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1989—1998:中国资本外逃分析
被引量:4
- 1
-
-
作者
韩继云
-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连云港市中心支行
-
出处
《新金融》
1999年第12期32-36,共5页
-
文摘
从70年代末起,中国为了加快经济发展,适时决定采用引进外资战略,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据统计,1979-1998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约达4339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约2640亿美元,借用国外贷款约1564亿美元,对外证券融资约135亿美元),处于世界引资国的前列。中国在短短的20年间引进如此大规模的国外资本,强有力地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据有关专家测算。
-
关键词
中国资本外逃
误差与遗漏
外国直接投资
外商直接投资
克莱因
引进外资
金融风险
外逃资本
国际收支
1998年
-
分类号
F832.6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中国资本外逃的原因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陶剑
鲍朝溶
-
机构
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9年第4期118-120,共3页
-
-
关键词
中国资本外逃
交易成本
超国民待遇
汇率政策
非居民
汇率贬值
通货膨胀
中国经济
亚洲金融危机
不确定性
-
分类号
C93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资本外逃:中国经济的远虑近忧
- 3
-
-
作者
纪贺
志文
-
出处
《检察风云》
2003年第11期4-6,共3页
-
文摘
所谓资本外逃,是指一国居民出于安全动机、避税动机或其他动机而将财富转移到本国政府管辖之外的行为。它是各国货币当局明文禁止的资本流出活动。然而,在我国,随着内地经济开放程度的扩大,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在外来资本源源不断进入的同时,资本外逃现象也日趋严重,这已引起不少经济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所谓资本外逃,是指一国居民出于安全动机、避税动机或其他动机而将财富转移到本国政府管辖之外的行为。它是各国货币当局明文禁止的资本流出活动。然而,在我国,随着内地经济开放程度的扩大,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在外来资本源源不断进入的同时,资本外逃现象也日趋严重。
-
关键词
资本外逃
中国经济
中国资本外逃
金融危机
对外直接投资
资本外逃现象
合资企业
墨西哥
国家外汇管理局
私营企业主
-
分类号
F832.6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资本外逃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隆国强
-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
-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1997年第91期47-49,共3页
-
文摘
中国资本外逃已经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而这是在我国实行外汇管制和政府有关部门的严格监管下出现的,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监管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在进一步强化资本跨国流动的监管的同时,还要采取措施消除资本外逃的动机,否则难以真正控制资本外逃。
-
关键词
资本外逃
采取有效措施
国有资产
国有企业
中国资本外逃
对外投资
不同所有制
不平等竞争
可自由兑换
母国
-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对中国资本外逃的分析
- 5
-
-
作者
于立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所
-
出处
《中国外汇》
1998年第2期11-13,共3页
-
-
关键词
中国资本外逃
外逃资本
资本形成
外汇账户
利用外资
产业结构调整
国际收支
资本项目
资本流出
债券市场
-
分类号
F832.6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对中国资本外逃的分析思考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陈侃晔
-
机构
东南大学
-
出处
《现代管理科学》
2000年第6期23-24,共2页
-
-
关键词
中国资本外逃
国际收支
国有企业改革
外商投资企业
金融创新
套期保值
私人投资资本
产权制度
吸引外资
经常项目赤字
-
分类号
F832.6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资本外逃威胁中国
- 7
-
-
作者
刘朝
-
出处
《品牌》
2001年第5期24-27,共4页
-
文摘
中国自1994年起已连续6年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引资国。然而,把各式各样的资本外逃算起来,与引进的外资规模几乎可以相互抵消。一组组惊心的数字正在向我们敲响警钟,警惕——一直以来,中国实行的都是严格的资本管制政策。
-
关键词
中国资本外逃
墨西哥
国有资产
资本外流
财富转移
金融危机
外汇管制
外资规模
中国经济
外汇储备
-
分类号
F832.6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权利的复归
- 8
-
-
作者
雷风
-
出处
《法律与生活》
2003年第2期2-3,共2页
-
-
关键词
民法草案
人格权
保护私人财产
中国资本外逃
私人所有权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中国公民
2002年
权利意识
人大常委
-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中国资本外逃探讨
- 9
-
-
作者
丁丽
吴江辉
-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中国工商银行上饶市分行
-
出处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2期38-40,共3页
-
-
关键词
中国资本外逃
人民币
资本项目自由化
国有企业
外汇管理
东南亚金融危机
国有资产流失
金融体制改革
保护私人财产
市场准入
-
分类号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警惕中国资本外逃
- 10
-
-
作者
韩继云
邵靖
-
出处
《中国经贸画报》
2000年第5期48-49,共2页
-
文摘
80年代初,我国开始出现资本外逃,而且数量在不断扩大,特别是自1992年以来资本外逃急剧增长。一方面,我们在花费昂贵代价大量引进外资;另一方面,却又让越来越多的资本通过各种非正常的、隐蔽的途径流出国门。这无疑是一种双重浪费和损失。中国资本外逃的途径 1.利用经常项目进行资本外逃。(1)一些企业采取合同发票低于实际交易额的做法,使应收外汇资金减少。
-
关键词
中国资本外逃
经常项目
外商投资企业
国有资产
引进外资
境外
资本转移
投资收益
金融创新
外资企业
-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警惕国内资本外逃
- 11
-
-
作者
马生勇
中山大古
-
出处
《世纪行》
2001年第5期17-18,共2页
-
文摘
2000年我国外贸顺差为241亿美元,吸收外资近400亿美元、而截至2000年11月底,国家的外汇储备仅比上年同期多了93亿美元。那么,还有500多亿美元哪里去了?
