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見與内向轉型:論范成大的地方書寫觀念
1
作者 葉曄 《新宋学》 2017年第1期306-319,共14页
南宋詩人范成大,不僅是文學史上的“中興四大家”之一,還是一位傑出的旅行者和地理學家。他一生創作了十餘部與地理相關的著述,包括“紀行四集”、“石湖三録”和“方志三書”等。其中的《攬轡録》《驂鸞録》《吴船録》《桂海虞衡志》... 南宋詩人范成大,不僅是文學史上的“中興四大家”之一,還是一位傑出的旅行者和地理學家。他一生創作了十餘部與地理相關的著述,包括“紀行四集”、“石湖三録”和“方志三書”等。其中的《攬轡録》《驂鸞録》《吴船録》《桂海虞衡志》《吴郡志》等,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地理文獻。其《石湖詩集》編年分卷,收録了大量紀行、紀風的詩歌,且有較清晰的時間繫年和空間定位,體現出明確的編纂意圖。因此,對范成大紀行文學和風土文學的研究,一直以來都是學界熱點。在這其中,尤以對范氏地理書寫的理論性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編年 地理 石湖 觀念 意圖 風土 紀風
原文传递
熊克著《皇朝中興紀事本末》考
2
作者 辛更儒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 2007年第1期183-200,共18页
國家圖書館所藏抄本《皇朝中興紀事本末》,與宋代目録書所著録的《中興小曆》以及傳世的《中興小紀》本是一書異名,其作者即南宋建陽人熊克。本文論證了三者之間的關係,對其版本、抄本的流傳情况作了初步考索,對《皇朝中興紀事本末》和... 國家圖書館所藏抄本《皇朝中興紀事本末》,與宋代目録書所著録的《中興小曆》以及傳世的《中興小紀》本是一書異名,其作者即南宋建陽人熊克。本文論證了三者之間的關係,對其版本、抄本的流傳情况作了初步考索,對《皇朝中興紀事本末》和《中興小紀》的優劣作了比較研究,並重點探討了此書的學術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朝紀事本末 小曆 小紀 熊克
原文传递
晚清武漢長春觀的崛起 被引量:2
3
作者 梅莉 張朗 《全真道研究》 2013年第1期26-41,共16页
湖北武漢長春觀是我國道教著名的十方叢林之一,其早期歷史目前可追溯至宋末元初。自清同治年間由何合春主持修復在太平天國時期焚毁的宫觀後,歷經數位監院的努力,使長春觀一方面確立了作爲武漢乃至中南地區一座主要的全真叢林的地位,另... 湖北武漢長春觀是我國道教著名的十方叢林之一,其早期歷史目前可追溯至宋末元初。自清同治年間由何合春主持修復在太平天國時期焚毁的宫觀後,歷經數位監院的努力,使長春觀一方面確立了作爲武漢乃至中南地區一座主要的全真叢林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成爲晚清以來一座頗具政治、文化影響力和經濟實力的道教中心。同治年間,長春觀的恢復與重建是在太平天國運動後'同治中興'的大背景下産生的。它的崛起,得益於長春觀的道教領袖們審時度勢、道人的費心經營、地方當局的大力支持以及逐漸增强的經濟勢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長春觀 全真叢林 同治
原文传递
《皇朝中興紀事本末》與《中興小曆》關係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紀春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7-204,共28页
熊克《中興小曆》成書於淳熙末年,初刊於紹熙年間,在南宋中後期一度風行,是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録》的重要參考書。南宋滅亡後,《小曆》原書漸失其傳,而一個被嚴重删節過的簡本《小曆》,卻因先後被收入《永樂大典》《四庫全書》而僥... 熊克《中興小曆》成書於淳熙末年,初刊於紹熙年間,在南宋中後期一度風行,是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録》的重要參考書。南宋滅亡後,《小曆》原書漸失其傳,而一個被嚴重删節過的簡本《小曆》,卻因先後被收入《永樂大典》《四庫全書》而僥倖流傳至今。該删節本《小曆》,又經《四庫》館臣篡改,與原書相去益遠。《皇朝中興紀事本末》是嘉泰二年《小曆》遭禁以後,民間書賈在《小曆》原書基礎上改造而成的另一種史書。此書今見的三個清宣統抄本,都以朱彝尊所見、宋筠所藏的七十六卷本爲祖本,該本刊刻於宋末或元初,文字、内容與《小曆》原書差異顯著。由於今見《小曆》和《本末》都非熊克原書,且彼此之間差異較大,應尊重兩書以不同面貌各自流傳的歷史,將它們視作史源相同的兩種史書分别整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克 《皇朝紀事本末》 小曆》
