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中间质量结构振动功率流的传递特性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树生 张克国 +2 位作者 宋孔杰 程林 秦惠芳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35-38,43,共5页
单层隔振系统在高频域的缺陷使人们进而追求更为复杂的结构来提高隔振效果 ,将中间质量插入振源和被隔离系统之间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适合在工程中应用 ;通过对具有中间质量隔振系统进行理论建模、推导传递功率谱表达式、绘制功率谱... 单层隔振系统在高频域的缺陷使人们进而追求更为复杂的结构来提高隔振效果 ,将中间质量插入振源和被隔离系统之间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适合在工程中应用 ;通过对具有中间质量隔振系统进行理论建模、推导传递功率谱表达式、绘制功率谱传递曲线 ,研究了振动功率流的传递机理 ,研究表明 ,具有中间质量隔振系统能在高频域获得较为理想的隔振效果 ;从振动控制的观点出发 ,如果空间允许最好对称安装 ;中间质量能够改变三阶谐振的位置 ,基础刚度则能改变基础的共振峰值位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质量 功率流 隔振
下载PDF
惯容器对双层隔振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昝浩 温华兵 +1 位作者 潘朝峰 仲启东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21,26,共6页
设计了一种动力设备双层ISD隔振系统,推导了双层ISD隔振系统的机械导纳和传递率计算公式,探讨了惯容器对双层ISD隔振系统固有频率及振幅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上层或者下层安装惯容器,可降低双层振动系统垂向的固有频率,减小两个固... 设计了一种动力设备双层ISD隔振系统,推导了双层ISD隔振系统的机械导纳和传递率计算公式,探讨了惯容器对双层ISD隔振系统固有频率及振幅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上层或者下层安装惯容器,可降低双层振动系统垂向的固有频率,减小两个固有频率之间的间距,降低自由振动的振幅比;在下层安装惯容器,则相当于增加了中间质量的参振质量,可改善双层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或者在保持原有隔振效果的基础上有效减少中间质量,这可解决双层隔振系统的中间质量较大带来的弊端,从而实现双层隔振系统的轻量化设计。研究结果有利于惯容器在舰船双层隔振中的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容器 双层隔振系统 机械导纳 固有频率 传递率 中间质量
原文传递
小中间质量对振动功率流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克国 王世寰 林淑霞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5-57,共3页
应用导纳矩阵分析法研究了将质量块插入隔振器之间对功率流的控制机理,研究表明,小中间质量与机器及基础之间的耦合作用很弱,每一个支撑点都可以被独立地控制,这样对复杂激励下的平动、转动等控制就有了实现的可能;在越过因加入小中间... 应用导纳矩阵分析法研究了将质量块插入隔振器之间对功率流的控制机理,研究表明,小中间质量与机器及基础之间的耦合作用很弱,每一个支撑点都可以被独立地控制,这样对复杂激励下的平动、转动等控制就有了实现的可能;在越过因加入小中间质量而使系统增加的固有频率后,功率流得到大幅衰减,使附加频率低于需隔振的频域则可获得较宽的隔振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中间质量 功率流 隔振
下载PDF
固定幅度和频率的振动系统中阻尼及中间质量对底座受力的影响
4
作者 赵明健 张俊华 +1 位作者 宋佳 张长法 《汽车实用技术》 2018年第3期79-81,共3页
针对一些设备局部需要产生固定幅度和频率的振动,同时又要将该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做隔振处理,以避免其产生的振动对其他部件产生不良影响。文章通过对比单自由度无阻尼系统、单自由度有阻尼系统、双自由度无阻尼振动系统,探讨了振动系... 针对一些设备局部需要产生固定幅度和频率的振动,同时又要将该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做隔振处理,以避免其产生的振动对其他部件产生不良影响。文章通过对比单自由度无阻尼系统、单自由度有阻尼系统、双自由度无阻尼振动系统,探讨了振动系统中阻尼、中间质量大小以及刚度分配在有固定幅度与频率的振动源的振动系统中对底座受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振幅 阻尼 中间质量 底座受力
下载PDF
分布参数双层隔振系统建模及其振动传递特性
5
作者 杨明月 孙玲玲 王晓乐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6-162,196,共7页
