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影像学方法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中的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卓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97-499,共3页
子宫内膜癌是原发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对该病的防治非常重要[1]。目前,虽然子宫内膜癌的确诊仍需依赖于病理学,但影像学方法在早期发现、病变分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关键词 影像学方法 上皮性恶性肿瘤 肌层浸润深度 子宫肌层 早期诊断 宫旁浸润 月经周期变化 子宫内膜增生 生育期女性 中心坏死
下载PDF
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鉴别诊断中磁共振成像长时间延迟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崔金超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第5期524-526,共3页
因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不具备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征,并且和部分肝内恶性肿瘤高度相似的影像学表现,所以存在较大鉴别诊断难度[1]。虽然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属于一种良性病变,但为了避免患者病情恶化,需及早对其明确诊断。磁共振成像... 因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不具备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征,并且和部分肝内恶性肿瘤高度相似的影像学表现,所以存在较大鉴别诊断难度[1]。虽然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属于一种良性病变,但为了避免患者病情恶化,需及早对其明确诊断。磁共振成像(MRI)属于临床应用率较高的一种无创检查方式,能够多序列、多角度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在肝脏病变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3]。但因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MRI表现不具备特异性,所以临床关于其边缘是否出现强化现象尚有诸多争议存在。因炎性细胞浸润、中心坏死并周围纤维包膜形成为该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且纤维组织和延迟强化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所以推断三期增强CT以及MRI延迟时间相对较短是导致边缘强化的重要原因[4]。为此,本研究主要针对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鉴别诊断中MRI长时间延迟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分辨率 密切相关性 纤维包膜 MRI表现 无创检查 中心坏死 纤维组织 肝脏病变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淋巴结检出数目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4
3
作者 高勇 王坤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2期1968-1970,共3页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全球第二[1]。淋巴结转移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子[2,3]。依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6版,N0期胃癌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为86.1%,而N1、N2、N3期则分别为58.1%,23.3%与5.9%。淋巴结转移存在与否也决定...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全球第二[1]。淋巴结转移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子[2,3]。依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6版,N0期胃癌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为86.1%,而N1、N2、N3期则分别为58.1%,23.3%与5.9%。淋巴结转移存在与否也决定着最佳治疗策略的选择,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4]。早期胃癌不伴淋巴结转移是EMR、ESD实施的必要条件,而早期胃癌伴淋巴结转移以及进展期胃癌,开腹手术一般被认为是唯一有效的根治治疗方式。当前多层螺旋CT(MDCT)被广泛应用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淋巴结最大直径≥8 mm最常被采用为评判标准。但是,这种方法有先天的局限性,因为正常大小的淋巴结可以出现镜下转移,反应性或炎性的淋巴结可增大至2 cm。各研究采用的淋巴结大小标准不统一,判断淋巴结转移的精确性也各不相同。因此有必要提出术前辅助诊断指标判断淋巴结转移。除淋巴结大小以外,MDCT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标准包括形态几乎呈圆形(长短径之比<1.5),中心坏死,明显或不均匀强化(增强扫描>85 Hu),结节聚集而无论大小。而到目前为止,MDCT淋巴结检出数目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没有被充分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MDCT淋巴结检出数目对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存在与否的有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五年生存率 胃癌淋巴结转移 进展期胃癌 开腹手术 中心坏死 多层螺旋CT 淋巴结
