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提取牡丹籽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9
1
作者 易军鹏 朱文学 +1 位作者 马海乐 王易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99-104,共6页
以牡丹籽为原料,优化牡丹籽油的微波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牡丹籽出油率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液料比、微波功率和处理时间)进行考察。以出油率为指标,对三因素进行中心复合设计,并经响应面法优化,分析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 以牡丹籽为原料,优化牡丹籽油的微波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牡丹籽出油率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液料比、微波功率和处理时间)进行考察。以出油率为指标,对三因素进行中心复合设计,并经响应面法优化,分析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确定微波提取牡丹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为正己烷、液料比9:1(ml/g)、微波功率825W、提取时间8min。在该工艺条件下,牡丹籽油的出油率为24.52%。GC-MS分析结果表明牡丹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分别为24.57%和67.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 微波提取 中心复合设计 响应面分析 GC-MS
下载PDF
牡丹籽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 被引量:70
2
作者 易军鹏 朱文学 +1 位作者 马海乐 王易芬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4-150,共7页
以牡丹籽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提取牡丹籽油。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牡丹籽油得率的5个影响因素(筛分粒度、CO2流量、压力、温度和时间)进行考察。以油得率为响应目标,对3个主要影响因素(筛分粒度、压力和温度)运用中心复合设计法,... 以牡丹籽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提取牡丹籽油。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牡丹籽油得率的5个影响因素(筛分粒度、CO2流量、压力、温度和时间)进行考察。以油得率为响应目标,对3个主要影响因素(筛分粒度、压力和温度)运用中心复合设计法,并经响应面法优化分析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牡丹籽油的最佳条件为:筛分粒度60目,CO2流量20 L/h,压力35 MPa,温度45℃,时间120 min。在较优提取条件下,牡丹籽油得率可达到24.22%。GC-MS结果表明牡丹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分别为23.34%和66.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中心复合设计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三相变流器LCL滤波器参数优化新方法 被引量:55
3
作者 郑昕昕 肖岚 +3 位作者 王长宝 田洋天 张方华 姚志垒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5-63,186,共9页
LCL滤波器体积较小,对高频电流谐波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广泛应用于大功率三相AC/DC变流器中。LCL滤波器的参数设计大多考虑开关频率处的谐波,以LCL滤波器输入输出端的谐波电流衰减作为优化目标,往往会导致参数设计大于实际要求,增大滤... LCL滤波器体积较小,对高频电流谐波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广泛应用于大功率三相AC/DC变流器中。LCL滤波器的参数设计大多考虑开关频率处的谐波,以LCL滤波器输入输出端的谐波电流衰减作为优化目标,往往会导致参数设计大于实际要求,增大滤波器体积与成本,且不易理论验证是否满足总谐波失真(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要求。提出一种基于THD估算的LCL滤波器设计优化方法,将THD估算模型代替实际LCL滤波器模型进行试验设计,以IEEE Std 1547.2-2008规定的并网标准中总谐波畸变率为优化目标,滤波器谐振频率为约束条件,单次谐波畸变率为修正因子,通过简化梯度算法进行LCL滤波器参数的优化,并讨论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电流环PI控制器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滤波器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死区效应 双重傅里叶变换 中心复合设计
下载PDF
新型高分子螯合-絮凝剂制备条件的响应面法优化 被引量:40
4
作者 杜凤龄 王刚 +2 位作者 徐敏 田鸿业 常青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16-1122,共7页
