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尿液检验的若干影响因素与对策论述 被引量:6
1
作者 徐慕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9期282-283,共2页
目的对临床尿液检的若干影响因素与对策进行论证和阐述。方法对临床尿液检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进行临床尿液检验时,影响检验数据的因素包括了尿液的采集,以及尿液的运送和分析仪的不正确使用。在进行尿液沉渣镜检时,需重视和... 目的对临床尿液检的若干影响因素与对策进行论证和阐述。方法对临床尿液检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进行临床尿液检验时,影响检验数据的因素包括了尿液的采集,以及尿液的运送和分析仪的不正确使用。在进行尿液沉渣镜检时,需重视和增强质量控制。结论对于临床尿液检验而言,其影响因素较多,通常为多重因素影响,应着重进行问题处理,在进行尿液分析时,应使其实行标准化,对于临床检验工作而言,应重视尿沉渣检测,对其质量控制进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尿液检验 影响因素 对策
下载PDF
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联合检验尿白细胞、红细胞的临床意义分析
2
作者 方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14-0117,共4页
比较尿干化学检查和尿沉渣检查对尿中白细胞和红细胞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自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住院的100例病人,通过简单尿干化学检查、单纯尿沉渣检查、尿干化学检查结合尿沉渣检查,对比三种检查法的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以... 比较尿干化学检查和尿沉渣检查对尿中白细胞和红细胞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自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住院的100例病人,通过简单尿干化学检查、单纯尿沉渣检查、尿干化学检查结合尿沉渣检查,对比三种检查法的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以及三种检查方式的漏诊率及漏诊情况。结果 (1)尿干化学检查和尿沉渣镜检联合检测,结果显示:尿液中的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检出率分别为75.00%和65.00%,尿干化学法和红细胞分别为21.00%和39.00%;结果显示,采用尿液镜检两种不同的检测手段,其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检出率分别为43.00%和21.00%。结果表明:尿干化学法和尿液镜检联合检测的结果均优于单纯尿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P<0.05)。(2)就单项检测而言,尿沉渣镜检法检测的血细胞检出率明显低于干化学法(P<0.05)。而用常规的干化活检,则以尿沉渣法的白细胞阳性率为佳(P<0.05)。(3) 对联合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均为2例误诊;干化学方法检验16例误诊,其中12例有漏诊。尿沉渣镜检验误诊15例,漏诊12例。尿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检查法相结合检测误诊和漏诊率均显著降低, P<0.05。结论 尿干生化和尿沉渣镜检在诊断上具有优势,但两者在诊断上均有优势,前者在诊断红细胞方面优于后者,后者在白细胞方面有优势。尿干化学检验联合尿沉渣镜检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早期确诊率,减少漏诊和误诊,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干化学法 尿沉渣法 临床尿液检验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干化学法联合沉渣分析法在尿白细胞及红细胞检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凤芝 赵贺红 李庆敏 《医药论坛杂志》 2023年第2期94-96,101,共4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临床实验室尿液检验中干化学法与沉渣分析法检验尿白细胞、红细胞的检出率情况,并探讨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开封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疑似尿路感染者89例患者的尿液干化学检验与沉渣检验结果,统计...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临床实验室尿液检验中干化学法与沉渣分析法检验尿白细胞、红细胞的检出率情况,并探讨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开封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疑似尿路感染者89例患者的尿液干化学检验与沉渣检验结果,统计学分析不同检验方法检出白细胞、红细胞阳性率情况。结果 尿干化学检验白细胞阳性检出率(59.55%)较尿沉渣检验的白细胞阳性检出率(74.16%)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4,P=0.038,P<0.05);尿干化学检验红细胞阳性检出率(77.53%)较尿沉渣检验的阳性检出率(57.30%)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6,P=0.003,P<0.05)。两种方法联合检验,尿红细胞阳性检出率、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与单一方法比较均较高,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临床尿液检验中,尿干化学检验法与尿沉渣检验法在尿白细胞、红细胞检测上各具优势,两种方法的联合检测能够更好地提高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干化学检验 尿沉渣检验 临床尿液检验 白细胞 红细胞 阳性检出率
原文传递
尿干化学检验与尿沉渣检验在临床尿液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徐丹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11期103-105,共3页
目的 分析尿干化学检验与尿沉渣检验在临床尿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后续临床检验工作中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纳入病例时间选在2017年10月,截止纳入病例时间选在2018年10月,选取上述时间段到我院接受临床尿液检验的120例患者作为... 目的 分析尿干化学检验与尿沉渣检验在临床尿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后续临床检验工作中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纳入病例时间选在2017年10月,截止纳入病例时间选在2018年10月,选取上述时间段到我院接受临床尿液检验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集120例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的尿液,实施尿干化学检验以及尿沉渣检验,记录尿液样本中的白细胞数值和红细胞数值,将尿检患者经过2种检验之后的结果进行比较,调查两组受检者的治疗效果,分析这2种细胞的阳性率和阴性率。结果 尿干化学检验方法检测出来的红细胞阳性率比尿沉渣检验检测出来的阳性率要高,而白细胞阳性率则比尿沉渣检验检测出来的阳性率要低,2种临床尿液检验方法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临床尿液检验中采用尿干化学检验与尿沉渣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尿干化学检验和尿沉渣检验法都有一定的优点,为提高临床尿液检验的诊断准确率,在实际临床尿液检验工作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这2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以提升临床检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干化学检验 尿沉渣检验 临床尿液检验 阳性率
