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5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恐惧到自信如何克服怯场 被引量:2
1
作者 莉.麦金农 章枚 《中国音乐》 1987年第3期65-68,共4页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中国谚语某些自认为在公众场合中神经紧张的优秀演出者其实并不是一般人认为的那种神经紧张;他们的精神状态不如说是一种兴奋到得意洋洋程度的状态。1。
关键词 克服怯场 国谚语 精神状态 神经 音乐家 音乐会演出 音乐厅 艺术家 注意力 持久力
原文传递
神经病诊断学
2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8年第11期116-117,共2页
9842634 神经学检查中神经异常的监测[日]/前川喜平//周产医.-1998,28(5).-615~618 友谊医 9842635 紧张型头痛[俄,英摘]/.-1997.97(11).-4~7
关键词 紧张型头痛 慢性头痛 友谊 神经学检查 成人 诊断学 临床 神经 神经病患者 监测
全文增补中
如何克服歌唱中的紧张情绪
3
作者 周枫 《民族音乐》 2007年第4期63-65,共3页
某些自认为公众场合中神经紧张的演唱者,其实并不是一般人认为的那种神经紧张,他们的精神状态不如说是一种兴奋到得意洋洋程度的情绪状态。
关键词 紧张情绪 演唱者 恐惧心理 精神紧张 精神状态 神经 演出 音乐家 情绪状态 有意识
下载PDF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临床指南(中国版) 被引量:170
4
作者 孙辉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0-474,共5页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单侧喉返神经损伤引起的声音嘶哑及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引起的呼吸不畅甚至窒息等都会给病人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据统计,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的损伤率为0.3%~18.9%,喉返神经的保护问...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单侧喉返神经损伤引起的声音嘶哑及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引起的呼吸不畅甚至窒息等都会给病人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据统计,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的损伤率为0.3%~18.9%,喉返神经的保护问题一直都是甲状腺外科医生关注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甲状旁腺 神经监测
原文传递
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诊疗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80
5
作者 田文 郗洪庆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8-82,共5页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90%以上的甲状腺癌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其治疗主要采取外科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模式。手术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规范化,术中神经监测技术、甲状...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90%以上的甲状腺癌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其治疗主要采取外科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模式。手术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规范化,术中神经监测技术、甲状旁腺保护技术、颈部无瘢痕美容手术等新技术的开展和规范化应用,推动了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精细化、微创化,极大提升了安全性和治疗效果。通过早期发现和精准手术治疗,术后规范化长期随访,动态观察病情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尤其是对复发甲状腺癌再手术病人,可以进一步提高存活率和术后生存质量。对DTC发病机制深入探讨及关键调控基因靶点的研究,使更具有针对性的靶向药物应用于晚期甲状腺癌病人的治疗,为其争取了手术机会。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诊治系统的研发为甲状腺癌的精准诊治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思路。建立系统化、智能化随访管理平台,可更加科学地开展术后规范化管理及评价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规范化 神经监测 甲状旁腺保护 靶向药物
原文传递
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在复杂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5
6
作者 孙辉 刘晓莉 +3 位作者 付言涛 张大奇 赵丽娜 张德恒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术中神经监测技术(intra 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IONM),以减少复杂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方法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甲状腺外科2009年3—7月对132例复杂甲状腺手术病人,共186支高风险喉返神经行术中神经监测。... 目的探讨应用术中神经监测技术(intra 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IONM),以减少复杂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方法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甲状腺外科2009年3—7月对132例复杂甲状腺手术病人,共186支高风险喉返神经行术中神经监测。在甲状腺切除前后分别探测迷走神经及喉返神经肌电信号。甲状腺手术前后常规检查声带活动度。结果除术前声带麻痹4例,余182支喉返神经均可在甲状腺切除后测得明显肌电信号,未发生缝合切口前神经肌电信号消失,提示神经电传导功能良好。精确检出非返性喉返神经2例。结论术中喉返神经监测使喉返神经显露更加便捷,更加确切,并可验证喉返神经功能完整性。在高风险、复杂甲状腺术中应用神经监测是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率的一种重要辅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监测 喉返神经 甲状腺手术 肌电图