以壳聚糖为原料,采用化学合成法将二硫代羧基引入到其高分子链上,制备出一种新型高分子螯合-絮凝剂二硫代羧基化壳聚糖(R′-N-(C=S)-SNa,简称DTCTS).以水样中Cd(Ⅱ)的去除率为考察对象,在单因素实验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制备DTCTS的主要影... 以壳聚糖为原料,采用化学合成法将二硫代羧基引入到其高分子链上,制备出一种新型高分子螯合-絮凝剂二硫代羧基化壳聚糖(R′-N-(C=S)-SNa,简称DTCTS).以水样中Cd(Ⅱ)的去除率为考察对象,在单因素实验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制备DTCTS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DTCTS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建立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回归性显著而失拟项不显著,决定系数R2为0.9829,模型拟合性良好;DTCTS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物CTS/CS2/Na OH摩尔比1:1.5:2、预反应时间30min、主反应温度60℃,此条件下制备的DTCTS对Cd(Ⅱ)的去除率可达99.52%,与模型预测值相对偏差为0.05%,模型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絮凝剂 响应面法 中心复合设计 重金属 螯合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预测铣削力模型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32
5
作者 袁人炜 陈明 +1 位作者 曲征洪 严隽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040-1044,共5页
通过统计学中的响应曲面法建立了螺旋铣削过程中切削力的二阶模型 ,并分析了主轴转速、每齿进给量、轴向和径向切削深度等因素对切削力的影响 .将主轴回转一个周期时的切削力波形分成几个区间 ,建立不同切削条件下切削力区间端点的切削... 通过统计学中的响应曲面法建立了螺旋铣削过程中切削力的二阶模型 ,并分析了主轴转速、每齿进给量、轴向和径向切削深度等因素对切削力的影响 .将主轴回转一个周期时的切削力波形分成几个区间 ,建立不同切削条件下切削力区间端点的切削力模型 ,预测一定切削参数范围内任意切削条件下的切削力区间端点值 ,将各端点的连线用傅里叶级数表示 ,可得到周期性的切削力波形 .该模型的置信度为 95% ,预测结果和实验测得的数据十分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曲面法 铣削力 中心复合设计 螺旋铣削 主轴转速 切削深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电解锰阳极渣还原浸出工艺 被引量:35
6
作者 严浩 彭文杰 +3 位作者 王志兴 李新海 郭华军 胡启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28-534,共7页
对国内某电解锰厂含铅量高的阳极渣进行了回收锰的实验研究。实验采用葡萄糖作还原剂在硫酸体系中还原浸出电解锰阳极渣。通过基于中心复合设计的响应曲面法对浸出温度、硫酸用量和葡萄糖用量的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并优化。研究表明:温度... 对国内某电解锰厂含铅量高的阳极渣进行了回收锰的实验研究。实验采用葡萄糖作还原剂在硫酸体系中还原浸出电解锰阳极渣。通过基于中心复合设计的响应曲面法对浸出温度、硫酸用量和葡萄糖用量的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并优化。研究表明:温度对锰浸出率的影响最显著,葡萄糖的次之,硫酸的最小;硫酸对铅浸出率影响最显著,温度的次之,而葡萄糖则几乎没有影响。在浸出温度80℃,葡萄糖与锰阳极渣质量比为0.175:1、酸渣质量比为0.8:1的条件下,锰的浸出率可达93.22%,铅的浸出率仅为0.39%,锰、铅分离效果明显,锰阳极渣浸出前后的物相通过X射线衍射仪进行表征。实验证明:在硫酸体系中利用葡萄糖还原浸出电解锰阳极渣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阳极渣 响应曲面法 中心复合设计 葡萄糖 还原浸出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优化条件下柚皮对Pb^2+的吸附 被引量:31
7
作者 李璐 杨朝晖 +3 位作者 孙珮石 黄兢 曾光明 周长胜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26-1433,共8页
采用Plackett-Burman(P-B)法和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简称CCD)对影响柚皮吸附Pb2+的6个条件进行筛选优化.P-B实验设计与统计学分析表明:pH值、Pb2+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是影响吸附率的3个关键因素.以吸附率为响应目标,... 采用Plackett-Burman(P-B)法和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简称CCD)对影响柚皮吸附Pb2+的6个条件进行筛选优化.P-B实验设计与统计学分析表明:pH值、Pb2+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是影响吸附率的3个关键因素.以吸附率为响应目标,对3因素进行中心复合设计,并经响应面法优化分析得到影响吸附率的二阶模型,确定了Pb2+吸附实验的最优操作条件:pH值5.4,Pb2+初始浓度为265.86mg.L-1,吸附剂用量为2.56g.L-1,实测吸附率达到92.47%,吸附量为96.01mg.g-1;整个吸附过程吸附剂柚皮没有经过任何化学预处理,效果优于一般的天然吸附剂.研究结果表明,柚皮是一种很具潜力的环保型廉价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 吸附率 Plackett—Burman设计 中心复合设计 响应面优化
原文传递
响应曲面法中BBD和CCD在优化巯基乙酰化壳聚糖制备条件中的比较 被引量:28
8
作者 王刚 王馨 +1 位作者 宋小三 郑小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502-2511,共10页