下载PDF
基于尿干化学检查及尿沉渣检验在临床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单昌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216-217,共2页
对尿干化学检查及尿沉渣检验在临床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以2018年3月-2020年9月80例临床尿液检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均接受尿干化学检验以及尿沉渣检验,对其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尿沉渣检验法的红细胞阳性检出率、白... 对尿干化学检查及尿沉渣检验在临床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以2018年3月-2020年9月80例临床尿液检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均接受尿干化学检验以及尿沉渣检验,对其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尿沉渣检验法的红细胞阳性检出率、白细胞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尿干化学法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尿液检验中实施尿干化学法以及尿沉渣检验,均有着一定的价值,其中尿沉渣检验法的检出率更高,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干化学检验 尿沉渣 临床尿液检验
下载PDF
临床尿液检验的不确定度研究与分析
6
作者 杨发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9期414-415,共2页
目的研究临床尿液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影响临床尿液检验的不确定度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进行尿液检查的6522例尿液标本,选出其中误差差距较大的80例,通过每天了解患者的饮食、服药状况,然后分析每天收集到的尿液标... 目的研究临床尿液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影响临床尿液检验的不确定度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进行尿液检查的6522例尿液标本,选出其中误差差距较大的80例,通过每天了解患者的饮食、服药状况,然后分析每天收集到的尿液标本,最后统计、归纳和整理。结果观察80例的数据来看,尿液送检占影响因素的5.34%,尿液存储占1.29%,尿液采集占10.49%,临床药物占19.16%,尿验室占63.72%。结论影响临床尿液检验的不确定度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尿液采集和保管、如何正确使用尿液分析仪,以及它的日常保养、工作人员的操作是否规范等等。由此可见,只有对临床尿液检验的质量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获得更准确、更可靠的尿液检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尿液检验 不确定度 操作过程
下载PDF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戴泓厚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4期148-149,共2页
目的对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门诊、住院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尿液标本6549份,对其展开尿液常规检验,并对检验结果... 目的对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门诊、住院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尿液标本6549份,对其展开尿液常规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49份标本中不合格标本34份,以门诊标本所占比例最高(P<0.05),不合格因素包括有:标本标记不清、标本污染、标本量不足、采集时间不当、容器不合格以及超时送检等。结论导致尿液标本不合格的因素较多,对检验结果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应在分析前展开质量控制,从而确保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 分析 质量控制 尿液标本 不合格
下载PDF
分析前质量控制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15
8
作者 方芳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5年第4期497-498,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常规尿液检查中进行前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并对前质量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此次临床分析选取某院2014年5~7月期间收治的60例病人或者体检人员进行观察,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常规尿液检查中进行前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并对前质量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此次临床分析选取某院2014年5~7月期间收治的60例病人或者体检人员进行观察,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在治疗或检查中进行前质量控制,对照组仅仅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尿液的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或体检人员在进行临床尿液常规检查中的有效性和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或体检人员在临床尿液常规检查中的临床效果和满意程度都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或体检人员在临床尿液常规检查中的有效性对比上具有统计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此次临床应用分析可以看出,临床尿液常规检查过程中如果进行前质量控制可以提高临床尿液检查的有效性,且可以提高患者或体检人员在临床尿液检查中的满意程度,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质量控制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 临床效果 评价
