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串联电容补偿线路行波差动保护的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陈福锋 钱国明 宋国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89-94,共6页
指出传统行波差动保护应用于串联电容补偿线路时存在的问题。串联补偿电容破坏了输电线路的均匀性,但从保护安装处至串补安装点之间的线路仍然是均匀传输线,满足行波传播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适用于串补线路的行波差动算法,并推导出... 指出传统行波差动保护应用于串联电容补偿线路时存在的问题。串联补偿电容破坏了输电线路的均匀性,但从保护安装处至串补安装点之间的线路仍然是均匀传输线,满足行波传播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适用于串补线路的行波差动算法,并推导出区内外故障新算法下故障相和非故障相动作电流的表达式。在区外故障或者是区内串补安装点故障情况下,理论上新算法完全不受电容电流的影响,实现了差动保护安全性和灵敏性的统一。EMTP数字仿真验证了新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 差动保护 串补线路 电容电流
下载PDF
基于行波固有频率的串补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小鹏 何正友 廖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76,共6页
串联电容及其非线性保护装置给串联补偿线路的故障测距带来了困难。在考虑串联电容及其保护装置对频率提取及边界条件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行波固有频率的串补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单端电流频率信息判断故障发生在... 串联电容及其非线性保护装置给串联补偿线路的故障测距带来了困难。在考虑串联电容及其保护装置对频率提取及边界条件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行波固有频率的串补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单端电流频率信息判断故障发生在串联电容前或串联电容后,对于发生在串联电容后的故障,需要考虑串联电容处的折反射对测距算法的影响,然后依据故障距离与固有频率、边界条件间的数学关系进行精确测距。大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受故障距离、故障类型和过渡电阻的影响,具有良好的测距精度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补线路 氧化锌非线性电阻 固有频率 故障测距
下载PDF
串联电容补偿线路的相差保护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温荣 谭建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86-90,共5页
高压输电线路上靠近串补电容处发生故障时,由于电容的补偿作用,线路两端电流、电压的相位差可能达到180°,远远超出了传统相差保护的整定值,导致保护无法判别故障。为此,作者提出一种改进算法,对故障时的暂态电流信号进行小波变换,... 高压输电线路上靠近串补电容处发生故障时,由于电容的补偿作用,线路两端电流、电压的相位差可能达到180°,远远超出了传统相差保护的整定值,导致保护无法判别故障。为此,作者提出一种改进算法,对故障时的暂态电流信号进行小波变换,获取暂态相位差值作为保护动作的依据,并考虑了金属氧化物变阻器不能导通时串补电容对保护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快速准确地判断故障区域,弥补了传统保护的缺陷,且不受串补电容补偿度、安装地点的影响,对普通线路同样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补线路 金属氧化物变阻器(MOV) 相差保护 实时数字仿真(RTDS) 小波变换 继电保护
下载PDF
基于能量比函数的串补线路行波故障测距 被引量:12
4
作者 商立群 夏远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228-5234,共7页
因串补电容的存在,串补线路故障行波过程十分复杂,行波波头识别困难。该文从行波能量的角度出发,采用特定时窗下的能量比函数法来获取故障行波波头,实现串补线路的行波测距。研究串补电容对能量比函数的影响,论证能量比函数法应用于串... 因串补电容的存在,串补线路故障行波过程十分复杂,行波波头识别困难。该文从行波能量的角度出发,采用特定时窗下的能量比函数法来获取故障行波波头,实现串补线路的行波测距。研究串补电容对能量比函数的影响,论证能量比函数法应用于串补线路故障测距的正确性,并分析时窗宽度的选取原则。针对某串补线路,建立仿真模型,采用双端测距法,在考虑干扰的情况下,将能量比法用于串补线路故障测距,对串补装置位于线路中间和两侧的情况分别进行仿真验证。ATP/EMTP仿真试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应用于串补线路故障测距,精度高,计算简便,不受串补装设位置和故障合闸角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补线路 行波 故障测距 能量比 时窗
下载PDF
直驱风电场和串补之间的次同步振荡风险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文元 任必兴 +2 位作者 李海峰 王海风 王洋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32,共8页
