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英诗歌中的“意象” 被引量:17
1
作者 竹辉 《外国语》 1988年第6期52-56,60,共6页
意象(image)是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筛选、再融入诗人的思想感情、用语言媒介表现出来的物象,是主观的意(情思)和客观的象(景物)的有机融合。诗歌是一种精练而感人的文学形式,十分讲求形象思维,长于用简洁的语言和新颖生动的形象来描摹景... 意象(image)是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筛选、再融入诗人的思想感情、用语言媒介表现出来的物象,是主观的意(情思)和客观的象(景物)的有机融合。诗歌是一种精练而感人的文学形式,十分讲求形象思维,长于用简洁的语言和新颖生动的形象来描摹景物、抒发感情,正是由于诗歌的这些特点,“意象”在诗歌的创作和鉴赏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意象派 中英诗歌 思想知觉化 艺术风格 诗歌创作 现代派诗歌 景物 语言媒介 中国古典诗词 嗅觉意象
原文传递
中英诗歌视觉意象的美学解读 被引量:11
2
作者 谢艳明 《外国语言文学》 2006年第1期53-56,64,共5页
视觉意象是诗人对所见之景象的语言描述,是外在之象与内在之意的一种有机联系。视觉意象可分类称“隐喻性视觉意象”和“转喻性视觉意象”。它们都被广泛地用于中英诗歌之中。其表现形式有并置和叠加,叙述方式有展示和讲述。视觉意象是... 视觉意象是诗人对所见之景象的语言描述,是外在之象与内在之意的一种有机联系。视觉意象可分类称“隐喻性视觉意象”和“转喻性视觉意象”。它们都被广泛地用于中英诗歌之中。其表现形式有并置和叠加,叙述方式有展示和讲述。视觉意象是对客观事物和情境的模仿,可以生动地渲染诗歌的主题,增强诗歌的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英诗歌 视觉意象 美学解读
原文传递
中英诗歌中的“移情” 被引量:5
3
作者 朱徽 《外国语》 1988年第1期38-40,共3页
移情(empathy),是指人在观察大自然或外界事物时把原本无生命的东西看成是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志,而观察者也受到这种感觉的影响,和大自然或外界事物产生感情上的交流与共鸣。
关键词 中英诗歌 观察者 无生命 诗歌创作 意志 感情色彩 文学 思想 外界 移情
原文传递
中英诗歌中的“通感” 被引量:6
4
作者 朱徽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0-62,54,共4页
通感(synaesthesia),又称联觉或感觉移借,是文学艺术的创作和鉴赏过程中一种心理现象。人对外界事物的感觉,主要有五种,即视觉、听觉、肤觉(包括触觉和温觉)、味觉和嗅觉。这些感觉可以通过艺术的联想和想象互相联系。
关键词 中英诗歌 通感 嗅觉 触觉 联觉 外界 感觉 听觉形象 视觉 艺术形象
下载PDF
从中英诗歌对比看中西文化差异
5
作者 于小乔 朱静雯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2期197-200,共4页
以优美意境为标志特征的诗歌是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它与语言的韵律密切相关。中英诗歌均通过有韵律的语言、有意象的境界抒情达意。同时,迥然的社会背景提供了相异的诗歌呈现构式,两者对韵律、意境的多层次处理方式也各具一格。从这两方... 以优美意境为标志特征的诗歌是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它与语言的韵律密切相关。中英诗歌均通过有韵律的语言、有意象的境界抒情达意。同时,迥然的社会背景提供了相异的诗歌呈现构式,两者对韵律、意境的多层次处理方式也各具一格。从这两方面入手,对中英诗歌进行重点研究,可以探寻中西文化主流差异,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由情感等各种因素导致的诗歌语言发展参差,加强中西文化理解,增强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英诗歌 韵律 意境 文化 对比分析
下载PDF
中英诗歌中的“意识流”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徽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89-93,共5页
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是文学艺术的一种创作手法和技巧,侧重以人物意识的流动去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和事件的发展,不受时间、空间、逻辑和因果等关系的制约,力图以跳跃多变、倒错重叠的手法去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意识流”手... 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是文学艺术的一种创作手法和技巧,侧重以人物意识的流动去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和事件的发展,不受时间、空间、逻辑和因果等关系的制约,力图以跳跃多变、倒错重叠的手法去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意识流”手法的运用,在小说和电影创作中已很常见,在以诗人抒发感情、表现主观感受为特征的诗歌创作中,我们也能遇到,无论是英美诗歌(尤其是现代派诗歌),还是中国古典诗歌,都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流手法 中英诗歌 创作手法 诗歌创作 现代派诗歌 主观感受 内心世界 英美诗歌 自由联想 创作意图
下载PDF
隐喻:诗歌的家园——论中英诗歌隐喻及其理解 被引量:5
7
作者 云虹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6期89-91,共3页
诗歌与隐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是诗歌的家园。本文通过探讨诗歌与隐喻的关系、隐喻在中英诗歌中的作用,说明理解隐喻是理解中英诗歌的关键,从跨文化和思维差异的角度理解中英诗歌隐喻是中英诗歌欣赏的最好途径。