下载PDF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文俊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31期4423-4424,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集到的尿常规检验标本146份,将其按照时间顺序分成2组,每组73份,2014年1月—12月间收集的标本定义为对照组,2015年1月—12月间收集的标本定... 目的探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集到的尿常规检验标本146份,将其按照时间顺序分成2组,每组73份,2014年1月—12月间收集的标本定义为对照组,2015年1月—12月间收集的标本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标本进行常规尿液检查控制,观察组标本在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进行质量控制,对2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标本均顺利完成检查,检验结果可靠,观察组检验结果符合率为98.63%,较对照组的89.04%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实施分析前质量控制,可使检验结果准确性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关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 分析前质量控制 对策效果
下载PDF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策略及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10
作者 魏轩辉 武青青 杜世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2期254-255,共2页
目的研究和观察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策略,为临床服务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进行质量控制前1年内患者进行尿液常规检验的标本中抽取800例,统计不合格样本的数量,此作为对照组,在质量控制后1年内进行尿液常规检验的... 目的研究和观察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策略,为临床服务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进行质量控制前1年内患者进行尿液常规检验的标本中抽取800例,统计不合格样本的数量,此作为对照组,在质量控制后1年内进行尿液常规检验的患者标本中抽取800例,对不合格样本进行统计,此作为观察组,通过对两组中不合格及合格标本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中不合格样本数量65例,不合格率达8.13%,观察组中不合格样本的数量为11例,不合格率为1.38%;两组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样本产生的主要因素为样本量不足、采集时间错误、样本污染、送检超时等。结论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能有效地提高尿液检验的有效性,对临床检验有很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 质量控制 效果观察
下载PDF
分析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的控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萍菊 《北方药学》 2014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临床尿液常规检验结果在对患者的病情分析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文章对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情况的观察与探讨,为今后检验结果更准确地服务于临床诊断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门诊、住... 目的:临床尿液常规检验结果在对患者的病情分析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文章对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情况的观察与探讨,为今后检验结果更准确地服务于临床诊断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门诊、住院以及健康体检的3000名人员的尿检标本。对3000个标本进行常规检验结果的回顾分析,并探讨不合格标本的形成原因。结果:在3000份检验结果中出现了70个不合格标本,其中,门诊患者占总数额50%(35例),住院患者占27.1%(19例),健康体验者占22.8%(16例)。结论:不合格的尿液检验标本主要来自门诊患者,造成结果偏差的原因包括对标本受污染、采集时间不当、标本量有偏差、送检出现超时、样本标注不清及容器不合格等。医护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必须提高认识,在检验分析前开展对质量的监控,避免临床结果出现偏差,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 质量控制 分析
下载PDF
分析前质量控制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罗兴利 李淑琴 《中国处方药》 2016年第7期134-135,共2页
目的:研究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运用前质量控制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检验科采集的尿液样本6000份为研究对象,以2012年~2013年的常规检验采集的尿液样本为对照组,以2013年~2014年运用前质量控制后采集的尿液样本... 目的:研究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运用前质量控制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检验科采集的尿液样本6000份为研究对象,以2012年~2013年的常规检验采集的尿液样本为对照组,以2013年~2014年运用前质量控制后采集的尿液样本为观察组,分析影响尿液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比较两组样本合格率。结果两组的样本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进行前质量控制,能够使样本的不合格率降低,提高检测准确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质量控制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前质量控制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梁刘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80-0083,共4页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过程中,探究前质量控制的具体内容、实施效果。方法 160例研究对象调查后,均为同一时间阶段收入,即: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而后划分组别,该项操作的指导依据为:电脑随机法,组别名称为:对照组、实验组,全部研究对象统计...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过程中,探究前质量控制的具体内容、实施效果。