原文传递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的保护 被引量:56
7
作者 孙辉 刘晓莉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6-359,共4页
甲状腺手术造成喉神经损伤是困扰医患双方的难题。术中喉神经保护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各级医生对喉神经变异的识别、保护方法的选择,甚至显露技术的经验,参差不齐,缺乏指南及规范。改良传统的手术方式,放弃甲状腺囊内切除等盲目操作... 甲状腺手术造成喉神经损伤是困扰医患双方的难题。术中喉神经保护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各级医生对喉神经变异的识别、保护方法的选择,甚至显露技术的经验,参差不齐,缺乏指南及规范。改良传统的手术方式,放弃甲状腺囊内切除等盲目操作,进一步提高保护意识,全面掌握甲状腺术中喉神经解剖特征、手术理念、操作技巧,术中常规显露喉神经,辅助术中神经监测手段,可显著降低术后喉神经损伤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彻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监测 喉返神经 喉上神经 甲状腺手术
原文传递
喉返神经监测技术原理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46
8
作者 刘晓莉 孙辉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9-411,共3页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导致病人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危及生命。如何规避喉返神经损伤,一直是外科医生探索的课题。甲状腺术中常规识别喉返神经是喉返神经保护的金标准。
关键词 神经监测 喉返神经
原文传递
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44
9
作者 刘晓莉 孙辉 +1 位作者 郑泽霖 张德恒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87-1190,共4页
术中神经监测是手术中刺激运动神经,通过分析神经支配肌肉肌电信号,评估神经功能完整性的技术。而其技术原理、标准化步骤、监测指征是了解应用此项技术的关键。笔者仅就有关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与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喉返神经/损伤 神经监测 甲状腺/外科学
原文传递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机制及应用 被引量:34
10
作者 陈旭 刘慧 《华西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173-174,共2页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神经 交感神经 节后纤维 颈部
下载PDF
机器人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临床操作专家共识(2019版) 被引量:33
11
作者 贺青卿 朱见 王丹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48-1253,共6页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操作空间狭小,颈部神经的解剖和保护需要精细操作。机器人手术系统作为目前最先进的内镜手术器械微控制系统,因其3D高分辨率放大手术视野、手术器械超越人手臂7个自由度操作等多个优点,不仅成为术者最佳的辅助设备...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操作空间狭小,颈部神经的解剖和保护需要精细操作。机器人手术系统作为目前最先进的内镜手术器械微控制系统,因其3D高分辨率放大手术视野、手术器械超越人手臂7个自由度操作等多个优点,不仅成为术者最佳的辅助设备,还为多种技术提供了平台,术中可与其他技术相互融合,为术者提供便利[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系统 甲状腺 甲状旁腺 神经监测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术中神经监测识别非返性喉返神经6例经验 被引量:30
12
作者 孙辉 刘晓莉 +5 位作者 赵涛 付言涛 张大奇 赵丽娜 辛精卫 郑泽霖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02-404,共3页
目的 应用术中神经监测技术(IONM)识别、保护非返性喉返神经(NRLN),探讨减少NRLN损伤的新方法.方法 总结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279例复杂甲状腺术中应用IONM识别、监测喉返神经(RLN)经验,提出在解剖RLN前,通... 目的 应用术中神经监测技术(IONM)识别、保护非返性喉返神经(NRLN),探讨减少NRLN损伤的新方法.方法 总结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279例复杂甲状腺术中应用IONM识别、监测喉返神经(RLN)经验,提出在解剖RLN前,通过探查迷走神经及RLN走行区预测RLN神经变异及术中NRLN识别、监测的技巧.结果 术中应用IONM迅速准确识别NRLN 6例,均位于右侧,手术均无损伤.结论 NRLN术前预测、术中肉眼识别非常困难.应用IONM术中预测、识别、监测,可显著减少NRLN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返性喉返神经 神经监测 甲状腺手术
原文传递
甲状腺手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对喉返神经保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3
