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苏美术交流的互动深化与矛盾初现(1937-1949)
1
作者 陈都 《美术学报》 CSSCI 2024年第4期20-29,共10页
中苏美术交流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中的热点,但因为文献碎片化等问题的制约,导致视界长期定格在“苏联美术对华文化输入”的单一维度中。鉴于此,本文基于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末的苏联原始文献,串联大量的俄文展览图录、展评,从而研究... 中苏美术交流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中的热点,但因为文献碎片化等问题的制约,导致视界长期定格在“苏联美术对华文化输入”的单一维度中。鉴于此,本文基于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末的苏联原始文献,串联大量的俄文展览图录、展评,从而研究苏联对华美术交流方面的主动性,如其对中国画的传统派与改良派的判断,以及还原他们希望中国同行接受什么样的苏联美术。由此,本文建构起“中国美术对苏联文化输出”的面向,进而反向验证中国美术界回应苏联美术的认识,从而阐释中国美术家运用下的“苏联经验”与苏联美术之间的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美术交流 中国画 木刻 “苏联经验”
原文传递
徐悲鸿与中苏美术交流——兼论苏联美术界对中国画的理解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都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24,共10页
中苏美术交流是美术史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处于冷热不均的状态,即学界高度关注苏联美术影响中国艺术的层面,但又忽视中国美术对苏文化输出的影响。单一维度地理解苏联美术对中国的影响,导致中国美术界对苏联美术的理解产生了偏差。鉴于... 中苏美术交流是美术史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处于冷热不均的状态,即学界高度关注苏联美术影响中国艺术的层面,但又忽视中国美术对苏文化输出的影响。单一维度地理解苏联美术对中国的影响,导致中国美术界对苏联美术的理解产生了偏差。鉴于此,本文以1934年徐悲鸿主持的“中国绘画展览会”为线索,以徐悲鸿的中国画艺术为中心,串联报刊、专著、图录等文献,进一步研究苏联文化艺术界如何理解、回应中国画艺术,及其相关的理论逻辑,进而阐释中苏美术交流双向互动中的融合与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美术交流 中国画 徐悲鸿 中国绘画展览会 苏联版画展览会
原文传递
新中国第一次海外艺术展的模式与意义——1950年苏联“中国艺术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赖荣幸 《艺术探索》 2014年第2期28-35,4,共8页
1950年在苏联和东欧国家展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展览会",是新中国成立初年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第一次重大活动。作为新中国的首次大型对外艺术展览会,1950年苏联"中国艺术展"承担着展示新中国形象、传... 1950年在苏联和东欧国家展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展览会",是新中国成立初年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第一次重大活动。作为新中国的首次大型对外艺术展览会,1950年苏联"中国艺术展"承担着展示新中国形象、传播友谊和向苏联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使命,其展览模式和经验对新中国美术的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展 中苏美术交流 展览模式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中苏美术展览与公开信交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军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01-105,共5页
上世纪30年代初期,鲁迅、徐悲鸿等进步人士以版画为突破口,对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美术的大力引介,为后期中苏美术界开展全方位的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方面,作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地缘相近且利益攸关的重要盟友,中苏美术交流展... 上世纪30年代初期,鲁迅、徐悲鸿等进步人士以版画为突破口,对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美术的大力引介,为后期中苏美术界开展全方位的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方面,作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地缘相近且利益攸关的重要盟友,中苏美术交流展览在全面抗战时期趋于常态化,并呈现出明显的赴苏办展顺差特征,战火涅槃的中国抗战美术空前自信,较好地实现了本土化的再生产;另一方面,由官方文化协会组织发起的公开信运动,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增进两国民众互通和基于宏观层面开展全民美育意识形态教化的有效形式,可谓中外美术交流史上的一大创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中苏美术交流 公开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