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182
篇文章
<
1
2
…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庞德的《华夏集》和意象派诗
被引量:
52
1
作者
杰夫.特威切尔
张子清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6-91,共6页
本文想考察庞德的意象派诗和他早期对中国诗的兴趣以及翻译中国诗的关系。我们关心的是1911—1915这段庞德创作活动特别活跃的时期,而他广泛的兴趣、快速发展的思想和高产的诗歌创作很难使人理清。一般认为,他的小本子中国诗歌译集《华...
本文想考察庞德的意象派诗和他早期对中国诗的兴趣以及翻译中国诗的关系。我们关心的是1911—1915这段庞德创作活动特别活跃的时期,而他广泛的兴趣、快速发展的思想和高产的诗歌创作很难使人理清。一般认为,他的小本子中国诗歌译集《华夏集》(Cathay,1915年4月首版,1916年9月以《祓除》重印,并增添了4首)是他在早期创作生涯中取得的最大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集》
意象派
庞德
中国
诗歌
诗歌
创作
早期创作
创作活动
最大成就
兴趣
批评家
原文传递
加里·斯奈德面面观
被引量:
47
2
作者
区鉷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2-36,共5页
加里·斯奈德面面观区鉷《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3期刊登了屈夫和张子清合写的题为《论中美诗歌的交叉影响》的文章,认为“在庞德和艾米·洛厄尔之后,介绍中国诗最得力的美国名诗人当推垮掉派的父字辈雷克思罗斯和垮掉...
加里·斯奈德面面观区鉷《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3期刊登了屈夫和张子清合写的题为《论中美诗歌的交叉影响》的文章,认为“在庞德和艾米·洛厄尔之后,介绍中国诗最得力的美国名诗人当推垮掉派的父字辈雷克思罗斯和垮掉派诗人加里·斯奈德(1930-)”。该文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斯奈德
寒山诗
中国
诗歌
垮掉派诗人
中国
文化
文化传统
文化影响
中国
画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中国
古典
诗歌
原文传递
中国诗歌的古典与现代
被引量:
42
3
作者
郑敏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9-90,共12页
中国诗歌的古典与现代郑敏西方诗歌的现代性,如果以英语诗歌为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得益于中国古典汉语和诗词的启发。庞德受到芬尼罗沙①对汉字的图画性的阐释的影响,创始了英美诗歌最早的现代派理论:意象主义,即强调情感与知性...
中国诗歌的古典与现代郑敏西方诗歌的现代性,如果以英语诗歌为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得益于中国古典汉语和诗词的启发。庞德受到芬尼罗沙①对汉字的图画性的阐释的影响,创始了英美诗歌最早的现代派理论:意象主义,即强调情感与知性在片刻间骤然形成一个意象,它就是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典诗词
中国
诗歌
意象派
现代性
逻辑思维
互文性
诗歌
理论
浪漫主义
格律
艾略特
原文传递
90年代诗歌:从情感转向意识
被引量:
40
4
作者
臧棣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70-71,共2页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90年代诗歌”开始成为一个小小的话题。“话题”在这里的意指是:不仅诗歌界开始意识到一个重要的诗歌现象似乎到了需要总结的时候,而且知识界也开始把它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思想资源来看待。尽管话题已经产生,但对于...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90年代诗歌”开始成为一个小小的话题。“话题”在这里的意指是:不仅诗歌界开始意识到一个重要的诗歌现象似乎到了需要总结的时候,而且知识界也开始把它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思想资源来看待。尽管话题已经产生,但对于什么是“90年代诗歌”,人们却心怀疑问。种种疑问尤其体现在以下视角中——从文学史的角度看,这一命名合理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年代
诗歌
情感转向
语言
中国
诗歌
现代
诗歌
诗歌
主题
文学史
思想资源
公众心理
开始意识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阐释之外——当代诗学的一种话语分析
被引量:
45
5
作者
王家新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1-68,共8页
阐释之外———当代诗学的一种话语分析王家新在《通向一种文化诗学》的结尾,美国著名的新历史主义批评家葛林伯雷(StephenGreenblat)曾这样说:“为了对这种实践作出回答,当代理论必须重新选位;不是在阐释之外,...
