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老年人口去世前一年医疗费用支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魏宁 周绿林 张磊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7-29,共3页
利用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影响中老年人口去世前一年医疗费用支出的因素。结果显示:中老年人去世前一年医疗费用支出主要受死亡原因、患慢性病种类、医疗服务使用和加护医疗使用等因素的影响。为有效控制临终成本,需... 利用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影响中老年人口去世前一年医疗费用支出的因素。结果显示:中老年人去世前一年医疗费用支出主要受死亡原因、患慢性病种类、医疗服务使用和加护医疗使用等因素的影响。为有效控制临终成本,需要广泛进行死亡教育,减少生命末期无效医疗费用支出;推进中老年人健康管理,降低中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口 生命末期 医疗费用支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对提高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白如娇 李永军 《中国西部科技》 2006年第35期104-105,共2页
深刻认识中老年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我国中老年人口的健康现状,并从健康教育的角度探讨相应的对策.建立中老年人学习社会化机制,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延年益寿的目标.
关键词 中老年人口 健康 平衡 运动
下载PDF
社会经济地位对中老年人口慢性疾病患病的影响分析--以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例
3
作者 夏翠翠 李建新 《中国人口年鉴》 2019年第1期305-306,共2页
该文根据CHARLS 2013年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和K H B分解的方法研究社会经济地位对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较高教育水平、在政府或事业单位工作、在企业工作的群体相比务农人群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更高,... 该文根据CHARLS 2013年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和K H B分解的方法研究社会经济地位对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较高教育水平、在政府或事业单位工作、在企业工作的群体相比务农人群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更高,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性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社会经济地位 LOGISTIC回归 心脑血管疾病 慢性病患病 慢性疾病 中老年人口 事业单位
原文传递
山西省中老年居民医疗消费与医保使用现状调查
4
作者 姜昆 王瑞 +3 位作者 王瑜 马晨瑾 马双鸽 李明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14-1220,共7页
目的了解山西省中老年居民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医疗消费和医疗保险的使用情况以及影响医疗费用支出和医疗保险使用的因素。方法于2016年7月对山西省1100名≥45岁的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在调查前的1年时间里,分别有852人(87.65%)和620... 目的了解山西省中老年居民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医疗消费和医疗保险的使用情况以及影响医疗费用支出和医疗保险使用的因素。方法于2016年7月对山西省1100名≥45岁的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在调查前的1年时间里,分别有852人(87.65%)和620人(63.78%)接受了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分别有73人(8.57%)和365人(58.87%)在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中未使用医疗保险;住院治疗者不使用保险的最主要原因是没有参加保险(39.7%),门诊治疗者不使用保险的最主要原因是治疗费用不包括在保险使用范围内(47.4%);两种治疗方式下,使用保险者的临床治疗费用和治疗总费用均明显高于不使用保险者;年龄、受教育程度、户口类型以及就诊医院类型选择影响医疗保险的使用;职业、就诊医院类型、是否有慢性病、平均个人收入、住院治疗的次数、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会影响医疗费用的支出。结论社会人口学特点会影响中老年居民在治疗过程中费用水平与保险使用情况;建议社保部门加快推进医保制度整合,提高医保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中老年人口 医疗保险 医疗费用 抽样调查
原文传递
中国农村中老年女性人口生殖健康状况与服务需求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晓明 舒星宇 +1 位作者 宗占红 毛京沭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3-71,共9页
基于对全国7省农村中老年女性人口的抽样调查,描述和分析了她们的生殖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普遍的突出问题是:年轻生育时期缺少高质量围产期保健服务,缺乏对更年期的正确认识,生殖健康促进的意识很薄弱,有半数以上的人出现更年期综合症... 基于对全国7省农村中老年女性人口的抽样调查,描述和分析了她们的生殖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普遍的突出问题是:年轻生育时期缺少高质量围产期保健服务,缺乏对更年期的正确认识,生殖健康促进的意识很薄弱,有半数以上的人出现更年期综合症,受各种妇科疾病困扰非常痛苦,难以启齿的性问题也困扰着她们,约有四分之一已绝经的中老年妇女没有将避孕环适时取出,严重影响了她们的生殖健康。提出了农村中老年妇女更年期生殖健康服务的基本构思和运行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女性人口 生殖健康 服务需求
下载PDF