关键词 隐喻 中英诗歌 理解
下载PDF
中英诗歌中的典故
8
作者 《长江学术》 2023年第1期81-90,共10页
典故是诗人抒情达意的一个独特手法。作为一种比兴或隐喻(metaphor),它颇能体现诗歌语言的特色,因此在中英诗歌中都被广泛应用。通过比较中英诗歌中的典故,分析中英诗歌中典故的特色、在诗歌中的作用等,不仅能够加深对中英诗歌的认识,... 典故是诗人抒情达意的一个独特手法。作为一种比兴或隐喻(metaphor),它颇能体现诗歌语言的特色,因此在中英诗歌中都被广泛应用。通过比较中英诗歌中的典故,分析中英诗歌中典故的特色、在诗歌中的作用等,不仅能够加深对中英诗歌的认识,还可了解它们各自的文化背景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故 诗歌语言 用事 文字游戏 中英诗歌
下载PDF
中英诗歌传统中的诗歌与诗人
9
作者 吴伏生 《中国文学批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0-179,192,共11页
中国与英国都有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但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汉诗传统中诗歌与诗人的概念很早便已成型,而且始终保持着相当稳固的连续性。英诗传统则不然,它对诗歌与诗人的理解在不同历史时期差异很大,后期对前期经常不是一种继承关系,... 中国与英国都有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但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汉诗传统中诗歌与诗人的概念很早便已成型,而且始终保持着相当稳固的连续性。英诗传统则不然,它对诗歌与诗人的理解在不同历史时期差异很大,后期对前期经常不是一种继承关系,而是修正乃至反叛。在中国诗歌传统中,诗歌的权威和地位从未受过质疑,而在英国诗歌传统中,诗歌则不断面对各种质疑与攻击,因此诗辩成为英国诗论的一个基本特征。二者的差异也反映了中英两种文化及其社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英诗歌 诗歌 诗人 诗学 诗辩
原文传递
也谈中英诗歌中“蟋蟀”与“杜鹃鸟”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晓冬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81-84,共4页
关键词 文化内涵 杜鹃鸟 中英诗歌 蟋蟀 汉语言文学 原型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 《外语教学与研究》 形象感 莎士比亚
下载PDF
中英诗歌中的“变异”与“突出”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徽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53-58,共6页
变异(deviation)是指对语言常规(norm)的有意识的偏离或者违背,是文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诗歌是语言最精萃、内涵最丰富的一种文学体裁。优秀的诗人经常运用“变异”的手段,以突破陈规、新颖鲜明的诗歌语言来抒情写景,从而产生了“突... 变异(deviation)是指对语言常规(norm)的有意识的偏离或者违背,是文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诗歌是语言最精萃、内涵最丰富的一种文学体裁。优秀的诗人经常运用“变异”的手段,以突破陈规、新颖鲜明的诗歌语言来抒情写景,从而产生了“突出”(foregrounding)的效果。无论是英美诗歌或是中国诗歌,都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英诗歌 语言常规 诗歌语言 英美诗歌 文学体裁 变异 文学语言 中国诗歌 重要特点 中国古典诗词
下载PDF
铺陈乎?简约乎?——论中诗英译的风格传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彦春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1-36,73,共7页
铺陈乎?简约乎?———论中诗英译的风格传达赵彦春铺陈乎?简约乎?———论中诗英译的风格传达赵彦春一国有一国之文学,一域有一域之所擅。英诗长于铺陈,汉诗工于简约,英汉诗风不同归因于语言上的差异,亦有其文化渊源。在语言实... 铺陈乎?简约乎?———论中诗英译的风格传达赵彦春铺陈乎?简约乎?———论中诗英译的风格传达赵彦春一国有一国之文学,一域有一域之所擅。英诗长于铺陈,汉诗工于简约,英汉诗风不同归因于语言上的差异,亦有其文化渊源。在语言实体方面,英汉两种语言分属印欧语系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诗英译 英语 六音节 中英诗歌 汉诗 译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基督教 汉语 理性主义
下载PDF
中英诗歌中的“张力”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徽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5-41,共7页
张力(tension)是指诗歌的内容与形式、整体结构与局部肌理、感性与理性,语言的字面意义(外延)与深层意义(内涵)、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等对立因素之间的冲突与统一,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有机组织。张力,既是区分诗歌语言与非诗歌语言的... 张力(tension)是指诗歌的内容与形式、整体结构与局部肌理、感性与理性,语言的字面意义(外延)与深层意义(内涵)、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等对立因素之间的冲突与统一,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有机组织。张力,既是区分诗歌语言与非诗歌语言的一条重要依据,也是优秀诗作的完整统一之所在,对待诗歌的创作和鉴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无论是英美诗歌或中国古典诗歌都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 中英诗歌 对立因素 张力论 矛盾与统一 抽象意象 中国古诗 复沓 抑扬格 句式