阐释之外———当代诗学的一种话语分析王家新在《通向一种文化诗学》的结尾,美国著名的新历史主义批评家葛林伯雷(StephenGreenblat)曾这样说:“为了对这种实践作出回答,当代理论必须重新选位;不是在阐释之外,而是在谈判和交易的隐秘处。”(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分析
中国
诗歌
意识形态
话语场
新历史主义
历史化
诗学
中国
文学
文学批评
现代汉诗
原文传递
文化误读与误译
被引量:
36
6
作者
白立平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文化误读
误读与误译
中国
诗歌
“讹”
庞德
误译现象
中国
古诗
中国
画
《神州集》
文化传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丰富又贫乏的年代——关于当前诗歌的随想
被引量:
30
7
作者
谢冕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2-116,共5页
80年代新诗潮促进了诗歌观念的解放和多元格局。诗歌个人化写作的进展,使游离的诗心复归于诗人的个性,这方面显示了历史性的辩证;另一方面,大量的诗歌表现出对历史的隔膜和对现世的疏离,也使诗歌陷入了丰富之中的贫乏。
关键词
女性
诗歌
“朦胧诗”
中国
新诗
女诗人
新诗潮
个人化写作
女性诗人
女性写作
中国
诗歌
诗歌
观念
原文传递
漫谈《诗经》的英译本
被引量:
35
8
作者
汪榕培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0-43,共4页
漫谈《诗经》的英译本大连外国语学院教授汪榕培一、海内海外佳译纷呈中国是诗歌王国,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对中国后世的诗人产生深远影响、引起世界文坛高度重视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诗经》早在1733年左右就已经由法国的Lac...
漫谈《诗经》的英译本大连外国语学院教授汪榕培一、海内海外佳译纷呈中国是诗歌王国,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对中国后世的诗人产生深远影响、引起世界文坛高度重视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诗经》早在1733年左右就已经由法国的Lacharme神父全部译成拉丁语,后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中国
诗歌
中诗英译
译文
西方文论
无韵体
全译本
重读音节
《坎特伯雷故事集》
匏有苦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新诗的本体反思
被引量:
29
9
作者
王光明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53-169,共16页
本文从诗歌本体的立场出发,反思了“新诗”的观念形态及其发展过程中的偏颇。文章认为,“白话诗”的贡献在语言变革方面,“新诗”是与“旧诗”相对的概念,它虽然对本世纪的诗歌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较难显示诗的性质与价值。中...
本文从诗歌本体的立场出发,反思了“新诗”的观念形态及其发展过程中的偏颇。文章认为,“白话诗”的贡献在语言变革方面,“新诗”是与“旧诗”相对的概念,它虽然对本世纪的诗歌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较难显示诗的性质与价值。中国诗歌的写作应立足于现代汉语形态,在解构与建构的双重互动中,寻找自己的形式和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白话诗运动
中国
新诗
现代汉语
中国
诗歌
诗歌
写作
语言
胡适
“自我”
文学革命
原文传递
从两例译诗看庞德对中国诗的发明
被引量:
24
10
作者
刘象愚
《中国比较文学》
1998年第1期97-104,共8页
关键词
庞德
中国
诗歌
费诺罗萨
CONFUCIUS
《诗经》
《神州集》
中国
文字
艾略特
《诗章》
造型艺术
原文传递
汉诗英译的总体审度与诗化
被引量:
22
11
作者
卓振英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2-44,共3页
汉诗英译的总体审度与诗化汕头大学副教授卓振英前言中国是诗的国度,汉诗英译在弘扬民族文化和翻译研究等方面的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逐字对译(Mataphrase)和散文化意译(ProseParaphrase)都曾起过积极...
汉诗英译的总体审度与诗化汕头大学副教授卓振英前言中国是诗的国度,汉诗英译在弘扬民族文化和翻译研究等方面的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逐字对译(Mataphrase)和散文化意译(ProseParaphrase)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然而,它们都难以使原诗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译
汉诗
翻译理论与技巧
信息转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
诗歌
诗歌
翻译
句型转换
美学价值
节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翻译与中国新诗的语言问题
被引量:
25
12
作者
王家新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34,共11页
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诗歌已不可能只在自身封闭的语言文化体系内发展,它需要在"求异"中拓展、激活和变革自身。在"五四"前后,翻译对一种新的诗歌语言曾起到"接生"作用,在此后新诗的发展中,翻译,尤其是那...
