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镇六穴结合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包烨华 陶承军 楚佳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0期2226-2228,共3页
目的:观察中镇六穴结合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镇六穴结合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口服消炎痛;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及生活质量的改... 目的:观察中镇六穴结合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镇六穴结合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口服消炎痛;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65.6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镇六穴结合梅花针刺络拔罐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体征的改善及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下载PDF
电针面部局部腧穴结合针刺中镇六穴与火针对顽固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及焦虑状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飞宇 刘小平 +2 位作者 陈东林 楚佳梅 包烨华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9年第9期865-867,共3页
将2017年11月1日至2019年1月30日杭州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11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电针面部局部腧穴,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针刺中镇六穴,以上治疗结束取针后火针治疗患侧阳白... 将2017年11月1日至2019年1月30日杭州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11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电针面部局部腧穴,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针刺中镇六穴,以上治疗结束取针后火针治疗患侧阳白、颧髎、地仓、夹承浆,火针治疗每周2次,其余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两组共完成病例104例(各52例),两组内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及S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两组间HB面神经功能分级及S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提示电针面部局部腧穴结合针刺中镇六穴与火针可有效改善顽固性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及焦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火针 电针 焦虑
原文传递
电针基础上应用火针及中镇六穴治疗顽固性面瘫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洪菲菲 楚佳梅 +1 位作者 刘小平 史红利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64-67,共4页
目的观察火针及中镇六穴结合电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及中镇六穴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治疗,共治疗4周。应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 目的观察火针及中镇六穴结合电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及中镇六穴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治疗,共治疗4周。应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组治疗4周后H-B评分均显著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且治疗组H-B评分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火针及中镇六穴结合电针可有效提高顽固性面瘫的治疗效果,减少面神经功能评分,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面瘫 火针 电针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电针结合中镇六穴及火针对顽固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及焦虑状态的改善作用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楚佳梅 陈飞宇 +2 位作者 刘小平 陈东林 张雯舒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0年第5期726-728,共3页
目的:研究电针结合中镇六穴及火针对顽固性面瘫患者面部神经功能的改善及其与焦虑程度缓解的相关性,为临床上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电针面部局部腧穴,观察... 目的:研究电针结合中镇六穴及火针对顽固性面瘫患者面部神经功能的改善及其与焦虑程度缓解的相关性,为临床上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电针面部局部腧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针刺中镇六穴,并治疗后火针点刺患侧阳白、颧髎、地仓、夹承浆,火针治疗每周2次,其余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包括FDIP及FDIS)、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评价,同时研究两者间的变化关系。结果:两组共完成病例104例,治疗前后两组组内FDIP、FDIS及S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间FDIP、FDIS及S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治疗后FDIP、FDIS与SAS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做相关性分析,发现均存在负相关关系,且观察组的相关性更高。结论:电针面部局部腧穴与电针局部面部腧穴联合针刺中镇六穴及火针两法均可有效改善顽固性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及焦虑状态;后者对面神经功能、社会活动能力及焦虑状态的改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面瘫 火针 电针 焦虑状态
