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温热源驱动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研究
被引量:
33
1
作者
陈奇成
徐进良
苗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1-7,13,共7页
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反问题及求解方法的提出为分析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文中基于反问题求解思想,针对573.15和523.15 K这两种中温热源驱动的有机朗肯循环,选取甲苯、八甲基三硅氧烷、苯、环己烷、庚烷、六甲基...
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反问题及求解方法的提出为分析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文中基于反问题求解思想,针对573.15和523.15 K这两种中温热源驱动的有机朗肯循环,选取甲苯、八甲基三硅氧烷、苯、环己烷、庚烷、六甲基二硅醚、己烷、异己烷作为系统运行工质,以蒸发器内窄点温差为约束条件,寻求对应系统最大输出功的最佳运行参数。并从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系统有效输出功、质量流量和适用范围比较采用不同工质时的系统循环性能,建议出最佳运行工质。结果表明,甲苯、苯和环己烷适用于两种中温热源有机朗肯循环,且具有广泛的运行范围;己烷适用于Tgas,in523.15K热源驱动的有机朗肯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ORC)
反问题
中
温热
源
窄点温差
工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基于正逆循环耦合的低温制冷系统
2
作者
陈宜
韩巍
+1 位作者
孙流莉
金红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77-2082,共6页
以能的梯级利用原理为指导原则,基于正逆循环耦合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中温显热热源制取较低温度冷量的复合式制冷系统,该系统由动力子循环、吸收式制冷子循环与压缩式制冷子循环有机耦合而成。通过模拟计算,对系统热力性能进行了评...
以能的梯级利用原理为指导原则,基于正逆循环耦合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中温显热热源制取较低温度冷量的复合式制冷系统,该系统由动力子循环、吸收式制冷子循环与压缩式制冷子循环有机耦合而成。通过模拟计算,对系统热力性能进行了评估,系统制冷性能系数(COP)达到了0.277,与常规余热双级吸收式制冷系统相比,提高了50%左右。通过(火用)平衡和t-Q图分析,发现热源利用过程不可逆损失大幅降低是系统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本文还研究了热源烟气温度T_H和冷却水温度T_(CW)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指导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逆循环耦合
中
温热
源
低温制冷
热力学分析
原文传递
题名
中温热源驱动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研究
被引量:
33
1
作者
陈奇成
徐进良
苗政
机构
能源的清洁利用与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1-7,1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51210011)
广东省联合基金项目(U10340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JB2013111)~~
文摘
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反问题及求解方法的提出为分析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文中基于反问题求解思想,针对573.15和523.15 K这两种中温热源驱动的有机朗肯循环,选取甲苯、八甲基三硅氧烷、苯、环己烷、庚烷、六甲基二硅醚、己烷、异己烷作为系统运行工质,以蒸发器内窄点温差为约束条件,寻求对应系统最大输出功的最佳运行参数。并从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系统有效输出功、质量流量和适用范围比较采用不同工质时的系统循环性能,建议出最佳运行工质。结果表明,甲苯、苯和环己烷适用于两种中温热源有机朗肯循环,且具有广泛的运行范围;己烷适用于Tgas,in523.15K热源驱动的有机朗肯循环。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ORC)
反问题
中
温热
源
窄点温差
工质
Keywords
organic Rankine cycle
inverse problem
medium temperature heat source
pinch temperature
working fluid
分类号
TK12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基于正逆循环耦合的低温制冷系统
2
作者
陈宜
韩巍
孙流莉
金红光
机构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国家核电技术研发中心
出处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77-208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No.5117618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No.2013CB228302)
文摘
以能的梯级利用原理为指导原则,基于正逆循环耦合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中温显热热源制取较低温度冷量的复合式制冷系统,该系统由动力子循环、吸收式制冷子循环与压缩式制冷子循环有机耦合而成。通过模拟计算,对系统热力性能进行了评估,系统制冷性能系数(COP)达到了0.277,与常规余热双级吸收式制冷系统相比,提高了50%左右。通过(火用)平衡和t-Q图分析,发现热源利用过程不可逆损失大幅降低是系统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本文还研究了热源烟气温度T_H和冷却水温度T_(CW)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指导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正逆循环耦合
中
温热
源
低温制冷
热力学分析
Keywords
power/refrigeration cycle coupling
mid-temperature heat source
low-temperature refrigeration
thermodynamic analysis
分类号
TK12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温热源驱动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研究
陈奇成
徐进良
苗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种基于正逆循环耦合的低温制冷系统
陈宜
韩巍
孙流莉
金红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