下载PDF
南宋官修《中興四朝國史·藝文志》詳考
5
作者 魏亦樂 《经学文献研究集刊》 2020年第2期225-243,共19页
《中興四朝國史·藝文志》是南宋最後一種官修國史藝文志,也是《宋史藝文志》的底本。胡一桂《周易啓蒙翼傳》所引《中興四朝國史·藝文志》條目,是證明其作爲《宋史藝文志》底本的最直接證據。《中興四朝國史·藝文志》有... 《中興四朝國史·藝文志》是南宋最後一種官修國史藝文志,也是《宋史藝文志》的底本。胡一桂《周易啓蒙翼傳》所引《中興四朝國史·藝文志》條目,是證明其作爲《宋史藝文志》底本的最直接證據。《中興四朝國史·藝文志》有三種同源文獻:《中興館閣書目》《續書目》和《宋史藝文志》。這三種同源文獻和《中興四朝國史·藝文志》在條目、解題等方面都不完全相同。其中,胡一桂《周易啓蒙翼傳》和《宋史藝文志》中共有的南宋書籍諸條目,《中興四朝國史·藝文志》應是存在的。而北宋及唐以前著作條目,《中興四朝國史·藝文志》中不一定存在。在輯佚時,不能把二者相同的條目完全看作《中興四朝國史·藝文志》的條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朝國史·藝文志》 《宋史藝文志》 館閣書目》 輯佚
原文传递
南宋晚期一部“當代史講義”的寫作——《類編皇朝中興大事記講義》新探
6
作者 杨光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23年第3期143-184,394,395,共44页
吕中所作的《中興大事記講義》中的“講義”文字,來源非常複雜。其中高孝部分“講義”的材料來源,涵蓋了當時很多名家的著述,而《中興兩朝聖政》所引用的“大事記”,與今本《中興大事記講義》關孫較遠,只是後者的材料來源之一。《中興... 吕中所作的《中興大事記講義》中的“講義”文字,來源非常複雜。其中高孝部分“講義”的材料來源,涵蓋了當時很多名家的著述,而《中興兩朝聖政》所引用的“大事記”,與今本《中興大事記講義》關孫較遠,只是後者的材料來源之一。《中興大事記講義》高宗朝“續編”部分的主要材料來源當是《中興紀事本末》,光寧部分的主體内容則很可能出自《中興四朝國史.寧宗紀》以及官修的光宗、寧宗朝聖政、寶訓類著作。《中興大事記講義》作为一部“當代史講義”,一方面吸收了來自當時不同學派的知識與觀念,另一方面也仍然以道學为思想基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事記講義》 史源學 史論 史著編纂 知識傳播
下载PDF
宋《中興國史藝文志》經部易類復原 被引量:1
7
作者 谷繼明 《经学文献研究集刊》 CSSCI 2017年第2期133-149,共17页
宋《中興國史藝文志》,趙士煒曾據《文獻通考》等加以輯佚。其中經部易類僅得數條。胡一桂作《周易本義啓蒙翼傳》,多據《中興國史藝文志》,這使得後者的復原成爲可能。復原工作需要建立一些規則。首先有兩個限定:一、《中興國史藝文志... 宋《中興國史藝文志》,趙士煒曾據《文獻通考》等加以輯佚。其中經部易類僅得數條。胡一桂作《周易本義啓蒙翼傳》,多據《中興國史藝文志》,這使得後者的復原成爲可能。復原工作需要建立一些規則。首先有兩個限定:一、《中興國史藝文志》的基礎是《中興館閣書目》與《續書目》,故凡《翼傳》所載亦在《中興書目》著録之列者,必據《中興國史藝文志》;二、《中興國史藝文志》收書下限在嘉定年間。其次,以元人所修《宋史·藝文志》作參照,因爲此書收納了宋代的四部《國史藝文志》,自然也包括《中興國史藝文志》。通過努力,此次復原在著者、卷數上接近了《中興國史藝文志·經部易類》的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輯佚 國史藝文志 周易本義啓蒙翼傳 目録學
原文传递
離析《宋史·藝文志》 被引量:1
8
作者 馬楠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 2019年第1期117-163,共47页
排比《宋志》與館閣秘省諸書目,根據分類、題署、卷帙等特徵分析《宋志》著録諸書的《國史志》來源,可推論《宋志》編纂當以《中興志》爲基礎,利用《三朝志》《兩朝志》《四朝志》進行補充與修訂。其中《四朝志》著録多爲孝宗時館臣據... 排比《宋志》與館閣秘省諸書目,根據分類、題署、卷帙等特徵分析《宋志》著録諸書的《國史志》來源,可推論《宋志》編纂當以《中興志》爲基礎,利用《三朝志》《兩朝志》《四朝志》進行補充與修訂。其中《四朝志》著録多爲孝宗時館臣據《續資治通鑒長編》等文獻之修書、獻書、頒行、著述記録補入,而非神哲徽欽四朝秘省實有其書,也導致《宋志》性質並非十三朝實際藏書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史藝文志 國史藝文志 四朝國史藝文志