下载PDF
IL-6、IL-8、TGF-β与非小细胞性肺癌中心坏死之间的关系
4
作者 韩浩 黎卫平 《卫生职业教育》 2006年第24期142-143,共2页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性肺癌组织中IL-6、IL-8、TGF—β的表达,探讨其与非小细胞性肺癌中心坏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46倒原发性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制备组织匀浆,用ELISA法测定其组织上清液中IL-6、IL-8、TGF—β的表达。结...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性肺癌组织中IL-6、IL-8、TGF—β的表达,探讨其与非小细胞性肺癌中心坏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46倒原发性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制备组织匀浆,用ELISA法测定其组织上清液中IL-6、IL-8、TGF—β的表达。结果IL-6、IL-8、TGF—β在46例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间值分别为198.127pg/mg(0.000-1626.879)、160.988pg/mg(0.000-1958.654)、65.433pg/mg(0.000—236.690)。肿瘤中心坏死组IL-8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IL-6、IL-8、TGF—β在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的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IL-8参与肿瘤中心坏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IL-6 IL-8 TGF—β 非小细胞性肺癌 中心坏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伴右心房转移一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向攀 王宇 +3 位作者 刘景院 郭利民 谢雯 王芳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右心房转移 下腔静脉 双下肢水肿 回声增强 腹腔积液 占位病变 中心坏死
原文传递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引起节段性肠坏死1例
6
作者 张丽华 王晓霞 王永春 《黑龙江医药》 CAS 1993年第12期49-50,共2页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是一种致死性皮肤肠道闭塞性动脉炎综合征,国内报道较少。现将我们所见一例引起节段性肠坏死病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69岁,已婚。因四肢及躯干部反复出现红色丘疹三个月,于1992年10月4日来我院就诊。就诊前三个月,以...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是一种致死性皮肤肠道闭塞性动脉炎综合征,国内报道较少。现将我们所见一例引起节段性肠坏死病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69岁,已婚。因四肢及躯干部反复出现红色丘疹三个月,于1992年10月4日来我院就诊。就诊前三个月,以四肢及躯干部为主,反复发生淡红色、淡玫瑰色圆形绿豆至黄豆大小水肿性丘疹,丘疹损害扩大,中心凹陷呈脐窝状中心坏死,覆盖痴皮。曾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及脱敏治疗1个月,无效,后转入北京铁路总医院会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疹损害 坏死 北京铁路总医院 闭塞性动脉炎 红色丘疹 脐窝 水肿性 脱敏治疗 毛细血管扩张 中心坏死
下载PDF
CNE多细胞球体的放射敏感性
7
作者 王绿化 胡郁华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1990年第1期42-44,共3页
离体多细胞球体(Multicellular Tumor Spheroid,MTS)培养技术为肿瘤学研究提供了较理想的实验模型。1970年Sutherland利用V-79细胞株离体培养成具有三维结构的多细胞聚集体。并应用于放射生物学研究。MTS在形态结构和生物学性质上与实... 离体多细胞球体(Multicellular Tumor Spheroid,MTS)培养技术为肿瘤学研究提供了较理想的实验模型。1970年Sutherland利用V-79细胞株离体培养成具有三维结构的多细胞聚集体。并应用于放射生物学研究。MTS在形态结构和生物学性质上与实体瘤相似,是介于单细胞和实体瘤之间的肿瘤实验模型,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学各方面的研究。本文利用CNE细胞株,比较多细胞球体和单层贴壁细胞的放射反应性,以探讨其放射生物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细胞球体 CNE 放射敏感性 放射生物学 实体瘤 细胞存活曲线 放射反应 肿瘤学 中心坏死 贴壁细胞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方案 被引量:21
8
作者 贺茂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缺血半暗带 溶栓方案 发病时间 适应证 禁忌证 中心坏死
下载PDF
东菱迪芙和依达拉奉联合应用对大鼠急性期脑缺血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全银实 姜美子 +3 位作者 金美善 崔玉珍 李香美 朱恩波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22-1824,共3页
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缺血性脑血管病占脑血管疾病的87%。急性期脑梗死病灶由中心坏死区及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坏死区由于完全性缺血导致脑细胞死亡,但缺血半暗带仍存在侧支循环,
关键词 急性期脑梗死 脑缺血损伤 联合应用 依达拉奉 东菱迪芙 缺血性脑血管病 缺血半暗带 中心坏死
下载PDF
