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高层大气研究的空间探测 被引量:30
1
作者 陈洪滨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9-241,共13页
中高层大气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全球变化和日地关系十分重要,也为有关航天与临近空间飞行的环境保障提供基础。中高层大气研究的目的是要深入了解其中发生的主要过程及其耦合,并发展各种模式。在现代中高层大气研究中,地基、高空飞机、高... 中高层大气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全球变化和日地关系十分重要,也为有关航天与临近空间飞行的环境保障提供基础。中高层大气研究的目的是要深入了解其中发生的主要过程及其耦合,并发展各种模式。在现代中高层大气研究中,地基、高空飞机、高空气球、火箭和空间观测提供了动力、热力和化学成分结构与变化的资料,其中空间观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对用于中高层大气研究的卫星任务和传感器载荷进行综述,同时列举一些中高层大气空间观测的科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层大气 空间观测 卫星传感器
下载PDF
中高层大气重力波的研究——辨明近地空间环境扰动的关键过程 被引量:9
2
作者 易帆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1997年第3期195-200,共6页
根据当前中高层大气重力波场的知识水平,我们重新考察了重力波的基本概念,讨论了重力波场的基本过程。
关键词 重力波场 产生 中高层大气 传播 耗散过程 重力波 近地空间 环境扰动
原文传递
我国中高层大气观测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英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29-36,共8页
中高层大气是与人类生存环境关系极为密切、又易受太阳活动影响的层次,它的研究在日地物理研究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近年来,我国在中高层大气行星波、重力波、光化过程和太阳活动与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获得一系列重要... 中高层大气是与人类生存环境关系极为密切、又易受太阳活动影响的层次,它的研究在日地物理研究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近年来,我国在中高层大气行星波、重力波、光化过程和太阳活动与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获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在观测方面,VHF雷达、钠荧光激光雷达、中间层大气毫米波探测和倾斜滤光片光度计等一批新型观测设备投入使用,增强了对中高层大气的探测能力.本文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在高平流层、中间层和低热层大气方面的主要研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层大气 大气遥感 中层大气动力学 中层大气光化学
下载PDF
中高层大气对卫星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王英鉴 《中国科学(A辑)》 CSCD 2000年第z1期17-20,共5页
讨论了高层大气密度变化对近地空间飞行器轨道寿命的影响、原子氧剥蚀效应、空间光学背景对应用卫星的重要性以及空间紫外光学表面的污染效应.
关键词 空间天气 中高层大气 原子氧剥蚀
原文传递
我国海南上空中高层大气潮汐风场的首次观测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姜国英 徐寄遥 +3 位作者 史建魁 杨国韬 王霄 燕春晓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23-930,共8页
海南富克(19.5°N,109.1°E)流星雷达是我国低纬地区第一台探测中高层大气风场的雷达.利用该雷达观测的2009年春季近3个月的风场数据(2月1日至4月20日),第一次给出了我国低纬地区80~100km高度范围内大气周日潮汐、半日潮汐及... 海南富克(19.5°N,109.1°E)流星雷达是我国低纬地区第一台探测中高层大气风场的雷达.利用该雷达观测的2009年春季近3个月的风场数据(2月1日至4月20日),第一次给出了我国低纬地区80~100km高度范围内大气周日潮汐、半日潮汐及平均风随时间、高度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春季,我国低纬上空中层顶区存在非常强烈的大气潮汐波,并且大气周日潮的幅度明显大于半日潮,周日潮幅度的最大值(约100m/s)出现在经向风场中.周日潮和半日潮的相位在垂直方向上向下传播.与大气潮汐波线性理论模式GSWM02比较表明,富克周日潮与模式有较好的一致,而半日潮汐波与模式有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星雷达 中高层大气 潮汐