原文传递
柯逢時舊藏《中興兩朝編年綱目》影宋抄本校讀記
9
作者 羅恰 王麗 《宋代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163-180,共18页
《中興兩朝編年綱目》傳世稀少,此前僅知有宋刻元修殘本一部、影宋抄本三部存世。今新發現柯逢時舊藏影宋抄本一部,將其與已知國家圖書館藏宋刻元修殘本、張金吾舊藏影宋抄本及臺北故宫博物館藏張蓉鏡舊藏影宋抄本比勘,發現其與金吾本... 《中興兩朝編年綱目》傳世稀少,此前僅知有宋刻元修殘本一部、影宋抄本三部存世。今新發現柯逢時舊藏影宋抄本一部,將其與已知國家圖書館藏宋刻元修殘本、張金吾舊藏影宋抄本及臺北故宫博物館藏張蓉鏡舊藏影宋抄本比勘,發現其與金吾本、蓉鏡本有著共同的來源,而與殘宋本來源不同。經過校勘之後,逢時本的精善程度不下於蓉鏡本。另外,逢時本存有大量眉批校語,較之金吾本校語更加豐富,經過考證,有些校語正確可從,具有重要的校勘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兩朝編年綱目》 影宋抄本 柯逢時 張金吾 張蓉鏡
原文传递
徐廣生平及著述三題
10
作者 孫利政 《文津学志》 2019年第1期83-90,共8页
據查考徐廣"除爲秘書郎,校書秘閣"時間爲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而非孝武帝寧康元年(373);《晋書·徐廣傳》"中興記者"爲《宋書·徐廣傳》"中興晋祀"四字之訛倒,"中興記"并非書名;... 據查考徐廣"除爲秘書郎,校書秘閣"時間爲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而非孝武帝寧康元年(373);《晋書·徐廣傳》"中興記者"爲《宋書·徐廣傳》"中興晋祀"四字之訛倒,"中興記"并非書名;徐廣見載于史册的著述共10部,現存内容最豐富者爲裴駰《史記集解》所保存的《史記音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廣 著述
原文传递
晚清鎮江文宗閣重修計劃及其夭折考
11
作者 李鵬 《中国四库学》 2022年第2期1-15,共15页
鎮江文宗閣的修建,本爲貯藏《古今圖書集成》,及至《四庫全書》修成方被指定爲庋藏該書的“南三閣”之一。文宗閣及庫書先遭入侵英人戰火,後全毁於太平軍戰亂。曾國藩在平定太平軍後,曾派莫友芝尋訪文宗、文匯閣遺書。王先謙任江蘇學政... 鎮江文宗閣的修建,本爲貯藏《古今圖書集成》,及至《四庫全書》修成方被指定爲庋藏該書的“南三閣”之一。文宗閣及庫書先遭入侵英人戰火,後全毁於太平軍戰亂。曾國藩在平定太平軍後,曾派莫友芝尋訪文宗、文匯閣遺書。王先謙任江蘇學政時公開提出重修二閣的想法。之後,鎮江知府王仁堪與學政溥良協作,正式提出文宗閣重修計劃并獲批准,但該計劃隨著二人職務的變遷以及王的突然離世不了了之。文宗閣與康乾盛世緊密相聯,閣中藏書被視爲斯文在兹的文化傳統的象徵,其被毁緣於西方文化的巨大衝擊。文宗閣重修計劃,反映了晚清士人精英在戰後恢復思想文化秩序的努力以及保守文化傳統的企圖,既寄寓著對昔日盛世的追憶,也承載著帝國由此逐步中興的夢想。計劃的夭折,主要是因爲甲午海戰後救亡的壓力空前,被視爲能够富國强兵的西學日益興盛,中學則日漸式微,文宗閣的重修被視爲不急之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宗閣 四庫全書 同治 文化衝擊 文化保守
下载PDF
盧前《中興鼓吹》與民國詞壇的“詞體革命”
12
作者 歐陽明亮 《词学》 CSSCI 2017年第2期239-256,共18页
盧前的《中興鼓吹》是民國詞壇上一部特點極其鮮明的詞集,其特點表現在:首先,《中興鼓吹》的出現與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抗日戰争緊密相關,其創作目的旨在鼓吹民族中興,其創作歷程也與中國十四年抗戰相始終,是一部具有'詞史'意義... 盧前的《中興鼓吹》是民國詞壇上一部特點極其鮮明的詞集,其特點表現在:首先,《中興鼓吹》的出現與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抗日戰争緊密相關,其創作目的旨在鼓吹民族中興,其創作歷程也與中國十四年抗戰相始終,是一部具有'詞史'意義的詞集;其次,它是一部明確以'稼軒'爲宗尚,以雄健豪放爲主導風格的詞集;第三,《中興鼓吹》中的詞作在諸多方面表現出新時代的特點,如引入現代詞彙、使用中華新韻、配合新樂演唱等。這些特點説明,盧前創作《中興鼓吹》,既有國族危亡、全民抗戰的現實背景,同時也是民國詞壇'詞體革命'的一次重要試驗,它反映了在新的文化語境中,作爲舊文學的詞如何自開新徑、重獲生命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説,盧前《中興鼓吹》不但關涉民族的救亡圖存,同時也關涉詞體的'救亡圖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盧前 鼓吹》 民國詞壇 詞體革命
