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是否有助于促进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机理分析与效应检验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楠 史贝贝 白东北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4,共13页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分析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技术密集型行业...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分析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技术密集型行业提升效果最大。机制检验表明新型基础设施对国内中间品投入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替代效应”,对出口企业成本的降低具有显著的“成本效应”,并且随着这两种效应的推进,其对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作用增强。异质性检验表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发达地区、加工贸易以及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促进效果更好,其中就贸易发展方式而言,有助于推动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向高附加值的一般贸易转变。本文基于微观企业视角,考察了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与制造业企业对接发展的作用结果,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发展及推动中国制造业实现出口升级的路径探索提供理论和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出口国内附加值率 中间品投入 门槛效应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汇率变动与出口贸易——基于双边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印梅 张艳艳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9-142,共14页
以双边汇率与贸易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全球价值链是否弱化汇率对出口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发现全球价值链通过后向参与的对冲效应与前向参与的竞争效应来削弱出口的汇率弹性,其削弱程度受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以及进口投入来源分布与出口... 以双边汇率与贸易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全球价值链是否弱化汇率对出口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发现全球价值链通过后向参与的对冲效应与前向参与的竞争效应来削弱出口的汇率弹性,其削弱程度受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以及进口投入来源分布与出口市场分布契合情况的影响。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后,我国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度对汇率弹性的弱化效应已然下降,前向效应是削弱人民币汇率与出口联系的主要因素。相对而言,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中的后向效应要强于对发达国家(地区)出口中的后向效应。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审慎对待全球价值链对货币政策效果产生的影响,以避免作出过于乐观的政策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人民币汇率 中间品投入
原文传递
生产性服务业中间投入对制造业贸易利益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凌丹 刘慧岭 肖德云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45,共11页
本文从专业化分工效应、成本降低效应、技术创新效应三方面阐释了生产性服务业中间投入对制造业贸易利益的影响机理,并基于2005—2014年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发现:整体层面上,只有交通运输、批发代理、信息服务、生产性支持... 本文从专业化分工效应、成本降低效应、技术创新效应三方面阐释了生产性服务业中间投入对制造业贸易利益的影响机理,并基于2005—2014年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发现:整体层面上,只有交通运输、批发代理、信息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等中低知识类服务业中间投入对制造业贸易利益有提升作用,研发服务、商务服务等高知识类服务业中间投入的促进效果不显著;不同生产服务行业中间投入对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贸易利益的影响亦存在较大差异。此外,本文还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界定以及更为全面的贸易利益测度方法仍有继续探讨的必要和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中间品投入 制造业贸易利益 出口国内增加值
下载PDF
FDI抑制还是提升了城市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基于中国241个地级市数据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小平 王紫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6-149,共14页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力量,同时也是中国不断深入全球价值链的一个"敲门砖"。那么,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本文试图从地级市层面出发,利用微观企业数据...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力量,同时也是中国不断深入全球价值链的一个"敲门砖"。那么,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本文试图从地级市层面出发,利用微观企业数据库来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通过对各个地级市层面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测算,发现在地区分布上,外资进入水平高的城市DVAR反而比较低。从所有制类型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的外资企业有促进的作用,但是对于本土企业却产生了抑制作用;从地域分布上看,外资进入在水平渠道上对本土企业的抑制作用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而外商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则只在中部地区相对显著。这主要是由于对于不同地区和所有制类型而言,FDI的溢出效应取决于其正向的示范和人员培训效应等与负向的竞争效应的制衡。因此,优化引进外资结构和促进本土企业的产业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出口国内增加值率 中间品投入 全球价值链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进口中间品投入与企业出口价格传递效应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倩 宋鹏 李雨浓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3-51,共19页
随着人民币汇率变动更加富有弹性以及全球化产业链的深刻变化,研究我国出口产品价格的汇率弹性以及进口中间品投入对汇率传递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00~2010年企业-产品层面的微观数据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 随着人民币汇率变动更加富有弹性以及全球化产业链的深刻变化,研究我国出口产品价格的汇率弹性以及进口中间品投入对汇率传递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00~2010年企业-产品层面的微观数据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第一,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企业主动降低出口产品价格。同时,进口中间品投入的增加会提高企业汇率弹性,导致企业更大幅度地调整出口产品价格来应对汇率变动的影响。第二,企业所有制、出口方式、产品技术以及出口目的地等均会影响汇率弹性。第三,2005年的汇率制度改革提高了汇率传递效应;相较于贬值,人民币升值的汇率传递效应略高;相较于汇率小幅波动,大幅波动时汇率的传递效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中间品投入 企业出口 汇率传递效应
原文传递
贸易开放对一般利润率的影响机理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春华 郑琼洁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58,共8页
文章利用WIOD数据库从两大部类的视角估算了一般利润率,进而探讨了对外贸易以及中间品投入对一般利润率变动的不同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对外贸易的扩大有助于短期内资本在国际市场上追逐更高的利润,进而促进一般利润率上升;在中长期,生... 文章利用WIOD数据库从两大部类的视角估算了一般利润率,进而探讨了对外贸易以及中间品投入对一般利润率变动的不同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对外贸易的扩大有助于短期内资本在国际市场上追逐更高的利润,进而促进一般利润率上升;在中长期,生产过程中的进口中间品投入日益增加,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上升,这不仅推动了利润率水平相对较低的生产资料部类扩张,而且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上升,进而导致一般利润率下降。此外,对外贸易和中间品投入在非发达国家中对一般利润率的作用力度都要大于发达国家。文章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贸易开放和中间品投入对一般利润率的影响,是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并且将马克思经济学用于分析解释现实问题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开放 中间品投入 一般利润率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对国际经济周期联动的影响效应研究--来自中国经验的证据
7
作者 李冰心 冯志强 《市场周刊》 2022年第6期79-83,共5页
从中国的特定事实出发,基于价值链嵌入和中间品投入两个视角进行全球价值链对国际经济周期联动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价值链嵌入对经济周期联动具有正向的推动效应,而中间品投入对经济联动则具有负向的弱化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价... 从中国的特定事实出发,基于价值链嵌入和中间品投入两个视角进行全球价值链对国际经济周期联动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价值链嵌入对经济周期联动具有正向的推动效应,而中间品投入对经济联动则具有负向的弱化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价值链嵌入和中间品投入对经济联动的影响效应在贸易伙伴国处于经济紧缩阶段时表现更为明显。基于结论探讨中国以及其他经济体在融入全球价值链过程中进行政策调整实现稳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价值链嵌入 中间品投入 国际经济周期联动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经济集聚与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提升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楠 史贝贝 白东北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3-125,共13页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进行了测算,并实证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经济集聚对地区制造业出口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经济集聚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且在经济...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进行了测算,并实证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经济集聚对地区制造业出口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经济集聚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且在经济集聚程度高的地区提升效果更好。在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集聚带来的促进效应并不理想,而在长江下游地区和上游沿江中心城市则提升效果显著。同时,经济集聚有助于提高一般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且存在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向高附加值一般贸易企业转变的可能。机制检验表明经济集聚是通过促进地区信息化发展和国内中间品投入比例的提高实现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增加。此外,地区经济集聚有助于推动国内中间品市场的扩大和深化企业国际化参与度。就外部性影响来看,要素市场的成熟和市场服务的完善也有助于强化经济集聚对制造业出口升级的促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集聚 长江经济带 出口国内附加值率 信息化发展 国内中间品投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