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联因素与国民党政治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骆晓会 《零陵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86-90,共5页
苏联因素是国民党政治体制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其传播途径一是通过苏联顾问、共产国际代表及中共党员对国民党政治体制的构建与改造,二是蒋氏父子等国民党政要在苏联考察、学习后认同和模仿苏联体制。国民党政治体制中的苏联因素,主要... 苏联因素是国民党政治体制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其传播途径一是通过苏联顾问、共产国际代表及中共党员对国民党政治体制的构建与改造,二是蒋氏父子等国民党政要在苏联考察、学习后认同和模仿苏联体制。国民党政治体制中的苏联因素,主要就是所谓的“党治国家”或以党代政。这比较集中地体现于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政治体制没有权力制衡和权力监督、军队党代表制和政工制等机构或制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 政治体制 苏联 政体模式 党治国家 中央政治委员会 权力制衡 权力监督 军队党代表制
下载PDF
汪精卫逃离重庆始末 被引量:2
2
作者 黎余 《红岩春秋》 2014年第5期28-33,共6页
抗战爆发后,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解放成为中华民族最紧迫的历史重任。但在日本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不断的政治诱降面前,国民党最高当局的抗战信心动摇,亲日势力不断抬头。1938年12月,国民党副总裁、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国防最高... 抗战爆发后,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解放成为中华民族最紧迫的历史重任。但在日本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不断的政治诱降面前,国民党最高当局的抗战信心动摇,亲日势力不断抬头。1938年12月,国民党副总裁、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汪精卫携众从重庆叛逃至越南河内,不久在香港发表“艳电”,赞同日本《近卫声明》,公开叛国投敌。消息传出,举国震惊,成为抗战以来中国最严重的政治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精卫 重庆 中央政治委员会 日本侵略者 逃离 历史重任 中华民族 民族独立
下载PDF
郭沫若归国与何廉所起作用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廖久明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57,共8页
抗日战争爆发后,流亡日本近十年的郭沫若抛妻别雏、回国参加抗战一事曾经轰动一时。由于郭沫若曾经写作《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并遭到通缉,所以要想回国必须得到蒋介石首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除福建省主席兼驻闽绥靖主任~①陈仪、军事委... 抗日战争爆发后,流亡日本近十年的郭沫若抛妻别雏、回国参加抗战一事曾经轰动一时。由于郭沫若曾经写作《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并遭到通缉,所以要想回国必须得到蒋介石首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除福建省主席兼驻闽绥靖主任~①陈仪、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一处主任兼侍卫长钱大钧、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兼外交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群等人外,行政院政务处长何廉(此时的行政院院长为蒋介石)也起过相当作用,本文拟对其作用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何廉 中央政治委员会 归国 军事委员会 专门委员会 蒋介石 抗日战争
原文传递
汪精卫在港办汉奸报纸 报馆工人罢工反汪 被引量:1
4
作者 彭建新 《红岩春秋》 2014年第9期34-37,共4页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广州以后,中国的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逐渐转向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在继续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对侵华的战略和策略也作了一些调整,加紧了对国民党政府的政治诱降。12月18日,早已与日本暗中往来的...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广州以后,中国的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逐渐转向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在继续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对侵华的战略和策略也作了一些调整,加紧了对国民党政府的政治诱降。12月18日,早已与日本暗中往来的国民党副总裁、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参政会议长汪精卫从重庆出走,叛国投敌。汪精卫集团在香港主办的《南华日报》《天演日报》《自由日报》竭力宣传失败主义、投降主义,是其叛国投敌的重要舆论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精卫集团 中央政治委员会 日本侵略者 国民党政府 报纸 汉奸 罢工 工人
下载PDF
陈诚与蒋介石的恩恩怨怨
5
作者 孙宅巍 《名人传记》 2016年第11期53-59,共7页
支持“第三党”邓演达致身临危境 陈诚与蒋介石之间.第一次较为明显的“碰撞”.肇端于对待“第三党”领导人邓演达的不同态度。邓演达,字择生,著名国民党左派领导人。曾任黄埔军校教练部副主任、学生总队长、教育长和北伐军总司令... 支持“第三党”邓演达致身临危境 陈诚与蒋介石之间.第一次较为明显的“碰撞”.肇端于对待“第三党”领导人邓演达的不同态度。邓演达,字择生,著名国民党左派领导人。曾任黄埔军校教练部副主任、学生总队长、教育长和北伐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武汉行营主任,在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和中央农民部部长.被任命为中央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中央政治委员会 陈诚 中央军事委员会 国民党左派 恩怨 邓演达 黄埔军校
原文传递
邓演达辞职始末
6
作者 樊振 《前进论坛》 2011年第5期40-42,共3页
1927年3月7日,在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上,邓演达当选为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兼中央农民部部长、中央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土地委员会委员。是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形成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失败。... 1927年3月7日,在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上,邓演达当选为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兼中央农民部部长、中央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土地委员会委员。是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形成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失败。无比愤慨的邓演达决意与蒋、汪分道扬镳,先后拟具了《告别中国国民党的中国同志们》、《上中执会呈》、《辞职宣言》以及《中央农民部长的辞呈函》,毅然脱离国民党政府,秘密离开武汉前往莫斯科继续革命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演达 中央政治委员会 辞职 中国国民党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7年 国民党政府