原文传递
临近空间重力波强扰动的卫星观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徐凯 姚志刚 +2 位作者 韩志刚 赵增亮 方涵先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6-74,共9页
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利用MODIS,AIRS,AMSU,MLS,DNB,COSMIC,HIRDLS以及SOFIE等卫星资料分析和研究大气重力波波动的若干研究进展,并简要概述了相关的地基观测结果以及数值模拟研究,列举了卫星观测与地基观测和数值模式在大气重力波分析中的... 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利用MODIS,AIRS,AMSU,MLS,DNB,COSMIC,HIRDLS以及SOFIE等卫星资料分析和研究大气重力波波动的若干研究进展,并简要概述了相关的地基观测结果以及数值模拟研究,列举了卫星观测与地基观测和数值模式在大气重力波分析中的联合应用结果。总的来说,卫星遥感资料在临近空间环境特性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其他资料联合起来可分析不同波源激发波动的尺度,不稳定条件与波动发生和波动形态的关系,波动在气候过程中的作用,波与波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波流相互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观测 重力波 中高层大气
原文传递
前言
7
作者 胡红桥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1-I0002,共2页
极区在空间环境和天文学观测研究中具有非常独特的科学价值。由于地磁场的保护作用,地球除极区外的其他大部分地区都不会受太阳风暴的直接影响;而在极区受到汇聚和近乎垂直进出的地球磁力线位形,使其成为一扇地球开向太空的窗口。太阳... 极区在空间环境和天文学观测研究中具有非常独特的科学价值。由于地磁场的保护作用,地球除极区外的其他大部分地区都不会受太阳风暴的直接影响;而在极区受到汇聚和近乎垂直进出的地球磁力线位形,使其成为一扇地球开向太空的窗口。太阳风能量粒子进入地球磁层后沿着磁力线沉降到南北极区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产生一系列重要的地球物理现象,诸如极光、亚暴、电离层暴、极盖吸收及对中层大气加热和电离等。这些空间天气过程最先在极区发生,且最为强烈,然后逐步向中低纬地区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暴 空间天气 太阳风暴 地球磁层 中层大气 中高层大气 极区 磁力线
下载PDF
寄语
8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4年第1期I0001-I0002,共2页
随着子午工程一期运行和二期建设的顺利进行,我国日地空间环境地基探测能力得到极大增强。子午工程探测科学数据在我国乃至国际空间领域的基础科学与应用研究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期刊特组织出版“... 随着子午工程一期运行和二期建设的顺利进行,我国日地空间环境地基探测能力得到极大增强。子午工程探测科学数据在我国乃至国际空间领域的基础科学与应用研究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期刊特组织出版“子午工程科学探测”专刊,介绍子午工程探测技术、监测数据与科学研究,推进子午工程探测研究交流,提升子午工程探测数据使用度。本专刊集文15篇,介绍了子午工程涉及太阳射电、电离层、中高层大气、地磁与波动活动等探测设备的研制、取得的一些重要科学认识,以及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 探测设备 太阳射电 空间领域 科学探测 子午工程 二期建设 中高层大气
下载PDF
探索中前行——中国空间物理研究70年 被引量:6
9
作者 傅绥燕 徐寄遥 +9 位作者 魏勇 刘立波 熊明 曹晋滨 宗秋刚 王赤 冯学尚 史全岐 师立勤 任丽文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41-1658,共18页
空间物理学是一门探测与理论并重的学科.探测广袤的空间环境倚赖地基和卫星技术,研究深邃的空间物理过程需由各国研究团体通力合作.中国空间物理研究的70年发展,也体现在国家综合科技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上升路径之中.从新中国成立前的... 空间物理学是一门探测与理论并重的学科.探测广袤的空间环境倚赖地基和卫星技术,研究深邃的空间物理过程需由各国研究团体通力合作.中国空间物理研究的70年发展,也体现在国家综合科技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上升路径之中.从新中国成立前的零星研究起步,到改革开放前的规模初现,再到20世纪末的全面爆发,中国空间物理在自主探测与理论研究两方面都实现了阶跃式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再一次快速提升,中国空间物理研究在国际范围内呈现出"多数并跑,部分引领"的新局面.得益于深空探测国家战略的确立,研究领域也从地球空间延拓至行星空间甚至更广.中国空间物理研究的70年,不断探索,不断前行,各领域人才辈出,队伍不断成长壮大,从依赖外国探测数据到自主研究发展,从西学东归到人员对流,走出了一个不断进步的发展历程.未来的空间物理研究,将仍然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紧密相连,在引领学科发展潮流中探索,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地空间物理 行星际 磁层 电离层 中高层大气 行星空间物理