从振动能量传递观点及工程实际隔振设计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中间连续筏体和中间分散质量两类双层隔振系统的解析模型。考虑连续筏体、隔振器及安装基础的分布参数特性,基于导纳矩阵理论对两类双层隔振系统的动态特性传递方程进行了理论推... 从振动能量传递观点及工程实际隔振设计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中间连续筏体和中间分散质量两类双层隔振系统的解析模型。考虑连续筏体、隔振器及安装基础的分布参数特性,基于导纳矩阵理论对两类双层隔振系统的动态特性传递方程进行了理论推导。以功率流为价值函数揭示了系统振动传递机理并阐述了实际双层隔振设计需遵循的一般规律。实例研究表明:力矩激励在隔振系统能量传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尽量减少力矩扰动带来的能量注入;在能耗效率及安装空间允许条件下,适当放大中间质量可获得更佳的隔振效果;中间筏体的柔性、隔振器的分布参数特性以及安装基础的非刚性因素使得中高频隔振性能恶化,采用中间分散质量方案可有效避免筏体柔性模态影响,并能显著降低隔振器驻波同柔性筏体模态间的耦合交互引起的能量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隔振 中间质量 导纳矩阵 分布参数 驻波效应
下载PDF
浅谈太旧高速公路中间质量认定
6
作者 裴玉明 王永红 任水明 《山西交通科技》 1996年第3期38-41,共4页
作者通过参加太旧高速公路的中间质量认定工作,并结合对常规质量认定方法的分析,提出了高等级公路应采取中间质量认定的方法。
关键词 高等级公路 隐蔽工程 中间质量 认定
下载PDF
含中间质量改进三参数隔振器动力学特性研究
7
作者 朱冬梅 肖凯莉 刘海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2-81,共10页
通过在含X形机构非线性三参数隔振器中引入中间质量,提出一种改进三参数隔振器并建立其理论模型.采用谐波平衡法得到隔振系统的稳态解析解,利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和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验证其正确性.将力传递率作为评价隔振系统动态性能的... 通过在含X形机构非线性三参数隔振器中引入中间质量,提出一种改进三参数隔振器并建立其理论模型.采用谐波平衡法得到隔振系统的稳态解析解,利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和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验证其正确性.将力传递率作为评价隔振系统动态性能的技术指标,与传统三参数隔振器以及含X形机构非线性三参数隔振器进行对比,结合工程实际,分别给出3种类型隔振器在多频稳态激励下的时域位移响应,并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该隔振系统的功率流特性以及能量特征,选择隔振系统部分关键设计参数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从动力吸振器的角度,讨论了所提模型中非线性连接方式对其减隔振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合理选择中间质量可以在原隔振系统谐振频率附近形成一个反共振低谷,且系统固有频率向低频移动,使隔振系统有效隔振频带变宽;相比于传统三参数隔振器和含X形机构非线性隔振器,隔振系统在低频和高频的隔振性能均得到有效提升;通过力传递率评估设计参数,结果表明各参数均存在最优值;将线性动力吸振器与接地X形机构连接,可进一步改善其减隔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分析 隔振器 谐波平衡法 中间质量 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不同中间质量形式的双层隔振系统对比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徐伟 邱元燃 胡泽超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66,105,共6页
为了研究同等中间质量大小条件下,分布式与整体式中间质量的隔振性能表现,利用四端参数法推导了分布式、整体式两种隔振系统的振动传递特性,并利用有限元仿真与试验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中间质量的前提下,分布式中间质量双... 为了研究同等中间质量大小条件下,分布式与整体式中间质量的隔振性能表现,利用四端参数法推导了分布式、整体式两种隔振系统的振动传递特性,并利用有限元仿真与试验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中间质量的前提下,分布式中间质量双层隔振形式可获得比整体式中间质量双层隔振形式更好的隔振效果,并占据更小的空间,满足实际的工程需求,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隔振系统 整体式中间质量 分布式中间质量
下载PDF
基于双层隔振的船用空压机系统振动建模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金丽琼 邢志胜 +2 位作者 朱宝庆 崔冬 李国强 《中国设备工程》 2019年第13期216-218,共3页
