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思维下的中西医结合管理模式干预效果探讨
1
作者 陈权松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年第8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索互联网+思维下的中西医结合管理模式在泌尿外科的干预效果。方法:医院2018年7月~2020年6月的132例泌尿外科患者被选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观察组实施互联网+思维下中西医结合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 目的:探索互联网+思维下的中西医结合管理模式在泌尿外科的干预效果。方法:医院2018年7月~2020年6月的132例泌尿外科患者被选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观察组实施互联网+思维下中西医结合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根据医院患者健康行为评价量表内容评价患者的健康行为,调查两组患者干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饮食活动评分、体力活动评分、社交活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泌尿外科应用互联网+思维下的中西医结合管理模式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并且有助于提高泌尿外科患者的干预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中西医结合管理模式 干预效果 泌尿外科
原文传递
老年科构建中西医结合优化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方玉华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14期157-160,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科构建中西医结合优化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医院老年科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优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 目的:分析老年科构建中西医结合优化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医院老年科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优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中医证候积分和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在护理后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0.95,P=0.0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6.15,P=0.01)。结论:老年科应用中西医结合优化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可以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中医证候积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科 常规护理 中西医结合优化管理模式 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卫生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段家峰 黄国毅 +2 位作者 朱瑾 胡春梅 周叶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S01期1-3,15,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干预下的治疗效果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予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方案,对照组予西医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方案。...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干预下的治疗效果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予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方案,对照组予西医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方案。两组疗程均为2周,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相关医疗费用的情况。结果:①治疗前与治疗2周、治疗后6个月组内比较,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2周、治疗后6个月比较,治疗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但就诊6个月内相关医疗总费用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并能减少相关医疗费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 急性脑梗死 预后 卫生经济学评价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影响
4
作者 杨建梅 张慧 +1 位作者 缪培智 徐新春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6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气虚血瘀型、痰阻心脉型、气阴两虚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5例)和对照组(9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拜阿司匹林等),治疗组在采用西医常... 目的观察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气虚血瘀型、痰阻心脉型、气阴两虚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5例)和对照组(9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拜阿司匹林等),治疗组在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一体化管理模式管理(根据中医证型进行中医辨治,并制定健康管理计划,进行健康保健指导)。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血压、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6.1%、62.3%;组间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和对照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各指标评分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血糖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舒张压、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一体化管理模式可以改善气虚血瘀型、痰阻心脉型、气阴两虚型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及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中西医结合一体化管理模式 危险因素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