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中日酒文化的异同中探讨日本人的特性
1
作者 王芳 《各界》 2018年第2期137-138,共2页
酒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彼此相互学习,文化和习惯非常类似。可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两国却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酒文化。本文通过分析中日酒文化在饮酒观、饮酒源、饮酒... 酒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彼此相互学习,文化和习惯非常类似。可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两国却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酒文化。本文通过分析中日酒文化在饮酒观、饮酒源、饮酒礼等方面存在的异同来探讨日本人的性格特征,使得读者更好地了解日本的酒文化和日本人独特的思维模式,促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文化 中日异同 性格特征
原文传递
论中日新闻节目优化的异同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光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第15期56-56,共1页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首播,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的诞生^([1])。日本电视时代的开始要比中国早5年,中日新闻节目在各自的发展道路上均有着不同的特色,新闻节目优化的策略也是大相径庭。
关键词 新闻节目 优化策略 中日异同
下载PDF
非语言交流对于外语学习者的重要性考察——以中日非语言交流的异同为例
3
作者 单海英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310-310,共1页
本文中主要以非语言交流中的肢体语言、尤其是手势这一肢体语言所传递的讯息为中心,对中日两个国家在以手势表达含义时的异同为例展开探讨,希望能使今后的日语学习者更深入的了解它们的不同,以期为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增添一味润滑剂,... 本文中主要以非语言交流中的肢体语言、尤其是手势这一肢体语言所传递的讯息为中心,对中日两个国家在以手势表达含义时的异同为例展开探讨,希望能使今后的日语学习者更深入的了解它们的不同,以期为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增添一味润滑剂,为从事跨文化交流的工作者提供些许参考和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语言交流 跨文化 手势 中日异同
原文传递
从数字观透析中日两国文化的异同 被引量:3
4
作者 田小凤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94-95,共2页
数字本来是一种计数符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它逐渐作为语言文化的一部分,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赋予了它特殊的含义和内涵。通过中日文化中的数字进行对比分析可以透析中日两国文化的异同。
关键词 数字 语言文化 文化中的数字 中日文化异同
下载PDF
日本谚语的文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红艳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108-109,共2页
日语中的谚语除了日本人自己创造之外,很大一部分是源于中国文化典籍或以中国特有的人和物为题材。日谚典型的反映了日本民族的特征,它保留着日本古代文化。日谚的特点之一是凝练、简洁。日谚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进一步了解日谚的文化特征... 日语中的谚语除了日本人自己创造之外,很大一部分是源于中国文化典籍或以中国特有的人和物为题材。日谚典型的反映了日本民族的特征,它保留着日本古代文化。日谚的特点之一是凝练、简洁。日谚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进一步了解日谚的文化特征,对于正确的理解、翻译和运用日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谚语异同 目谚 文化
下载PDF
浅谈中日谚语对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常晓霞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14期23-24,共2页
中国和日本在文化各方面相互影响,因此谚语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但由于两国所处环境、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了两国谚语在相似的基础上又有着各自不同。本文将通过对中日谚语定义以及它们惯用句作对比... 中国和日本在文化各方面相互影响,因此谚语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但由于两国所处环境、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了两国谚语在相似的基础上又有着各自不同。本文将通过对中日谚语定义以及它们惯用句作对比,阐述中日谚语异同之处,从语言角度进一步了解两国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对比 谚语 文化 惯用句 中日谚语异同
下载PDF
中日汉字异同比较与华文教育 被引量:1
7
作者 林祁 《海外华文教育》 2013年第2期205-210,共6页
近年来华文教学的特殊性已经得到承认,但对生活在汉字文化圈中的日本人或华裔进行华文教学的研究尚为欠缺。这些学生在日本大量接触到的汉字,既有日本字,也有台港澳使用的繁体字,还有大陆现行的简体字,汉字练习是华文教育的重头戏,练习... 近年来华文教学的特殊性已经得到承认,但对生活在汉字文化圈中的日本人或华裔进行华文教学的研究尚为欠缺。这些学生在日本大量接触到的汉字,既有日本字,也有台港澳使用的繁体字,还有大陆现行的简体字,汉字练习是华文教育的重头戏,练习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中日汉字的异同问题,在华文教学中成为利弊皆有的"双刃剑":可产生"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或"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笔者认为借用母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常用的学习策略。提出注重中日汉字异同比较在华文教学中的活用:同形同义速成法;同形异义慎用法;同形近义细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教学 中日汉字异同比较 同形同义 同形异义 同形近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