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分析和制约中药发展因素初探 被引量:6
1
作者 程佳祎 史清文 +1 位作者 王燕婷 王鑫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26-1932,共7页
中药现代化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药走进国际市场的必经之路。目前国内对于中药现代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亟待解决。本文从中药发展现状、中药药理特点、制约中药发展的因素、保持中药活力的条件... 中药现代化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药走进国际市场的必经之路。目前国内对于中药现代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亟待解决。本文从中药发展现状、中药药理特点、制约中药发展的因素、保持中药活力的条件,以及对策和建议5个方面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现代 中药发展现状 中药理作用特点 中药现代技术 中药自主知识产权 保护人才培养
下载PDF
珍珠菜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40
2
作者 李彩芳 宋艳丽 +1 位作者 刘瑜新 康文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91-1193,共3页
用清除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清除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法,分析了珍珠菜提取物总的抗氧化作用。在珍珠菜提取物中,甲醇提取物清除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能力(IC50值为12.28mg/L)比阳... 用清除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清除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法,分析了珍珠菜提取物总的抗氧化作用。在珍珠菜提取物中,甲醇提取物清除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能力(IC50值为12.28mg/L)比阳性对照BHT作用强(IC50值为18.79mg/L);甲醇提取物对清除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能力(IC50值为7.52mg/L)比BHT(IC50值为6.04mg/L)清除能力略低;甲醇提取物还原Fe3+的能力(FRAP值为1179.40±46.70μmolTE/g)比BHT(FRAP值为1748.49±3.46μmolTE/g)略低。珍珠菜3种提取物中,甲醇提取物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该文报告工作的新颖性,已为河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2008年5月30日出具的第2008113号《科技查新报告》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菜 抗氧化活性 中药现代技术
下载PDF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3
作者 李攻科 杜甫佑 肖小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84-1191,共8页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与传统的中药活性成分提取技术相比,具有简便、快速高效、选择性强、能耗少和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得到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的...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与传统的中药活性成分提取技术相比,具有简便、快速高效、选择性强、能耗少和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得到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的原理、特点、影响微波萃取的主要因素、萃取装置及其在中药现代化中的研究进展。引用文献61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萃取 中药 中药现代技术
下载PDF
山豆根黄酮的提取及抗氧化抑菌活性 被引量:33
4
作者 蔡锦源 韦坤华 +3 位作者 熊建文 张重义 缪剑华 朱炽雄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5-293,共9页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并结合遗传算法,优选山豆根黄酮的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工艺条件,并考察了其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50 W,液料比(即每克原料所用溶剂的量,m L/g)25∶1,乙醇体积分数87%、微波功率6...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并结合遗传算法,优选山豆根黄酮的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工艺条件,并考察了其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50 W,液料比(即每克原料所用溶剂的量,m L/g)25∶1,乙醇体积分数87%、微波功率699 W,提取时间3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山豆根黄酮得率达10.38mg/g,与模型预测值相符;山豆根黄酮对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羟基自由基(·OH)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9.52、17.21和14.44 mg/L;山豆根黄酮可明显减缓猪油、花生油和玉米油的氧化速度,与相同质量分数的二丁基羟基甲苯相当;山豆根黄酮对常见菌的抑制作用大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酵母,对黑曲霉无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波协同提取 山豆根 黄酮 遗传算法 抗氧化活性 抑菌活性 中药现代技术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闪式提取罗汉松总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3
5
作者 王全泽 袁堂丰 +2 位作者 刘磊磊 王欢 郭婕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5-71,148,共8页
