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子区中奥陶统大湾阶底界精细生物地层分带与对比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孝红 汪啸风 +1 位作者 李志宏 王传尚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7-327,共11页
系统研究湖北宜昌黄花场大湾组下段和重庆城口翁溪沟湄潭组下部笔石、牙形石和几丁虫生物分带及其对比关系。精细的生物地层学研究结果证明 ,在我国大湾阶底界界线层型剖面上的生物群组合存在冷水型分子与暖水型分子共生的特点 ,以牙形... 系统研究湖北宜昌黄花场大湾组下段和重庆城口翁溪沟湄潭组下部笔石、牙形石和几丁虫生物分带及其对比关系。精细的生物地层学研究结果证明 ,在我国大湾阶底界界线层型剖面上的生物群组合存在冷水型分子与暖水型分子共生的特点 ,以牙形石Baltoniodustriangularis首现所确定的中奥陶统底界较Tripoduslaevis的首现低 0 .2m ,位于笔石Didymograptusprotobifidus/Corymbograptusdeflexus带或几丁虫Conochitinalangei/C .brevis带中部。中奥陶统底界上述牙形石、笔石和几丁虫的对比关系不受沉积相限制 ,在重庆城口翁溪沟含笔石碎屑岩相的湄潭组下部同样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形石 笔石 几丁虫 生物地层学 中奥陶 宜昌 城口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奥陶统底界垂向构造变动强度定量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边瑞康 唐玄 +3 位作者 张琴 宋晓微 李敬含 张培先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9,117-118,共7页
采用垂向构造变动强度定量计算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奥陶统底界在志留纪末—二叠纪末、二叠纪末—侏罗纪末和侏罗纪末—现今3个主要构造变动期的垂向构造变动强度进行了定量计算.3个构造变动期内,中奥陶统底界分别呈现出"东抬... 采用垂向构造变动强度定量计算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奥陶统底界在志留纪末—二叠纪末、二叠纪末—侏罗纪末和侏罗纪末—现今3个主要构造变动期的垂向构造变动强度进行了定量计算.3个构造变动期内,中奥陶统底界分别呈现出"东抬西降、沉降为主"、"东西抬升、中间稳定、抬升为主"和"整体沉降"的垂向构造变动特征,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分别为-8~20 m/Ma和-0.2~0.9、-36~8 m/Ma和-0.9~0.2以及-4~40 m/Ma和-0.1~1.其中,对于油气成藏具有重要作用的2个变动期(志留纪末—二叠纪末和侏罗纪末—现今)均发育以沉降作用为主的构造变动,且侏罗纪末—现今的构造沉降绝对强度远远大于志留纪末—二叠纪末.而构造变动相对强度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主要含油气区大多发育在每期构造变动的相对稳定地带(枢纽带),具有相对于生烃坳陷较高的构造位置,以及相对较小的变动强度,因此是油气运聚的有利指向区和保存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中奥陶 垂向构造变动强度 定量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