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诗歌已不可能只在自身封闭的语言文化体系内发展,它需要在"求异"中拓展、激活和变革自身。在"五四"前后,翻译对一种新的诗歌语言曾起到"接生"作用,在此后新诗的发展中,翻译,尤其是那种"异化的翻译"已成为新诗"现代性"艺术实践的一部分,成为推动语言不断变革和成熟的不可替代的力量。"文革"后期,正是"翻译体"的影响,带动了一种被压抑的语言力量的复苏。在今天的语言创造中,我们依然需要一个他者,需要某种自我更新和超越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问题
中国
新诗
翻译体
语言力量
“现代性”
20世纪
文化体系
中国
诗歌
原文传递
冯至先生对中国新诗建设的贡献──冯至先生周年祭
被引量:
17
13
作者
谢冕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5-47,共3页
冯至先生对中国新诗建设的贡献──冯至先生周年祭谢冕冯至先生写《昨日之歌》和《北游及其他》两部诗集是在二十年代末。1929年以后至1941年以前大约十年的时间,先生极少写诗。先生在1955年《冯至诗文选集》序言也说,这...
冯至先生对中国新诗建设的贡献──冯至先生周年祭谢冕冯至先生写《昨日之歌》和《北游及其他》两部诗集是在二十年代末。1929年以后至1941年以前大约十年的时间,先生极少写诗。先生在1955年《冯至诗文选集》序言也说,这段时间“写作非常稀少”。直至1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新诗
冯至
叙事诗创作
《十四行集》
中国
新文学
早期抒情诗
四行诗
朱自清
四十年代
中国
诗歌
原文传递
20世纪汉代诗歌研究综述
被引量:
11
14
作者
赵敏俐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关键词
汉代
诗歌
汉诗
五言诗
中国
诗歌
乐府诗
中国
古代文学
研究史
文人
样式
成果
原文传递
九十年代中国新诗走向摭谈
被引量:
14
15
作者
吴思敬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9-85,共7页
自从80年代朦胧诗开始的一系列的诗歌事件曾令人们目不暇接。90年代后,轰动性的诗歌事件少了,与诗有关的事件却仍然不少,诗人们的创作亦有与以前不同的种种表现,本文加以综述,从中可看出新诗发展的某些走向。
关键词
中国
新诗
新生代诗
九十年代
中国
诗歌
诗人们
90年代
80年代
个人化写作
诗歌
文化
文化传统
原文传递
中文是我惟一的行李——北岛访谈
被引量:
19
16
作者
翟頔
《书城》
2003年第2期39-42,共4页
2002年11月的波士顿少雨,北岛来的那两天,却一直下雨。第一天,他带把黑色折叠伞,提个透明塑料袋,里面装了要送我的两本诗集。第二天正式采访,他提个黑色帆布包。
关键词
美国
诗歌
北岛
摩洛哥
英文写作
中文
知识分子
行李
访谈
中国
诗歌
内心历程
原文传递
走向情景交融的诗史进程
被引量:
16
17
作者
蒋寅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8-39,共12页
“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存余堂诗话》)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理想。所谓“意境融彻”也就是情景交融,是中国诗歌意境的符号结构方式,也是中国诗的特质。不过,这种特质并不是中国诗歌与生俱来的先天秉赋,而是古典诗歌发展到一定...
“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存余堂诗话》)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理想。所谓“意境融彻”也就是情景交融,是中国诗歌意境的符号结构方式,也是中国诗的特质。不过,这种特质并不是中国诗歌与生俱来的先天秉赋,而是古典诗歌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成的独特性格。关于这一点,已有学者论及,如王可平博士在《情景交融与山水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交融
中国
古典
诗歌
中国
诗歌
象征
天台宗
观照方式
审美理想
景物描写
结构方式
哲学思维方式
原文传递
知识分子写作,或曰“献给无限的少数人”
被引量:
18
18
作者
王家新
《诗探索》
1999年第2期38-52,85,共16页
在中国,诗歌和知识分子问题有没有一种关联?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在中国现代诗歌无比艰难的进程中,正如有人所慨叹的:“知识分子性’是一个至关重要,而又屡屡受挫的未完成话题”。这一话题之所以屡屡受挫,我想不仅在于多少年来那种历史的...