下载PDF
试论国民党训政时期的中政会
7
作者 陈雷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10-112,共3页
中政会是国民党中央设立的一特殊政治机构,在国民党统治史上曾经起过重要作用。训政时期,它作为国民党训政的最高指导机关和党政间的"惟一"连锁与枢纽,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国民党对训政大权的垄断和对国民政府的有效控制,... 中政会是国民党中央设立的一特殊政治机构,在国民党统治史上曾经起过重要作用。训政时期,它作为国民党训政的最高指导机关和党政间的"惟一"连锁与枢纽,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国民党对训政大权的垄断和对国民政府的有效控制,成为国民党一党专政和以党治国的重要工具。因此,这一时期是中政会形态最完备、组织最健全、作用发挥最充分的时期,也是中政会实质体现最明显的时期,是中政会的辉煌和鼎盛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 训政时期 中政 中央政治委员会 中央政治
下载PDF
1945年逮捕汉奸纪实
8
作者 吴知荣 《决策与信息》 2015年第16期67-71,共5页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6日,由伪国民政府代主席陈公博主持,在南京颐和路"主席官邸"召开了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临时会议。在一片恐慌、内讧和混乱之中,会议决定解散"国民政府",将中央政治委员会改为南京临时政...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6日,由伪国民政府代主席陈公博主持,在南京颐和路"主席官邸"召开了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临时会议。在一片恐慌、内讧和混乱之中,会议决定解散"国民政府",将中央政治委员会改为南京临时政务委员会,军事委员会改为治安委员会,作为办理伪政权各部结束事宜及维持地方治安的总机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政治委员会 纪实 汉奸 逮捕 国民政府 无条件投降 军事委员会 日本天皇
下载PDF
中共中央在武汉
9
作者 程鹏 《武汉宣传》 2012年第12期36-37,共2页
中共中央在武汉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汉这座城市宝贵的文化历史资源和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后,很快就开创了国民革命新局面。1926年9月至10月,北伐军相继攻占汉阳、汉口和武昌。11月2... 中共中央在武汉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汉这座城市宝贵的文化历史资源和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后,很快就开创了国民革命新局面。1926年9月至10月,北伐军相继攻占汉阳、汉口和武昌。11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临时会议正式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中央 武汉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中央政治委员会 历史资源 中国共产党 中国国民党 精神财富
原文传递
对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的几点思考
10
作者 于之伟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53-56,共4页
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是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特设机构,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政治中枢,是国民党权力运行的核心,在国民党组织机构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组织形态变化的角度入手,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与思考,以期对中政会的研究有所... 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是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特设机构,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政治中枢,是国民党权力运行的核心,在国民党组织机构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组织形态变化的角度入手,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与思考,以期对中政会的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民党 中央政治委员会 组织形态 变化 思考
下载PDF
1925年8月26日农历七月初八星期三 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正式建立
11
作者 贾晓明 《黄埔》 2012年第5期73-74,共2页
1925年8月26日,由党军为主体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正式建立。 1925年,随着第一次东征陈炯明胜利和平定滇、桂军阀叛乱后,广东革命政府军事改组的议题被提上日程。6月14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国民党左派廖仲恺等人的促进下,国民党... 1925年8月26日,由党军为主体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正式建立。 1925年,随着第一次东征陈炯明胜利和平定滇、桂军阀叛乱后,广东革命政府军事改组的议题被提上日程。6月14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国民党左派廖仲恺等人的促进下,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召开第十四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24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革命军 中央政治委员会 国民党左派 广东革命政府 中国共产党 国民政府 中华民国 陈炯明
原文传递
中央政治委员会要求 开展向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学习活动
12
作者 建成 《长安》 2009年第4期12-13,共2页
3月17日,中央政法委员会发出《关于开展向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学习活动的通知》,号召各级政法机关向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学习。
关键词 中央政治委员会 中级人民法院 学习活动 东营市 山东省 政法机关
原文传递
军校选送学生赴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
13
作者 贾晓明 《黄埔》 2013年第5期86-87,共2页