随着电网规模的持续扩大,串补长距离输电系统引发的次同步振荡现象频现。因此,为探析串补输电系统失稳的深层原因,文中基于开环模式谐振理论,提出一种串补输电线路引发次同步振荡的开环模式谐振分析方法,建立直驱风电场外接串补输电线... 随着电网规模的持续扩大,串补长距离输电系统引发的次同步振荡现象频现。因此,为探析串补输电系统失稳的深层原因,文中基于开环模式谐振理论,提出一种串补输电线路引发次同步振荡的开环模式谐振分析方法,建立直驱风电场外接串补输电线路的小信号模型,通过开环模式谐振分析方法研究了串补线路和直驱风电场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串补主导的开环次同步振荡模式与风电场主导的开环次同步振荡模式在复平面上靠近时,系统的闭环稳定性将会下降;运用残差理论能成功预测开环模式谐振条件下闭环模式的位置,而改变风机参数或调整串补度可以规避动态交互的发生。文中通过算例系统验证了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证明了直驱风电场通过串补输电线路进行输电时存在一定的失稳风险,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串补输电系统的参数整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电场 开环模式谐振 串补线路 残差估计 次同步振荡 系统稳定性
下载PDF
降低次同步谐振风险的大型火电基地经串补线路送出规划和运行方案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晨 孙海顺 +1 位作者 朱鑫要 程时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3-119,共7页
为减小大型火电基地经串补线路送出所面临的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 resonance,SSR)风险,采用特征值分析法研究了发电厂侧机组型号、机组运行组合对系统电气谐振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电力网侧关站选址/串补度设置综合方案对系统SSR特... 为减小大型火电基地经串补线路送出所面临的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 resonance,SSR)风险,采用特征值分析法研究了发电厂侧机组型号、机组运行组合对系统电气谐振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电力网侧关站选址/串补度设置综合方案对系统SSR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同电厂采用不同型号机组、优化关站选址/串补度设置来降低系统SSR风险的大型火电基地经串补外送系统的规划方案。针对已经投入运行的系统,提出通过减少运行发电机台数等运行机组组合的调整方案,来降低系统面临的SSR风险。后,通过基于PSCAD/EMTDC的电磁暂态仿真对上述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风险 串补线路 特征值分析法 规划和运行 开关站选址
下载PDF
混合型统一潮流控制器抑制风电次同步振荡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7
作者 高本锋 王晓 +1 位作者 梁纪峰 赵书强 《电力建设》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3-64,共12页
混合型统一潮流控制器(hybrid 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HUPFC)可以实现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与移相变压器('Sen'transformer,ST)的优势互补,广泛应用于系统潮流控制之中.但是,尚未有文献... 混合型统一潮流控制器(hybrid 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HUPFC)可以实现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与移相变压器('Sen'transformer,ST)的优势互补,广泛应用于系统潮流控制之中.但是,尚未有文献开展HUPFC抑制系统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的研究.针对双馈风机(double-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经串补输电系统存在的SSO问题,提出一种HUPFC附加有源电阻控制(supplementary active resistance control,SARC)策略.首先,阐述了HUPFC的原理及其SSO抑制机理.然后,设计了SARC策略,该策略通过实时跟踪线路中的次同步电流信号,使HUPFC向输电线路叠加一个与次同步电流信号相位相同、幅值可变的次同步电压,进而实现系统等效正电阻,达到抑制SSO的目的.最后,给出了SARC的参数设计方法,在PSCAD/EMTDC仿真环境中,以华北某风电场为仿真算例,采用频率扫描与时域仿真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所提HUPFC的SARC策略抑制双馈风机经串补输电系统SSO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统一潮流控制器(HUPFC) 次同步振荡(SSO) 双馈风电场 串补线路 附加有源电阻控制(SARC)
原文传递
基于双端电气量的串补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康小宁 宁荣 +2 位作者 齐军 汪冬辉 齐倩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7-51,共5页
目前带串补装置的高压线路进行双端测距时需要进行真伪根判断,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端电气量的串补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分别建立串补电容两侧的线路故障模型,在发生故障后,首先识别2个模型的参数,然后计算2个模型的误差来判断故障点相... 目前带串补装置的高压线路进行双端测距时需要进行真伪根判断,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端电气量的串补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分别建立串补电容两侧的线路故障模型,在发生故障后,首先识别2个模型的参数,然后计算2个模型的误差来判断故障点相对串补电容的位置,再利用相应模型的参数进行故障测距。该算法不需判断真伪根,有利于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EMTP仿真结果显示,所提算法不受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系统阻抗、故障类型和故障位置的影响,测距误差都在0.6%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端电气量 串补线路 故障测距 模型 参数识别 误差 继电保护