在中国,诗歌和知识分子问题有没有一种关联?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在中国现代诗歌无比艰难的进程中,正如有人所慨叹的:“知识分子性’是一个至关重要,而又屡屡受挫的未完成话题”。这一话题之所以屡屡受挫,我想不仅在于多少年来那种历史的暴力,也在于中国诗人们自身的懦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写作
于坚
汉语
诗歌
诗人们
中国
经验
90年代
诗歌
互文性
知识分子性
中国
诗歌
中国
现代
诗歌
原文传递
十五年来中国现代诗歌研究之断想
被引量:
15
19
作者
李怡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4-77,共24页
这回是为了再一次出发.如果我们把1979年高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的成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的创办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现代诗歌研究在新时期全面展开的标志,那么,15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首无限历史长河的这一段有限的航程,除...
这回是为了再一次出发.如果我们把1979年高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的成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的创办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现代诗歌研究在新时期全面展开的标志,那么,15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首无限历史长河的这一段有限的航程,除了感叹和欣慰,被一再掀起来的其实还是再一次“出发”的欲望,特别是,每当我们在反省当中隐隐感到,15年来的中国现代诗歌研究在它的繁荣景象背后也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失之时,我们“出发”的冲动就愈加强烈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现代
诗歌
中国
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
新诗
诗歌
本体
戴望舒
诗歌
闻一多
中国
诗歌
《文学评论》
中国
现代新诗
外来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文诗解》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早期海外传播
被引量:
20
20
作者
王燕
房燕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52,共8页
《汉文诗解》是英国汉学史上第一部尝试着全面系统地译介中国古典诗歌的专著,在欧洲流传甚广,影响颇大,堪称西方中国诗学研究的奠基之作。它对于中国民间诗作的重视,对于出自中国人之手的西洋风情诗的青睐,对于中国史诗、田园诗及诗剧...
《汉文诗解》是英国汉学史上第一部尝试着全面系统地译介中国古典诗歌的专著,在欧洲流传甚广,影响颇大,堪称西方中国诗学研究的奠基之作。它对于中国民间诗作的重视,对于出自中国人之手的西洋风情诗的青睐,对于中国史诗、田园诗及诗剧的看法均具有开创性和启发性,特别是所谓"中国无史诗"的观点与黑格尔《美学》中的相关论述如出一辙。学界一般认为,"中国无史诗"这一观点是随着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广泛传播而畅行于世,但笔者发现,早在1829年《汉文诗解》初版中此观点已有明确表述。本文在细读原著的基础上,考订、辨识出书中引证的100种中文诗作,据此分析德庇时的中国诗歌观,并客观评价《汉文诗解》的功过得失与学术影响。这不仅有助于了解欧洲早期汉学家对中国诗歌的认知和解读,对研究中国诗歌的海外传播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文诗解》
德庇时
中国
诗歌
史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庞德的《华夏集》和意象派诗
被引量:
52
1
作者
杰夫.特威切尔
张子清
出处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6-91,共6页
文摘
本文想考察庞德的意象派诗和他早期对中国诗的兴趣以及翻译中国诗的关系。我们关心的是1911—1915这段庞德创作活动特别活跃的时期,而他广泛的兴趣、快速发展的思想和高产的诗歌创作很难使人理清。一般认为,他的小本子中国诗歌译集《华夏集》(Cathay,1915年4月首版,1916年9月以《祓除》重印,并增添了4首)是他在早期创作生涯中取得的最大成就。
关键词
《华夏集》
意象派
庞德
中国
诗歌
诗歌
创作
早期创作
创作活动
最大成就
兴趣
批评家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加里·斯奈德面面观
被引量:
47
2
作者
区鉷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2-36,共5页
文摘
加里·斯奈德面面观区鉷《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3期刊登了屈夫和张子清合写的题为《论中美诗歌的交叉影响》的文章,认为“在庞德和艾米·洛厄尔之后,介绍中国诗最得力的美国名诗人当推垮掉派的父字辈雷克思罗斯和垮掉派诗人加里·斯奈德(1930-)”。该文并...
