火对不同硅含量超高强双相钢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以及加工硬化行为的影响,最终通过硅的添加以及临界区退火温度的匹配,得到了一种强度和韧性结合良好的新型双相钢。研究表明,随着硅的增加,组织形貌上马氏体条带结构以及铁素体的形态变化不明显;力学性能上,相同退火温度下对应的试样屈服强度以及屈强比均减小,而不同退火温度下试样之间的抗拉强度差异变小。Hollomon分析表明,加工硬化行为遵从两阶段加工硬化机理,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转折应变点"左移,随着硅含量的增加,"转折应变点"右移。断口形貌表明,试验用钢表现出韧性断裂特征的高密度韧窝,随硅含量升高,断口表面韧窝平均尺寸下降,材料塑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钢 临界热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加工硬化行为
下载PDF
35CrMo钢提高冲击韧度的最佳热处理
10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9,共1页
35CrMo钢挖掘机链板,经860℃淬火,480℃回火,服役于-20℃低温下,因承受严重冲击,经常在短期运行后发生脆断,采用临界区热处理是提高合金结构钢强韧化的途径之一。35CrMo钢链板790℃临界区淬火,470℃回火能与常规热处理保持等强度的同时... 35CrMo钢挖掘机链板,经860℃淬火,480℃回火,服役于-20℃低温下,因承受严重冲击,经常在短期运行后发生脆断,采用临界区热处理是提高合金结构钢强韧化的途径之一。35CrMo钢链板790℃临界区淬火,470℃回火能与常规热处理保持等强度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其低温韧性,-20℃的冲击值提高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热处理 链板 常规热处理 冲击韧度 等强度 冲击值 低温韧性 脆断 合金结构钢 强韧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