原文传递
中英诗歌中的悖论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徽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8-51,共4页
悖论(paradox),又称反论、诡论或逆论等,是指表面上看来自相矛盾或荒谬,有悖于逻辑和常理,但实质上却具有深刻含义的论述.由于悖论具有鲜明、突出、富有哲理的特征,能启发人思考,给人以新颖奇特的感受,在各类文学作品中是较为常见的.悖... 悖论(paradox),又称反论、诡论或逆论等,是指表面上看来自相矛盾或荒谬,有悖于逻辑和常理,但实质上却具有深刻含义的论述.由于悖论具有鲜明、突出、富有哲理的特征,能启发人思考,给人以新颖奇特的感受,在各类文学作品中是较为常见的.悖论一反陈旧的概念和表现手法,突破理解上的陈规,自然就成了诗人避免直抒心曲、避免落入前人窠臼、追求新颖强烈的艺术效果的一种特殊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刻含义 语言表达 反论 悖论 英美 英国散文 中英诗歌 中国古诗 诗歌语言 术语
原文传递
“中英诗艺比较研究”教学探索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徽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比较研究 中英诗歌 英美诗歌 中国古诗 研究生 女性主义 中国古典诗歌 文化批评 中国新诗 艺术特色
下载PDF
中英诗歌中“爱情”隐喻的异同——以海子和叶芝的作品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亚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93,共4页
文章以中国诗人海子和英国诗人叶芝的爱情诗歌为例,阐述中英诗歌中"爱情"隐喻的异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中英诗歌中的"爱情"隐喻喻体大致相同,中英诗人的"爱情"隐喻表达方式不同,诗人透过隐... 文章以中国诗人海子和英国诗人叶芝的爱情诗歌为例,阐述中英诗歌中"爱情"隐喻的异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中英诗歌中的"爱情"隐喻喻体大致相同,中英诗人的"爱情"隐喻表达方式不同,诗人透过隐喻表现的爱情态度各有千秋,中英诗人"爱情"隐喻思维迥异。针对中英诗歌中"爱情"隐喻的异同之处,文章进行了相关的原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子 叶芝 中英诗歌 爱情 隐喻 异同
下载PDF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的重要成果──喜读朱徽新著《中英比较诗艺》
17
作者 陈厚诚 《中国比较文学》 1997年第1期137-139,共3页
关键词 比较研究 中英比较 中英诗歌 中西诗歌 重要成果 比较文学 诗艺 英美诗歌 语言特色 英语诗歌
原文传递
爱情山水,此长彼短——试论文化背景对中英诗歌创作题材之影响(上)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玉麟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1-15,共5页
在世界文学史上,题材具有其无限性和多样性,因为大千世界是千姿百态的,生活领域是无限广阔的,这就造就了灿烂夺目、万紫千红、题材万千的世界文学创作,但是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作而论,在题材选择上却出现了畸轻畸重、厚此薄彼的现... 在世界文学史上,题材具有其无限性和多样性,因为大千世界是千姿百态的,生活领域是无限广阔的,这就造就了灿烂夺目、万紫千红、题材万千的世界文学创作,但是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作而论,在题材选择上却出现了畸轻畸重、厚此薄彼的现象。就以中英两国的诗歌创作而论,两国都是诗的王国,诗人辈出,诗作如林,但就两国诗歌的题材而论,则可以看出如下差异:中英两国都有爱情诗和山水诗,但英诗以爱情诗见长,数量极大,形成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背景 英国爱情诗 民族 中英诗歌 朱自清 诗歌创作 孔子 创作题材 文学创作 山水诗
原文传递
中英诗歌中的“复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徽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6-20,72,共6页
复义(ambiguity),是指语言中对一个词语或一种结构有两种或多种解释。非文学类作品,如科技文献、外交文书等,应尽力避免复义,力求行文准确、严谨;而文学作品的语言则大不相同了。诗歌是语言最凝炼、最精粹、内涵最丰富的一种文学体裁,... 复义(ambiguity),是指语言中对一个词语或一种结构有两种或多种解释。非文学类作品,如科技文献、外交文书等,应尽力避免复义,力求行文准确、严谨;而文学作品的语言则大不相同了。诗歌是语言最凝炼、最精粹、内涵最丰富的一种文学体裁,在诗歌语言中,“复义”不仅大量存在,还是一种常见的、强有力的表达手段。诗人不仅要运用词语本身的公认意义来状物叙事,还要运用艺术的手法去改变或增加词语的意义,使诗人笔下的语言带上复杂的意义和诗人的主观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复义 中英诗歌 诗歌语言 文学作品 词语 英语诗歌 语言学 运用艺术 科技文献 状物叙事
下载PDF
形与神的统一——也谈汉诗英译的语法问题
20
作者 汪春阳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61-64,共4页
作诗难,有老杜“呤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为证;译诗亦难,中英文分属表意和拼音文字,差别明显,再加上两种文化间的歧异,译者必须兼具诗人之手眼方能在两种文化、两种语言之间得心应手。对于中英诗歌间的显著差异,朱徽先生曾指出:
关键词 形与神 中国古典诗歌 英译 语法规范 中国诗歌 诗词翻译 天净沙 汉诗 中英诗歌 意象派诗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