以壳聚糖(CTS)和巯基乙酸为主要原料,通过酰胺化反应将巯基引入到CTS高分子链上,制备出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巯基乙酰化壳聚糖(MACTS)。以含Cd(II)水样为考察目标,采用响应曲面法中的BBD和CCD实验对MACTS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从残差分析、... 以壳聚糖(CTS)和巯基乙酸为主要原料,通过酰胺化反应将巯基引入到CTS高分子链上,制备出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巯基乙酰化壳聚糖(MACTS)。以含Cd(II)水样为考察目标,采用响应曲面法中的BBD和CCD实验对MACTS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从残差分析、方差分析、响应面分析和优化条件等方面对BBD法和CCD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BBD法和CCD法建立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回归性分别为显著和非常显著,模型选择均合理;BBD法和CCD法拟合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71 0、0.919 7,模型相关性均较好;通过BBD法和CCD法优化制备条件后的MACTS处理含Cd(II)水样,Cd(II)的最低剩余浓度分别为0.83、0.76 mg·L-1。在优化MACTS的制备条件上采用CCD法更优于BBD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曲面法 BOX-BEHNKEN设计 中心复合设计 高分子絮凝剂 重金属 壳聚糖
原文传递
β-甘露聚糖酶发酵液絮凝条件的统计学筛选与响应面优化 被引量:21
9
作者 韩健 刘朝辉 +1 位作者 齐崴 何志敏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9-35,共7页
采用Plackett-Burman(PB)和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对影响地衣芽孢杆菌TJ-101发酵生产β-甘露聚糖酶粗发酵液絮凝操作的8个条件进行筛选优化。PB实验设计与统计学分析表明:加水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和阴离子聚... 采用Plackett-Burman(PB)和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对影响地衣芽孢杆菌TJ-101发酵生产β-甘露聚糖酶粗发酵液絮凝操作的8个条件进行筛选优化。PB实验设计与统计学分析表明:加水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的体积分数是影响酶活收率的3个关键因素。以酶活收率为响应目标,对3因素进行中心复合设计,并经响应面法优化分析得到影响酶活收率的二阶模型,确定了β-甘露聚糖酶发酵液絮凝实验的最优操作条件为:加水量体积分数240.55%,C-PAM体积分数14.13%,A-PAM体积分数16.97%,絮凝后发酵液的酶活收率达7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絮凝 PLACKETT-BURMAN设计 中心复合设计 响应面 优化
下载PDF
基于中心复合设计试验的SiC单晶片超声振动加工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24
10
作者 刘永 李淑娟 +2 位作者 李言 孔令飞 万波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3-198,共6页
由于超声振动复合加工过程很难通过动力学分析得到有效的切割机理的数学模型,而试验研究不失为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试验方法,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SiC单晶片超声振动复合加工试验方... 由于超声振动复合加工过程很难通过动力学分析得到有效的切割机理的数学模型,而试验研究不失为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试验方法,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SiC单晶片超声振动复合加工试验方案;引入响应曲面法建立切向锯切力、表面粗糙度与主要工艺参数(线锯速度、工件进给速度、工件转速和超声波振幅)的二阶关系模型,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多元二次拟合,分别获得切削力和表面粗糙度的二次方程表达式;进一步分析实际加工条件对工艺参数的约束,并以提高SiC单晶片表面的加工质量(即最小化加工表面粗糙度)为目标建立工艺参数优化模型;设计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流程进行优化问题求解,通过实例验证,该算法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得满足多约束的最佳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单晶片 超声振动 工艺参数 中心复合设计 粒子群优化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消防泵S型叶片改进优化设计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春林 彭海菠 +1 位作者 丁剑 刘栋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0-177,共8页
建立基于试验设计理论和响应面近似的S型叶片消防泵优化设计方法。定义最高效率、高效区范围及扬程在小流量区的稳定性为目标函数。以单级单吸离心泵MY56-50为初始模型,使用Bezier参数曲线拟合叶型曲面,得到叶片型线参数化模型。该方法... 建立基于试验设计理论和响应面近似的S型叶片消防泵优化设计方法。定义最高效率、高效区范围及扬程在小流量区的稳定性为目标函数。以单级单吸离心泵MY56-50为初始模型,使用Bezier参数曲线拟合叶型曲面,得到叶片型线参数化模型。该方法以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计算结果为基础,对9个叶片型线控制参数,共进行39次试验,即先进行9次单因素试验设计筛选出对目标影响显著的叶片型线控制参数,再由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design,CCD)所得的30次试验及响应面分析确定筛选参数的最优设计点。根据结果构造S型叶片型线控制参数与多目标函数的响应面近似模型,分析参数间的交互效应。对最优设计点的泵进行试验研究,CFD计算值与响应面近似值吻合,且较MY56-50模型泵在性能上有很大提高,扬程的稳定性高,完全达到消防泵的工况标准,表明基于试验设计和响应面的优化设计方法可用于S型叶片消防泵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型叶片 消防泵 优化设计 响应面法 中心复合设计
