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栏目设计和呈现方式 |
宋景堂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
北大核心
|
2016 |
10
|
|
2
|
伦理的激情:马克思中学时代的哲学世界观解读 |
张亮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3
|
赋权型性教育:让学生学会管理性——中学性教育传统观念的颠覆与现状分析 |
方刚
|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4
|
张爱玲与林语堂 |
余斌
|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5
|
马克思中学时代的道德反思及其启示 |
高凤敏
|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6
|
梅兰芳的《黛玉葬花》 |
南部修太郎(日)
李玲(译)
|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7
|
“方舟”里没有救赎之路——读张洁《方舟》 |
张玉玲
|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2005 |
1
|
|
8
|
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 |
刘恩樵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 |
2
|
|
9
|
对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Carl Wieman的采访 |
廖伯琴
|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
2005 |
3
|
|
10
|
空间隐喻视域下《装在套子里的人》主题探析 |
鲁晓川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1
|
忆文学大师郭沫若 |
赵清阁
|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3
|
|
12
|
走向写实主义的蹒跚步履——叶圣陶文言小说漫评 |
商金林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3
|
|
13
|
鲁迅与张爱玲 |
张燕萍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4
|
新生入学教育的若干问题 |
陈红梅
|
《高校辅导员学刊》
|
2009 |
3
|
|
15
|
大学一年级辅导员工作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
李小南
|
《中国电子教育》
|
2007 |
3
|
|
16
|
中学生不良品行矫正初探 |
李超
|
《咸宁学院学报》
|
2010 |
2
|
|
17
|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
卫燕红
|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
2012 |
2
|
|
18
|
《雷雨》与《群鬼》 |
金延锋
|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2
|
|
19
|
凤栖于梧:张爱玲的中学时代 |
徐如林
|
《档案春秋》
|
2014 |
2
|
|
20
|
用好课前十分钟 带来课堂新体验——奥尔夫教学法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
霍芳
|
《广西教育》
|
201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