下载PDF
包烨华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介绍 被引量:5
5
作者 袁健辉 李姗 +2 位作者 付球 楚佳梅 包烨华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10期180-182,共3页
周围性面瘫俗称歪嘴风、口眼歪斜,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流行病学显示全国每年的发病人数至少有335万人[1]。本病多由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而入,中面部经络,导致气血痹阻,筋脉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缓纵不收而发。目前周围... 周围性面瘫俗称歪嘴风、口眼歪斜,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流行病学显示全国每年的发病人数至少有335万人[1]。本病多由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而入,中面部经络,导致气血痹阻,筋脉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缓纵不收而发。目前周围性面瘫(面神经炎)在西医中病因尚未明确,病毒感染、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均可引起面肌瘫痪[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分期针刺 粗针 眼针 刺络拔罐 面部康复 经验介绍
原文传递
楚佳梅主任医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经验 被引量:4
6
作者 洪菲菲 刘小平 楚佳梅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47-48,共2页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面神经麻痹。本病如果治疗方法得当,多可在2个月内痊愈,若误治、失治,发病2个月后经治疗功能恢复不明显者即发展为顽固性面瘫[1]。发病后患者面部形象发生改变,对该病认识不足及长时间的治疗...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面神经麻痹。本病如果治疗方法得当,多可在2个月内痊愈,若误治、失治,发病2个月后经治疗功能恢复不明显者即发展为顽固性面瘫[1]。发病后患者面部形象发生改变,对该病认识不足及长时间的治疗,造成患者心理压力过大,会影响患者对痊愈的信心。有研究表明面瘫患者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以焦虑、人际关系、躯体化症状为突出表现[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火针 临床经验
下载PDF
针刺中镇六穴结合养心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 被引量:4
7
作者 时增科 张丽娜 李万文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6期929-931,共3页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已经影响到各年龄段和各行各业的人群[1],2012年我国成年人失眠的发生率为38.2%[2],2017年已达45.4%[3]。失眠是患者对睡眠的时间或质量感到不满意,且明显影响到日间生活的一种主观体验,或表现为难以入睡,...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已经影响到各年龄段和各行各业的人群[1],2012年我国成年人失眠的发生率为38.2%[2],2017年已达45.4%[3]。失眠是患者对睡眠的时间或质量感到不满意,且明显影响到日间生活的一种主观体验,或表现为难以入睡,或睡眠维持困难,或早醒。西医治疗失眠以口服镇静催眠类化学药物为主[4],但这类药物产生依赖、成瘾、戒断、耐药性、宿醉现象、反弹性失眠等副作用的现象日益凸显,给临床治疗带来不少困扰[5]。中医从整体出发,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情志偏颇等辨证施治,具有简便效廉的优势[6]。该研究采用中药养心汤联合针刺“中镇六穴”(高立山先生的经验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汤 主观体验 社会生活节奏 临床疗效 辨证施治 失眠 化学药物
下载PDF
高立山主任医师运用“中镇六穴”治疗多种疑难杂病的经验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冰 《针灸临床杂志》 1995年第10期7-8,共2页
高立山主任医师运用“中镇六穴”治疗多种疑难杂病的经验471039洛阳铜加工厂医院陈冰“中镇六穴”是高立山主任医师治疗多种疑难杂病的基本方法。他据针灸临床工作近四十年之经验,将其临床常用镇惊熄风与安神定志两类防治疾病之... 高立山主任医师运用“中镇六穴”治疗多种疑难杂病的经验471039洛阳铜加工厂医院陈冰“中镇六穴”是高立山主任医师治疗多种疑难杂病的基本方法。他据针灸临床工作近四十年之经验,将其临床常用镇惊熄风与安神定志两类防治疾病之法合为“镇静法”,根据镇静程度的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难杂病 针刺疗法 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镇穴为主针刺治疗不寐症38例
9
作者 温卫萍 《针灸临床杂志》 2005年第5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针刺 不寐
下载PDF
中镇六穴拓展应用验案2则
10
作者 陈家煜 朱颖 楚佳梅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第12期921-921,共1页
中镇六穴为高立山主任医师归纳得出的一组穴位,由双侧神门、迎香、足三里及单侧耳穴(神门、心、肺)组成,可起到镇惊息风、安神定志的作用^([1])。笔者在临床跟诊过程中,发现其对实证疼痛及兴奋类疾病也能起到较好的疗效。现举例临床2则... 中镇六穴为高立山主任医师归纳得出的一组穴位,由双侧神门、迎香、足三里及单侧耳穴(神门、心、肺)组成,可起到镇惊息风、安神定志的作用^([1])。笔者在临床跟诊过程中,发现其对实证疼痛及兴奋类疾病也能起到较好的疗效。现举例临床2则案例,具体如下。1眼睑瞤动余某,女,72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痉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医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