下载PDF
中心复合设计优化5-氟尿嘧啶肝动脉栓塞微球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16
12
作者 郝秀华 程刚 +3 位作者 王琳 文力奇 李岩 崔福德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25-527,共3页
目的 应用中心复合设计优化5-氟尿嘧啶肝动脉栓塞明胶微球的制备工艺,以提高微球性质的可预测性。方法 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以微球载药量、粒径、包封率为因变量对明胶浓度(X1)、乳化剂的用量(X2)、乳化转速(X3)3个自变量的各水平进行... 目的 应用中心复合设计优化5-氟尿嘧啶肝动脉栓塞明胶微球的制备工艺,以提高微球性质的可预测性。方法 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以微球载药量、粒径、包封率为因变量对明胶浓度(X1)、乳化剂的用量(X2)、乳化转速(X3)3个自变量的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载药量、包封率和粒径拟合所得多元二次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49 5,0.8086,0.891 5。结论 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微球制备工艺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复合设计 氟尿嘧啶明胶微球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制备污泥基活性炭 被引量:21
13
作者 牛志睿 刘羽 +1 位作者 李大海 朱延强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022-3029,共8页
利用响应面法进行试验设计,选定炭化温度、升温速率、炭化停留时间及保护气体流量为影响因素,对利用污水厂二次污泥制备污泥基活性炭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响应面法得到了污泥基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与4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回归方程,确定... 利用响应面法进行试验设计,选定炭化温度、升温速率、炭化停留时间及保护气体流量为影响因素,对利用污水厂二次污泥制备污泥基活性炭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响应面法得到了污泥基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与4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回归方程,确定了制备污泥基活性炭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炭化温度530℃、升温速率17℃·min-1、炭化停留时间22 min、保护气体流量280 m L·min-1.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污泥基活性炭碘吸附值为675.9 mg·g-1,比表面积为639.5 m2·g-1,平均孔径为4.1 nm,中孔孔径为3~5 nm;羧基、内酯基和酚羟基含量分别为1.625、0.125和0.375 mmol·g-1,更适合吸附大分子污染物和金属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活性炭 响应面法 中心复合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响应面的刚构-连续组合梁桥有限元模型修正 被引量:19
14
作者 韩建平 骆勇鹏 +1 位作者 郑沛娟 刘云帅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5-90,106,共7页
首先对响应面法在有限元模型修正中应用的主要问题,包括实验设计、参数筛选、响应面拟合及参数优化等进行了讨论,进而基于现场动力试验数据对一刚构-连续组合梁桥—靖远黄河大桥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修正。选取箱梁和桥墩的弹性模量以及... 首先对响应面法在有限元模型修正中应用的主要问题,包括实验设计、参数筛选、响应面拟合及参数优化等进行了讨论,进而基于现场动力试验数据对一刚构-连续组合梁桥—靖远黄河大桥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修正。选取箱梁和桥墩的弹性模量以及连续墩顶支座及边跨联端支座的横向和竖向刚度为修正参数,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法进行实验设计、计算样本值,分别构造两个响应面模型,其中一个考虑交互项的影响、一个不考虑交互项的影响,然后以这两个响应面模型代替初始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修正。修正结果表明,考虑和不考虑交互项的影响对修正后部分参数的取值有一定的影响,而对频率的修正精度影响不大。两种模型修正后的频率取值均与实测频率较吻合,修正后的模型能准确地反映桥梁的动力特性,可作为后续损伤识别及状态评估的基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型修正 响应面法 中心复合设计 参数选取 刚构 连续组合梁桥
原文传递
三七接骨凝胶膏剂的制备及体外透皮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张传辉 贾成友 +5 位作者 李微 赵凤平 禹奇男 于金英 王云红 杨荣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4-664,共11页