原文传递
朝鮮《宣廟中興志》考論
13
作者 秦麗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CSSCI 2018年第2期223-238,共16页
《宣廟中興志》是成書于朝鮮王朝中後期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宣廟'即朝鮮宣祖大王(1567 1608年在位),'中興'指16世紀末朝鮮壬辰抗倭戰争的勝利。該書記事範圍上起宣祖二十年(萬曆十五年,1587),下至宣祖四十年(萬曆三十五... 《宣廟中興志》是成書于朝鮮王朝中後期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宣廟'即朝鮮宣祖大王(1567 1608年在位),'中興'指16世紀末朝鮮壬辰抗倭戰争的勝利。該書記事範圍上起宣祖二十年(萬曆十五年,1587),下至宣祖四十年(萬曆三十五年,1607),詳細記録了朝鮮、明朝、日本三方在壬辰戰争中的交戰、議和活動,同時也交代了戰前日本與朝鮮交涉請款,戰後雙方遣返俘虜與恢復國交的來龍去脈,且書中對重要事件多有考證,對於研究明朝抗倭援朝戰争等具有較高的史學價值。由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王朝 《宣廟志》 沈惟敬 李如松 抗倭援朝
下载PDF
陸游《中興聖政草》考
14
作者 蔡涵墨 方笑一 《历史文献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137-152,共16页
《中興聖政草》是一部篇幅短小的宋代史籍的遺稿,由著名詩人陸游於隆慶元年(1567)編纂,當時正值高宗禪位於孝宗之後不久。此書從《永樂大典》中輯出,並於1996年首次影印出版,其中選録了高宗朝開頭兩年(1127—1129)間的二十個歷史事件。... 《中興聖政草》是一部篇幅短小的宋代史籍的遺稿,由著名詩人陸游於隆慶元年(1567)編纂,當時正值高宗禪位於孝宗之後不久。此書從《永樂大典》中輯出,並於1996年首次影印出版,其中選録了高宗朝開頭兩年(1127—1129)間的二十個歷史事件。陸游給每一事件撰寫了一則評語。對這二十個歷史事件做專題分析,以及仔細解讀陸游的評語,證明了他選取這些專題,是爲了呈現給孝宗關於如何改革當時治國理政的一些"故事"。陸游評論這些故事,雖明爲讚頌"聖政",然而實爲諷喻批判高宗初年的政治腐敗。簡而言之,這部著作所記之"聖政",既包含了陸游對高宗朝統治的遺憾,更表述了他對孝宗清明朝政的期待。從這樣的角度來理解《中興聖政草》可使今人得以管窺南宋中期政治與社會的諸多特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陸游 聖政草》 宋高宗 宋孝宗
原文传递
《皇朝中興繫年要錄節要》考
15
作者 辛更儒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 2012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皇朝中興繫年要録節要》一書,原藏上海圖書館,北京圖書館出版社於2004年作爲中華再造善本之一影印出版。此書是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録》一書的節要本,原本爲南宋末年所刻,今已不全,僅存卷八至卷一七,起紹興六年六月,迄紹興三十二... 《皇朝中興繫年要録節要》一書,原藏上海圖書館,北京圖書館出版社於2004年作爲中華再造善本之一影印出版。此書是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録》一書的節要本,原本爲南宋末年所刻,今已不全,僅存卷八至卷一七,起紹興六年六月,迄紹興三十二年六月,相當於今本《繫年要録》卷一○二至卷二○○的記事範圍。其中卷一七又缺第五面,已無可補。儘管是一節要本,儘管殘缺不全,然而今日看來,此本仍然對整理《繫年要録》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意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朝繫年要錄節要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