作者 裴茂炜 陈文斌 胡铭荣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4-478,共5页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严重并发症.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应用电生理技术监测喉返神经的功能完整性,主要包括间断性术中监测和持续术中神经监测2种技术,两者各有利弊.本文对此2种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保护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严重并发症.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应用电生理技术监测喉返神经的功能完整性,主要包括间断性术中监测和持续术中神经监测2种技术,两者各有利弊.本文对此2种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保护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 迷走神经 甲状腺切除术 神经监测
原文传递
甲状腺癌手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宇 杨舒雯 李端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32-436,共5页
近年来,随着甲状腺癌日趋增多,其主要手术风险喉返神经损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术中神经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al monitoring,IONM)这一项在国外已经普及的技术,在国内的使用也逐渐成熟。该文结合临床实践对IONM的原理、操作、... 近年来,随着甲状腺癌日趋增多,其主要手术风险喉返神经损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术中神经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al monitoring,IONM)这一项在国外已经普及的技术,在国内的使用也逐渐成熟。该文结合临床实践对IONM的原理、操作、应用及优缺点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喉返神经损伤 神经监测
下载PDF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保护方法综述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冰 田文 +1 位作者 王美祺 吴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1017-1018,F0003,共3页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与喉返神经解剖结构的多样性、术中操作、能量器械的使用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对喉返神经保护方法研究的深入,喉返神经显露技术、术中神经监测及持续术中神经监测等方法相继出现。此3种技术...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与喉返神经解剖结构的多样性、术中操作、能量器械的使用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对喉返神经保护方法研究的深入,喉返神经显露技术、术中神经监测及持续术中神经监测等方法相继出现。此3种技术方法各有其特点及利弊,本文对此3种技术方法进行总结及比较,旨在探讨不同方法的优势和弊端,为临床喉返神经保护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 神经监测
下载PDF
高风险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技术的价值 被引量:19
16
作者 邱万寿 刘威 +2 位作者 吴珏堃 李玺 龙梅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51-2553,共3页
目的 探讨显露喉返神经(RLN)技术在高风险甲状腺手术中预防RLN损伤的价值.方法 分析325例高风险甲状腺手术病例资料,根据术中是否显露RLN,分为显露组、非显露组,按术中涉及的RLN数量计算RLN损伤率,比较两组RLN损伤率的差异.根据术中... 目的 探讨显露喉返神经(RLN)技术在高风险甲状腺手术中预防RLN损伤的价值.方法 分析325例高风险甲状腺手术病例资料,根据术中是否显露RLN,分为显露组、非显露组,按术中涉及的RLN数量计算RLN损伤率,比较两组RLN损伤率的差异.根据术中是否应用神经监测仪将显露组分为辅助显露组和常规显露组,比较两组RLN损伤率及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 显露组、非显露组RLN损伤率分别为2.25%(8/355)、8.00%(14/175),暂时性RLN损伤率分别为1.97% (7/355)、5.14% (9/175),永久性RLN损伤率分别为0.28% (1/355)、2.86% (5/17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显露组的暂时性RLN损伤率、永久性RLN损伤率均低于常规显露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显露组与常规显露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风险甲状腺手术术中显露RLN能有效降低RLN损伤率,术中应用神经监测仪辅助显露RLN不能进一步降低RLN损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 神经监测 喉返神经损伤
原文传递
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对全麻胸腰椎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术中唤醒质量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秋兰 吴进 +3 位作者 林达生 蔡弢艺 卢承志 姚猛飞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66-969,共4页
目的评价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胸腰椎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术中唤醒质量的改良效果。方法择期行后路切开胸腰椎脊柱侧弯矫形术的患者40例,年龄18~60岁,ASA分级Ⅱ或Ⅲ级,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双侧竖脊肌... 目的评价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胸腰椎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术中唤醒质量的改良效果。方法择期行后路切开胸腰椎脊柱侧弯矫形术的患者40例,年龄18~60岁,ASA分级Ⅱ或Ⅲ级,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组(E组)。E组行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各点注入0.375%罗哌卡因15~20 ml。