-
关键词
中国资本外逃
国家外汇储备
资本外流
美元
地下管道
人民币
外贸顺差
国内资本
主要表现
外汇管理局
-
分类号
F832.6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中国资本外逃的现状、成因与防治策略
- 12
-
-
作者
韩继云
-
机构
人民银行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心支行
-
出处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18-23,共6页
-
文摘
从80年代初起,我国开始出现资本外逃现象,且数额不断扩大,特别是1992年以来资本外逃急剧增长。此种现象绝非好事。一方面我们在花费昂贵代价大量引进外资,另一方面却又仍让越来越多的资本通过各种非正常的、隐蔽的途径流出国门,这无疑是一种双重浪费和损失。若不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根治,必然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
关键词
中国资本外逃
误差与遗漏
成因与防治
资本逃避
外国直接投资
国际收支
测算方法
世界银行
摩根保证信托公司
“国民待遇”
-
分类号
F832.21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新外汇体制下资本项目管理的几个问题
- 13
-
-
作者
陈焕永
-
机构
武汉大学
-
出处
《金融与经济》
1997年第7期58-59,共2页
-
文摘
新外汇体制下资本项目管理的几个问题■陈焕永1996年底,我国已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这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在此情况下,如何认识和坚持对资本项目的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就此谈点看法。一、在实行经常项目自由...
-
关键词
资本项目管理
外汇体制
中国资本外逃
货币自由兑换
资本流入
国际收支
经常项目自由兑换
外商直接投资
货币供给量
证券投资
-
分类号
F832.6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对中国资本外逃的分析思考
- 14
-
-
作者
万洁平
-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
-
出处
《经济与管理》
1999年第5期51-53,共3页
-
-
关键词
中国资本外逃
制度安排
资本流动
资本管制
外商直接投资
资本市场
资本逃避
人民币
国际协调
资本流入
-
分类号
F832.6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中国资本外逃现状堪忧
- 15
-
-
作者
韩继云
-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江苏连云港市中心支行
-
出处
《金融经济学研究》
1999年第5期59-60,共2页
-
文摘
我们无论是采用哪一种国际通行模型进行测算,都可以发现目前我国资本外逃的情况是较为突出和严重的见表1.表1:1989—1997年中国资本外逃项目 单位:亿美元表1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年公布的年报《国际金融统计》、《国际收支统计》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近年公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整理编制的.为了测算方便,我们将表中项目分别用字母表示:经济项目收人为(A).其中,旅游收人为(A1),资本收人为(A2);外国直接投资净流人为(B);非银行短期资本流出为(C);银行短期外币资产为(D);外债收人为(E);储备增加为(F);误差与遗漏为(G).由此得出以下五个测算中国资本外逃数额的公式:
-
关键词
中国资本外逃
外国直接投资
误差与遗漏
国际收支误差
外商直接投资
国际货币
外逃资本
测算方法
基金组织
摩根保证信托公司
-
分类号
F832.6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中国资本外逃的制度性成因
- 16
-
-
作者
宋维佳
-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1999年第75期24-25,共2页
-
文摘
1.金融压抑的环境。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发展是以金融压制为特征的。
-
关键词
中国资本外逃
制度性成因
金融压制
人民币汇率制度
金融压抑
国有资产
“外资”
外汇市场
超国民待遇
金融深化
-
分类号
F832.6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中国资本外逃的原因及其对策
- 17
-
-
作者
巴劲松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
出处
《法制与经济》
1997年第5期30-30,共1页
-
文摘
近年来,中国的资本外逃现象日益严重,规模越来越大,对于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很有必要从法律和经济等方面对资本外逃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本文试对中国资本外逃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一、国际收支中的净误差与遗漏:中国资本外逃“黑箱”的一个“窗口”从国际金融角度看,在一国国际收支统计表的编制过程中,尽管国际收支编译过程中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差,作为平衡性项目的“错误与遗漏项目”的规模应该是有限的,其体现的只应该是国际收支统计中的误差;而且,随着统计技术的不断改进,这一误差应该是有缩小的趋势的。
-
关键词
中国资本外逃
国际收支统计
国际收支平衡表
错误与遗漏
误差与遗漏
国有资产
经济运行
统计技术
国际金融
分析研究
-
分类号
F832.6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资本外逃所蕴含的巨大风险
- 18
-
-
-
出处
《红旗文稿》
1999年第14期32-32,共1页
-
文摘
《财政问题研究》1999年第5期刊登宋维佳的《中国资本外逃:总量估计与成因分析》提出,中国的长期资本外逃已经达到非常惊人的数量,它所蕴含的巨大风险足可将中国改革开放20余年的成就毁于一旦,而这却一直未能得到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文章认为,大量资本外逃会对当事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潜在的金融风险。这是因为:(1)资本外逃会造成国家实际外汇储备的减少,使其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另一方面,会降低国内储蓄水平,致使投资和生产萎缩,失业增加。
-
关键词
中国资本外逃
问题研究
成因分析
高度重视
金融风险
总量估计
国际收支
中国改革开放
发展中国家
外汇储备
-
分类号
F832.6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理论信息
- 19
-
-
-
出处
《探索与求是》
1997年第8期43-43,共1页
-
-
关键词
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
中国资本外逃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997年7月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理论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