原文传递
中高层大气背景红外辐射特性及成像研究
10
作者 施杰 史波 +2 位作者 金峰 邢世林 缑伟隆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4-324,共11页
以中高层大气背景的红外辐射特性和红外成像为研究目的,建立中高层大气背景探测模型和红外成像模型,分析中光谱分辨率大气辐射传输模式(MODTRAN)在红外波段的适用范围,利用战略高空辐亮度代码(SHARC)仿真分析3~5μm波段不同观测参数下... 以中高层大气背景的红外辐射特性和红外成像为研究目的,建立中高层大气背景探测模型和红外成像模型,分析中光谱分辨率大气辐射传输模式(MODTRAN)在红外波段的适用范围,利用战略高空辐亮度代码(SHARC)仿真分析3~5μm波段不同观测参数下的中高层大气背景红外辐射特性,并建立相关辐射特性数据库,完成中高层大气背景红外辐射场景成像仿真。结果表明:3~5μm和8~12μm波段MODTRAN分别在切点高度50 km和70 km以下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中高层大气背景辐亮度随着切点高度和太阳天顶角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观测天顶角的增大而增大;短路径和长路径的辐射特性分别由路径长度和处于低层大气的路径大气参数占主导影响;白天和夜晚的辐亮度分别在36 km和34 km为最大值,在75 km和85 km处为极大值。研究结果可为中高层大气背景红外探测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层大气 红外辐射 临边背景 红外成像 数据库
原文传递
基于Fabry-Perot的中高层大气风速反演数据处理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后茂 王咏梅 王英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95-1101,共7页
中高层大气风速反演需要精确的确定法布里-帕罗干涉仪(Fabry-Perot Interferometer,FPI)干涉条纹的圆心和半径.本文针对FPI非闭合式干涉环条纹,提出了新的条纹圆心和半径确定方法:首先对所得到的条纹强度分布进行噪声去除预处理:包括均... 中高层大气风速反演需要精确的确定法布里-帕罗干涉仪(Fabry-Perot Interferometer,FPI)干涉条纹的圆心和半径.本文针对FPI非闭合式干涉环条纹,提出了新的条纹圆心和半径确定方法:首先对所得到的条纹强度分布进行噪声去除预处理:包括均值滤波和自适应滤波;然后初步确定圆心,以该圆心为中心作n条射线得到n条干涉环剖线,利用高斯函数拟合得到干涉环峰值位置,再利用所得峰值位置进行圆拟合得到新的圆心和半径;最后以新的圆心为初始圆心重复上述计算过程直到圆心坐标收敛.利用上述方法对FPI仿真数据进行处理,并用于中高层大气风速反演,得到风速值为96.9537m/s(对应实际风速值约100m/s)和7.528.2m/s(对应实际风速值约10m/s),将其与理论实际值进行比较,得到反演绝对误差分别为-2.977m/s和-2.465m/s,相对误差分别为-2.98%和-24.67%,表明上述方法满足中高层大气风速(一般为每秒几十米到几百米)的反演精度要求,初步论证了圆心和半径确定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ry-Perot干涉仪(FPI) 中高层大气 风速反演 非闭合式干涉环
下载PDF
地基Fabry-Perot中高层大气风速反演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后茂 王咏梅 +1 位作者 王英鉴 李勇志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5-425,共11页
基于子午工程地基法布里-帕罗干涉仪(Fabry-Perot Interferometer,FPI)的气辉观测数据,结合地基独特的观测模式(天顶角为0°的天顶方向和天顶角为45°的东西北南四个方向)对地基中高层大气风速进行反演,包括数据预处理、干涉环... 基于子午工程地基法布里-帕罗干涉仪(Fabry-Perot Interferometer,FPI)的气辉观测数据,结合地基独特的观测模式(天顶角为0°的天顶方向和天顶角为45°的东西北南四个方向)对地基中高层大气风速进行反演,包括数据预处理、干涉环圆心确定、干涉环半径计算和风速反演.将2010年5月6-13日8天十个环(十个干涉环同时参与反演)的反演结果与地基FPI风速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得到557.7 nm,630.0 nm,892.0 nm三种谱线气辉的反演平均偏差分别为2.7 m·s^(-1),5.5 m·s^(-1),7.7 m·s^(-1).