文章以双层隔振结构的船用空压机为研究对象,基于Newton法,建立了12自由度隔振结构的船用空压机耦合动力学模型,模型将船用空压机和中间质量块简化为刚体,模型中考虑了空压机不平衡惯性力等因素的影响,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通用性,... 文章以双层隔振结构的船用空压机为研究对象,基于Newton法,建立了12自由度隔振结构的船用空压机耦合动力学模型,模型将船用空压机和中间质量块简化为刚体,模型中考虑了空压机不平衡惯性力等因素的影响,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通用性,在同等设定条件下与以往的研究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隔振 船用空压机 不平衡惯性力 中间质量
下载PDF
沥青砼路面交工验收质量检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岚 孙威期 +1 位作者 王昌衡 陈湘亮 《中南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9-91,共3页
针对目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交工验收检测工作 ,提出增加中间质量跟踪检测的方法。
关键词 沥青砼路面 中间质量跟踪检测 交工验收检测 温度检测筛分检测 沥青混合料检测
下载PDF
整体式与分布式双层隔振系统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伟 周相荣 +1 位作者 贺华 丁炜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4期25-29,共5页
为改善整体式双层隔振系统中间质量因实际工程空间尺寸、质量以及加工精度限制导致刚性相对弱、质量偏心大和弹性效应明显而引起的隔振效果降低问题,采用中间质量为分布式双层隔振系统是一种处理措施。本文通过偏心激励下的非对称双层... 为改善整体式双层隔振系统中间质量因实际工程空间尺寸、质量以及加工精度限制导致刚性相对弱、质量偏心大和弹性效应明显而引起的隔振效果降低问题,采用中间质量为分布式双层隔振系统是一种处理措施。本文通过偏心激励下的非对称双层隔振系统理论建模,对比研究在同等条件下整体式统和分布式双层隔振系统隔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式双层隔振系统在中高频隔振效果明显优于整体式双层隔振系统,且在小于整体式质量比时仍能获得相当的隔振效果,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双层隔振 分布式中间质量 偏心激励 非对称 隔振效果
下载PDF
机械设备轻量化中间质量双层隔振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邱元燃 徐伟 +1 位作者 胡泽超 付俊强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73-1384,共12页
某些运用环境对机械设备的隔振装置设计既提出了高隔振指标,又对其重量、结构尺寸提出了严格限制,若采用传统的整体框架式中间质量的双层(或浮筏)隔振装置,其或因为隔振装置质量和安装空间过大,导致工程目标无法实现。基于此,本文提出... 某些运用环境对机械设备的隔振装置设计既提出了高隔振指标,又对其重量、结构尺寸提出了严格限制,若采用传统的整体框架式中间质量的双层(或浮筏)隔振装置,其或因为隔振装置质量和安装空间过大,导致工程目标无法实现。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将上、下层隔振器通过与刚性质量块相连接的紧凑型结构形式的轻量化双层隔振单元,并通过多个隔振单元按一定原则分布组成的多轻量化中间质量双层隔振系统来支撑机械设备,达到高效隔振、减轻中间质量目的的轻量化隔振效果。当前,国内外对整体框架式与轻量化双层隔振系统的性能缺乏对比研究,本文建立简化的解析与数值分析模型,分析系统设计参数对隔振效果的影响,并设计相应的实际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相同中间质量大小的条件下,轻量化中间质量形式可获得比框架式在全频段更好的隔振效果,为轻量化中间质量双层隔振系统设计提供了定性理论依据,并且该项技术已在舰船上得到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中间质量 整体框架式 双层隔振系统
下载PDF
考虑作动器输出约束的分散中间质量混合隔振系统建模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牛宁 刘钟 孙玲玲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5-163,共9页
[目的]研究舰船主动隔振系统的能量波动特性。[方法]首先,建立一种浮筏混合隔振系统广义数理模型,包含有多向复合扰动振源、分布参数主/被动一体式隔振器、分散中间质量及弹性安装基础,并从声振能传递与控制角度揭示系统的耦合振动机理... [目的]研究舰船主动隔振系统的能量波动特性。[方法]首先,建立一种浮筏混合隔振系统广义数理模型,包含有多向复合扰动振源、分布参数主/被动一体式隔振器、分散中间质量及弹性安装基础,并从声振能传递与控制角度揭示系统的耦合振动机理。然后,结合工程中隔振系统的应用,设置等中间质量的浮筏隔振系统作为参照组,研究隔振器内共振、中间结构波动效应、中间质量与机器质量比以及不同作动器布置方案对系统能量传递的影响。[结果]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浮筏隔振系统,尤其是在中、高频共振区,分散中间质量隔振系统对于振动能量的隔离效果有明显的提高;对作动器施加约束降低了未施加约束时的理论预测误差。[结论]此类混合隔振系统在整个频段内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隔离性能超过传统隔振系统15 dB以上,且考虑作动器输出约束后更符合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隔振 分散中间质量 波动效应 振动能量 输出约束