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0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舒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静脉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定维持麻醉。在进行术中唤醒时停止输注丙泊酚,并降低瑞芬太尼输注和右美托咪定的输注速率。从停用丙泊酚5 min时开始,每隔30 s唤醒1次。记录唤醒时间、唤醒期间躁动和呛咳的发生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MAP和△HR,即唤醒前停药时MAP和HR与唤醒期间最高MAP和HR的差值)和出血量。评估术中唤醒质量。结果与C组相比,E组唤醒时间缩短,唤醒期间躁动和呛咳发生率降低,出血量减少,△MAP和△HR降低,唤醒质量升高(P<0.05)。结论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可提高全麻胸腰椎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术中唤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背部肌肉 脊柱弯曲 麻醉 全身 神经生理学监测
原文传递
规范化脊柱外科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8
18
作者 胡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44-954,共11页
为脊柱外科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应用提出一套实用技术规范,以便监测脊髓神经功能的完整性,为脊柱外科手术提供重要的安全信息。本共识参考国际类似规范和近年研究结果,经过对具有术中脊髓监护经验的脊柱外科专家咨询调查和充分讨论,提... 为脊柱外科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应用提出一套实用技术规范,以便监测脊髓神经功能的完整性,为脊柱外科手术提供重要的安全信息。本共识参考国际类似规范和近年研究结果,经过对具有术中脊髓监护经验的脊柱外科专家咨询调查和充分讨论,提出基于专家共识的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临床技术规范。描述了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所使用的各种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和肌电监测的技术要求和临床操作规范,阐明了脊柱外科手术中神经监测的基本原则。基于专家共识的临床实用规范草案,将有力地推广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为提高脊柱外科手术的安全性提供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科手术 神经电生理监测 运动诱发电位 脊髓神经功能 体感诱发电位 临床操作 专家共识 神经监测
下载PDF
2013年国际神经监测学组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术中喉上神经外支监测指南解读 被引量:17
19
作者 孙辉 刘晓莉 赵诣深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71-1174,共4页
术中神经监测可用于识别喉上神经外支并评估其功能完整性,有助于保护病人音质、音调。国际神经监测学组基于MEDLINE数据库(1950-2013年)中喉上神经外支相关文献,撰写了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术中喉上神经外支监测指南,旨在提高甲状腺及甲状... 术中神经监测可用于识别喉上神经外支并评估其功能完整性,有助于保护病人音质、音调。国际神经监测学组基于MEDLINE数据库(1950-2013年)中喉上神经外支相关文献,撰写了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术中喉上神经外支监测指南,旨在提高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喉上神经外支监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指南对EBSLN的解剖分型、病理生理及其术中保护方法和适应证均做了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上神经 神经监测 甲状腺 甲状旁腺
原文传递
术中唤醒麻醉技术下脑功能区肿瘤继发癫痫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郭效东 王本瀚 +8 位作者 陆卫风 张长远 熊家锐 张广林 李经纶 唐斌 吴艳芝 王振华 赵鸽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75-679,共5页
目的探讨术中唤醒麻醉技术下脑功能区肿瘤继发癫痫切除术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一五三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脑功能区33例胶质瘤及16例脑膜瘤继发癫痫患者,采用MRI进行肿瘤定位,弥散张量纤... 目的探讨术中唤醒麻醉技术下脑功能区肿瘤继发癫痫切除术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一五三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脑功能区33例胶质瘤及16例脑膜瘤继发癫痫患者,采用MRI进行肿瘤定位,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显示白质纤维束与肿瘤位置关系,功能磁共振成像(fMRll定位运动功能区,在全麻-唤醒-再全麻技术下开颅.实时B超、皮层脑电图fECoG)定位肿瘤及致痫区,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及处理致痫灶。结果有44例患者顺利经过全麻-唤醒-再全麻的过程,其中28例术中持续保留喉罩;16例语言区肿瘤唤醒后拔除喉罩,语言区定位及功能测试后再置入喉罩全麻。年龄偏大的3例胶质瘤及2例脑膜瘤患者因唤醒时躁动、憋气,脑组织膨出明显,放弃唤醒麻醉。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10M)定位出脑功能区36例,皮层功能定位阴性8例:ECoG监测发现瘤周皮层致痫灶31例。胶质瘤全切22例,次全切8例:脑膜瘤全切13例,次全切1例,术中未出现癫痫发作现象。术后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或新发功能障碍26例,均于1月内恢复;术前原有功能障碍均好转。癫痫发作完全消失31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13例。结论术中全麻唤醒下手术治疗功能区肿瘤继发癫痫疗效好、风险低。术前适应证的选择、术中合适的手术体位的摆放及有效预防癫痫发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功能区 脑肿瘤 继发性癫痫 唤醒麻醉 神经电生理监测 皮层 脑电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