此外,基于反演算法对上述反演精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气辉辐射强度对风速的反演精度影响较大,气辉辐射越强,外环的半径计算精度越高,可参与的反演环数越多,则最终的风速反演精度越高.而圆心偏差士2 pixel(五个环)和士1 pixel(十个环)及焦距变化(士10 mm)对风速反演精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当超出这一偏差范围,风速反演偏差会迅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ry-Perot干涉仪(FPI) 中高层大气 风速反演 地基观测
下载PDF
中高层大气OH自由基超分辨空间外差光谱仪 被引量:5
13
作者 罗海燕 方雪静 +2 位作者 胡广骁 施海亮 熊伟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61-367,共7页
针对中高层大气OH自由基的星载探测应用,给出一种基于空间外差光谱技术的临边探测方案。借助卫星平台的运动,呈正交布置的双通道光谱仪可以分时获取同一区域的一系列视线观测辐亮度,最终反演OH自由基数密度的三维分布。每个通道均包含... 针对中高层大气OH自由基的星载探测应用,给出一种基于空间外差光谱技术的临边探测方案。借助卫星平台的运动,呈正交布置的双通道光谱仪可以分时获取同一区域的一系列视线观测辐亮度,最终反演OH自由基数密度的三维分布。每个通道均包含柱面望远、准直镜头、一体化空间干涉组件和成像镜头,可以同时探测不同高度层的OH自由基辐亮度,具有光通量大、结构稳定、小型化等特点。以紫外波段(308.2~309.8nm)和光谱分辨率优于0.01nm的要求进行中高层大气OH自由基临边探测为例,给出了光学系统设计的过程和结果,并利用太阳跟踪器进行了地基太阳光谱观测实验。结果表明:光学系统设计可满足探测指标的要求,实测太阳光谱与理论光谱特征一致性较好,为星载中高层大气遥感探测技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空间外差光谱仪 超分辨紫外光谱 OH自由基 中高层大气
原文传递
重力波波包在剪切风场中的非线性传播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绍东 易帆 王敬芳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2-127,共6页
采用二维全隐欧拉(FICE)格式,对具有高斯分布的重力波波包在剪切风场中的非线性传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没有出现临界展的情况下,尽管存在非线性效应,在整个传播过程中,波动的等相面向下运动,波包... 采用二维全隐欧拉(FICE)格式,对具有高斯分布的重力波波包在剪切风场中的非线性传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没有出现临界展的情况下,尽管存在非线性效应,在整个传播过程中,波动的等相面向下运动,波包和波相关能量仍然能够自由地向上传输、波相关扰动速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并且垂直波长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模拟结果表明在剪切风场中传播的重力波波包,其传播特性本质上仍然遵循线性重力波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波波包 剪切 非线性传播 中高层大气 风场
下载PDF
中高层大气临边红外辐射的LTE与non-LTE模拟对比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栋 戴聪明 魏合理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5期337-344,共8页
利用战略高空辐亮度代码(Strategic high-altitude radiance code,SHARC)和通用大气辐射传输代码(Combined atmospheric radiative transfer,CART)模拟分析中高层大气临边红外辐射的算法适用范围.通过模拟结果的对比,初步验证了CART临... 利用战略高空辐亮度代码(Strategic high-altitude radiance code,SHARC)和通用大气辐射传输代码(Combined atmospheric radiative transfer,CART)模拟分析中高层大气临边红外辐射的算法适用范围.通过模拟结果的对比,初步验证了CART临边模式的有效性.模拟结果表明,在主要的红外波段上,至少45 km以下的平流层区域内临边红外辐亮度的计算都可以采取局域热力学平衡模式(Local thermodynamics equilibrium,LTE);不同的红外波段在不同的大气条件下,需要采用非局域热力学平衡模式(Non-local thermodynamics equilibrium,non-LTE)的高度不同,其中15μm波段在至少80 km的切点高度以下都可以使用LTE模式模拟,但是对于CO2 4.3μm带主导的3~5μm波段和O3 9.6μm带主导的8~12μm波段,在中间层的多数区域内就必须采用non-LTE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中高层大气 红外辐射 局域热平衡 非局域热平衡
