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精神病临床高危(clinical high risk,CHR)状态群临床转化的相关因素。方法2011年2月至2014年5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门诊使用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结构式访谈(Structured Interview for Psychosis-Risk Syndromes,SIPS)...目的探讨精神病临床高危(clinical high risk,CHR)状态群临床转化的相关因素。方法2011年2月至2014年5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门诊使用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结构式访谈(Structured Interview for Psychosis-Risk Syndromes,SIPS)筛选并在2年随访时间点评估CHR人群的临床症状和总体功能,收集其处方用药信息。使用Kaplan-Mey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探索CHR临床转化的相关因素。结果实际入组206例,失访38例,最终168例CHR完成随访研究。生存分析显示,阳性症状评分[χ^2(df=1)=4.395,P=0.036]、解体症状评分[χ^2(df=1)=4.425,P=0.035]、临床高危综合征量表总分[χ^2(df=1)=3.881,P=0.049]、功能总体评估评分[χ^2(df=1)=5.961,P=0.015]、服用抗抑郁药[χ^2(df=1)=6.751,P=0.009]、服用抗精神病药[χ^2(df=1)=9.455,P=0.002]和抗精神病药服药剂量[χ^2(df=1)=7.488,P=0.006]、服药时长[χ^2(df=1)=5.368,P=0.021]与CHR的临床结局有关,并且服用抗精神病药(β=0.844,P=0.007)是CHR临床转化的危险因素,服用抗抑郁药(β=-0.731,P=0.026)可能是临床转化的保护因素。结论CHR的临床转化与处方药物种类存在一定关联性,但其中因果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展开更多
目的·探索额叶-边缘系统的功能连接特征在预测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clinical high-risk for psychosis,CHR)患者转化为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方法·募集CHR被试164例和健康对照89例,采集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计算基线时额叶...目的·探索额叶-边缘系统的功能连接特征在预测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clinical high-risk for psychosis,CHR)患者转化为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方法·募集CHR被试164例和健康对照89例,采集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计算基线时额叶(内侧前额叶、双侧眶额)和边缘系统(双侧海马、双侧杏仁核)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CHR组根据1年随访的临床结局被细分为3个亚组,即转化组(CHR-C组,转为精神分裂症)、症状组(CHR-S组,仍符合CHR诊断标准)和缓解组(CHR-R组,症状缓解)。比较额叶-边缘系统功能连接的组间及亚组间差异,分析其与脑区的交互作用,以及与阳性、阴性症状的相关性。结果·额叶-边缘系统功能连接的组别主效应不显著(P=0.110),但分亚组时存在显著的亚组与脑区交互作用(P=0.049)。CHR-C组双侧眶额-双侧杏仁核的功能连接强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和CHR-R组(均P<0.05),3个CHR亚组左侧眶额-左侧海马功能连接强度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CHR-C组左侧眶额-右侧杏仁核功能连接异常与阴性症状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左侧眶额-双侧海马及右侧眶额-左侧海马功能连接异常与阳性症状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CHR患者可能普遍存在眶额-海马功能连接降低,而眶额-杏仁核功能连接低下可能对CHR患者后期转化为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精神病临床高危(clinical high risk,CHR)状态群临床转化的相关因素。方法2011年2月至2014年5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门诊使用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结构式访谈(Structured Interview for Psychosis-Risk Syndromes,SIPS)筛选并在2年随访时间点评估CHR人群的临床症状和总体功能,收集其处方用药信息。使用Kaplan-Mey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探索CHR临床转化的相关因素。结果实际入组206例,失访38例,最终168例CHR完成随访研究。生存分析显示,阳性症状评分[χ^2(df=1)=4.395,P=0.036]、解体症状评分[χ^2(df=1)=4.425,P=0.035]、临床高危综合征量表总分[χ^2(df=1)=3.881,P=0.049]、功能总体评估评分[χ^2(df=1)=5.961,P=0.015]、服用抗抑郁药[χ^2(df=1)=6.751,P=0.009]、服用抗精神病药[χ^2(df=1)=9.455,P=0.002]和抗精神病药服药剂量[χ^2(df=1)=7.488,P=0.006]、服药时长[χ^2(df=1)=5.368,P=0.021]与CHR的临床结局有关,并且服用抗精神病药(β=0.844,P=0.007)是CHR临床转化的危险因素,服用抗抑郁药(β=-0.731,P=0.026)可能是临床转化的保护因素。结论CHR的临床转化与处方药物种类存在一定关联性,但其中因果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文摘目的·探索额叶-边缘系统的功能连接特征在预测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clinical high-risk for psychosis,CHR)患者转化为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方法·募集CHR被试164例和健康对照89例,采集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计算基线时额叶(内侧前额叶、双侧眶额)和边缘系统(双侧海马、双侧杏仁核)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CHR组根据1年随访的临床结局被细分为3个亚组,即转化组(CHR-C组,转为精神分裂症)、症状组(CHR-S组,仍符合CHR诊断标准)和缓解组(CHR-R组,症状缓解)。比较额叶-边缘系统功能连接的组间及亚组间差异,分析其与脑区的交互作用,以及与阳性、阴性症状的相关性。结果·额叶-边缘系统功能连接的组别主效应不显著(P=0.110),但分亚组时存在显著的亚组与脑区交互作用(P=0.049)。CHR-C组双侧眶额-双侧杏仁核的功能连接强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和CHR-R组(均P<0.05),3个CHR亚组左侧眶额-左侧海马功能连接强度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CHR-C组左侧眶额-右侧杏仁核功能连接异常与阴性症状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左侧眶额-双侧海马及右侧眶额-左侧海马功能连接异常与阳性症状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CHR患者可能普遍存在眶额-海马功能连接降低,而眶额-杏仁核功能连接低下可能对CHR患者后期转化为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