社会认同感对青年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立光 《天府新论》 CSSCI 2021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文章基于社会认同理论,通过对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分析,探讨社会认同感对青年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1)从整体来看,青年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感较弱;(2)社会认同感对青年流动人口的长期居... 文章基于社会认同理论,通过对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分析,探讨社会认同感对青年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1)从整体来看,青年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感较弱;(2)社会认同感对青年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确实具有促进作用,但与其对中老年流动人口的影响相比,作用较小;(3)在青年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中,职业类型和本地有无住房等因素最为明显。文章认为,社会认同感并非流动人口的单维度反映,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本地人对外来人口的接纳程度,国家和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者在考虑本城市经济和科技等外生因素之外,还应该考虑如何让本地人和外来人口更融洽地相处和有效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同感 长期居留意愿 青年流动人口 中老年流动人口
下载PDF
帕金森≠手抖,一文教你正确认识帕金森病
7
作者 尤洁 《科学之友》 2024年第1期37-37,共1页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7%,随着我国中老年人口的增长,未来帕金森病患病人数或将继续上升,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下面教大家正确认识帕金森病。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流行病学调查 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中老年人口 患病率 患病人数 正确认识
下载PDF
基于分位数回归和通径分析的少数民族中老年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子媛 崔秀芸 +5 位作者 马亦晨 李婧宜 江靖雯 张嘉文 罗晓蕾 韩雪梅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217,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中老年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针对这一人群的健康干预和改善其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使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库(CMDS)中2771例≥45岁的少数民族中老年流动人口相关数据,采用SPS... 目的: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中老年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针对这一人群的健康干预和改善其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使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库(CMDS)中2771例≥45岁的少数民族中老年流动人口相关数据,采用SPSS 26.0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及分位数回归对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Amos24.0对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通径分析。结果:不健康者336人(12.1%),社会融合较差者1031人(37.2%),接受健康教育较差1563人(56.4%),有慢性病者534人(19.4%);健康与不健康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流动范围、流动时间、流动原因、社会融合、健康教育、慢性病患病等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动时间、流动原因、社会融合较差、接受健康教育较差、有慢性病等因素显著影响研究对象的健康状况(P<0.05);分位数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动时间、流动原因、社会融合情况、接受健康教育状况和慢性病患病情况在不同分位点均对健康状况产生了影响(P<0.05);通径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健康教育和社会融合对少数民族中老年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直接产生作用,流动时间、流动原因对健康状况产生间接影响作用。结论:关注流动时间及原因对少数民族中老年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影响;多措并举提高其社会融合,以减少身心问题产生,使其更好融入流入地;关注少数民族中老年流动人口慢性病患病情况,加强对其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服务,提升健康素养,改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中老年流动人口 健康状况 影响因素 分位数回归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对农村中老年流动人口城市心理融入的影响
9
作者 卢素兰 钟海霞 +1 位作者 陈一凡 丁秋林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2-82,共11页
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法和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实证分析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对农村中老年流动人口城市心理融入的作用机制及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对农村中老年流动人口城市心理融... 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法和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实证分析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对农村中老年流动人口城市心理融入的作用机制及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对农村中老年流动人口城市心理融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对农村中老年流动人口城市心理融入影响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均不显著,但对女性和老年期的农村中老年流动人口城市心理融入的影响效应更强;而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对农村中老年流动人口城市心理融入的影响则存在显著的受教育程度差异、流动范围差异和健康档案差异。据此提出,应进一步做好城乡居民医保异地衔接工作、推进城乡居民医保省级统筹调剂金模式和建立全国范围城乡居民医保异地报销体系等,以促进农村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从而有序推进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医保统筹 农村中老年流动人口 城市心理融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