下载PDF
SSSC串补线路双端暂态保护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刘青 常彦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2-87,共6页
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SSSC)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电网的输送能力和系统的稳定性,但是其运行状态和控制策略使得电网故障的暂态过程复杂化,对传统继电保护的性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深入研究... 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SSSC)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电网的输送能力和系统的稳定性,但是其运行状态和控制策略使得电网故障的暂态过程复杂化,对传统继电保护的性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含SSSC的串补线路保护的新原理。采用改进的小波包熵算法,分析了含SSSC的串补线路故障时线路两端的故障电流的频率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当串补线路区内SSSC前后故障和区外故障时,线路两端获得的频率分量的小波包熵值有明显不同。通过对串补线路的特征进行仿真验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SSSC串补线路的双端暂态量保护新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适用于不同故障位置、故障类型、故障初始角、串补度和过渡电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小波包熵 SSSC 串补线路 频率分量 双端暂态量
下载PDF
串补线路故障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索南加乐 吴双惠 +2 位作者 侯卓 侯元文 周芝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38-42,共5页
串联补偿电容器的存在,使得高压输电串补线路阻抗出现非连续性,对目前广泛采用的继电保护原理产生影响。以750kV电压等级的串补输电线路为模型,用EMTP仿真建模,给出了最小二乘矩阵束法分析线路故障后电流信号中的自由分量分布以及衰减情... 串联补偿电容器的存在,使得高压输电串补线路阻抗出现非连续性,对目前广泛采用的继电保护原理产生影响。以750kV电压等级的串补输电线路为模型,用EMTP仿真建模,给出了最小二乘矩阵束法分析线路故障后电流信号中的自由分量分布以及衰减情况,得到串补输电线路的故障特征。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最小二乘矩阵束法可以在故障后快速识别出信号频率及相应的衰减时间常数,给出保护安装处实际感受到的谐波变化情况。该方法适合于暂态谐波分析,为分析故障暂态对保护的影响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补线路 故障特征 最小二乘矩阵束法
下载PDF
基于电磁时间反转的串补线路故障测距 被引量:7
11
作者 商立群 呼延海 +1 位作者 黄若轩 杨晨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6603-6608,共6页
由于串联补偿电容的存在和金属氧化物可变电阻(metal oxide varistor,MOV)保护装置的非线性,使得具有串联电容补偿装置的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变得困难。该文在考虑串补电容对故障信号的影响,以及非线性保护装置的启动时间后,将电磁时间反... 由于串联补偿电容的存在和金属氧化物可变电阻(metal oxide varistor,MOV)保护装置的非线性,使得具有串联电容补偿装置的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变得困难。该文在考虑串补电容对故障信号的影响,以及非线性保护装置的启动时间后,将电磁时间反转(electromagnetic time reversal,EMTR)理论应用于串补线路故障测距,提出一种新的串补线路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将线路两端故障电流解耦后进行小波分解,提取故障电流暂态信号,再将该暂态信号进行时间反转,作为电流源连接在构造的镜像线路的两端;然后针对各个假设的故障点,计算其电流有效值,由于真实的故障点具有最大的接地电流,所以具有最大接地电流的点即为故障点。仿真结果验证了提出的故障测距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并且该方法不受故障类型、过渡电阻及合闸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补线路 故障测距 电磁时间反转 镜像线路
下载PDF
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研究
12
作者 程启明 周伟成 +1 位作者 程尹曼 张磊 《电力建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46,共13页