采用闪式提取法提取罗汉松总黄酮,并通过单因素法和响应面优化方法,同时考察了罗汉松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O^2-自由基和OH自由基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闪式提取罗汉松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1%、料液比36∶1/(m L/g)、提... 采用闪式提取法提取罗汉松总黄酮,并通过单因素法和响应面优化方法,同时考察了罗汉松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O^2-自由基和OH自由基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闪式提取罗汉松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1%、料液比36∶1/(m L/g)、提取时间53 s、提取电压为75 V时,罗汉松总黄酮得率为8.147%。罗汉松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O^2-自由基和OH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能力,最大清除率分别达到87.13%、58.24%和67.56%。本研究为罗汉松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松 总黄酮 闪式提取 抗氧化活性 中药现代技术
下载PDF
金银花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王金梅 姬志强 康文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75-1078,共4页
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了阴干金银花花蕾、银花和金花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保留指数法鉴定了其成分。分别从金银花花蕾、银花和金花的挥发油中鉴定出了39、48和39个化合物,三者共有成分10个。对比分析了花蕾、银花和... 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了阴干金银花花蕾、银花和金花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保留指数法鉴定了其成分。分别从金银花花蕾、银花和金花的挥发油中鉴定出了39、48和39个化合物,三者共有成分10个。对比分析了花蕾、银花和金花的挥发性成分,发现在金银花花蕾开放的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转化有一定的规律性。结果表明,在用于治疗痈疖、丹毒、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时,应优先考虑金银花的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挥发油 固相微萃取 中药现代技术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高压提取黄精多糖工艺 被引量:28
7
作者 魏炜 李彦伟 +2 位作者 刘凤霞 许晓飞 刘志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75-881,共7页
以黄精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压提取技术,利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方法优化了超高压提取黄精多糖的工艺条件,以期获得较优的工艺参数,并将实验结果与传统工艺进行对比;对黄精多糖的抗氧化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超高压提取黄精多糖在压力2... 以黄精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压提取技术,利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方法优化了超高压提取黄精多糖的工艺条件,以期获得较优的工艺参数,并将实验结果与传统工艺进行对比;对黄精多糖的抗氧化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超高压提取黄精多糖在压力255 MPa、物料粒径40目、固液比1∶17(固指物料质量,g;液指提取剂体积,m L)、保压时间9.5 min、提取温度为常温、提取剂为水的工艺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25.01%;而传统煎煮法在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100℃的工艺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19.83%,表明超高压提取黄精多糖方式较为有效。当黄精多糖质量浓度为1 g/L时,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达到34.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黄精多糖 提取率 工艺优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性 中药现代技术
下载PDF
香椿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刘信平 张驰 +2 位作者 余爱农 谭志伟 刘应煊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4,共4页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椿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香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分离并鉴定出53个组分,占峰面积的92.34%,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α-荜茄醇(4.89%)、桉叶烯(5....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椿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香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分离并鉴定出53个组分,占峰面积的92.34%,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α-荜茄醇(4.89%)、桉叶烯(5.67%)、杜松烯(5.49%)、8-异丙烯基-1,5-二甲基-1,5-环癸二烯(5.37%)、1-异丙基-4,7-二甲基-1,2,3,5,8a-六氢化萘(5.88%)、2,4,4-三甲基-3-甲醇-5-(3-甲基-2-丁烯-1-基)环己烯(5.65%)、橙花叔醇(4.97%)、1-异丙基-4-甲基-7-亚甲基-1,2,3,4,4a,5,6,7-八氢化萘(5.87%)、叶绿醇(4.86%)、2,5,6-三甲基-1,3,6-庚三烯(4.31%)、5,7-二乙基-5,6-癸二烯-3-炔(3.14%)、2-甲基-3-乙基-1-戊烯(2.86%)、4-戊烯-2-醇(2.09%)、2-甲基-2-丁烯(2.83%)、2-甲基-5-己烯-3-醇(2.99%)、β-丙内酯(2.63%)、3-己烯-1-醇(2.41%)、3,4-二甲基-1-戊醇(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挥发性成分 GC/MS分析 中药现代技术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萃取柠檬皮中果胶的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章凯 黄国林 +1 位作者 黄小兰 张高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6,共5页
