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颧脂肪垫悬吊中下面部除皱术 被引量:8
1
作者 亓发芝 冯自豪 +2 位作者 张勇 顾建英 杨震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 改进中面部除皱的手术方法,对手术要点进行探讨。方法对于颈部松垂不明显、颌下脂肪堆积不严重者,切口限制在颞部和耳前部,不延伸到耳后;皮下分离后,将颧脂肪垫用不可吸收线缝合悬吊于颞深筋膜,颊部SMAS向后上方向提升,折... 目的 改进中面部除皱的手术方法,对手术要点进行探讨。方法对于颈部松垂不明显、颌下脂肪堆积不严重者,切口限制在颞部和耳前部,不延伸到耳后;皮下分离后,将颧脂肪垫用不可吸收线缝合悬吊于颞深筋膜,颊部SMAS向后上方向提升,折叠缝合,皮肤向上提升。结果自2002年10月至2009年12月,应用该方法进行中面部除皱137例,随访1—3年,手术效果满意。1例患者术后右侧面神经颊支损伤,1个月后自然恢复,1例右侧耳前皮下局部感染,清创后愈合。无皮下血肿及皮肤坏死发生。结论提升下垂的颧脂肪垫,重建中面部年轻凸出的曲线是中面部除皱的关键,术中将皮瓣向上提升可以有效减少手术瘢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除皱 面部年轻化 颧脂肪垫 小切口
原文传递
改良中面部除皱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祝仰东 罗赛 +1 位作者 刘洋 郝立君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中面部除皱手术的方法,以及手术要点与优势。方法对43例面中部皮肤及软组织松弛的女性,采用颞部“w”形+耳前倒“L”形切口,在皮下和SMAS筋膜之间分离组织间隙达到设计范围,并在耳前纵向解剖分离一“舌形”SMAS筋膜瓣... 目的探讨改良中面部除皱手术的方法,以及手术要点与优势。方法对43例面中部皮肤及软组织松弛的女性,采用颞部“w”形+耳前倒“L”形切口,在皮下和SMAS筋膜之间分离组织间隙达到设计范围,并在耳前纵向解剖分离一“舌形”SMAS筋膜瓣,大小约2.5em×1.5cm;将筋膜瓣掀开,在SMAS筋膜前侧断缘,斜向上45。对位拉紧缝合,使口角上提,鼻唇沟变浅;再将预制的SMAS筋膜瓣向上提紧,缝合固定于颧弓处;下颌缘及部分颈部皮肤上提,去除颞部及耳前多余皮肤并缝合固定。结果本组共43例患者,术后随访3~18个月,鼻唇沟明显变浅,下颌缘及颈部形态清晰,效果满意。结论采用改良中面部除皱术能有效改善口角、鼻唇沟、下颊部及部分颈部的皮肤松弛,同时手术切口张力小,瘢痕不明显,位置隐蔽,且术后皮肤紧致、弹性好,表情自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除皱 SMAS筋膜瓣 “W+L”形切口
原文传递
FACE-Q量表评估全面部除皱术的近期和远期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关卉儿 谢祥 +1 位作者 潘柏林 谢宏彬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1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全面部除皱术的手术方法并进行FACE-Q量表评估。方法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对接受全面部除皱提升术女性患者126例(年龄27~64岁,平均43.3岁)进行FACE-Q系列14个量表的评估。结果共44例患者完成FACE-Q量... 目的探讨全面部除皱术的手术方法并进行FACE-Q量表评估。方法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对接受全面部除皱提升术女性患者126例(年龄27~64岁,平均43.3岁)进行FACE-Q系列14个量表的评估。结果共44例患者完成FACE-Q量表,随访6~86个月,平均27.9个月。面部整体满意度(87.30±10.79)分,额部及眉部满意度(92.16±10.12)分,颧部满意度(93.30±6.95)分,颊部满意度(91.20±10.17)分,颈部满意度(87.16±9.65)分,整体皱纹评估(87.57±9.71)分,额部皱纹评估(91.80±10.23)分,眉间皱纹评估(90.43±10.76)分,鼻唇沟评估(88.25±12.10)分,鱼尾纹评估(91.52±13.66)分,社会功能(88.70±9.40)分,心理功能(88.77±10.49)分,手术决策满意度(90.86±9.06)分,手术结果满意度(90.03±10.61)分,自我评价年轻(8.33±3.15)岁。<40岁、40~50岁、>50岁年龄组的量表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部除皱术为综合的全面部年轻化治疗方案。经FACE-Q系列量表证实在短期及长期随访中有较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量表 面部 面部除皱 下颌颈部除皱 FACE-Q量表 患者报告结局
原文传递