双馈风力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并网时的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问题,严重威胁系统的平稳运行。系统运行工况发生变化时,现有的传统控制策略可能效果不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基于线... 双馈风力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并网时的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问题,严重威胁系统的平稳运行。系统运行工况发生变化时,现有的传统控制策略可能效果不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的SSO抑制策略,在转子侧传统双环PI控制的基础上,原有功内环的PI控制部分替换为线性ADRC,其中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实时估计补偿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ub-synchronous control interaction,SSCI)分量,该方法参数整定简单且鲁棒性较强。通过搭建DFIG并网模型,并与PI控制对比,验证该控制策略在稳态和暂态拥有良好的控制性能;通过与附加阻尼控制和非线性ADRC对比,得出线性ADRC可以在多工况下抑制次同步振荡,相比于现有控制,在参数整定更简单的情况下能更有效地使畸变电流收敛,进而稳定DFIG风机系统的输出功率,最后在RT-LAB实验平台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补线路 双馈风电场 次同步振荡(SSO) 转子侧变换器 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
原文传递
基于快速独立成分分析和能量比函数的串补线路故障测距 被引量:5
13
作者 商立群 夏远洋 +4 位作者 杜辉 虎勇 李政柯 淡峰 习素羽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48,共5页
串补线路由于具有高度的非线性特性,使得常规的故障测距算法不再适用。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快速独立成分分析和能量比函数的精确测距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快速独立成分分析将故障行波从复杂信号中分离出来,然后运用能量比函数对分离出... 串补线路由于具有高度的非线性特性,使得常规的故障测距算法不再适用。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快速独立成分分析和能量比函数的精确测距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快速独立成分分析将故障行波从复杂信号中分离出来,然后运用能量比函数对分离出的信号进行处理,实现串补线路故障行波测距。由于该算法能将噪声分离出来,使得算法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ATP/EMTP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准确、快速、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独立成分分析 能量比函数 串补线路 行波 故障测距
下载PDF
基于Prony算法的串补空载线路选相关合最佳合闸时刻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方春恩 李煜昊 +3 位作者 陈川江 程雪丽 李伟 任晓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22,共8页
为提高系统的稳定运行水平,会在大容量、远距离的电力系统中加装串补装置,但加装串补装置会破坏线路均匀性,使线路上出现严重操作过电压,严重危害电力设备的绝缘。文中根据空载线路过电压产生的基本原理,采用选相关合技术抑制串补输电... 为提高系统的稳定运行水平,会在大容量、远距离的电力系统中加装串补装置,但加装串补装置会破坏线路均匀性,使线路上出现严重操作过电压,严重危害电力设备的绝缘。文中根据空载线路过电压产生的基本原理,采用选相关合技术抑制串补输电线路过电压。首先研究了过电压幅值与合闸相位的关系,给出了串补输电线路选相关合策略;其次提出利用Prony算法预测电压过零点,确定最佳合闸时刻;在PSCAD和MATLAB软件中搭建串补输电线路重合闸模型,对暂态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Prony算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同时表明了选相关合串补输电线路能大大减小合闸过电压;最后分析了断路器合闸过程中绝缘衰减率RDDS和合闸时间分散性对合闸时刻的影响,得出不同关合特性下的最佳合闸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补线路 过电压 PRONY 选相关合
下载PDF
串补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笛 谭建成 韩立楠 《现代电力》 2009年第2期27-31,共5页
串联补偿电容的使用使得线路的阻抗不再均匀,在具有串联补偿电容的输电线路中,由于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的非线性特性,导致常规的故障测距方法不再适用。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串补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的改进算法,该算法采用分布参数模型,不考... 串联补偿电容的使用使得线路的阻抗不再均匀,在具有串联补偿电容的输电线路中,由于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的非线性特性,导致常规的故障测距方法不再适用。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串补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的改进算法,该算法采用分布参数模型,不考虑故障时串补及其保护装置的状态,利用故障后到MOV导通前线路两端的数据,并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对线路两端采样数据进行同步。仿真研究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故障测距 串补线路 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 分布参数线路模型
下载PDF