关键词
加里·斯奈德
寒山诗
中国
诗歌
垮掉派诗人
中国
文化
文化传统
文化影响
中国
画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中国
古典
诗歌
分类号
I7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诗歌的古典与现代
被引量:
42
3
作者
郑敏
机构
北师大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9-90,共12页
文摘
中国诗歌的古典与现代郑敏西方诗歌的现代性,如果以英语诗歌为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得益于中国古典汉语和诗词的启发。庞德受到芬尼罗沙①对汉字的图画性的阐释的影响,创始了英美诗歌最早的现代派理论:意象主义,即强调情感与知性在片刻间骤然形成一个意象,它就是一...
关键词
中国
古典诗词
中国
诗歌
意象派
现代性
逻辑思维
互文性
诗歌
理论
浪漫主义
格律
艾略特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90年代诗歌:从情感转向意识
被引量:
40
4
作者
臧棣
机构
北京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70-71,共2页
文摘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90年代诗歌”开始成为一个小小的话题。“话题”在这里的意指是:不仅诗歌界开始意识到一个重要的诗歌现象似乎到了需要总结的时候,而且知识界也开始把它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思想资源来看待。尽管话题已经产生,但对于什么是“90年代诗歌”,人们却心怀疑问。种种疑问尤其体现在以下视角中——从文学史的角度看,这一命名合理吗?
关键词
90年代
诗歌
情感转向
语言
中国
诗歌
现代
诗歌
诗歌
主题
文学史
思想资源
公众心理
开始意识到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阐释之外——当代诗学的一种话语分析
被引量:
45
5
作者
王家新
机构
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1-68,共8页
文摘
阐释之外———当代诗学的一种话语分析王家新在《通向一种文化诗学》的结尾,美国著名的新历史主义批评家葛林伯雷(StephenGreenblat)曾这样说:“为了对这种实践作出回答,当代理论必须重新选位;不是在阐释之外,而是在谈判和交易的隐秘处。”(1)...
关键词
话语分析
中国
诗歌
意识形态
话语场
新历史主义
历史化
诗学
中国
文学
文学批评
现代汉诗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文化误读与误译
被引量:
36
6
作者
白立平
机构
南京大学
出处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文化误读
误读与误译
中国
诗歌
“讹”
庞德
误译现象
中国
古诗
中国
画
《神州集》
文化传统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丰富又贫乏的年代——关于当前诗歌的随想
被引量:
30
7
作者
谢冕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2-116,共5页
文摘
80年代新诗潮促进了诗歌观念的解放和多元格局。诗歌个人化写作的进展,使游离的诗心复归于诗人的个性,这方面显示了历史性的辩证;另一方面,大量的诗歌表现出对历史的隔膜和对现世的疏离,也使诗歌陷入了丰富之中的贫乏。
关键词
女性
诗歌
“朦胧诗”
中国
新诗
女诗人
新诗潮
个人化写作
女性诗人
女性写作
中国
诗歌
诗歌
观念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漫谈《诗经》的英译本
被引量:
35
8
作者
汪榕培
机构
大连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0-43,共4页
文摘
漫谈《诗经》的英译本大连外国语学院教授汪榕培一、海内海外佳译纷呈中国是诗歌王国,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对中国后世的诗人产生深远影响、引起世界文坛高度重视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诗经》早在1733年左右就已经由法国的Lacharme神父全部译成拉丁语,后经...
关键词
《诗经》
中国
诗歌
中诗英译
译文
西方文论
无韵体
全译本
重读音节
《坎特伯雷故事集》
匏有苦叶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新诗的本体反思
被引量:
29
9
作者
王光明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53-169,共16页
文摘
本文从诗歌本体的立场出发,反思了“新诗”的观念形态及其发展过程中的偏颇。文章认为,“白话诗”的贡献在语言变革方面,“新诗”是与“旧诗”相对的概念,它虽然对本世纪的诗歌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较难显示诗的性质与价值。中国诗歌的写作应立足于现代汉语形态,在解构与建构的双重互动中,寻找自己的形式和表达方式。
关键词
“新诗”
白话诗运动
中国
新诗
现代汉语
中国
诗歌
诗歌
写作
语言
胡适
“自我”
文学革命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两例译诗看庞德对中国诗的发明
被引量:
24
10
作者
刘象愚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比较文学》
1998年第1期97-104,共8页
关键词
庞德
中国
诗歌
费诺罗萨
CONFUCIUS
《诗经》
《神州集》
中国
文字
艾略特
《诗章》
造型艺术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汉诗英译的总体审度与诗化
被引量:
22
11
作者
卓振英
机构
汕头大学
出处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2-44,共3页
文摘
汉诗英译的总体审度与诗化汕头大学副教授卓振英前言中国是诗的国度,汉诗英译在弘扬民族文化和翻译研究等方面的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逐字对译(Mataphrase)和散文化意译(ProseParaphrase)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然而,它们都难以使原诗的美...
