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述中美对峙时期美国中国学家的活动及其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原元 《兰州学刊》 CSSCI 2009年第7期213-216,共4页
在中美隔绝对峙时期,美国中国学家或专注中国研究,以认识和理解共产主义中国;或就中美关系问题为政府出谋划策,以使政府制定符合现实的对华政策;或致力于公众的中国知识教育,加深公众对中国的了解,消除他们对中国不必要的恐惧和敌视。
关键词 中美对峙 美国中国学家 活动 影响
下载PDF
略论中美对峙时期美国的中国研究
2
作者 吴原元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96-101,共6页
中美隔绝对峙时期,美国的中国研究先后经历因麦卡锡主义而备受打击阶段、1958年国防教育法颁布后的跃进阶段以及70年代后随着财政资助潮消退和中美关系趋于缓和而进入相对停滞状态这样三个时期。隔绝对峙时期美国中国研究的主要特点是... 中美隔绝对峙时期,美国的中国研究先后经历因麦卡锡主义而备受打击阶段、1958年国防教育法颁布后的跃进阶段以及70年代后随着财政资助潮消退和中美关系趋于缓和而进入相对停滞状态这样三个时期。隔绝对峙时期美国中国研究的主要特点是观照现实、服务现实。中国研究与现实的紧密结合,推动了美国中国研究的发展,使美国中国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注重应用社会科学方法研究近现代中国问题的风格;但同时损害了研究的学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对峙 美国 中国研究
下载PDF
中美对峙时期中国研究机构的兴建
3
作者 吴原元 《国际汉学》 2010年第2期293-303,共11页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冷战局势的发展,尤其是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颁布,来自联邦政府、私人基金会及各高校的大量资金开始涌入中国研究领域,美国由此出现了兴建中国研究机构的热潮。在这一时期,美国不仅设立一批专门研究中国的机...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冷战局势的发展,尤其是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颁布,来自联邦政府、私人基金会及各高校的大量资金开始涌入中国研究领域,美国由此出现了兴建中国研究机构的热潮。在这一时期,美国不仅设立一批专门研究中国的机构,而且有关中国研究的全国性协调机构、资料搜集中心及海外培训服务机构等亦相继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对峙时期 美国 中国研究机构 热潮
原文传递
国际传播策略的运用——以中美舰船对峙事件为样本
4
作者 周洋 《新闻前哨》 2009年第12期53-55,共3页
在国际摩擦事件中要以"我"为主,抢占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的先机、以"释"为主,重点破解摩擦产生的分歧点、以"合"为主,实现舆论、心理、法律战的融合、以"谋"为主,科学搭建我军立体对外传播结构... 在国际摩擦事件中要以"我"为主,抢占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的先机、以"释"为主,重点破解摩擦产生的分歧点、以"合"为主,实现舆论、心理、法律战的融合、以"谋"为主,科学搭建我军立体对外传播结构的国际传播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舰船对峙 国际传播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