目的制备三七接骨凝胶膏剂并对其体外透皮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利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以外观性状、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为指标优化三七接骨凝胶膏剂最佳基质处方,并采用Franz扩散池法,以川续断皂苷VI、人... 目的制备三七接骨凝胶膏剂并对其体外透皮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利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以外观性状、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为指标优化三七接骨凝胶膏剂最佳基质处方,并采用Franz扩散池法,以川续断皂苷VI、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为指标成分,对其进行体外透皮研究。结果凝胶膏剂最佳处方为ViscomateTM NP700-卡波姆940-PVPK90-高岭土-甘羟铝(1.86∶1.48∶0.49∶0.5∶0.16);24 h内川续断皂苷VI、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体外透皮速率依次为1.868、4.233、1.149、1.558μg/(cm2·h)。结论三七接骨凝胶膏剂具有较好的释药性和透皮性,透皮行为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接骨凝胶膏剂 中心复合设计 效应面法 HPLC 透皮吸收
原文传递
温度和盐度对华贵栉孔扇贝抗氧化酶活性的联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钱佳慧 栗志民 +2 位作者 申玉春 刘志刚 张武财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57,共9页
采用中心复合设计(CCD)和响应曲面分析法(RSM),研究了温度(19~31℃)和盐度(22~38)对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联合效应。结果显示,温度的一次... 采用中心复合设计(CCD)和响应曲面分析法(RSM),研究了温度(19~31℃)和盐度(22~38)对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联合效应。结果显示,温度的一次、二次效应对SOD、CAT和GSH-PX活性的影响显著(P<0.05)。盐度的一次效应对SOD和CAT活性的影响显著(P<0.05),但对GSH-PX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盐度的二次效应对SOD、CAT和GSH-PX活性的影响均显著(P<0.05)。温度和盐度的互作效应对SOD、CAT活性的影响显著(P<0.05),但对GSH-PX活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模型方程决定系数分别为0.9501、0.981 5和0.967 9,表明建立的模型拟合度极高,可用于预测华贵栉孔扇贝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模型优化和验证试验表明,26.4℃和盐度27.7时,SOD、CAT和GSH-PX活性达最大值,分别为33.02 U·mg^(-1)、35.73 U·mg^(-1)和27.94 U·mg^(-1),满意度为0.9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贵栉孔扇贝 中心复合设计 响应曲面法 温度 盐度 抗氧化酶
下载PDF
温度与盐度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仔鱼生长与存活的联合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强俊 徐跑 +1 位作者 何杰 李瑞伟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99-1307,共9页
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CCD)和响应曲面方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探讨了温度(18-37℃)和盐度(0-16)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miloticus)仔鱼生长和存活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 本实验条件下, 温度与... 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CCD)和响应曲面方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探讨了温度(18-37℃)和盐度(0-16)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miloticus)仔鱼生长和存活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 本实验条件下, 温度与盐度的一次与二次效应对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 随着温度或盐度的上升, 生长与存活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温度与盐度间存在互作效应(P〈0.05), 温度为18-20℃时, 仔鱼的特定生长率与存活率在盐度为8-9时较高; 随着温度上升, 27-32℃时, 盐度为5-7时较高; 高温环境时(35-37℃), 盐度在4左右, 生长与存活率较高。所考察因子与生长和存活率间的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796和0.9821 (P〈0.01), 可用于预测罗非鱼的生长与存活率; 温度效应对生长的影响较盐度明显, 而对存活率的影响则相反。通过对所建立的两个回归方程同时优化, 得到2个因子的最佳组合为: 温度29.1℃和盐度5.4, 在此最佳因子组合下罗非鱼仔鱼的特定生长率与存活率达到最优, 分别为10.08%d-1和91.34%, 其可靠性达0.973。建议罗非鱼仔鱼在本研究中得到的最优因子组合下进行培育, 以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仔鱼 生长 存活 中心复合设计 响应曲面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地表水与饮用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被引量:17
18
作者 冯丽丽 胡晓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94-1300,共7页