方法 160例研究对象调查后,均为同一时间阶段收入,即: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而后划分组别,该项操作的指导依据为:电脑随机法,组别名称为:对照组、实验组,全部研究对象统计后,在临床上均开展尿液常规检验,在具体干预前,80例受检者应用常规管理,另外80例受检者应用前质量控制管理措施,根据需要设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后,比较两个组别抽取尿液常规检验者的最终效果,详情分析后包括:尿液样本不合格率(样本标记错误、送检超时、样本污染、采集时间不当)、受检者满意度水平(不满意、基本满意、非常满意)。结果 (1)实验组展开分析,关于样本不合格的主要表现有1例样本标记错误,1例采集时间不当,实验组具体表现为3例样本标记错误,2例送检超时,2例样本污染,2例采集时间不当,计算发生率后,统计数据为2.50%(2/80)、11.25%(9/80),比较结果得出:实验组低,P<0.05;(2)常规管理、前质量控制管理后,在尿液常规检验者满意度方面展开比较,实验组计算数据(96.25%,77/80)VS对照组(87.50%,70/80),展现出了更高水平,可见,实验组抽取尿液常规检验者更具优势,P<0.05。结论 临床上,前质量控制管理的开展,在降低尿液常规检验样本不合格率方面有确切效果,此外,该项管理模式的应用,对于受检者来说,还可较好地提高自身满意度水平,有较高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 前质量控制 样本不合格率 满意度 效果分析
下载PDF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及检验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娜 王凤华 郭静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16期22-22,29,共2页
目的:分析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实施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实施常规监控期间的尿液样本100例,对其合格数量进行统计,且分析出不合格原因,以此作为对照组,另选取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实施质量控... 目的:分析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实施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实施常规监控期间的尿液样本100例,对其合格数量进行统计,且分析出不合格原因,以此作为对照组,另选取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实施质量控制期间的尿液样本100例,统计其不合格数量以及原因,以此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样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100例样本中,合格样本数量为85例,样本合格率为85%;实验组100例样本中,合格样本数量为100例,样本合格率达到100%。结论: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能够显著降低样本不合格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尿液样本检验质量,对临床尿液常规检查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 质量控制 效果观察
下载PDF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策略与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恒兵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A01期924-925,共2页
目的:研究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策及其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7-12月本院收集的尿常规检验标本100份为对照组,另选择2017年1-6月收集的尿常规检验标本100份为实验组。两组都实行常规尿液检查控制,实验组同时加用分析前... 目的:研究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策及其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7-12月本院收集的尿常规检验标本100份为对照组,另选择2017年1-6月收集的尿常规检验标本100份为实验组。两组都实行常规尿液检查控制,实验组同时加用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综合分析两组尿液常规检验的结果,并经计算后比较各组的检验结果符合率。结果:统计发现,实验组的检验结果符合率达到98.0%,明显比对照组的87.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尿液常规检验中积极应用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尿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并能为临床医师判断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效果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前质量控制 应用效果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 策略
下载PDF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前质量控制的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方爱军 《智慧健康》 2021年第36期7-9,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前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00例尿液常规检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检验管理方式不同,将其中50例实施检验前质量控制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余50例实施常规质量管理的患者作为对照... 目的分析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前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00例尿液常规检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检验管理方式不同,将其中50例实施检验前质量控制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余50例实施常规质量管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检验准确性、时效性、误差性、重复性、误差发生率、质量控制结果及标本不合格率。结果两组检验的准确性、时效性、误差性及重复性对比有差异(P<0.05),实验组整体好于对照组,且两组检验前、中、后误差发生率对比也有差异(P<0.05),实验组误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同时两组检验质量控制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评分为(96.32±2.24)分,对照组为(82.32±1.25)分,且两组检验标本不合格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为4.00%,对照组为16.00%。结论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过程中实施检验前质量控制能够满足尿液检验需求,所以可在尿液检验工作开展中推广该项检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 质量控制 效果评价