灯盏花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珍霞 叶小军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24期3418-3419,共2页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致残率极高.而急性脑梗死病灶由中心坏死区及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保护半暗带的可存活神经元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临床分析 阿司匹林 灯盏花素 治疗 缺血半暗带 中心坏死 多发病
原文传递
1例多发性深溃疡坏疽性脓皮病的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开凤 申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7年第3期54-54,共1页
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复发性破坏性溃疡为特征的皮肤病。疾病初起可为炎性丘疹、水疱、脓疱或小结节,很快中心坏死。形成溃疡。散在孤立或丛集。溃疡边缘的下方组织有潜行性破坏。溃疡面为湿润、溢脓的肉芽面,覆有坏死组织。皮损... 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复发性破坏性溃疡为特征的皮肤病。疾病初起可为炎性丘疹、水疱、脓疱或小结节,很快中心坏死。形成溃疡。散在孤立或丛集。溃疡边缘的下方组织有潜行性破坏。溃疡面为湿润、溢脓的肉芽面,覆有坏死组织。皮损一般有较明显的疼痛和压痛。本病病因不明,临床治疗较困难,故护理措施适当与否对患者的预后影响较大。我院曾收治1例多发性深溃疡坏疽性脓皮病患者,经精心护理后,患者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复发性破坏性溃疡 坏疽性脓皮病 护理措施 多发性 坏死组织 炎性丘疹 中心坏死 病因不明
下载PDF
颈部结节性筋膜炎误诊一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律 陈秋颖 张水兴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24-2224,共1页
患者男,66岁,3个月前偶然发现左侧颈部一肿物,约鸽子蛋大小,质硬,活动度差。MRI平扫及增强示:左侧锁骨上区一类圆形异常信号,大小约3.7 cm×2.2 cm×2.1 cm,边界尚清,内见片状坏死区,T1WI呈等低信号,T2WI抑脂呈不均匀高信号,增... 患者男,66岁,3个月前偶然发现左侧颈部一肿物,约鸽子蛋大小,质硬,活动度差。MRI平扫及增强示:左侧锁骨上区一类圆形异常信号,大小约3.7 cm×2.2 cm×2.1 cm,边界尚清,内见片状坏死区,T1WI呈等低信号,T2WI抑脂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3)。影像诊断拟为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伴中心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侧颈部 锁骨上区 片状坏死 结节性筋膜炎 T2WI 中心坏死 T1WI 不均匀强化
原文传递
巨大肝泡球蚴病伴中心坏死及肺转移1例
13
作者 白钢 马元桂 《海军总医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92-192,共1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6岁,内蒙呼盟额而古钠市工人.因肝区胀痛一年余加重一个月于1996年3月15日入院.患者在牧区工作,有羊、犬接触史数年.患病来无发热、黄疸及剧烈腹痛发作,近一个月经常咳嗽,体重无明显减轻.于当地医院行CT检查发现右肝...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6岁,内蒙呼盟额而古钠市工人.因肝区胀痛一年余加重一个月于1996年3月15日入院.患者在牧区工作,有羊、犬接触史数年.患病来无发热、黄疸及剧烈腹痛发作,近一个月经常咳嗽,体重无明显减轻.于当地医院行CT检查发现右肝巨大占位,以“肝癌”转入我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腹平,肝区可触及一包块达右肋缘下6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球蚴病 巨大型 中心坏死 肺泡球蚴病 转移性
下载PDF
青霉素皮试致局部皮肤中心坏死1例
14
作者 鹿丽 聂芳 张霞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5期381-381,共1页
关键词 青霉素皮试 中心坏死 皮肤 解剖部位
下载PDF
30岁以下肾细胞癌六例报告
15
作者 印洪林 卢光明 +1 位作者 张太和 严小娟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67-67,共1页
30岁以下青少年发生肾癌较少见。我院1970~1990年收治6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经病理诊断肾细胞癌50例中,30岁以下青少年肾癌6例,均为手术切除标本。男女各3例,年龄1~30岁,平均18岁。10岁以下2例,20~30岁4例。临床症状表现无痛性血尿2... 30岁以下青少年发生肾癌较少见。我院1970~1990年收治6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经病理诊断肾细胞癌50例中,30岁以下青少年肾癌6例,均为手术切除标本。男女各3例,年龄1~30岁,平均18岁。10岁以下2例,20~30岁4例。临床症状表现无痛性血尿2例,腰痛3例,肿块1例。CT检查:6例肾癌乎扫为低密度或等密度,未见钙化,肿瘤大小2.3~11cm,2例直径>6cm;增强扫描后,肿瘤为低密度,3例肿瘤中心坏死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青少年肾癌 无痛性血尿 中心坏死 病理诊断 儿童肾癌 肾母细胞瘤 增强扫描 透明细胞癌 砂粒体
下载PDF
胆汁性导管损伤和胆管反应为自身免疫性肝炎中两种不同意义的常见现象
16
作者 李婉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705-705,共1页