下载PDF
An improved thermometer for intermediate-mass fragments
14
作者 Tian-Tian Ding Chun-Wang Ma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3-16,共4页
An improved thermometer(TIB) is proposed for intermediate-mass fragments via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sobaric yield ratios.The residual free energy of three isobars is replaced by that of the binding energy.The measure... An improved thermometer(TIB) is proposed for intermediate-mass fragments via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sobaric yield ratios.The residual free energy of three isobars is replaced by that of the binding energy.The measured fragments in the 140 A MeV ^(40,48) Ca +9Be(181Ta) and^(58,64) Ni +~9Be(^(181)Ta) reactions are analyzed to obtain T_(IB) ranging from 0.6 to 3.5 Me V.TIBis suggested to be a direct determination of temperature avoiding the fitting proced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计 中间质量碎片 中等质量碎片 反应分析 直接测定 拟合程序 等压线 MEV
下载PDF
Mass dependence of critical parameter and multiplicity of intermediate mass fragments in heavy ion reaction
15
作者 SUQianmin HANDingdi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49-253,共5页
The mass dependence of critical parameters for the liquid-gas phase transition and multiplicity of intermediate mass fragment in the heavy ion reaction is qualitatively explored under the framework of lattice gas mode... The mass dependence of critical parameters for the liquid-gas phase transition and multiplicity of intermediate mass fragment in the heavy ion reaction is qualitatively explored under the framework of lattice gas model.Som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反应 中间质量碎片 临界现象
下载PDF
中能重离子反应中“neck”的形成和碎裂
16
作者 葛凌霄 陈列文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A00期123-126,共4页
在不同碰撞参数下,应用量子分子力学模型对^40Ca(30MeV/u)+^40Ca碰撞系统进行了计算,观察到周边碰撞b=6fm时碰撞系统产生的中间质量碎片最多,发现这是由于碰撞过程中的“neck”碎裂所造成的,同时发现... 在不同碰撞参数下,应用量子分子力学模型对^40Ca(30MeV/u)+^40Ca碰撞系统进行了计算,观察到周边碰撞b=6fm时碰撞系统产生的中间质量碎片最多,发现这是由于碰撞过程中的“neck”碎裂所造成的,同时发现“neck”结构形成过程中碰撞系统相对密度涨落增长较慢,饱和值较小,体现了状态不稳定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ck碎裂 中间质量碎片 重离子反应 中能
下载PDF
舰船分散中间质量隔振系统振动特性建模
17
作者 牛宁 侯力文 +2 位作者 吴优优 王文龙 孙玲玲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6-61,共6页