下载PDF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温朝辉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8期46-46,48,共2页
【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准确地总结出实验结果,从而能够为提高临床服务的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进行尿液常规检验质量控制前的八个月之内医院门诊以及体检患者尿常规检验的标本5... 【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准确地总结出实验结果,从而能够为提高临床服务的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进行尿液常规检验质量控制前的八个月之内医院门诊以及体检患者尿常规检验的标本5000例,在进行尿液常规检验质量控制后的八个月之内标本5100例,将两者分别统计出不合格和合格的标本数量,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在进行质量控制前,不合格尿液标本达到35例,占0.007%,在进行质量控制后的八个月中,不合格尿液标本有10份,0.002%,数量显著降低。结论:对尿液常规检验进行质量控制,能够有效地减少不合格尿液标本,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 质量控制 效果观察
下载PDF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的方法、影响因素和对策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黎静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180-183,共4页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在疾病诊断和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供有关尿液化学和物理特性的信息,帮助医务人员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某些疾病或病理状态。尿液常规检验可以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红细胞和白细胞等成分,帮助评估肾脏功能和检测肾...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在疾病诊断和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供有关尿液化学和物理特性的信息,帮助医务人员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某些疾病或病理状态。尿液常规检验可以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红细胞和白细胞等成分,帮助评估肾脏功能和检测肾脏疾病,异常的蛋白质排泄、红细胞计数增加或白细胞计数异常可能与肾炎、肾小球疾病等有关。尿液常规检验还可以用于监测疾病的疗效,例如观察尿液中炎症指标和其他成分的变化,评估治疗的有效性。本研究对临床尿液常规检验的方法,影响因素和对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 方法 影响因素与对策
下载PDF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
19
作者 周慧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315-315,318,共2页
分析质量控制对策对于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发挥的作用。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尿常规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6例。按照随机等分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常规尿液检查,观察组进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比两种患者... 分析质量控制对策对于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发挥的作用。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尿常规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6例。按照随机等分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常规尿液检查,观察组进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比两种患者尿常规检验情况。结果:观察组不合格率2.33%比对照组18.60%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检验满意度97.67%比对照组83.92%显著较高,P<0.05。结论:给予尿常规检验患者前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为后期的疾病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 分析前质量控制 对策 效果
下载PDF
尿干化学检验与尿沉渣检验在临床尿液检验中的应用
20
作者 王艳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6期253-253,共1页
探讨尿干化学检验与尿沉渣检验在临床尿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存在肾脏、膀胱或输尿管病变的患者,依次进行尿干化学检验、尿沉渣检验以及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检验,对比三种检查方法的白细胞检验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 探讨尿干化学检验与尿沉渣检验在临床尿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存在肾脏、膀胱或输尿管病变的患者,依次进行尿干化学检验、尿沉渣检验以及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检验,对比三种检查方法的白细胞检验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判断每种检验方法的准确率。结果:尿干化学检验的白细胞阳性率为19%,红细胞阳性率为25%;尿沉渣检验的白细胞阳性率为20%,红细胞阳性率为25%;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检验的白细胞阳性率为32%,红细胞阳性率为35%;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检验的白细胞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均高于尿干化学检验和尿沉渣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尿干化学检验的白细胞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与尿沉渣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检验对尿液红细胞、白细胞的临床检验价值高,可提高检出的阳性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干化学检验 尿沉渣检验 临床尿液检验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