采用部分因子试验设计筛选出顶空固相微萃取的主要影响参数,利用中心复合设计对主要影响参数的取值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测定地表水和饮用水中55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 采用部分因子试验设计筛选出顶空固相微萃取的主要影响参数,利用中心复合设计对主要影响参数的取值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测定地表水和饮用水中55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分析方法。取5.0 mL样品于顶空瓶中,加入0.75g NaCl,使用CAR/PDMS 75μm纤维头,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40 min,解析温度300℃,在GC-MS/MS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下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5种VOCs在0.04~0.40、0.4~4.0、4.0~1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3~80 ng/L,定量下限为0.1~300 ng/L。55种VOCs在0.2、2.0、40μg/L 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7.3%~124%,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3%~17%。对3种地表水和3种饮用水进行测定,地表水中有37种VOCs被检出,饮用水中有25种VOCs被检出。实验证明,建立的HS-SPME和GC-MS/MS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具有准确可靠、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地表水和饮用水中VOCs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因子试验设计 中心复合设计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挥发性有机物 地表水 饮用水
下载PDF
水基型胶粘剂中苯系物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 被引量:17
19
作者 姜洁 毛婷 +2 位作者 路勇 吴颖 冯丽萍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04-1007,共4页
在全因子实验设计方法筛选出顶空条件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中心复合设计实验方法对主要影响因素的取值进行了优化,从而建立了适用于水基型胶粘剂中苯系物分析检测的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法。实验结果表明,在0.1~10mg/L范围内,各... 在全因子实验设计方法筛选出顶空条件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中心复合设计实验方法对主要影响因素的取值进行了优化,从而建立了适用于水基型胶粘剂中苯系物分析检测的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法。实验结果表明,在0.1~10mg/L范围内,各目标组分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检出限与定量下限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最低限量值0.2g/kg。所有目标组分在0.5、1、5mg/L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2%~106%,相对标准偏差为2.6%~9.4%。对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与国标方法相比,该方法能更好地避免基质干扰,检测结果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因子实验设计 中心复合设计 苯系物 水基型胶粘剂 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乙醇提取生姜姜辣素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7
20
作者 廖钦洪 姜玉松 +1 位作者 李会合 唐博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62-166,173,共6页
为优化生姜姜辣素提取工艺,提高乙醇提取姜辣素的得率,本文采用Plackett-Burman(PB)和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法对影响姜辣素得率的4个工艺因素进行筛选和优化,确定姜辣素得率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乙... 为优化生姜姜辣素提取工艺,提高乙醇提取姜辣素的得率,本文采用Plackett-Burman(PB)和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法对影响姜辣素得率的4个工艺因素进行筛选和优化,确定姜辣素得率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乙醇浓度、浸提温度和料液比是影响姜辣素得率的3个关键因素,浸提时间影响不显著;经CCD法建立的姜辣素得率预测模型极显著(p<0.0001),决定系数R^2为0.96,乙醇浓度和料液比存在较强的交互作用;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2%、浸提温度54℃、料液比1∶57 g/m L,姜辣素得率的预测值为0.98%,与实测值0.94%的误差仅为4.10%,说明响应面法对乙醇提取生姜姜辣素的工艺优化是可行的。该结果可为姜辣素的后续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PLACKETT-BURMAN设计 中心复合设计 得率 响应面法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