1925年10月7日,苏联顾问鲍罗廷在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第66次会议上,正式宣布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筹建的莫斯科中山大学建立,同时建议国共两党迅速选派学生赴该校学习。根据他的建议,广东国民政府成立了由汪精卫、谭延闾、古应芬组... 1925年10月7日,苏联顾问鲍罗廷在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第66次会议上,正式宣布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筹建的莫斯科中山大学建立,同时建议国共两党迅速选派学生赴该校学习。根据他的建议,广东国民政府成立了由汪精卫、谭延闾、古应芬组成的选拔委员会,鲍罗廷任选拔委员会顾问,并立即着手在广州、上海、北京、天津等地选拔学生赴莫斯科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斯科中山大学 学生 中央政治委员会 留学 军校 国共两党 政府成立 国民党
原文传递
邓演达为何向蒋介石叫板(下)
14
作者 尹家民 《湘潮》 2016年第8期35-39,共5页
1927年2月,蒋介石又上庐山召开会议,邀请邓演达参加,说是研究进军江苏、浙江的事,实则以统一政令、军令为议题。蒋介石攻击武汉由宋庆龄等主持的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武汉分会,是“潜移党权、毒害本体、分子复杂、复多怀疑、抗拒... 1927年2月,蒋介石又上庐山召开会议,邀请邓演达参加,说是研究进军江苏、浙江的事,实则以统一政令、军令为议题。蒋介石攻击武汉由宋庆龄等主持的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武汉分会,是“潜移党权、毒害本体、分子复杂、复多怀疑、抗拒命令、为共党驱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演达 中央政治委员会 1927年 蒋介石 国民党 宋庆龄 武汉 政令
下载PDF
中国国民党中常会与中政会关系发展演变述论:1924-1928 被引量:1
15
作者 党彦虹 《社科纵横》 2012年第2期127-130,共4页
中常会和中政会是国民党中央决策系统中的两大重要机构,中常会是中央执行委员会闭会后的常设机关,是国民党党务的最高决策和执行机构;中政会是国民党中央特设的一个政治机关,具体掌理政务。二者同对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但是地位不同,其... 中常会和中政会是国民党中央决策系统中的两大重要机构,中常会是中央执行委员会闭会后的常设机关,是国民党党务的最高决策和执行机构;中政会是国民党中央特设的一个政治机关,具体掌理政务。二者同对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但是地位不同,其关系亦不断发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民党党国体制 中央常务委员会 中央政治委员会(中央政治议)
下载PDF
汪精卫与三·二○事件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晓鹏 《百年潮》 CSSCI 2004年第5期54-56,共3页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汪精卫身为国民党的元老和孙中山的亲信,凭借其起草孙中山遗嘱、亲受遗命的政治资本,并获得国民党左派、中共及苏联顾问的大力支持,先后担任广州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党军及黄埔军校党代表、国民...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汪精卫身为国民党的元老和孙中山的亲信,凭借其起草孙中山遗嘱、亲受遗命的政治资本,并获得国民党左派、中共及苏联顾问的大力支持,先后担任广州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党军及黄埔军校党代表、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代主席等职,掌握了国民党和广州政府的党政军大权,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党领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精卫 军事 孙中山 王愚 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 广州国民政府 广东革命政府 苏联顾问 季山嘉 蒋介石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原文传递
“中国在建设未来”
17
作者 郭元增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上海 中华人民共和国 巴西共产党 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 利马 秘鲁 主义 思想体系
下载PDF
宋美龄策反高宗武
18
作者 张全宁 王炳毅 《金陵瞭望》 2005年第16期48-49,共2页
1940年1月,南京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高宗武,偕同另一个也当了汉奸的蒋介石亲信陶希圣弃暗投明,脱离南京汪伪傀儡政权,一起回到陪都重庆。当时,高、陶两人还将弄到的“日汪密约”公布于世,给了日伪重重一击。在这一事件中,宋... 1940年1月,南京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高宗武,偕同另一个也当了汉奸的蒋介石亲信陶希圣弃暗投明,脱离南京汪伪傀儡政权,一起回到陪都重庆。当时,高、陶两人还将弄到的“日汪密约”公布于世,给了日伪重重一击。在这一事件中,宋美龄用计策反高宗武回归重庆的内幕,如今已该“大白于天下”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美龄 高宗武 南京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 蒋介石 方荔英 历史考证
原文传递
3月
19
《国家人文历史》 2015年第5期12-12,共1页
11895年3月曾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等职务的邓演达,在广东出生。他在九一八事变后,因拒绝与蒋介石合作,在南京被秘密处决。21855年3月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疑似服毒自杀身亡,亚历山大二世继位为俄国沙皇。亚历山大... 11895年3月曾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等职务的邓演达,在广东出生。他在九一八事变后,因拒绝与蒋介石合作,在南京被秘密处决。21855年3月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疑似服毒自杀身亡,亚历山大二世继位为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结束了持续多年的高加索战争,在1864年将高加索地区彻底并入俄罗斯版图。也是其在位期间,俄国从中国手中夺取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土地。他同伊凡四世、彼得一世所进行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三次由沙皇进行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政治委员会 亚历山大二世 高加索地区 九一八事变 军校教育 服毒自杀 乌苏里江 伊凡四世
下载PDF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被引量:11
20
《时代主人》 2020年第1期5-6,共2页
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专门听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对疫情防控特别是患者治疗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疫情防控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 习近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