下载PDF
基于碘分子吸收池的新型瑞利多普勒激光雷达
16
作者 谭智强 卜令兵 杨彬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49-260,共12页
研制了一套使用种子源直接放大激光器和时分复用收发的新型瑞利多普勒激光雷达。激光器通过对种子源进行多级光纤和固体功率放大,获得了稳定的60 W高平均功率脉冲激光输出。脉冲激光通过时分复用发射系统向垂直、正西和正北方向交替发... 研制了一套使用种子源直接放大激光器和时分复用收发的新型瑞利多普勒激光雷达。激光器通过对种子源进行多级光纤和固体功率放大,获得了稳定的60 W高平均功率脉冲激光输出。脉冲激光通过时分复用发射系统向垂直、正西和正北方向交替发射进入大气,从三个方向接收到的激光大气回波信号经过光纤合束后送入同一套碘分子吸收池中进行多普勒鉴频。基于上述系统设计开展了系统探测性能仿真研究和实验验证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在时间分辨率为30 min、垂直高度分辨率为1 km条件下完成大气温度和经纬向水平风速的同步测量,其中60 km高度处温度理论测量误差为1.99 K,经纬向水平风速理论测量误差为4.78 m/s。系统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60 km高度处大气温度的实测误差为2.4 K,经纬向水平风速的实测误差分别为8.7 m/s和8.5 m/s,反演结果与大气模式和卫星探测结果进行对比呈现了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激光雷达 中高层大气 瑞利散射 碘分子吸收池 多普勒效应
原文传递
国际子午圈计划的科学挑战和观测系统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维宁 Michel BLANC +5 位作者 王赤 Eric DONAVAN John FOSTER Mark LESTER Hermann OPGENOORTH 任丽文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56-2062,共7页
随着科技发展,人类活动对地面基础设施、空间系统和太空飞行器等高科技设施的依赖性日益增强.然而,这些高科技设施却常常遭受着来自太阳活动、地震、大气和气候变化、地磁场变化,以及全球电场波动等多种危害的威胁.监测和了解这些危害,... 随着科技发展,人类活动对地面基础设施、空间系统和太空飞行器等高科技设施的依赖性日益增强.然而,这些高科技设施却常常遭受着来自太阳活动、地震、大气和气候变化、地磁场变化,以及全球电场波动等多种危害的威胁.监测和了解这些危害,并减轻其影响,是21世纪重要的科学挑战之一.这些危害尽管形式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之处是会在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这个地球空间环境的关键圈层留下自己的印记.国际子午圈计划是一项由中国科学院牵头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其目标是整合、部署和运行一个全球研究和监测网络,充分利用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的"显示屏"效果来追踪这些日地空间危害的踪迹.文章展示了国际子午圈计划全球观测系统所需的位置分布,即优先沿120°E~60°W大子午圈部署监测设备,实现对主要地理和地磁纬度变化的最佳覆盖,继而辅之以30°E~150°W的第二个子午圈来捕捉经度变化.而后简单地描述了中国子午工程,以及横跨中国、俄罗斯和美洲的一些国家在内的120°E~60°W大子午圈上的监测台站和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子午圈计划 电离层 中高层大气 中国子午工程 空间天气
原文传递
利用激光雷达测量重力波三维结构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文杰 闫召爱 +4 位作者 胡雄 郭商勇 宋亮 程永强 崔洪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4-400,共7页
激光雷达观测得到的密度、温度等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大气重力波研究.瑞利激光雷达可以获取激光路径上的大气密度、温度数据.对于大气中的三维波动而言,单条路径上的观测参量能提取得到的波动信息有限.本文首先以单色重力波为例,分析了利... 激光雷达观测得到的密度、温度等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大气重力波研究.瑞利激光雷达可以获取激光路径上的大气密度、温度数据.对于大气中的三维波动而言,单条路径上的观测参量能提取得到的波动信息有限.本文首先以单色重力波为例,分析了利用激光雷达直接观测三维波动结构的可行性.激光雷达垂直观测即可得到重力波的垂直波长,当激光雷达以一定的天顶角斜向测量时,所得到的波长包含了重力波的垂直波长以及水平波长信息.