该文以离子液体[BMIM]Cl(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水溶液为萃取剂,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技术提取柠檬皮中的果胶,系统考察了[BMIM]Cl浓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萃取溶剂体积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工艺... 该文以离子液体[BMIM]Cl(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水溶液为萃取剂,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技术提取柠檬皮中的果胶,系统考察了[BMIM]Cl浓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萃取溶剂体积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BMIM]Cl浓度1.0 mol/L,萃取温度88℃,萃取时间9.6 min,每克干柠檬皮用萃取溶剂22.7 mL,在该条件下,果胶的提取率为24.68%,与拟合的二次回归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响应面法 微波辅助萃取 果胶提取 柠檬皮 中药现代技术
下载PDF
山楂核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5
10
作者 郭文娟 王娜 +3 位作者 王娜娜 张瑞平 王博 董利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2-156,共5页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山楂核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和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与抗坏血酸、芦丁对比,利用羟基自由基(·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Fe3+法测定山楂核总黄酮的抗氧化...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山楂核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和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与抗坏血酸、芦丁对比,利用羟基自由基(·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Fe3+法测定山楂核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山楂核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按料液比为1∶25(每克山楂核加入25 m L提取剂,下同),加入体积分数50%的乙醇,在60℃下用250 W超声辅助提取40 min,山楂核中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到7.89%。经过纯化的山楂核总黄酮提取物对·OH和DPPH·具有明显的清除力且对Fe3+有较强的还原能力;黄酮纯化物的抗氧化作用随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强于芦丁而弱于抗坏血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核 总黄酮 提取 抗氧化性 中药现代技术
下载PDF
柠檬香茅精油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4
11
作者 尹学琼 陈俊华 +3 位作者 刘芳 王晓龙 纪红兵 卢逢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8-571,共4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海南产柠檬香茅进行精油提取,考察了提取时间、料液比、香茅粗细、香茅部位、提取液成分等因素对精油收率及主要成分的影响,精油提取率为0.09%~1.06%;50 g长2 cm的干柠檬香茅在1 400 mL含8 g NaCl的水溶液中,提取时...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海南产柠檬香茅进行精油提取,考察了提取时间、料液比、香茅粗细、香茅部位、提取液成分等因素对精油收率及主要成分的影响,精油提取率为0.09%~1.06%;50 g长2 cm的干柠檬香茅在1 400 mL含8 g NaCl的水溶液中,提取时间180 min时精油出油率最高,为1.06%。随提取条件不同,精油成分有差异,但主要成分无明显变化,主要为香叶醛、橙花醛、香叶醇、香叶酸和芳樟醇,该5种主要成分的质量约占精油总质量的86%~96%。电子自旋共振法测试结果表明,质量分数1%香茅精油乙醇溶液对羟基自由基具有一定清除活性,清除率约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香茅 精油提取 抗氧化活性 中药现代技术
下载PDF
冬凌草硒多糖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程爽 贺斐 +1 位作者 付龙洋 章亚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64-2071,共8页
以济源冬凌草为原料,水提得到冬凌草多糖,对多糖进行结构修饰制得冬凌草硒多糖。采用UV、FTIR、SEM、TGA、HPLC对冬凌草多糖以及硒多糖结构进行表征;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法、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 以济源冬凌草为原料,水提得到冬凌草多糖,对多糖进行结构修饰制得冬凌草硒多糖。采用UV、FTIR、SEM、TGA、HPLC对冬凌草多糖以及硒多糖结构进行表征;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法、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法、羟基自由基法以及还原能力测定4种方法对冬凌草多糖及其硒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冬凌草硒多糖中硒含量为1.35 mg/g。硒化修饰后,冬凌草多糖的基本骨架得到保留,单糖种类未发生改变,但分解温度降低、稳定性下降,多糖形貌也发生明显变化,球状与条状形貌增多,片状形貌减少。在体外抗氧化性实验中,当冬凌草硒多糖质量浓度为1.6 g/L时,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68.69%、86.90%、45.12%,均强于冬凌草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 多糖 表征 抗氧化活性 中药现代技术
下载PDF
DPPH法研究麦冬提取物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2
13
作者 成兰英 梁书凤 张治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70-874,共5页