关键词
英译
汉诗
翻译理论与技巧
信息转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
诗歌
诗歌
翻译
句型转换
美学价值
节奏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翻译与中国新诗的语言问题
被引量:
25
12
作者
王家新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34,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诗人译诗与中国新诗的‘现代性’"(08BZW062)阶段性成果
文摘
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诗歌已不可能只在自身封闭的语言文化体系内发展,它需要在"求异"中拓展、激活和变革自身。在"五四"前后,翻译对一种新的诗歌语言曾起到"接生"作用,在此后新诗的发展中,翻译,尤其是那种"异化的翻译"已成为新诗"现代性"艺术实践的一部分,成为推动语言不断变革和成熟的不可替代的力量。"文革"后期,正是"翻译体"的影响,带动了一种被压抑的语言力量的复苏。在今天的语言创造中,我们依然需要一个他者,需要某种自我更新和超越的力量。
关键词
语言问题
中国
新诗
翻译体
语言力量
“现代性”
20世纪
文化体系
中国
诗歌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冯至先生对中国新诗建设的贡献──冯至先生周年祭
被引量:
17
13
作者
谢冕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5-47,共3页
文摘
冯至先生对中国新诗建设的贡献──冯至先生周年祭谢冕冯至先生写《昨日之歌》和《北游及其他》两部诗集是在二十年代末。1929年以后至1941年以前大约十年的时间,先生极少写诗。先生在1955年《冯至诗文选集》序言也说,这段时间“写作非常稀少”。直至194...
关键词
中国
新诗
冯至
叙事诗创作
《十四行集》
中国
新文学
早期抒情诗
四行诗
朱自清
四十年代
中国
诗歌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20世纪汉代诗歌研究综述
被引量:
11
14
作者
赵敏俐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关键词
汉代
诗歌
汉诗
五言诗
中国
诗歌
乐府诗
中国
古代文学
研究史
文人
样式
成果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I222.3
原文传递
题名
九十年代中国新诗走向摭谈
被引量:
14
15
作者
吴思敬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9-85,共7页
文摘
自从80年代朦胧诗开始的一系列的诗歌事件曾令人们目不暇接。90年代后,轰动性的诗歌事件少了,与诗有关的事件却仍然不少,诗人们的创作亦有与以前不同的种种表现,本文加以综述,从中可看出新诗发展的某些走向。
关键词
中国
新诗
新生代诗
九十年代
中国
诗歌
诗人们
90年代
80年代
个人化写作
诗歌
文化
文化传统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文是我惟一的行李——北岛访谈
被引量:
19
16
作者
翟頔
出处
《书城》
2003年第2期39-42,共4页
文摘
2002年11月的波士顿少雨,北岛来的那两天,却一直下雨。第一天,他带把黑色折叠伞,提个透明塑料袋,里面装了要送我的两本诗集。第二天正式采访,他提个黑色帆布包。
关键词
美国
诗歌
北岛
摩洛哥
英文写作
中文
知识分子
行李
访谈
中国
诗歌
内心历程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走向情景交融的诗史进程
被引量:
16
17
作者
蒋寅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8-39,共12页
文摘
“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存余堂诗话》)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理想。所谓“意境融彻”也就是情景交融,是中国诗歌意境的符号结构方式,也是中国诗的特质。不过,这种特质并不是中国诗歌与生俱来的先天秉赋,而是古典诗歌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成的独特性格。关于这一点,已有学者论及,如王可平博士在《情景交融与山水文学》
关键词
情景交融
中国
古典
诗歌
中国
诗歌
象征
天台宗
观照方式
审美理想
景物描写
结构方式
哲学思维方式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知识分子写作,或曰“献给无限的少数人”
被引量:
18
18
作者
王家新
出处
《诗探索》
1999年第2期38-52,85,共16页
文摘
在中国,诗歌和知识分子问题有没有一种关联?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在中国现代诗歌无比艰难的进程中,正如有人所慨叹的:“知识分子性’是一个至关重要,而又屡屡受挫的未完成话题”。这一话题之所以屡屡受挫,我想不仅在于多少年来那种历史的暴力,也在于中国诗人们自身的懦弱。
关键词
知识分子写作
于坚
汉语
诗歌
诗人们
中国
经验
90年代
诗歌
互文性
知识分子性
中国
诗歌
中国
现代
诗歌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十五年来中国现代诗歌研究之断想
被引量:
15
19
作者
李怡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4-77,共24页
文摘