为探究中高频扰动下舰船隔振系统多维隔振的能量波动特性,考虑隔振器的分布参数特性和基础柔性,基于该动力耦合系统中子系统结构的导纳矩阵,推导系统能流传递函数,建立了复杂激励下分散中间质量隔振系统的分布参数解析模型。联系当前舰... 为探究中高频扰动下舰船隔振系统多维隔振的能量波动特性,考虑隔振器的分布参数特性和基础柔性,基于该动力耦合系统中子系统结构的导纳矩阵,推导系统能流传递函数,建立了复杂激励下分散中间质量隔振系统的分布参数解析模型。联系当前舰船隔振系统的应用,设置等中间质量的浮筏隔振系统作为参照组,研究了中间结构的波动效应、隔振器驻波及中间质量与机器质量比对系统振动能量传递的影响机理。分析表明,分散中间质量避免了中间结构的波动效应,降低了子系统间发生动力耦合的可能性;分散中间质量隔振系统可以明显降低目标频段隔振器驻波发生的几率,改善了高频隔振效果;在兼顾舰船设计空间和重量的要求下,适当增大分散中间质量可以拓宽该系统的有效隔振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隔振 分散中间质量 波动效应 能流
下载PDF
中能重离子碰撞中的涨落和中间质量碎片发射的机制
18
作者 张晓东 葛凌霄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945-951,共7页
在QMD模型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40Ca+40Ca中心碰撞系统的中间质量碎片随能量和时间的演化以及它们的动力学起源.集中讨论了反应机制的跃迁,动力学过程中密度涨落和平均中间质量碎片的关系以及碎裂的时间尺度.发现中间质... 在QMD模型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40Ca+40Ca中心碰撞系统的中间质量碎片随能量和时间的演化以及它们的动力学起源.集中讨论了反应机制的跃迁,动力学过程中密度涨落和平均中间质量碎片的关系以及碎裂的时间尺度.发现中间质量碎片随能量的上升和下降伴随着涨落的上升和下降.并预言对所研究的反应,当入射能量为65MeV/u时,彻底解体可能发生.碎裂的时间尺度大约为140fm/c,且随能量的增大,此时间尺度不再减小,达到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涨落 中间质量碎片 重离子碰撞 中能
原文传递
整体式与分布式隔振系统隔振效果试验对比
19
作者 张伟 周相荣 +1 位作者 张博 贺华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2期242-244,268,共4页
相比于整体式双层隔振装置,分布式双层隔振装置具有中间质量块质量小、体积小、拆装方便的特点,同时可以随意改变系统质量比的配比情况,而且小质量块系统的一阶弹性模态更高,在中高频段有较好的隔振效果。因此,在同等条件下,设计制造了... 相比于整体式双层隔振装置,分布式双层隔振装置具有中间质量块质量小、体积小、拆装方便的特点,同时可以随意改变系统质量比的配比情况,而且小质量块系统的一阶弹性模态更高,在中高频段有较好的隔振效果。因此,在同等条件下,设计制造了整体式和分布式双层隔振系统的隔振装置,以激振器激励力为输入,通过试验研究对比整体式和分布式双层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式双层隔振系统在中高频处的隔振效果优于整体式双层隔振系统,且在质量比小于整体式时仍能获得一定的隔振效果,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隔振装置 分布式中间质量 试验对比 隔振效果
原文传递
进口中间品质量、自主创新与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 被引量:131
20
作者 诸竹君 黄先海 余骁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6-134,共19页
中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贸易也应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本文在扩展的Kee and Tang(2016)模型框架下,分析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的静态影响和动态效应。静态条件下进口中间... 中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贸易也应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本文在扩展的Kee and Tang(2016)模型框架下,分析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的静态影响和动态效应。静态条件下进口中间品质量与企业出口DVAR负相关,其通过自主创新产生"加成率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动态改进企业出口DVAR。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和专利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进口中间品质量静态下与企业出口DVAR显著负相关,动态下全样本效应为负,一般贸易不显著,而加工贸易显著负相关;(2)研发行为对一般贸易进口中间品质量的动态影响具有调节效应,较高研发程度的企业该效应显著为正;(3)对影响渠道的检验发现,创新对企业出口DVAR作用的显著中介变量是加成率和相对价格;(4)进一步分析发现,更高显性比较优势、更低与技术前沿差距和更优省份市场化指数对创新活动具有明显正向调节效应。上述结论表明,推动进口政策由出口导向向创新导向升级是建设更高全球价值链地位下贸易强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中间质量 出口国内增加值率 自主创新 全球价值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