因此,利用激光雷达同时以三个方向(垂直、向南(天顶角30°)以及向西(天顶角30°))测量,可以提取得到重力波的垂直波长和水平波长.本文利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制的车载532nm瑞利激光雷达的经向系统和纬向系统同时以不同的指向角观测大气重力波,对利用激光雷达获取三维波动结构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给出了北京地区激光雷达观测重力波的诸多案例,分析了30~60km高度范围内北京地区大气重力波的垂直及水平波长信息.并以2017年11月7日观测的准单色重力波为例,结合再分析资料的风场数据,分析了该重力波的水平波长,垂直波长及传播方向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重力波 三维特征 中高层大气
下载PDF
Advances in Researches on the Middle and Upper Atmosphere in 2008-2010 被引量:2
19
作者 Chen Zeyu Chen Hongbin +6 位作者 Lue Daren Xu Jiyao Chen Wen Tian Wenshou Ren Rongcai Hu Yongyun Huang Kaiming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6-463,共8页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es on the middle and upper atmosphere obtained by Chinese scientists in 2008-2010.The focuses are specifically placed on the researches being associated with ground-ba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es on the middle and upper atmosphere obtained by Chinese scientists in 2008-2010.The focuses are specifically placed on the researches being associated with ground-based observation capability development,dynamical processes,the property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the chemistry-climate coupling of the middle atmospheric lay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层大气 中国科学家 观测能力 动力过程 大气化学 大气环流 气候
下载PDF
中高层大气密度研究态势及热点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闫亚飞 李永平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1-151,共11页
中高层大气在日地空间环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热层、电离层和磁层耦合研究的重要领域,而中高层大气密度是大气环境的重要参数,是当前空间科学研究的热点,因此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分析了... 中高层大气在日地空间环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热层、电离层和磁层耦合研究的重要领域,而中高层大气密度是大气环境的重要参数,是当前空间科学研究的热点,因此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分析了中高层大气密度研究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国家、重点机构、资助基金和研究热点。通过分析可以看到,中高层大气密度研究领域年度发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全球整体发文趋势受美国、德国、中国、法国和英国5个主要国家的影响较大。美国在该领域的研发机构数量非常多,尤其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研实力雄厚,且相互之间科研合作非常密切。中国进入该领域较晚,但发展迅速,研究队伍、研究成果和基金数量进步明显,已经开展了神舟飞船、APOD(Atmospheric density and Precise Orbit Determination)卫星、天宫实验室、气象卫星等重大项目的大气密度探测,获取了大量高精度实测数据。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中高层大气密度多手段探测、高精度大气模型建立及大气密度预报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层大气 大气密度 日地空间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