颧脂肪垫悬吊技术辅以SMAS折叠的中面部除皱术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志宏 李文志 +1 位作者 欧阳钟石 王佳琦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529-531,共3页
目的:出于中面部提升简单化的趋势,介绍一种颧脂肪垫提升和SMAS移位的除皱技术。以期改善颧下区域空虚、鼻唇沟加深等中面部老化的问题。方法:采用一种中面部年轻化方法,行颊部耳前SMAS折叠,同时将下垂的颧脂垫缝线悬吊于耳前筋膜,使老... 目的:出于中面部提升简单化的趋势,介绍一种颧脂肪垫提升和SMAS移位的除皱技术。以期改善颧下区域空虚、鼻唇沟加深等中面部老化的问题。方法:采用一种中面部年轻化方法,行颊部耳前SMAS折叠,同时将下垂的颧脂垫缝线悬吊于耳前筋膜,使老化中面部维持长期的提升效果。结果:2006~2010年,在52例面部除皱术中运用该技术,中面部提升效果维持时间长,恢复期短,无面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皮下层的安全剥离避免了面神经分支的损伤。颧脂肪垫悬吊技术辅以SMAS折叠术,避免了较长的恢复期和深层剥离可能导致的损伤。这种方法可作为独立的中面部手术在局麻下实施,操作简单、安全、效果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脂肪垫 浅表肌肉腱膜系统 面部除皱
下载PDF
颧骨降低颧弓内推术联合中面部除皱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姜北 苟小阳 +1 位作者 邓金桦 安可忍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58-60,I0012,共4页
目的 观察颧骨降低颧弓内推术联合中面部除皱术在改善面部轮廓和预防中面部松垂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重庆当代整形美容医院对52例患者行颧骨降低颧弓内推术联合中面部除皱术。评估患者术后中面部缩窄情况,分别采... 目的 观察颧骨降低颧弓内推术联合中面部除皱术在改善面部轮廓和预防中面部松垂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重庆当代整形美容医院对52例患者行颧骨降低颧弓内推术联合中面部除皱术。评估患者术后中面部缩窄情况,分别采用皱纹严重程度评分表和面部整体美容效果改善分级表对术后鼻唇沟皱纹严重程度和面部整体美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52例患者术后未出现面神经损伤、感染、秃发、皮肤坏死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对术后面部外形的改善效果满意,耳前-颞区除皱术切口瘢痕不明显。术后6个月中面部宽度较术前缩窄(P<0.05);手术前后鼻唇沟皱纹严重程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部整体美容效果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未出现无效或恶化病例。结论 颧骨降低颧弓内推术联合中面部除皱术在改善中面部轮廓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预防中面部松垂的发生,是值得推广的联合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颧弓降低术 面部除皱 面部松垂
原文传递
眉下切口中面部除皱术
6
作者 危园梅 钟盛全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34期192-192,共1页
目的:探讨行眉下切口中面部除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近年来收治面部老化患者10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S形切口术进行中面部除皱,观察组采取眉下切口中面部除皱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体效果达到预... 目的:探讨行眉下切口中面部除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近年来收治面部老化患者10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S形切口术进行中面部除皱,观察组采取眉下切口中面部除皱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体效果达到预期92.2%高于对照组82.4%,具有显著差异(P<0.05);经过追踪访问,观察组切口恢复良好率100.0%,高于对照组88.2%;观察组满意度96.1%,高于对照组84.3%,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文研究对象采取眉下切口中面部除皱术,总体效果及恢复情况均优于S形切口中面部除皱术,是比较理想的年轻化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眉下切口 面部除皱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