将干燥麦冬块根进行提取,分别得到麦冬总皂苷、总黄酮和总蛋白质3种提取物,并以DPPH法对3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选择抗氧化剂抗坏血酸、硫脲、儿茶素作为阳性对照,以IC50值作为评价样品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指标。结果显示,在... 将干燥麦冬块根进行提取,分别得到麦冬总皂苷、总黄酮和总蛋白质3种提取物,并以DPPH法对3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选择抗氧化剂抗坏血酸、硫脲、儿茶素作为阳性对照,以IC50值作为评价样品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指标。结果显示,在波长517 nm处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的质量浓度在25.8~51.5 mg/L线性关系良好。阳性对照抗坏血酸、硫脲、儿茶素的IC50值分别为87.0、482.9和10.2 mg/L;麦冬总皂苷、总黄酮、总蛋白质的IC50值分别为509.0、79.4和46.0 mg/L。根据IC50值评价各种物质的抗氧化性强弱顺序为:儿茶素﹥麦冬总蛋白质﹥麦冬总黄酮﹥抗坏血酸﹥硫脲﹥麦冬总皂苷。通过多元聚类分析表明,麦冬总黄酮、总蛋白质与抗坏血酸、儿茶素具有类似的抗氧化活性强度,说明麦冬总黄酮和总蛋白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DPPH 抗氧化 总皂苷 总黄酮 总蛋白质 中药现代技术
下载PDF
七种菊花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20
14
作者 康文艺 张东娣 +2 位作者 刘瑜新 张丽 宋艳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1-354,共4页
首次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7种菊花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选,并与阳性对照药阿卡波糖进行了比较。初筛中,7种菊花的21个提取物中有15个提取物的抑制率高于阿卡波糖(55.63%);复筛后,有14个提取物的活性高于阿卡波糖(IC50=... 首次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7种菊花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选,并与阳性对照药阿卡波糖进行了比较。初筛中,7种菊花的21个提取物中有15个提取物的抑制率高于阿卡波糖(55.63%);复筛后,有14个提取物的活性高于阿卡波糖(IC50=1081.27mg/L)。其中,白玉带的石油醚提取物活性最好(IC50=92.43mg/L),其次为冷艳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164.99mg/L)和春日剑山石油醚提取物(IC50=272.64mg/L)。该文报道工作的新颖性已为河南大学图书馆2008年8月17日出具的第CX2008006号《科技查新报告》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Α-葡萄糖苷酶 抑制活性 中药现代技术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的降血糖及保护肾脏损伤效果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郑成 陈静 +1 位作者 郭丽娜 哈成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66-969,共4页
以D-半乳糖为诱导剂,采用剂量递增全程腹腔注射法建立糖耐量异常动物模型。以二氢杨梅素为受试物,实验8周后,测定各实验组大鼠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水平、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以及肾脏乳酸脱氢酶比活。与模型组相比,二氢杨梅素能... 以D-半乳糖为诱导剂,采用剂量递增全程腹腔注射法建立糖耐量异常动物模型。以二氢杨梅素为受试物,实验8周后,测定各实验组大鼠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水平、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以及肾脏乳酸脱氢酶比活。与模型组相比,二氢杨梅素能显著降低餐后2h血糖及胰岛素水平(P<0.05),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及乳酸脱氢酶比活均明显降低(P<0.05),而尿素氮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尿微量白蛋白及乳酸脱氢酶可作为检测肾脏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可明显改善大鼠糖耐量异常状态,对肾脏早期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肾脏早期损伤 尿微量白蛋白 乳酸脱氢酶 尿素氮 中药现代技术
下载PDF
微波和超声波辅助提取穿心莲内酯 被引量:16
16
作者 马芝玉 林翠梧 +2 位作者 廖森 陈海燕 李小燕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58-760,共3页
用正交法对微波和超声波辅助提取穿心莲内酯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微波辅助法提取穿心莲内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0℃、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75%的乙醇、提取时间8 min;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穿心莲内酯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75%... 用正交法对微波和超声波辅助提取穿心莲内酯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微波辅助法提取穿心莲内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0℃、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75%的乙醇、提取时间8 min;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穿心莲内酯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75%的乙醇,超声效率40%、超声时间50 min。微波提取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31%;超声波提取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为0.21%。与超声波提取法相比,微波提取法提取时间较短,提取得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提取 超声波辅助提取 穿心莲 穿心莲内酯 中药现代技术
下载PDF