基于改进小波包熵的SSSC串补线路故障位置识别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青 常彦彦 +1 位作者 徐岩 郝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70,共6页
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的应用会对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产生影响,使得距离保护发生拒动或超越。文中采用改进小波包熵分析了SSSC串补线路保护安装处的暂态故障电流特征,结果表明:故障点在SSSC之前和之后时串补线路的小波包熵值明显不同... 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的应用会对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产生影响,使得距离保护发生拒动或超越。文中采用改进小波包熵分析了SSSC串补线路保护安装处的暂态故障电流特征,结果表明:故障点在SSSC之前和之后时串补线路的小波包熵值明显不同,故障点在SSSC之前的小波包熵值远大于故障点在SSSC之后时的小波包熵值。根据该特征提出了SSSC串补线路的故障位置识别判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距离保护测量阻抗调整方案。当保护安装处的小波包熵小于小波包熵整定值时,故障点在SSSC之后,需要在原测量阻抗的基础上减去附加阻抗,再与定值进行比较;相反,则实际测量阻抗就是测量阻抗。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小波包熵 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 串补线路 位置识别 距离保护
下载PDF
串联电容补偿线路距离保护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新亚 《电子科技》 2015年第1期67-68,72,共3页
随着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发展,串联电容补偿技术在超高压、远距离输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文中介绍了串联电容补偿装置的构成、工作原理,以及等效模型的不同工作方式,分析了MOV的工作特性。串联电容补偿技术是一项成熟的技术,通过串联电... 随着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发展,串联电容补偿技术在超高压、远距离输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文中介绍了串联电容补偿装置的构成、工作原理,以及等效模型的不同工作方式,分析了MOV的工作特性。串联电容补偿技术是一项成熟的技术,通过串联电容补偿线路感抗,缩短交流传输的电气距离,降低线路输送损耗,改善线路的电压质量,提高线路传输功率,更加合理地分布输送功率,提高系统的动态稳定和静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补偿电容 串补线路 距离保护 线路阻抗
下载PDF
基于串补线路出串运行的保护配合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雪 李凡红 +3 位作者 李辉 李飞鹏 王胜 何海龙 《四川电力技术》 2021年第6期80-84,91,共6页
为解决短路电流越限问题,四川电网常采用线路出串运行方式,带串补线路出串运行时,延伸侧线路发生故障会对串补系统造成冲击损害,同时串补电容器组的存在可能导致线路跳闸时线路潜供电流和暂态恢复电压超过原有水平,导致线路跳闸后断口... 为解决短路电流越限问题,四川电网常采用线路出串运行方式,带串补线路出串运行时,延伸侧线路发生故障会对串补系统造成冲击损害,同时串补电容器组的存在可能导致线路跳闸时线路潜供电流和暂态恢复电压超过原有水平,导致线路跳闸后断口发生重击穿、重合闸失败、故障切除推迟甚至导致断路器的损坏。文中提出一种带串补线路出串运行的保护配合方法,在带串补线路侧加装远跳装置接收延伸线路跳闸命令,实现延伸线路联跳串补功能,解决延伸线路跳闸后串补电容导致潜供电流和暂态恢复电压增大的问题,同时避免了电容器组遭受冲击损害。现场试验表明,在延伸侧单相瞬时故障时,可正确快速旁路串补,并在线路重合后重投串补;在延伸侧相间故障时,三相旁路串补,满足工程应用。研究成果可解决串补线路出串运行的保护适应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补线路 出串运行 暂态恢复电压 联跳
下载PDF
基于正序故障分量的高速线路方向保护
19
作者 罗伟平 《电工技术》 2006年第12期13-15,共3页
根据叠加原理给出了正序故障分量的概念及特点,详细阐述了正序故障分量在故障方向判别中的应用原理,特别是在串补线路中基于正序故障分量的方向保护能够准确快速地动作,并给出了相关的RTDS仿真波形。
关键词 正序故障分量 方向保护 串补线路
下载PDF
多串补线路保护动作性能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兴国 杜丁香 +1 位作者 周春霞 余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0-197,共8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多串补线路故障后的电气量特征,随着故障点的变化,线路多处会发生电流反相和电压反相,故障后电气量中存在多个低频暂态分量。研究了线路保护(电流差动保护和距离保护)的动作性能,提出了串补线路保护配置方案,并给出2点改... 从理论上分析了多串补线路故障后的电气量特征,随着故障点的变化,线路多处会发生电流反相和电压反相,故障后电气量中存在多个低频暂态分量。研究了线路保护(电流差动保护和距离保护)的动作性能,提出了串补线路保护配置方案,并给出2点改进建议:一是采用保持记忆电压作为距离保护的极化电压,防止电压反相造成距离保护误动作;二是通过比较故障电流和记忆电压的相位来识别电流反相,当故障后电流相位超前记忆电压,判断为电流反相,闭锁电流差动保护。利用RTDS系统搭建了1 000 kV输电线路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补线路 电压反相 电流反相 低频分量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 正序极化距离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