【据《Liver Int》2016年2月报道】题:胆汁性导管损伤和胆管反应为自身免疫性肝炎中两种不同意义的常见现象(作者Verdonk RC等)活组织检查发现胆管损伤和胆管反应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的意义还不清楚。来自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 【据《Liver Int》2016年2月报道】题:胆汁性导管损伤和胆管反应为自身免疫性肝炎中两种不同意义的常见现象(作者Verdonk RC等)活组织检查发现胆管损伤和胆管反应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的意义还不清楚。来自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的Verdonk等做了相关研究,以建立两种现象与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的相关性。选择新诊断的未经治疗且没有重叠综合征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对之前的治疗以及活组织检查发现炎症、纤维化、胆汁性导管损伤和胆管反应进行评分。35例研究者中有14例行活组织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性导 活组织检查 格罗宁根 重叠综合征 大学医学中心 汇管区 常规组织学 李婉 中心坏死
下载PDF
4例小肠平滑肌肉瘤误诊原因分析
17
作者 朱刚 张文 《承德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34-34,共1页
小肠平滑肌肉瘤是少见的小肠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被忽略。我院1970年7月~1988年8月共收治小肠平滑肌肉瘤4例。均经手术治疗,病理诊断证实。4例术前均误诊,现就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关键词 平滑肌肉瘤 病理诊断 腹部包块 特异性 超声波检查 中心坏死 钡灌肠检查 阑尾周围脓肿 腹部外科疾病 肠平滑肌
下载PDF
能谱CT定量对肝脓肿和伴有中心液化坏死的肝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18
作者 田志明 段旭华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640-643,共4页
目的:分析能谱CT定量对肝脓肿和伴有中心液化坏死的肝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26例经穿刺活检或病理结果证实为肝脓肿或肝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肝脓肿(肝脓肿组)52例,肝转移瘤(肝转移瘤... 目的:分析能谱CT定量对肝脓肿和伴有中心液化坏死的肝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26例经穿刺活检或病理结果证实为肝脓肿或肝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肝脓肿(肝脓肿组)52例,肝转移瘤(肝转移瘤组)74例。所有患者均行能谱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病灶囊腔长径,分析病灶中心液性成分不同单能量(40~140 kev)的平扫CT值、能谱曲线类型、碘浓度比、病灶与正常肝组织碘浓度比,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能谱CT参数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病灶囊腔长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脓肿组以平坦型能谱曲线为主(占50.9%),肝转移瘤组以下降型能谱曲线为主(占48.0%);肝脓肿组40~110 kev单能量CT值(17.6±6.2)~(21.2±7.8)HU,肝转移瘤组为(20.1±6.3)~(30.2±9.9)HU,在此范围的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脓肿组能谱CT下碘浓度比、病灶与正常肝组织碘浓度比均明显低于肝转移瘤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能谱CT 40 keV下CT值21.4 HU为截断值,诊断鉴别两种疾病的敏感性为74.2%、特异性为80.0%、AUC 0.872,明显优于碘浓度比、病灶与正常肝组织碘浓度比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结论:能谱CT参数在肝脓肿、伴有中央坏死的肝转移瘤的囊腔有所差异,其中40 keV CT值在鉴别诊断两者的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肝脓肿 肝转移瘤 鉴别诊断 中心液化坏死
下载PDF
动物常用农药或鼠药中毒的诊治
19
作者 吴雅华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第7期46-46,共1页
1有机氯农药中毒有机氯农药中毒性大的DDT及六六六虽已于1983年经国务院决定停止生产,但氯丹、七氯、毒杀芬以及艾氏剂、狄氏剂等有机氯农药仍在应用。各地仍有家畜发生有机氯中毒的事,故不能放松警惕。有机氯农药多不溶或难溶于水,而... 1有机氯农药中毒有机氯农药中毒性大的DDT及六六六虽已于1983年经国务院决定停止生产,但氯丹、七氯、毒杀芬以及艾氏剂、狄氏剂等有机氯农药仍在应用。各地仍有家畜发生有机氯中毒的事,故不能放松警惕。有机氯农药多不溶或难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中,在酸性条件下稳定,碱性条件下则易脱氯分解。1.1病因由家畜接触、采(误)食这类农药喷洒或拌种的作物,或驱除体外寄生虫而发生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中毒 有机氯中毒 常用农药 鼠药中毒 农药喷洒 七氯 放松警惕 毒杀芬 肝小叶中心坏死 灭鼠灵
下载PDF
中药损害肝脏不容忽视
20
《医学文选》 1994年第1期40-40,共1页
近年,虽有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和群众重视西药对肝脏的损害,却又忽视了中药也会损害肝脏功能。 据国内外最新临床医学研究证明,有些中药对肝脏的毒性特别大,这类中药如果示经炮制或制剂方法、给药途径、剂型、剂量不适当等,都会引起中药... 近年,虽有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和群众重视西药对肝脏的损害,却又忽视了中药也会损害肝脏功能。 据国内外最新临床医学研究证明,有些中药对肝脏的毒性特别大,这类中药如果示经炮制或制剂方法、给药途径、剂型、剂量不适当等,都会引起中药药源性肝病。其临床类型主要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性肝炎 药源性肝病 肝脏毒性反应 临床医学研究 给药途径 制剂方法 肝小叶中心坏死 临床类型 肝脏功能 硝基化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