HS-SPME/GC-MS法分析香椿芽、叶的挥发性化学成分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丛瑾 杨国恩 +1 位作者 袁列江 黄克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80-1084,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香椿芽、叶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挥发性物质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表明:从香椿芽萃取物中鉴定出26个成分,占挥发性组分总质量的74.86%,主要成分是β-...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香椿芽、叶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挥发性物质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表明:从香椿芽萃取物中鉴定出26个成分,占挥发性组分总质量的74.86%,主要成分是β-石竹烯(质量分数,下同,10.12%),2-氮杂环丙烷乙基胺(10.09%),2-氨氧基丙酸(10.03%),β-香柠檬烯(8.78%),桉-4(14),11-二烯(6.59%),α-荜澄茄油烯(3.02%),α-雪松烯(2.88%),罗勒烯(2.69%),8-异丙烯基-1,5-二甲基-1,5-环癸二烯(2.36%),2-羟基乙基联氨(2.10%),丙基柏木醚(2.07%),羟基乙醛(1.88%),环癸烷醇(1.63%),外-葑醇(1.54%),1,3,8-对?三烯(1.46%),α-姜黄烯(1.18%);从香椿叶萃取物中鉴定出46种成分,占挥发性组分总质量的91.2%,主要成分是β-石竹烯(46.87%),(E)-2-己烯醛(5.29%),α-石竹烯(4.12%),8-异丙烯基-1,5-二甲基-1,5-环癸二烯(3.96%),β-香柠檬烯(3.48%),桉-4(14),11-二烯(3.37%),α-荜澄茄油烯(3.23%),β-波旁烯(2.41%),2-氮杂环丙烷乙基胺(2.23%),α-法呢烯(1.42%),异石竹烯(1.22%),β-萜烯(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性化学成分 中药现代技术
下载PDF
超临界CO2萃取三七总皂苷 被引量:16
18
作者 黄雪 冯光炷 +2 位作者 雒廷亮 刘国际 李和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8-242,共5页
三七总皂苷为药材三七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已有的提取方法虽技术成熟,但存在提取率低、高污染等诸多缺点。该文以三七主根为原料,先采用粉碎工艺或轧胚工艺对其预处理,然后在超临界CO2中试设备中,分别考察了原料的两种预处理方法及提取... 三七总皂苷为药材三七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已有的提取方法虽技术成熟,但存在提取率低、高污染等诸多缺点。该文以三七主根为原料,先采用粉碎工艺或轧胚工艺对其预处理,然后在超临界CO2中试设备中,分别考察了原料的两种预处理方法及提取工艺条件对三七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粉碎工艺适宜的萃取温度45℃,压力38 MPa,CO2流量23 kg/h,夹带剂300 mL,萃取时间3.0 h,提取率7.97%;轧胚工艺适宜的萃取温度45℃,压力35 MPa,CO2流量20 kg/h,夹带剂350 mL,萃取时间2.5 h,提取率9.98%。该文报告工作的新颖性,已为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Z12)2007年10月10日出具的第ZDT 2007106号《科技查新报告》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萃取 三七 三七总皂苷 中药现代技术
下载PDF
侧柏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固相微萃取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杨再波 康文艺 +2 位作者 钟才宁 孙成斌 毛海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2-346,共5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贵州产侧柏叶挥发油进行了分析,共分离出89个组分,鉴定了其中72个组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其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成分总峰面积的96.60%。其主要成分是白菖油萜(12.07%),α-紫惠槐烯(10.89%),1S,顺-...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贵州产侧柏叶挥发油进行了分析,共分离出89个组分,鉴定了其中72个组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其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成分总峰面积的96.60%。其主要成分是白菖油萜(12.07%),α-紫惠槐烯(10.89%),1S,顺-去氢白菖烯(8.90%),α-雪松醇(7.32%),表-双环倍半水芹烯(5.92%),反-石竹烯(5.23%),α-古芸烯(4.43%),γ-依兰油烯(3.14%),别罗勒烯(3.10%),α-姜黄烯(2.69%),(-)-α-古芸烯(2.05%)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叶 挥发油 化学成分 固相微萃取 中药现代技术
下载PDF
柠檬桉树脂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丽丽 孙泽宇 +3 位作者 刘雄民 于唱 卢贤锐 王一凡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71-1577,共7页
采用溶剂法提取纯化柠檬桉树脂总黄酮,对粗提物(A)和纯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用盐酸-锌粉、浓硫酸、三氯化铁、硝酸铝等方法定性鉴别树脂总黄酮,以芦丁为标准品定量分析树脂总黄酮含量为4.64%(以柠檬桉树脂固体粉末的质量为基准,下同... 采用溶剂法提取纯化柠檬桉树脂总黄酮,对粗提物(A)和纯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用盐酸-锌粉、浓硫酸、三氯化铁、硝酸铝等方法定性鉴别树脂总黄酮,以芦丁为标准品定量分析树脂总黄酮含量为4.64%(以柠檬桉树脂固体粉末的质量为基准,下同)。粗提物(A)经氯仿-乙酸丁酯、氯仿-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氯仿两次超声萃取后得到纯化物B、C、D中总黄酮质量分数分别为10.39%、18.03%、44.15%。考察了A、B、C、D对2,2-二苯基-1-苦味基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和还原能力。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0.14 g/L时,A、B、C、D对DPPH·的清除活性分别为91.75%、74.22%、88.44%、91.56%;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19.99、1.75、4.39、3.79μmol芦丁当量(RE)/g;还原能力分别为1.16、0.36、0.39、0.45μmol RE/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桉 树脂 总黄酮 萃取纯化 抗氧化活性 中药现代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