这回是为了再一次出发.如果我们把1979年高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的成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的创办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现代诗歌研究在新时期全面展开的标志,那么,15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首无限历史长河的这一段有限的航程,除了感叹和欣慰,被一再掀起来的其实还是再一次“出发”的欲望,特别是,每当我们在反省当中隐隐感到,15年来的中国现代诗歌研究在它的繁荣景象背后也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失之时,我们“出发”的冲动就愈加强烈了.
关键词
中国
现代
诗歌
中国
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
新诗
诗歌
本体
戴望舒
诗歌
闻一多
中国
诗歌
《文学评论》
中国
现代新诗
外来影响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文诗解》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早期海外传播
被引量:
20
20
作者
王燕
房燕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52,共8页
文摘
《汉文诗解》是英国汉学史上第一部尝试着全面系统地译介中国古典诗歌的专著,在欧洲流传甚广,影响颇大,堪称西方中国诗学研究的奠基之作。它对于中国民间诗作的重视,对于出自中国人之手的西洋风情诗的青睐,对于中国史诗、田园诗及诗剧的看法均具有开创性和启发性,特别是所谓"中国无史诗"的观点与黑格尔《美学》中的相关论述如出一辙。学界一般认为,"中国无史诗"这一观点是随着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广泛传播而畅行于世,但笔者发现,早在1829年《汉文诗解》初版中此观点已有明确表述。本文在细读原著的基础上,考订、辨识出书中引证的100种中文诗作,据此分析德庇时的中国诗歌观,并客观评价《汉文诗解》的功过得失与学术影响。这不仅有助于了解欧洲早期汉学家对中国诗歌的认知和解读,对研究中国诗歌的海外传播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汉文诗解》
德庇时
中国
诗歌
史诗
Keywords
On the Poetry of the Chinese John Francis Davis Chinese poetry epic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庞德的《华夏集》和意象派诗
杰夫.特威切尔
张子清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52
原文传递
2
加里·斯奈德面面观
区鉷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47
原文传递
3
中国诗歌的古典与现代
郑敏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42
原文传递
4
90年代诗歌:从情感转向意识
臧棣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
4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阐释之外——当代诗学的一种话语分析
王家新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45
原文传递
6
文化误读与误译
白立平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3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丰富又贫乏的年代——关于当前诗歌的随想
谢冕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30
原文传递
8
漫谈《诗经》的英译本
汪榕培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3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国新诗的本体反思
王光明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29
原文传递
10
从两例译诗看庞德对中国诗的发明
刘象愚
《中国比较文学》
1998
24
原文传递
11
汉诗英译的总体审度与诗化
卓振英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翻译与中国新诗的语言问题
王家新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5
原文传递
13
冯至先生对中国新诗建设的贡献──冯至先生周年祭
谢冕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17
原文传递
14
20世纪汉代诗歌研究综述
赵敏俐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11
原文传递
15
九十年代中国新诗走向摭谈
吴思敬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14
原文传递
16
中文是我惟一的行李——北岛访谈
翟頔
《书城》
2003
19
原文传递
17
走向情景交融的诗史进程
蒋寅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16
原文传递
18
知识分子写作,或曰“献给无限的少数人”
王家新
《诗探索》
1999
18
原文传递
19
十五年来中国现代诗歌研究之断想
李怡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汉文诗解》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早期海外传播
王燕
房燕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5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